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路提升,力量整合,控違拆違有新變化
隨著縣域經濟的飛速發展,項目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違法建築仍是屢控屢建、屢拆屢建,衍生蔓延的速度遠為控拆力度所不及。為從根本上遏制、杜絕違建行為的進一步惡化,經認真調研和深入思考,今年4月17日,縣委、縣政府決定整合我局原有控違拆違力量,組建寧鄉縣控違拆違執法大隊,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力度、全新的方式開展控拆工作。
1、工作思路由主拆向嚴控轉變。
大隊成立之前,對違章建築的處理往往只能通過縣人民政府組織城管、公安、規劃、國土、司法公證等部門進行大規模的拆除行動,以達到清除違章建築的目的,但受補償利益的驅使,部分群眾抱有僥倖心理,違章建築仍不斷產生。大隊成立後,所屬7個中隊(分局)採取分組、分區域、包村等方式,堅持日常巡查,一旦發現違法建設行為,立即控制,防止因違法建設工程擴大而增加拆除難度,僅4月17日至6月10日,控違面積就達12763㎡。大隊工作目標也由拆違為主向嚴密查控、逐步實現規劃區內無新建違章建築轉變。
2、工作力度由弱勢向強勢轉變。
一是巡查力度進一步加大。經開區城管分局以三環路為界,分二個中隊、八個組進行巡查,制定考核細則和督查方案,建立台帳,跟蹤巡查,形成「人人有事、事事有人」的巡查機制,從時間、空間上保證了巡查不缺位。通過巡查控違遏制違法建設之風,已產生良好效果,目前在城建投的項目用地和白馬橋鄉項目用地範圍內基本沒有在建的違法建築。
二是拆除力度進一步加大。大隊成立以來,三管齊下,對違法建設戶進行了嚴厲打擊,對周邊群眾起了很好的震懾作用。首先,分別對鳳形社區貴陽洲、白馬橋村樟樹、瓦窯組,玉潭鎮通益社區、汪家沖村,歷經鋪鄉新寶塔村、金南社區,白馬橋鄉仁福村的違章建築採取4次大規模強拆行動,共拆違章建築150戶,拆除房屋面積達28000平方米,拆除圍牆近20000平方米,土地清表70餘畝。其次,通過中隊自身力量或幾個中隊聯合強拆,拆除面積達15619㎡。再次,藉助城管110熱線平台,接辦違法建設案件投訴112起,做到專人承辦、限時處理、件件有迴音。
三是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通過新聞媒體、懸掛橫幅、入戶交流等方式廣泛深入宣傳新頒布實施的《城鄉規劃法》,使「未經規劃審批的建築是違法建築」、「違法建築搞不得」等思想深入民心,特別針對違法建設戶,執法隊員至少上門6次,在依法依程序的同時,耐心細緻地做好當事人思想工作,動員其自行拆除,減少自身損失。
3、工作方式由強拆向助拆轉變。
大隊成立之前,對違章建築的處理往往採取大兵團、大機械作戰的方式強制拆除,破壞性大,群眾的損失大,因而其對抗情緒比較嚴重。大隊成立後,積極探索「助拆」的人性化拆違方式,最大程度減輕群眾損失,最大可能減少群眾對抗情緒。如在白馬橋鄉仁福村,組織民工隊伍進駐已做通思想工作的違法建築戶,不拿其一針一線,不損其一草一木,義務為他們搬家俱、撬門窗、拆磚瓦,共計助拆32戶,面積4000平方米,贏得了被拆群眾的認同和理解。
二、服務大局,服務中心,轄區環境有新面貌
大隊在立足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牢固樹立「服務大局、服務中心」的意識,以凈化、序化、靚化為目標,認真管理各中隊(分局)轄區內的市容市貌和環境秩序,使其呈現出新的氣象。
1、切實加強日常管理,確保轄區環境秩序不落後。經開區分局、玉潭中隊、白馬橋中隊、歷經鋪中隊在相關單位配合下,與轄區內各單位、門店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8000多份,並進行定時檢查,有效促進了責任的落實。白馬橋中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先後二十多次整治汽車南站的市容秩序,清除流動攤販二十多起,沒收亂擺亂放廣告牌四十多塊。城建投中隊積極配合公司溈江兩岸三洲植物造景「十里芙蓉」項目工程,多次維護現場施工秩序,查處亂傾亂倒渣土案件十餘次。金洲中隊按照管委會的工作部署,堅持對新區環衛清掃工作進行日常督查,組織清掃保潔突擊行動30多次,確保新區以潔凈、清新的環境迎接省、市、縣領導的視察和各項目工程的奠基。
2、全力投入中心工作,確保轄區服務中心不落伍。大隊服從當地政府、部門和全局的統籌安排,積極參與「一江兩岸三洲」的大拆遷大拆違,全身投入省級文明縣城的創建工作,確保各項中心任務順利完成。城建投中隊和玉潭中隊自6月份以來,分別進駐「一江兩岸三洲」拆遷拆違的東線和西線現場,掌握了違建的基本情況。直屬中隊對春城路、花明路、八一路、玉潭路沿線房屋頂部搭建的影響市容的34處棚屋進行摸底調查,下達整改通知。
三、建制整章,嚴格管理,隊伍形象有新提升
1、組建新隊伍。一是對全局的執法人員進行內部大調整,提拔3名素質較高的執法隊員擔任大隊的中層幹部,選拔一批精兵強將進入控拆隊伍,進一步增強了控拆力量。二是面向社會擇優招聘了39名新隊員,4月份對新聘人員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法制培訓,專題學習了行政處罰、城鄉規劃、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法規和控拆違辦案程序、文書製作以及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等,並進行了隊列、體能強化訓練。通過培訓,使新聘人員初步具備了控拆違工作的基本素質,進一步充實了控拆隊伍。三是組建了大隊辦公室,負責大隊財務、工作督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管理。
2、建立新制度。成立了督查領導小組,制定了《控違拆違大隊2008年督查方案》,對大隊執法隊員行為規範、車輛管理、財務管理、控違拆違情況申報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規定,並由督查領導小組組織日常督查,確保控拆大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中隊(分局)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學習制度、出勤管理制度、車輛使用制度等,並組織了新進隊員進行了學習,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檯帳,初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的`良好局面。
隨著縣域經濟的飛速發展,項目工程建設如火如荼,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違法建築仍是屢控屢建、屢拆屢建,衍生蔓延的速度遠為控拆力度所不及。為從根本上遏制、杜絕違建行為的進一步惡化,經認真調研和深入思考,今年4月17日,縣委、縣政府決定整合我局原有控違拆違力量,組建寧鄉縣控違拆違執法大隊,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力度、全新的方式開展控拆工作。
1、工作思路由主拆向嚴控轉變。
大隊成立之前,對違章建築的處理往往只能通過縣人民政府組織城管、公安、規劃、國土、司法公證等部門進行大規模的拆除行動,以達到清除違章建築的目的,但受補償利益的驅使,部分群眾抱有僥倖心理,違章建築仍不斷產生。大隊成立後,所屬7個中隊(分局)採取分組、分區域、包村等方式,堅持日常巡查,一旦發現違法建設行為,立即控制,防止因違法建設工程擴大而增加拆除難度,僅4月17日至6月10日,控違面積就達12763㎡。大隊工作目標也由拆違為主向嚴密查控、逐步實現規劃區內無新建違章建築轉變。
2、工作力度由弱勢向強勢轉變。
一是巡查力度進一步加大。經開區城管分局以三環路為界,分二個中隊、八個組進行巡查,制定考核細則和督查方案,建立台帳,跟蹤巡查,形成「人人有事、事事有人」的巡查機制,從時間、空間上保證了巡查不缺位。通過巡查控違遏制違法建設之風,已產生良好效果,目前在城建投的項目用地和白馬橋鄉項目用地範圍內基本沒有在建的違法建築。
二是拆除力度進一步加大。大隊成立以來,三管齊下,對違法建設戶進行了嚴厲打擊,對周邊群眾起了很好的震懾作用。首先,分別對鳳形社區貴陽洲、白馬橋村樟樹、瓦窯組,玉潭鎮通益社區、汪家沖村,歷經鋪鄉新寶塔村、金南社區,白馬橋鄉仁福村的違章建築採取4次大規模強拆行動,共拆違章建築150戶,拆除房屋面積達28000平方米,拆除圍牆近20000平方米,土地清表70餘畝。其次,通過中隊自身力量或幾個中隊聯合強拆,拆除面積達15619㎡。再次,藉助城管110熱線平台,接辦違法建設案件投訴112起,做到專人承辦、限時處理、件件有迴音。
三是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通過新聞媒體、懸掛橫幅、入戶交流等方式廣泛深入宣傳新頒布實施的《城鄉規劃法》,使「未經規劃審批的建築是違法建築」、「違法建築搞不得」等思想深入民心,特別針對違法建設戶,執法隊員至少上門6次,在依法依程序的同時,耐心細緻地做好當事人思想工作,動員其自行拆除,減少自身損失。
3、工作方式由強拆向助拆轉變。
大隊成立之前,對違章建築的處理往往採取大兵團、大機械作戰的方式強制拆除,破壞性大,群眾的損失大,因而其對抗情緒比較嚴重。大隊成立後,積極探索「助拆」的人性化拆違方式,最大程度減輕群眾損失,最大可能減少群眾對抗情緒。如在白馬橋鄉仁福村,組織民工隊伍進駐已做通思想工作的違法建築戶,不拿其一針一線,不損其一草一木,義務為他們搬家俱、撬門窗、拆磚瓦,共計助拆32戶,面積4000平方米,贏得了被拆群眾的認同和理解。
二、服務大局,服務中心,轄區環境有新面貌
大隊在立足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牢固樹立「服務大局、服務中心」的意識,以凈化、序化、靚化為目標,認真管理各中隊(分局)轄區內的市容市貌和環境秩序,使其呈現出新的氣象。
1、切實加強日常管理,確保轄區環境秩序不落後。經開區分局、玉潭中隊、白馬橋中隊、歷經鋪中隊在相關單位配合下,與轄區內各單位、門店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8000多份,並進行定時檢查,有效促進了責任的落實。白馬橋中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先後二十多次整治汽車南站的市容秩序,清除流動攤販二十多起,沒收亂擺亂放廣告牌四十多塊。城建投中隊積極配合公司溈江兩岸三洲植物造景「十里芙蓉」項目工程,多次維護現場施工秩序,查處亂傾亂倒渣土案件十餘次。金洲中隊按照管委會的工作部署,堅持對新區環衛清掃工作進行日常督查,組織清掃保潔突擊行動30多次,確保新區以潔凈、清新的環境迎接省、市、縣領導的視察和各項目工程的奠基。
2、全力投入中心工作,確保轄區服務中心不落伍。大隊服從當地政府、部門和全局的統籌安排,積極參與「一江兩岸三洲」的大拆遷大拆違,全身投入省級文明縣城的創建工作,確保各項中心任務順利完成。城建投中隊和玉潭中隊自6月份以來,分別進駐「一江兩岸三洲」拆遷拆違的東線和西線現場,掌握了違建的基本情況。直屬中隊對春城路、花明路、八一路、玉潭路沿線房屋頂部搭建的影響市容的34處棚屋進行摸底調查,下達整改通知。
三、建制整章,嚴格管理,隊伍形象有新提升
1、組建新隊伍。一是對全局的執法人員進行內部大調整,提拔3名素質較高的執法隊員擔任大隊的中層幹部,選拔一批精兵強將進入控拆隊伍,進一步增強了控拆力量。二是面向社會擇優招聘了39名新隊員,4月份對新聘人員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法制培訓,專題學習了行政處罰、城鄉規劃、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法規和控拆違辦案程序、文書製作以及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等,並進行了隊列、體能強化訓練。通過培訓,使新聘人員初步具備了控拆違工作的基本素質,進一步充實了控拆隊伍。三是組建了大隊辦公室,負責大隊財務、工作督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管理。
2、建立新制度。成立了督查領導小組,制定了《控違拆違大隊2008年督查方案》,對大隊執法隊員行為規範、車輛管理、財務管理、控違拆違情況申報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規定,並由督查領導小組組織日常督查,確保控拆大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中隊(分局)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學習制度、出勤管理制度、車輛使用制度等,並組織了新進隊員進行了學習,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檯帳,初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