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藥學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的高級應用型藥學人才,吉林醫藥學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開展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
一、引言
藥學是以現代醫學、化學為主要理論指導,研究、開發和生產用於治病防病藥物的一門科學,涉及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及微生物與生化製藥學等多門學科[1]。
近年來,隨著藥學行業的飛速發展,藥品企業對於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傳統的藥學教學模式下的實驗教學多伴隨各自的理論課開設,實驗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
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已不能滿足當代人才培養的需要[2]。
面對這一新的變化、新的形勢,吉林醫藥學院從2011年開始對傳統的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和藥物分析等課程內容進行精選和整合,在藥學、藥物製劑和臨床藥學本科學生中開設藥學綜合實驗。
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基本構建
第一,藥學綜合實驗內容的選擇。
藥學綜合實驗在實驗設計上按照從天然藥用植物中開發新藥和通過化學合成研發新藥兩條主線進行。
吉林醫藥學院組織相關課程專家、教授對現有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和反覆論證,最終選取「三黃藥片的製備與質量檢查;對乙醯氨基酚的合成、鑑定、含量測定及其製劑的製備和質量檢查;
鹽酸小檗鹼控釋片的製備及釋放度的測定」三個實驗作為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內容。
第二,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安排。
其一,開設時間。
由於藥學綜合實驗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要求較高,因此將實驗開設在四年製藥學專業的第七學期,各門專業課的講授之後;其二,教學安排。
本門課程總學時90學時,三個實驗的課時分別為46學時、24學時和20學時,每個實驗集中在一周完成。
三、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施
第一,預習實驗。
實驗前要求學生進行充分預習,並提交預習報告。
以「實驗一,三黃藥片的製備與質量檢查」為例,設置的預習問題包括:
①為什麼叫三黃藥片,三黃藥片的作用有哪些?
②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③片劑的製備方法包括哪些?片劑中常用輔料由哪些?學生還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教材、文獻資料庫或網上資料開展進一步的學習。
第二,實驗操作。
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規範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並做好實驗數據的記錄。
由於實驗周期較長,因此,要求學生在每天的實驗結束後及時分析和處理數據,為下一步實驗奠定基礎。
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指導教師主要起監督和輔助作用。
第二天實驗工作開始之前,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並加以改進,不斷提高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質量。
第三,實驗考核。
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驗技能兩部分,理論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40%,實驗技能部分占總成績的60%,其中,實驗操作占40%,預習實驗報告占10%,實驗報告占10%,主要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對實驗室規章制度等進行綜合考評。
由此可見,在培養過程中側重於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施效果
藥學綜合實驗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
參加這門課程的學生,在後來的面試求職和畢業論文設計中都能很快地進入角色。
可以說,藥學綜合實驗為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體會及展望
第一,指導教師必須先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
由於藥學綜合實驗涉及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指導教師除了要求掌握本學科的相關知識外,還要加強其它學科的學習,並虛心向其它學科的教師請教,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滿足教學要求。
第二,課前預習是關鍵。
課前預習對實驗的正常開展產生很大影響,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預習,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現錯誤,造成後續的實驗無法進行。
六、結束語
總之,通過本課程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將來的考研或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吉林醫藥學院將把這一教學模式堅持下去,緊跟學科的發展,結合本校實際,不斷改革與調整,爭取培養更多的「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應用型藥學高級人才。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的高級應用型藥學人才,吉林醫藥學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開展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藥學;綜合實驗;教學改革。
一、引言
藥學是以現代醫學、化學為主要理論指導,研究、開發和生產用於治病防病藥物的一門科學,涉及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及微生物與生化製藥學等多門學科[1]。
近年來,隨著藥學行業的飛速發展,藥品企業對於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傳統的藥學教學模式下的實驗教學多伴隨各自的理論課開設,實驗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
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已不能滿足當代人才培養的需要[2]。
面對這一新的變化、新的形勢,吉林醫藥學院從2011年開始對傳統的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和藥物分析等課程內容進行精選和整合,在藥學、藥物製劑和臨床藥學本科學生中開設藥學綜合實驗。
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基本構建
第一,藥學綜合實驗內容的選擇。
藥學綜合實驗在實驗設計上按照從天然藥用植物中開發新藥和通過化學合成研發新藥兩條主線進行。
吉林醫藥學院組織相關課程專家、教授對現有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和反覆論證,最終選取「三黃藥片的製備與質量檢查;對乙醯氨基酚的合成、鑑定、含量測定及其製劑的製備和質量檢查;
鹽酸小檗鹼控釋片的製備及釋放度的測定」三個實驗作為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內容。
第二,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安排。
其一,開設時間。
由於藥學綜合實驗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要求較高,因此將實驗開設在四年製藥學專業的第七學期,各門專業課的講授之後;其二,教學安排。
本門課程總學時90學時,三個實驗的課時分別為46學時、24學時和20學時,每個實驗集中在一周完成。
三、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施
第一,預習實驗。
實驗前要求學生進行充分預習,並提交預習報告。
以「實驗一,三黃藥片的製備與質量檢查」為例,設置的預習問題包括:
①為什麼叫三黃藥片,三黃藥片的作用有哪些?
②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③片劑的製備方法包括哪些?片劑中常用輔料由哪些?學生還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教材、文獻資料庫或網上資料開展進一步的學習。
第二,實驗操作。
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規範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並做好實驗數據的記錄。
由於實驗周期較長,因此,要求學生在每天的實驗結束後及時分析和處理數據,為下一步實驗奠定基礎。
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指導教師主要起監督和輔助作用。
第二天實驗工作開始之前,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並加以改進,不斷提高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質量。
第三,實驗考核。
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驗技能兩部分,理論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40%,實驗技能部分占總成績的60%,其中,實驗操作占40%,預習實驗報告占10%,實驗報告占10%,主要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對實驗室規章制度等進行綜合考評。
由此可見,在培養過程中側重於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藥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實施效果
藥學綜合實驗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
參加這門課程的學生,在後來的面試求職和畢業論文設計中都能很快地進入角色。
可以說,藥學綜合實驗為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體會及展望
第一,指導教師必須先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
由於藥學綜合實驗涉及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指導教師除了要求掌握本學科的相關知識外,還要加強其它學科的學習,並虛心向其它學科的教師請教,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滿足教學要求。
第二,課前預習是關鍵。
課前預習對實驗的正常開展產生很大影響,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預習,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現錯誤,造成後續的實驗無法進行。
六、結束語
總之,通過本課程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將來的考研或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吉林醫藥學院將把這一教學模式堅持下去,緊跟學科的發展,結合本校實際,不斷改革與調整,爭取培養更多的「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應用型藥學高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