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3—27日,我到上海參加中組部調訓、由自然資源部承辦的「國土空間規劃專題研究班」,和全國部分城市分管負責同志一起學習、研討。這次培訓層次高、課程精、內容實,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踐性,各位領導、專家授課對形勢分析精準,緊扣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同學們相互交流引發更多的思考讓我受益匪淺。在此,非常感謝自然資源部的精心組織和上海市委黨校的周到安排,感謝同濟大學和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供的幫助。現將學習主要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國土空間規劃工作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土空間規劃和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統學習國土空間規劃有關政策和管理要求。進一步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制度安排。
國土空間規劃是融合了原有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多規合一」的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要求,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要求,要從藍圖型規劃向治理型規劃轉變,是空間治理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數字化智慧時代的新要求,要構建「一張圖」的信息平台,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規劃。
二、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和支撐貴州「強省會」五年行動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貴州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有了更多的思考。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提出「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的總要求,指出「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州省委、省政府確定了「十四五」時期「一二三四」的發展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統領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
貴陽市、貴安新區正在大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加快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更具帶動力的火車頭、西南地區更具影響力的重要增長極。強什麼、怎麼強、誰來強?人、地、錢、體制機制等要素如何保障?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從自然資源和規劃的職能職責出發,要加快科學編制好國土空間規劃,更加注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一步優化空間、產業、功能布局,統籌做好「增量」、做活「存量」、做優「流量」,為「強省會」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和用地支撐。同時要切實監督實施好國土空間規劃,堅決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履行好國土空間的用途管制、生態修復、督察、執法等職能職責,形成全過程、全鏈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閉環,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三、以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和促進貴陽市城市更新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理解國土空間規劃對城市更新的引領和促進作用。貴陽市工業化水平、城鎮化質量相對較低,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新型工業化要實現大突破、新型城鎮化要實現大提升。當前城市發展已進入增量結構調整和存量提質改造並重的時代,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城市建設方式轉型的有效途徑,是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舉措。
貴陽市現有棚戶區、城中村約13.2萬戶25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約13.4萬戶800萬平方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量大面廣,欠賬多、業態差、征拆難、融資難。
一要通過規劃統籌,引領有序更新。
城市更新在時間上是動態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做活「存量」規劃,處理好保護、保留、改造、拆除、新建之間的關係,不能大拆大建。在空間上要以社區生活圈為單元,按街區制來推動,不開天窗、不留死角,配套完善基礎工程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二要通過政策引導,推進有機更新。
城市更新要與產業轉型、消費升級、文化傳承、社區建設等緊密結合,優化功能布局,促進產城融合。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導入新型業態,實現宜業、宜居、宜學、宜養、宜游、宜樂,安居樂業,職住平衡。
三要通過要素保障,實現有效更新。
城市更新要加強組織領導,紮實抓好方案制定、資金籌集、宣傳發動、組織實施、維護穩定等工作。要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善作善成。通過城市更新,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社會高效能治理。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國土空間規劃工作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土空間規劃和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統學習國土空間規劃有關政策和管理要求。進一步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制度安排。
國土空間規劃是融合了原有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多規合一」的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要求,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要求,要從藍圖型規劃向治理型規劃轉變,是空間治理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國土空間規劃要適應數字化智慧時代的新要求,要構建「一張圖」的信息平台,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規劃。
二、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和支撐貴州「強省會」五年行動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貴州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有了更多的思考。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提出「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的總要求,指出「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州省委、省政府確定了「十四五」時期「一二三四」的發展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統領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
貴陽市、貴安新區正在大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加快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更具帶動力的火車頭、西南地區更具影響力的重要增長極。強什麼、怎麼強、誰來強?人、地、錢、體制機制等要素如何保障?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從自然資源和規劃的職能職責出發,要加快科學編制好國土空間規劃,更加注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一步優化空間、產業、功能布局,統籌做好「增量」、做活「存量」、做優「流量」,為「強省會」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和用地支撐。同時要切實監督實施好國土空間規劃,堅決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履行好國土空間的用途管制、生態修復、督察、執法等職能職責,形成全過程、全鏈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閉環,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三、以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和促進貴陽市城市更新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理解國土空間規劃對城市更新的引領和促進作用。貴陽市工業化水平、城鎮化質量相對較低,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新型工業化要實現大突破、新型城鎮化要實現大提升。當前城市發展已進入增量結構調整和存量提質改造並重的時代,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城市建設方式轉型的有效途徑,是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舉措。
貴陽市現有棚戶區、城中村約13.2萬戶25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約13.4萬戶800萬平方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量大面廣,欠賬多、業態差、征拆難、融資難。
一要通過規劃統籌,引領有序更新。
城市更新在時間上是動態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做活「存量」規劃,處理好保護、保留、改造、拆除、新建之間的關係,不能大拆大建。在空間上要以社區生活圈為單元,按街區制來推動,不開天窗、不留死角,配套完善基礎工程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二要通過政策引導,推進有機更新。
城市更新要與產業轉型、消費升級、文化傳承、社區建設等緊密結合,優化功能布局,促進產城融合。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導入新型業態,實現宜業、宜居、宜學、宜養、宜游、宜樂,安居樂業,職住平衡。
三要通過要素保障,實現有效更新。
城市更新要加強組織領導,紮實抓好方案制定、資金籌集、宣傳發動、組織實施、維護穩定等工作。要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善作善成。通過城市更新,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社會高效能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