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穩坪鎮第六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這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一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一屆七次黨代會精神,回顧「十二五」時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形勢,謀劃部署「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今年主要工作,動員全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凝聚新力量、克難攻堅,保持定力、加足馬力、精準發力,為加快建設「和諧美好儺鄉」,早日實現同步小康而努力奮鬥。
一、回顧十二五,我們眾志成城,克難攻堅,碩果纍纍,為加快建設和諧美好儺鄉再添新彩
「十二五」以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團結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幹部,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創新提出「城鎮帶動、產業驅動、旅遊拉動」三大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民心黨建工程,全鎮經濟總量快速提升,小康創建成效明顯,作風建設力度空前,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脫貧攻堅全面展開,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工作風生水起、鎮村面貌日新月異、發展形勢蒸蒸日上,穩坪形象在改變,聲音在提高,影響在擴大,幹部隊伍帶出新氣象,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目標向前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過去五年是經濟快速增長的五年。截止今年末,我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4250萬元增長到1.05億元,年均增長19.83%;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62億元,年均增長46.13%;財政總收入由2010年的398萬元增長到1011.21萬元,年均增長2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010年的32.5萬元增長到74.31萬元,年均增長17.9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295元增長到6610.09元,年均增長23.5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由2010的2500萬元增長到1.26億元,年均增長38.19%,貸款餘額由2010的2100萬元增長到7000萬元,年均增長27.23%;其他各項指標也有大幅度提升。
(二)過去五年是基礎設施快速推進的五年。2011年以來,我鎮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切實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截止今年末,交通設施方面:總投資2563.2萬元,硬化了通鄉、通村、通組公路87.73公里,維修通村、通組公路136.3公里,新建和維修通車橋、人行橋10座;水利設施方面:新建泵房3座、地下水井3口,改造了全鎮18個村和1個社區的人畜飲水工程,保障了全鎮2萬多人的人畜飲水,新修水池水窖105口、新修和維修溝渠27.59公里,完成了投資1500萬元的鐵坑至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小河流治理工程;電力設施方面:增容和更換變壓器18台,完成了全鎮19個村(社區)農電網改造工程。新農村建設方面:總投資1821.35萬元實施了2130戶的農村危房和土家民居改造工程,解決了7000多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完成了楓香、鐵坑等村體育健身場所建設,實施了油莊200萬元的革命老區整村推進項目,同時全面完成了第五輪村級活動場所修建工程,使全鎮村辦公樓的覆蓋率達100%,並完善附屬設施,解決辦公設備,規範制度上牆,全面改善了辦公環境。在美化亮化方面:加大整髒治亂力度,規範各村垃圾處置,全面取締集鎮占道經營,整頓村容村貌環境,五年來,在木葉、鐵坑等村共安裝太陽能路燈353盞,社區安裝交流電路燈27盞,進一步美化了鎮村環境,提升了品質。
(三)過去五年是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的五年。緊緊圍繞鎮黨委提出的「城鎮帶動、產業驅動、旅遊拉動」三動發展戰略,快速推進了我鎮特色產業發展進程。在城鎮化建設方面,排除萬難,投資300多萬元全面完成了老街擴建改造及附屬設施建設,完成集鎮天網工程全覆蓋,實施了梨子堡集中建房工程項目,爛灣集中建房也正在規劃之中;在生態產業發展方面,緊緊圍繞「打造1個特色儺鄉、發展2萬畝花椒產業、培育3000畝精品水果、養殖4000頭肉牛、種植500畝無公害綠色蔬菜」的「12345」經濟發展思路,切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目前,全鎮已建成花椒產業園1個,成立畜禽養殖協會1個、專業合作社18個,發展花椒15000餘畝,為打造黔東北花椒之鄉、打贏輸不起的扶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儺文化旅遊方面,以打造鐵坑「儺戲第一村」為目標,加強傳統文化保護,深入挖掘儺戲資源,不斷搭建發展平台,努力助推儺文化產業發展。完成了儺文化陳列館、儺戲廣場、儺戲舞台、儺文化走廊等建設,實施了儺文化旅遊觀光亭及系列配套工程,打造了鐵坑完小儺文化長廊,配套實施了100畝水蜜桃示範基地,完成了張氏宗祠搬遷工程,申報了甘溪溫泉引流鐵坑項目,一個集居住、旅遊、產業於一體的現代儺戲觀光園已成雛形,把鐵坑打造成「天下儺戲第一村」的目標正在向前邁進。
(四)過去五年是群眾幸福指數快速提升的五年。十二五以來,我們始終把民生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財政投入,注重興辦惠民實事,改善民生問題,築牢民生保障,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教育文化事業有提升,以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4+2」教育突破工程,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完成了中學、中心完小等5所學校158套公租房建設,改造了中學、中心完小校門與鐵坑完小老教學樓,完成了中心完小少年宮建設。全鎮中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9.92%;以豐富精神文化為目的,對集鎮網絡電視閉路進行了改造,實施了村村通1050戶,戶戶通1580戶。二是衛生事業明顯改善,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了醫技綜合樓與35套公租房建設,強化村級衛生管理,完成12個村衛生室建設,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免疫規劃接種工作,確保了鎮域無重大疾病疫情發生;三是民生事業顯著增強,發放城鄉低保金、救助金2314.72萬元,發放救助糧食107.74萬斤;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0056人,上繳參保資金258.34萬元,發放養老保險金817.45萬元;全鎮新農合參合率達98%,基本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四是計生工作大有突破,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現出生率7.82‰,自然增長率0.59‰,出生統計誤差、漏報率和多孩率為0,男女性別比110,三查率達100%。五是精準脫貧強勢推進,按照「654321」工作法大力實施精準脫貧工程,採取產業、生態、教育、、項目、救助扶貧方式,減少貧困人口2328人;六是就業扶持逐步提高,引領雁歸人員返鄉創業就業152人,累計協調貸款資金3200餘萬元,農民工技能培訓1800餘人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70人。七是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把安全線,加強隱患排查,加強食品藥品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力度,十二五期間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在維穩方面,以「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工作理念,以「化存量、控增量,重初訪、防非訪,抓包案、嚴問責,促化解、保穩定」為工作目標,認真落實維穩「一票否決」制,切實做到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實現連續5年未發生進京赴省到市非訪目標,未發生群體性事件。
同時武裝、統戰、民宗、關工委、工青婦、、老齡、、物流等工作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穩坪鎮第六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這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一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一屆七次黨代會精神,回顧「十二五」時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形勢,謀劃部署「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今年主要工作,動員全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凝聚新力量、克難攻堅,保持定力、加足馬力、精準發力,為加快建設「和諧美好儺鄉」,早日實現同步小康而努力奮鬥。
一、回顧十二五,我們眾志成城,克難攻堅,碩果纍纍,為加快建設和諧美好儺鄉再添新彩
「十二五」以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團結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幹部,攻堅克難,奮發有為,創新提出「城鎮帶動、產業驅動、旅遊拉動」三大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民心黨建工程,全鎮經濟總量快速提升,小康創建成效明顯,作風建設力度空前,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脫貧攻堅全面展開,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工作風生水起、鎮村面貌日新月異、發展形勢蒸蒸日上,穩坪形象在改變,聲音在提高,影響在擴大,幹部隊伍帶出新氣象,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目標向前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過去五年是經濟快速增長的五年。截止今年末,我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4250萬元增長到1.05億元,年均增長19.83%;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62億元,年均增長46.13%;財政總收入由2010年的398萬元增長到1011.21萬元,年均增長2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010年的32.5萬元增長到74.31萬元,年均增長17.9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295元增長到6610.09元,年均增長23.5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由2010的2500萬元增長到1.26億元,年均增長38.19%,貸款餘額由2010的2100萬元增長到7000萬元,年均增長27.23%;其他各項指標也有大幅度提升。
(二)過去五年是基礎設施快速推進的五年。2011年以來,我鎮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切實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截止今年末,交通設施方面:總投資2563.2萬元,硬化了通鄉、通村、通組公路87.73公里,維修通村、通組公路136.3公里,新建和維修通車橋、人行橋10座;水利設施方面:新建泵房3座、地下水井3口,改造了全鎮18個村和1個社區的人畜飲水工程,保障了全鎮2萬多人的人畜飲水,新修水池水窖105口、新修和維修溝渠27.59公里,完成了投資1500萬元的鐵坑至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小河流治理工程;電力設施方面:增容和更換變壓器18台,完成了全鎮19個村(社區)農電網改造工程。新農村建設方面:總投資1821.35萬元實施了2130戶的農村危房和土家民居改造工程,解決了7000多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完成了楓香、鐵坑等村體育健身場所建設,實施了油莊200萬元的革命老區整村推進項目,同時全面完成了第五輪村級活動場所修建工程,使全鎮村辦公樓的覆蓋率達100%,並完善附屬設施,解決辦公設備,規範制度上牆,全面改善了辦公環境。在美化亮化方面:加大整髒治亂力度,規範各村垃圾處置,全面取締集鎮占道經營,整頓村容村貌環境,五年來,在木葉、鐵坑等村共安裝太陽能路燈353盞,社區安裝交流電路燈27盞,進一步美化了鎮村環境,提升了品質。
(三)過去五年是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的五年。緊緊圍繞鎮黨委提出的「城鎮帶動、產業驅動、旅遊拉動」三動發展戰略,快速推進了我鎮特色產業發展進程。在城鎮化建設方面,排除萬難,投資300多萬元全面完成了老街擴建改造及附屬設施建設,完成集鎮天網工程全覆蓋,實施了梨子堡集中建房工程項目,爛灣集中建房也正在規劃之中;在生態產業發展方面,緊緊圍繞「打造1個特色儺鄉、發展2萬畝花椒產業、培育3000畝精品水果、養殖4000頭肉牛、種植500畝無公害綠色蔬菜」的「12345」經濟發展思路,切實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目前,全鎮已建成花椒產業園1個,成立畜禽養殖協會1個、專業合作社18個,發展花椒15000餘畝,為打造黔東北花椒之鄉、打贏輸不起的扶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儺文化旅遊方面,以打造鐵坑「儺戲第一村」為目標,加強傳統文化保護,深入挖掘儺戲資源,不斷搭建發展平台,努力助推儺文化產業發展。完成了儺文化陳列館、儺戲廣場、儺戲舞台、儺文化走廊等建設,實施了儺文化旅遊觀光亭及系列配套工程,打造了鐵坑完小儺文化長廊,配套實施了100畝水蜜桃示範基地,完成了張氏宗祠搬遷工程,申報了甘溪溫泉引流鐵坑項目,一個集居住、旅遊、產業於一體的現代儺戲觀光園已成雛形,把鐵坑打造成「天下儺戲第一村」的目標正在向前邁進。
(四)過去五年是群眾幸福指數快速提升的五年。十二五以來,我們始終把民生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財政投入,注重興辦惠民實事,改善民生問題,築牢民生保障,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教育文化事業有提升,以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4+2」教育突破工程,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完成了中學、中心完小等5所學校158套公租房建設,改造了中學、中心完小校門與鐵坑完小老教學樓,完成了中心完小少年宮建設。全鎮中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9.92%;以豐富精神文化為目的,對集鎮網絡電視閉路進行了改造,實施了村村通1050戶,戶戶通1580戶。二是衛生事業明顯改善,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成了醫技綜合樓與35套公租房建設,強化村級衛生管理,完成12個村衛生室建設,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免疫規劃接種工作,確保了鎮域無重大疾病疫情發生;三是民生事業顯著增強,發放城鄉低保金、救助金2314.72萬元,發放救助糧食107.74萬斤;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0056人,上繳參保資金258.34萬元,發放養老保險金817.45萬元;全鎮新農合參合率達98%,基本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四是計生工作大有突破,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現出生率7.82‰,自然增長率0.59‰,出生統計誤差、漏報率和多孩率為0,男女性別比110,三查率達100%。五是精準脫貧強勢推進,按照「654321」工作法大力實施精準脫貧工程,採取產業、生態、教育、、項目、救助扶貧方式,減少貧困人口2328人;六是就業扶持逐步提高,引領雁歸人員返鄉創業就業152人,累計協調貸款資金3200餘萬元,農民工技能培訓1800餘人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70人。七是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把安全線,加強隱患排查,加強食品藥品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力度,十二五期間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在維穩方面,以「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工作理念,以「化存量、控增量,重初訪、防非訪,抓包案、嚴問責,促化解、保穩定」為工作目標,認真落實維穩「一票否決」制,切實做到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實現連續5年未發生進京赴省到市非訪目標,未發生群體性事件。
同時武裝、統戰、民宗、關工委、工青婦、、老齡、、物流等工作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