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就知道大慶有個「鐵人」,但那時不太明白,是一個鐵做的人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鐵人」是誰,怎麼回事了?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鐵人的那個時代。鐵人紀念館的門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鐵人王進喜。導遊小姐向我們介紹了鐵人。1959年,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隊長累不垮、壓不倒,沒白天沒黑夜地干,就對住在他家的工人說:「大娘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麼拚命的人,你們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號就叫開了。
在紀念館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實物,當年的艱苦環境:一望無際的草原,人煙稀少;干打壘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簡陋;帶大豎道的棉襖;狗皮帽子;沾滿泥漿的衣服和褲子;那個時代鐵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車。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場景,真是震撼啊,那麼大、那麼重的鑽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裝上去的。天寒地凍的情況下王進喜和工人在暴風雪中辛勤工作的場景;王進喜和工人們在施工現場研究問題的場景;開生產會議的場景;國家領導人接見鐵人王進喜的場景。
今天,我要好好去看看鐵人的那個時代。鐵人紀念館的門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鐵人王進喜。導遊小姐向我們介紹了鐵人。1959年,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隊長累不垮、壓不倒,沒白天沒黑夜地干,就對住在他家的工人說:「大娘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麼拚命的人,你們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號就叫開了。
在紀念館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實物,當年的艱苦環境:一望無際的草原,人煙稀少;干打壘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簡陋;帶大豎道的棉襖;狗皮帽子;沾滿泥漿的衣服和褲子;那個時代鐵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車。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場景,真是震撼啊,那麼大、那麼重的鑽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裝上去的。天寒地凍的情況下王進喜和工人在暴風雪中辛勤工作的場景;王進喜和工人們在施工現場研究問題的場景;開生產會議的場景;國家領導人接見鐵人王進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