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一」黨的生日前夕,山西省科技廳組織全體黨員幹部,來到中共太原支部歷史紀念館集體參觀了紀念建黨88周年展覽。參觀前,全體黨員站在神聖的黨旗下,莊嚴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
太原市支部歷史展覽分為「太原黨組織的創建及其領導的革命鬥爭」、「革命烈士賀昌」「革命烈士高君宇、「老一輩革命家彭真」生平事跡陳列四個部分。400餘幅珍貴的歷史與現實照片,生動形象地展示了88年來黨領導山西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是黨88年來領導太原人民奮鬥歷程的真實寫照,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教材。太原是建立黨組織較早的地區之一,也是開展革命活動較早的城市之一。建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臨山西太原視察,對太原人民給予巨大鼓舞和親切關懷。在黨中央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富裕幸福的歷史使命中,作為山西人的傑出代表賀昌烈士、高君宇烈士、老一輩革命家彭真委員長這些共產黨人,不懈奮鬥,艱苦創業,用自己的生命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譜寫出一曲曲宏偉壯麗的篇章。中國共產黨88年的歷史充分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
通過參觀展覽,黨員們加深了對黨的歷史的了解,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為救國救民百折不饒、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興旺、黨的事業繼續奮鬥的決心,也為今年促進教育裝備建設的全面完成,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參觀黨史紀念館心得體會[朗讀]
最近我時常問我自己,什麼是初心?在我心裡,初心本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工種不同,經歷不同,面對的事物不同,初心也應該是不同的,那我們公安人呢?是警徽閃耀著歷史的榮光,是肩章肩負著人民的重託,國家利益、社會和平、群眾安居樂業......忠誠履職、守護家園、衝鋒陷陣、服務群眾,這種種都彰顯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使命?
守初心,擔使命。
何為初心?何為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中談道: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我們勝利前進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僕意識踐行初心,永遠銘記人民是共產黨人的衣食父母,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勤務員,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用科學的理念、長遠的眼光、務實的作風謀劃事業;保持鬥爭精神,敢於直面風險挑戰,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歷練中增長經驗智慧,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幹。
11月4日,桂林市局組織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主題教育活動,而我作為縣局代表有幸參加。兩天的學習、參觀內容讓我對"初心使命"有了新一輪深刻的體會和切身感受,胡景儀同志深情並茂地講述了當代維和警察故事,感由心生,特別是實地參觀了酒海井烈士紀念園、全州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時,目光所及,一件件破舊的棉被,一雙雙破舊的草鞋,一枝枝銹跡斑斑的槍枝,一幅幅為偉大革命事業拋頭顱、酒熱血的畫面都讓我感為觀止,心生震憾,其中一幅畫面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為"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掏腹斷腸寫忠誠的革命者陳樹湘。1934年12月,陳樹湘率領的部隊從江永橋頭鋪馬山搶渡牯子江時,突遭江華縣保安團伏擊,腹部中彈負傷,後又在道縣駟馬橋遭道縣反動武裝襲擊,彈盡被俘,在被敵人押往道縣保安司令部的途中,憤然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絞斷,慷慨就義,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年僅29歲。一幅幅鮮活的畫面紀錄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自強、為了新中國事業奉獻自己青春寶貴的生命,他們甚至只有十幾歲,或是更小,本是青春年少,享受學習、生活的年齡!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無怨無悔,前赴後繼,不懼生死,視死如歸!可就是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用堅不可摧的革命精神為我們打開了幸福美好生活的源頭。今天,我們正擁有著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果實,享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洋溢熱情奔放的青春、鬥志昂揚的奮鬥激情、多姿多彩的夕陽相伴......是呀,這就是他們所盼望的!這就是他們為之可以犧牲生命去換取的!而所有他們所盼望的這些美好,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朝著偉大復興中國夢前進,是當代人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延續,是當代共產黨人努力的初心使命。
是和平年代守護和平堅固的鎧甲,是為人民服務的魚水深情。在我們公安隊伍,有這麼一個人,用他的實際行動,讓我感受到了堅持,看到了初心最美的樣子,使命擔當最真實的寫照,讓我相信堅持是一種力量,堅持是一種精神,堅持更是一種魅力,初心源於熱愛,愛這一身"藍",使命勇於擔當,肩負"為人民"的誓言。
他就是交警大隊的老同志段緒生,自加入公安隊伍至今,從警29年,一直從事交警工作,可謂將所有的熱情、所有的精力奉獻給了公安事業、奉獻給了公安交警事業,多次獲得市公安局批准的個人三等功,直到2017年初因身體原因從縣局交警大隊大隊長的職務退下二線,可並不代表這將停止他對公安事業的熱愛,而是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凡事親力親為,力求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踐行公安誓言,用身教言傳詮釋了公安的初心使命,帶動身邊年輕一代的公安人。自今年9月份起,縣局為進一步提升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以及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成效滿意度三提升,全局上下掀起了"問計於民,公安大走訪"的浪潮,活動開展以來,段緒生每天堅持走社區、走企業、走單位、走進群眾,扎紮實實推進走訪,爭取每一次走訪走出實效,2000餘份的調查問卷凝聚了他走訪的心血,每一次他都非常耐心地為大家講解法制知識,防火、防盜、防騙等安全防範技能,讓群眾直面感受公安就在身邊,讓群眾全面了解當前社會治安情況,向群眾展示了公安不僅有打擊違法犯罪的決心,更有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恆心,他從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切實讓群眾感受到安全,感到滿意,也堅信只要自己用心走訪,群眾一定能感受到龍勝公安為群眾的初心,守護平安的使命。冷暖總相宜,他用有力的堅持讓身邊的群眾明白了自身遵紀守法就是共建平安最好的參與。付出總會收穫果實,在他及全局所有走訪的作用和推動下,龍勝縣安全感取得了實效性地進步,從第一季度全區排名第80名到第二季度安全感全區排名第8名,再到第三季度安全感排名第5名成績,無疑是欣慰的,是卓有成效的。
或者你曾經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每天晨跑的計劃,結果卻往往用忙的藉口一拖再拖;或許你總是對自己說"從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結果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放棄初衷;或者你總對自己說為什麼要做那麼多而提前開啟"養老模式",卻忘了這原本就是你的職責擔當;或許你總有千萬的理由,只為了逃避責任,早已忘記初心。而我作為公安隊伍中的一名文職人員,在崗位上奮鬥了四年時間,人們常說就是為他人作嫁衣,沒有宣傳做不出的效果,卻很少有人關注為了求創新抓破腦殼只為尋找一個點子時的無奈,挖掘不到素材時的著急,這默默付出背後的辛酸,或許自有自己知道,每每凌晨獨自整理素材、選材、趕稿、編輯時,只想著能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傳遞公安正能量;每每周末、節假他人休息放鬆時,腦海中卻全是如何選角、選點展示公安新形象的思考;每每身心疲憊的時候,也曾在主動與消極的矛盾中徘徊,動搖初心?
初心依舊,難在堅持,正是他,段緒生這名老同志,用一顆從警的恆心感染著我,讓我慢慢找回初心,並堅定前行,從此,把工作變成一種熱愛,每天做著自己所熱愛的事情,是一件充滿幸福感的事,讓我感受越來越多的獲得感,我將用自己的力量繼續發揮光和熱,不留餘力地傳遞公安正能量、好聲音,用文字、圖片、視頻紀錄每一位公安人的初心與使命。
思緒再次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烈用有限的生命創造了巨大的改變,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湘江戰役可歌可泣的歷史細節,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先烈們為了革命勝利和人民幸福不屈不撓、英勇獻身的崇高革命信念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他們無懼困難,他們勇於拼博,他們用熱血造就明天。幸福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弘揚長征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把黨的優良傳統在繼承中發揚,將長征精神帶入日常工作中,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紀律嚴明、執法公正"十六字真言以及"人民公安為人民"神聖誓言,堅定公安人的"初心使命"。我更懂得了今天美好生活是無數先烈們用無畏的拼博,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得之不易,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為之不懈努力的,需要我們傾其所有去守護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每一位公安人都堅定初心,勇於擔當,勢必會星火相傳,終能越來越強大,成為一支黨和人民揮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公安隊伍,守護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守初心,擔使命。
何為初心?何為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中談道: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以真摯的人民情懷滋養初心,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我們勝利前進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僕意識踐行初心,永遠銘記人民是共產黨人的衣食父母,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勤務員,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用科學的理念、長遠的眼光、務實的作風謀劃事業;保持鬥爭精神,敢於直面風險挑戰,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歷練中增長經驗智慧,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幹。
11月4日,桂林市局組織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主題教育活動,而我作為縣局代表有幸參加。兩天的學習、參觀內容讓我對"初心使命"有了新一輪深刻的體會和切身感受,胡景儀同志深情並茂地講述了當代維和警察故事,感由心生,特別是實地參觀了酒海井烈士紀念園、全州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時,目光所及,一件件破舊的棉被,一雙雙破舊的草鞋,一枝枝銹跡斑斑的槍枝,一幅幅為偉大革命事業拋頭顱、酒熱血的畫面都讓我感為觀止,心生震憾,其中一幅畫面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為"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掏腹斷腸寫忠誠的革命者陳樹湘。1934年12月,陳樹湘率領的部隊從江永橋頭鋪馬山搶渡牯子江時,突遭江華縣保安團伏擊,腹部中彈負傷,後又在道縣駟馬橋遭道縣反動武裝襲擊,彈盡被俘,在被敵人押往道縣保安司令部的途中,憤然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絞斷,慷慨就義,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年僅29歲。一幅幅鮮活的畫面紀錄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自強、為了新中國事業奉獻自己青春寶貴的生命,他們甚至只有十幾歲,或是更小,本是青春年少,享受學習、生活的年齡!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無怨無悔,前赴後繼,不懼生死,視死如歸!可就是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用堅不可摧的革命精神為我們打開了幸福美好生活的源頭。今天,我們正擁有著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果實,享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洋溢熱情奔放的青春、鬥志昂揚的奮鬥激情、多姿多彩的夕陽相伴......是呀,這就是他們所盼望的!這就是他們為之可以犧牲生命去換取的!而所有他們所盼望的這些美好,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朝著偉大復興中國夢前進,是當代人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延續,是當代共產黨人努力的初心使命。
是和平年代守護和平堅固的鎧甲,是為人民服務的魚水深情。在我們公安隊伍,有這麼一個人,用他的實際行動,讓我感受到了堅持,看到了初心最美的樣子,使命擔當最真實的寫照,讓我相信堅持是一種力量,堅持是一種精神,堅持更是一種魅力,初心源於熱愛,愛這一身"藍",使命勇於擔當,肩負"為人民"的誓言。
他就是交警大隊的老同志段緒生,自加入公安隊伍至今,從警29年,一直從事交警工作,可謂將所有的熱情、所有的精力奉獻給了公安事業、奉獻給了公安交警事業,多次獲得市公安局批准的個人三等功,直到2017年初因身體原因從縣局交警大隊大隊長的職務退下二線,可並不代表這將停止他對公安事業的熱愛,而是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凡事親力親為,力求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踐行公安誓言,用身教言傳詮釋了公安的初心使命,帶動身邊年輕一代的公安人。自今年9月份起,縣局為進一步提升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以及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成效滿意度三提升,全局上下掀起了"問計於民,公安大走訪"的浪潮,活動開展以來,段緒生每天堅持走社區、走企業、走單位、走進群眾,扎紮實實推進走訪,爭取每一次走訪走出實效,2000餘份的調查問卷凝聚了他走訪的心血,每一次他都非常耐心地為大家講解法制知識,防火、防盜、防騙等安全防範技能,讓群眾直面感受公安就在身邊,讓群眾全面了解當前社會治安情況,向群眾展示了公安不僅有打擊違法犯罪的決心,更有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恆心,他從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切實讓群眾感受到安全,感到滿意,也堅信只要自己用心走訪,群眾一定能感受到龍勝公安為群眾的初心,守護平安的使命。冷暖總相宜,他用有力的堅持讓身邊的群眾明白了自身遵紀守法就是共建平安最好的參與。付出總會收穫果實,在他及全局所有走訪的作用和推動下,龍勝縣安全感取得了實效性地進步,從第一季度全區排名第80名到第二季度安全感全區排名第8名,再到第三季度安全感排名第5名成績,無疑是欣慰的,是卓有成效的。
或者你曾經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每天晨跑的計劃,結果卻往往用忙的藉口一拖再拖;或許你總是對自己說"從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結果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放棄初衷;或者你總對自己說為什麼要做那麼多而提前開啟"養老模式",卻忘了這原本就是你的職責擔當;或許你總有千萬的理由,只為了逃避責任,早已忘記初心。而我作為公安隊伍中的一名文職人員,在崗位上奮鬥了四年時間,人們常說就是為他人作嫁衣,沒有宣傳做不出的效果,卻很少有人關注為了求創新抓破腦殼只為尋找一個點子時的無奈,挖掘不到素材時的著急,這默默付出背後的辛酸,或許自有自己知道,每每凌晨獨自整理素材、選材、趕稿、編輯時,只想著能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傳遞公安正能量;每每周末、節假他人休息放鬆時,腦海中卻全是如何選角、選點展示公安新形象的思考;每每身心疲憊的時候,也曾在主動與消極的矛盾中徘徊,動搖初心?
初心依舊,難在堅持,正是他,段緒生這名老同志,用一顆從警的恆心感染著我,讓我慢慢找回初心,並堅定前行,從此,把工作變成一種熱愛,每天做著自己所熱愛的事情,是一件充滿幸福感的事,讓我感受越來越多的獲得感,我將用自己的力量繼續發揮光和熱,不留餘力地傳遞公安正能量、好聲音,用文字、圖片、視頻紀錄每一位公安人的初心與使命。
思緒再次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烈用有限的生命創造了巨大的改變,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湘江戰役可歌可泣的歷史細節,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先烈們為了革命勝利和人民幸福不屈不撓、英勇獻身的崇高革命信念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他們無懼困難,他們勇於拼博,他們用熱血造就明天。幸福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弘揚長征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把黨的優良傳統在繼承中發揚,將長征精神帶入日常工作中,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紀律嚴明、執法公正"十六字真言以及"人民公安為人民"神聖誓言,堅定公安人的"初心使命"。我更懂得了今天美好生活是無數先烈們用無畏的拼博,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得之不易,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為之不懈努力的,需要我們傾其所有去守護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每一位公安人都堅定初心,勇於擔當,勢必會星火相傳,終能越來越強大,成為一支黨和人民揮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公安隊伍,守護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大家一致表示,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榜樣,學習他們一心為民的「初心」情懷。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一總要求,在忠誠幹事、創新幹事、擔當幹事、乾淨幹事上下功夫,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品行,錘鍊清廉自守的能力,真正做到把開展主題教育的成果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幹事成效中,為新區建設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津濱網訊按照《區委常委會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昨日,區級領導集體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茂榮,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許紅星,區政協主席韓遠達,區委副書記倪斌參加。
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瞻仰廳,面對鮮艷的黨旗,張玉卓、楊茂榮等區領導重溫了入黨誓詞。在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講解下,區級領導集體參觀了周恩來生平展「人民總理周恩來」、鄧穎超專題展「鄧穎超——20世紀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等展覽。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兩位政治家、一對夫妻並建一處的紀念館,生動再現了周恩來、鄧穎超兩位偉人光輝的一生,以及他們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讓人深受震撼。區領導同志認真觀看陳列展品,詳細聽取講解,不時交流討論,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
隨後,區領導來到天津市檔案館,集體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大家走進精心布置的展廳,仔細觀看展覽,認真聽取工作人員的講解。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以及珍貴的紀錄片,把大家帶回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開放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
通過參觀學習,大家一致表示,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榜樣,學習他們一心為民的「初心」情懷。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一總要求,在忠誠幹事、創新幹事、擔當幹事、乾淨幹事上下功夫,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品行,錘鍊清廉自守的能力,真正做到把開展主題教育的成果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幹事成效中,為新區建設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區長、區政協副主席、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參加活動。
津濱網訊按照《區委常委會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昨日,區級領導集體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茂榮,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許紅星,區政協主席韓遠達,區委副書記倪斌參加。
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瞻仰廳,面對鮮艷的黨旗,張玉卓、楊茂榮等區領導重溫了入黨誓詞。在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講解下,區級領導集體參觀了周恩來生平展「人民總理周恩來」、鄧穎超專題展「鄧穎超——20世紀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等展覽。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兩位政治家、一對夫妻並建一處的紀念館,生動再現了周恩來、鄧穎超兩位偉人光輝的一生,以及他們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讓人深受震撼。區領導同志認真觀看陳列展品,詳細聽取講解,不時交流討論,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
隨後,區領導來到天津市檔案館,集體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大家走進精心布置的展廳,仔細觀看展覽,認真聽取工作人員的講解。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以及珍貴的紀錄片,把大家帶回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開放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
通過參觀學習,大家一致表示,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榜樣,學習他們一心為民的「初心」情懷。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這一總要求,在忠誠幹事、創新幹事、擔當幹事、乾淨幹事上下功夫,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品行,錘鍊清廉自守的能力,真正做到把開展主題教育的成果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幹事成效中,為新區建設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區長、區政協副主席、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參加活動。
假期,媽媽帶我參觀了位於xx島的x辛亥革命紀念館,深切緬懷孫x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勳。
走到紀念館入口處,4米多高的孫x銅像映入我的眼帘,孫x兩眼烔烔有神,為靜靜沉思、運籌帷幄的神態和形象,使人肅然起敬。大道和展廳里矗立的黃興、廖仲愷、蔡鍔、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驅者的塑像,每個人都有一段驚險經歷,每個人都是一頁艱辛歷史,述說著那封建王朝風雨飄搖,起義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他們選擇革命時便已經知道他們選擇的很可能是不歸路,但是,為了國家的興旺,為了人命的幸福,他們還是誤會的走上了這條道路。
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長眠於x東郊黃花崗。正是這些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革命者用生命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他們的那份大義凜然,他們那種勇往直前,始終令我飽含激動之情。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懂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走到紀念館入口處,4米多高的孫x銅像映入我的眼帘,孫x兩眼烔烔有神,為靜靜沉思、運籌帷幄的神態和形象,使人肅然起敬。大道和展廳里矗立的黃興、廖仲愷、蔡鍔、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驅者的塑像,每個人都有一段驚險經歷,每個人都是一頁艱辛歷史,述說著那封建王朝風雨飄搖,起義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他們選擇革命時便已經知道他們選擇的很可能是不歸路,但是,為了國家的興旺,為了人命的幸福,他們還是誤會的走上了這條道路。
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長眠於x東郊黃花崗。正是這些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革命者用生命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他們的那份大義凜然,他們那種勇往直前,始終令我飽含激動之情。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懂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我很小就知道大慶有個「鐵人」,但那時不太明白,是一個鐵做的人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鐵人」是誰,怎麼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鐵人的那個時代。鐵人紀念館的門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鐵人王進喜。導遊小姐向我們介紹了鐵人。1959年,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隊長累不垮、壓不倒,沒白天沒黑夜地干,就對住在他家的工人說:「大娘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麼拚命的人,你們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號就叫開了。
在紀念館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實物,當年的艱苦環境:一望無際的草原,人煙稀少;干打壘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簡陋;帶大豎道的棉襖;狗皮帽子;沾滿泥漿的衣服和褲子;那個時代鐵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車。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場景,真是震撼啊,那麼大、那麼重的鑽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裝上去的。天寒地凍的情況下王進喜和工人在暴風雪中辛勤工作的場景;王進喜和工人們在施工現場研究問題的場景;開生產會議的場景;國家領導人接見鐵人王進喜的場景。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鐵人的那個時代。鐵人紀念館的門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鐵人王進喜。導遊小姐向我們介紹了鐵人。1959年,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隊長累不垮、壓不倒,沒白天沒黑夜地干,就對住在他家的工人說:「大娘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麼拚命的人,你們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號就叫開了。
在紀念館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實物,當年的艱苦環境:一望無際的草原,人煙稀少;干打壘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簡陋;帶大豎道的棉襖;狗皮帽子;沾滿泥漿的衣服和褲子;那個時代鐵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車。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場景,真是震撼啊,那麼大、那麼重的鑽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裝上去的。天寒地凍的情況下王進喜和工人在暴風雪中辛勤工作的場景;王進喜和工人們在施工現場研究問題的場景;開生產會議的場景;國家領導人接見鐵人王進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