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照省自然資源廳的安排部署,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履行「兩統一」核心職責,主動服務,規範管理,推進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取得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黨建統領,夯實政治基礎。一是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加強理論武裝,突出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和落實領導班子決策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有關重要論述的制度機制,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7次,集中學習研討2次。抓實意識形態工作,制定落實《今年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意識形態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要點》《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突髮網絡輿情應急預案》。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黨員爭做先鋒、黨支部爭築戰鬥堡壘、創建模範機關」行動,局屬1個基層黨組織被市直機關工委確立為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2個群體崗被確立為市級黨員示範崗。三是落實作風建設。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開展基層腐敗專項整治工作,組織「強學習、找差距、明舉措、勇擔當」學習研討。四是黨建引領群團共建。結合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教育活動,引導系統內團員青年和幹部群眾同心向黨;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和「結對共建進小區攜手共創文明城」活動,組織黨員幹部進社區服務190餘人次。
(二)提升站位,落實疫情防控。一是落實上級部署,壓實防控責任。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有關精神;開展「疫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擔當」主題黨日活動;做好本單位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教育幹部職工不給防控大局添亂添堵。二是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疫情防控工作。局屬各支部在職黨員共計282人到社區報到並認領崗位,參與率達100%;駐村扶貧幹部堅守抗疫一線,部分同志主動向扶貧點捐贈物資;黨員幹部職工為疫情防控捐款共計36540元。三是拓寬服務渠道,助力復產復工。對開竣工約定、出讓金繳納進行合理順延;實施「網上辦」「郵寄辦」等不見面審批;應對復工後的辦件高峰,審批和登記窗口主動延時下班、周末加班;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聯繫包保企業4家;走訪、座談規上、四上企業及重點項目40家,收集問題46個;現場辦公,推動多個省重點項目、十多個市重點項目落地。
(三)規劃引領,完善城鎮布局。一是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步成果正在完善,壽縣、鳳台縣、毛集實驗區規劃編制單位的招標工作已完成。二是推進村莊規劃工作。完成市域村莊數量摸底和村莊分類,各類村莊規劃評估和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穩步進行,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調研並完成書面調研報告報省廳。三是加強規劃管理。嚴格過渡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開展《淮南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則》動態維護工作,第二稿已完成。四是嚴格規劃審查。組織開展19個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含動態維護)初審、專家評審、報批,辦理2宗土地不動產權分證用地規劃條件核對,完成11宗土地用途審核。召開局規劃業務會13次、專題規劃業務會1次、市規劃委員會3次、市工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領導小組會議3次。
(四)圍繞重點,保障經濟發展。一是做好用地預審。完成9個項目8248.4745畝建設用地項目預審、初審,其中3個重大穩投資項目。二是強化用地保障。將省級預下達的1456畝建設用地計劃指標、5488畝掛鈎指標、150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指標進行分解落實。上報27批次掛鈎,申請指標11325畝,獲得批覆15批次,批准指標8926畝;驗收掛鈎9個批次,通過驗收總規模1755畝,歸還掛鈎指標1590畝;批准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11批次,獲得建設用地總指標7590畝。三是堅持節約集約,推進閒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處置。處置閒置土地29宗,面積2128.272畝,完成省廳布置的年度任務;處置批而未供土地2527.75畝,占年度任務的56.63%。四是抓好報批和供地。完成2019年度需按新《土地管理法》進行補充完善批前程序的批次用地及日常建設用地報批,共計39個批次合計總面積9715.9455畝,農用地8957.1015畝(耕地7988.8875畝)。上半年,淮南全市供應各類建設用地199宗,9785.8455畝,出讓價款354073.2007萬元。
(五)多措並舉,踐行綠色發展。一是加強土地整治,堅守耕地紅線。全面梳理分析、核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立項補充耕地項目30個,預計新增耕地1200畝;完成138個項目入庫前的覆核工作。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先後對11個貧困鄉鎮173個項目進行立項,增加耕地29018.32畝,目前全市補充耕地指標庫存結餘46124畝。二是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工作,我市生態保護紅線已據省第六次審查意見進行修改上報。三是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各縣局成果已報送,形成市級城鎮開發邊界初步成果。四是加快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今年度我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計劃涉及項目70個,其中轉他用項目46個,自然修復項目14個。已完成治理項目6個,轉他用和自然恢復項目15個。五是在煤系固體廢棄物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整改驗收工作中,配合整改驗收44個項目,牽頭負責的7個堆場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六是開展礦產資源開發領域突出問題整治,代市政府起草的《淮南市進一步加強打擊非法開採山石資源行為工作方案》由市政府辦公室印發。
(六)持續發力,強化執法監察。一是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上報11條涉黑涉惡線索;進行上窯林場22宗違法用地案件的調查核實工作;調查核實徐岩、徐道文涉土問題線索;核查協查市掃黑辦轉交的違規違法涉土案件3例,協辦各級掃黑辦及公安機關核實涉黑涉惡線索共12條。二是推進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專項行動。全市共排查上報違建別墅項目17宗(144棟160套),已經全部完成拆除工作。三是完善自然資源執法監察體系。開展國土資源動態巡查1681次,發現違法違規線索15個,涉及土地面積141.165畝,制止到位2個,對198個衛片遙感監測圖斑開展內外業核查工作。四是嚴肅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立案查處29宗土地違法案件,涉及用地面積2512.5畝,其中耕地1709.8畝,基本農田8.8畝。要求退還土地2432.4 畝,已退還2361.5畝,沒收建築物1242.69平方米。
(七)聚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一是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淮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2.0版於今年5月通過驗收。二是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制定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相關方案及辦事規程,印製新證書。三是完成不動產電子證照開發集成,實現水、電、氣等聯動過戶;優化不動產交易登記「一窗受理」模式,推進「線上辦理」「多點布局、同城通辦」模式,配置自助查詢設備,初步實現「不見面」查詢。四是貼心服務發展。核發「一書兩證」99份;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5宗,劃撥土地受理34宗,個人劃撥補辦土地出讓金12宗。制、發《不動產權證書》16035本、《不動產登記證明》10491本,受理不動產登記查詢29100餘次,開具不動產查詢證明24240餘份,開通綠色通道1520餘次,上門服務50餘次。對列入市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清單的項目出具《規劃處置意見》3份。
(八)紮實高效,推進基礎業務。一是持續推進國土「三調」。八公山區、大通區、壽縣三調中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到組成果通過省級專家組覆核檢查,在省首批17個初始庫報部審查的縣區中,我市四個縣區在列。二是加強土地收儲。今年度土地儲備計劃共24宗4923.65畝,收儲工作穩步推進。三是推進確權登記工作。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686967宗、面積10500.93公頃,登記發證率89.95%;集體建設用地登記發證1552宗、面積123.01公頃,登記發證率89.81%;《淮南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初稿已形成。四是強化地災防治。對全市19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汛前調查,編制《淮南市今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開展地質災害點應急避險演練2次;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推進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作。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長期資源開採形成歷史欠賬較多,採煤沉陷照成的耕地滅失,給耕地保護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造成很大壓力;礦產企業長期「以租代征」,累積了較大的社會不安定風險,均需省市層面統籌解決。二是農民建房違法用地還存在較大數量,在衛片執法檢查中還占有較大比例,需要學習周邊地市經驗,在保持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高壓勢頭的同時,探索堵疏結合的處置手段,重點開展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加強理論武裝,推進黨建工作清單管理,強化基層支部建設,發揮黨員影響和輻射、示範作用,抓好意識形態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制,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健全重點領域監管機制,支持紀檢監察部門監督執紀問責。加強專項治理和日常監管,糾「四風」嚴作風。精簡各類會議、文件、檢查,進一步為基層減負鬆綁。嚴明工作紀律,強化效能建設,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二)嚴格強化資源保護。做好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完成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稿的編制、修改完善。推進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今年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規劃以及重要地區村莊規劃等編制工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和耕地保護考核制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加強對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補充耕地數量與質量的日常監管。依法依規做好項目臨時用地和設施農業用地保障。加大對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實現違法用地消除存量、遏制新增和長效管控。
(三)積極助推經濟發展。力爭新增用地指標,提高用地預審和報批效率,落實先行用地政策,暢通綠色通道,確保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優先保障。推進增減掛鈎實施,加大挖潛力度,同步解決建設用地指標及占補平衡指標。探索增存掛鈎機制,進一步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通過調整、置換盤活批而未用、批多用少的存量用地以及低效閒置土地。做好用地審批和土地收儲、供應工作,穩定房地產市場,實現土地資源滾動發展。提升礦產資源管理水平,做好市級第四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組織編制工作,開展年度礦業權人勘查開採信息公示實地核查工作,組織國家綠色礦山申報。持續推進國土三調,做好土地變更調查和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
(四)持續推動綠色發展。全力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壓實在建生產礦山「邊開採、邊治理」責任。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排查煤矸石堆場情況,分類建立整改台賬,強化監督管理,落實整改任務。重視採煤沉陷區的歷史遺留問題,加強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嚴格執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加強對各縣區用途管制實施效果的指導、監督和考核。加快構建淮河(安徽)生態經濟帶。加強與環保、林業部門配合,深化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創建。抓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細化政策研究,提前謀劃推動整治任務與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研究整治結餘鄉村建設用地指標流轉、資金注入鄉村振興等問題,爭取試點。
(五)用心提升服務水平。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登記發證率90%的工作目標。持續開展「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落實不動產預告登記制度,對預售商品房全面開展預告登記,積極推進存量房預告登記;開發稅費「一卡(碼)」統繳系統,推行「零接觸式」稅費統繳模式。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預案進行推演,做好地質災害汛期巡查、汛後核查等工作。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用地犯罪行為,深挖隱藏在幕後的涉黑涉惡線索。落實規劃計劃、土地利用、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修復等政策,加大扶貧政策支持,對我局定點扶持的湯莊、大窪、胡圩、淝豐村,持續加大幫扶力度。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黨建統領,夯實政治基礎。一是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加強理論武裝,突出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和落實領導班子決策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有關重要論述的制度機制,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7次,集中學習研討2次。抓實意識形態工作,制定落實《今年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意識形態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要點》《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突髮網絡輿情應急預案》。二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黨員爭做先鋒、黨支部爭築戰鬥堡壘、創建模範機關」行動,局屬1個基層黨組織被市直機關工委確立為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2個群體崗被確立為市級黨員示範崗。三是落實作風建設。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開展基層腐敗專項整治工作,組織「強學習、找差距、明舉措、勇擔當」學習研討。四是黨建引領群團共建。結合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教育活動,引導系統內團員青年和幹部群眾同心向黨;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活動和「結對共建進小區攜手共創文明城」活動,組織黨員幹部進社區服務190餘人次。
(二)提升站位,落實疫情防控。一是落實上級部署,壓實防控責任。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有關精神;開展「疫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擔當」主題黨日活動;做好本單位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教育幹部職工不給防控大局添亂添堵。二是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疫情防控工作。局屬各支部在職黨員共計282人到社區報到並認領崗位,參與率達100%;駐村扶貧幹部堅守抗疫一線,部分同志主動向扶貧點捐贈物資;黨員幹部職工為疫情防控捐款共計36540元。三是拓寬服務渠道,助力復產復工。對開竣工約定、出讓金繳納進行合理順延;實施「網上辦」「郵寄辦」等不見面審批;應對復工後的辦件高峰,審批和登記窗口主動延時下班、周末加班;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聯繫包保企業4家;走訪、座談規上、四上企業及重點項目40家,收集問題46個;現場辦公,推動多個省重點項目、十多個市重點項目落地。
(三)規劃引領,完善城鎮布局。一是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步成果正在完善,壽縣、鳳台縣、毛集實驗區規劃編制單位的招標工作已完成。二是推進村莊規劃工作。完成市域村莊數量摸底和村莊分類,各類村莊規劃評估和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穩步進行,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調研並完成書面調研報告報省廳。三是加強規劃管理。嚴格過渡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開展《淮南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則》動態維護工作,第二稿已完成。四是嚴格規劃審查。組織開展19個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含動態維護)初審、專家評審、報批,辦理2宗土地不動產權分證用地規劃條件核對,完成11宗土地用途審核。召開局規劃業務會13次、專題規劃業務會1次、市規劃委員會3次、市工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領導小組會議3次。
(四)圍繞重點,保障經濟發展。一是做好用地預審。完成9個項目8248.4745畝建設用地項目預審、初審,其中3個重大穩投資項目。二是強化用地保障。將省級預下達的1456畝建設用地計劃指標、5488畝掛鈎指標、150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指標進行分解落實。上報27批次掛鈎,申請指標11325畝,獲得批覆15批次,批准指標8926畝;驗收掛鈎9個批次,通過驗收總規模1755畝,歸還掛鈎指標1590畝;批准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11批次,獲得建設用地總指標7590畝。三是堅持節約集約,推進閒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處置。處置閒置土地29宗,面積2128.272畝,完成省廳布置的年度任務;處置批而未供土地2527.75畝,占年度任務的56.63%。四是抓好報批和供地。完成2019年度需按新《土地管理法》進行補充完善批前程序的批次用地及日常建設用地報批,共計39個批次合計總面積9715.9455畝,農用地8957.1015畝(耕地7988.8875畝)。上半年,淮南全市供應各類建設用地199宗,9785.8455畝,出讓價款354073.2007萬元。
(五)多措並舉,踐行綠色發展。一是加強土地整治,堅守耕地紅線。全面梳理分析、核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立項補充耕地項目30個,預計新增耕地1200畝;完成138個項目入庫前的覆核工作。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先後對11個貧困鄉鎮173個項目進行立項,增加耕地29018.32畝,目前全市補充耕地指標庫存結餘46124畝。二是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工作,我市生態保護紅線已據省第六次審查意見進行修改上報。三是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各縣局成果已報送,形成市級城鎮開發邊界初步成果。四是加快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今年度我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計劃涉及項目70個,其中轉他用項目46個,自然修復項目14個。已完成治理項目6個,轉他用和自然恢復項目15個。五是在煤系固體廢棄物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整改驗收工作中,配合整改驗收44個項目,牽頭負責的7個堆場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六是開展礦產資源開發領域突出問題整治,代市政府起草的《淮南市進一步加強打擊非法開採山石資源行為工作方案》由市政府辦公室印發。
(六)持續發力,強化執法監察。一是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上報11條涉黑涉惡線索;進行上窯林場22宗違法用地案件的調查核實工作;調查核實徐岩、徐道文涉土問題線索;核查協查市掃黑辦轉交的違規違法涉土案件3例,協辦各級掃黑辦及公安機關核實涉黑涉惡線索共12條。二是推進違建別墅問題清查整治專項行動。全市共排查上報違建別墅項目17宗(144棟160套),已經全部完成拆除工作。三是完善自然資源執法監察體系。開展國土資源動態巡查1681次,發現違法違規線索15個,涉及土地面積141.165畝,制止到位2個,對198個衛片遙感監測圖斑開展內外業核查工作。四是嚴肅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立案查處29宗土地違法案件,涉及用地面積2512.5畝,其中耕地1709.8畝,基本農田8.8畝。要求退還土地2432.4 畝,已退還2361.5畝,沒收建築物1242.69平方米。
(七)聚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一是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淮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2.0版於今年5月通過驗收。二是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制定合併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准相關方案及辦事規程,印製新證書。三是完成不動產電子證照開發集成,實現水、電、氣等聯動過戶;優化不動產交易登記「一窗受理」模式,推進「線上辦理」「多點布局、同城通辦」模式,配置自助查詢設備,初步實現「不見面」查詢。四是貼心服務發展。核發「一書兩證」99份;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5宗,劃撥土地受理34宗,個人劃撥補辦土地出讓金12宗。制、發《不動產權證書》16035本、《不動產登記證明》10491本,受理不動產登記查詢29100餘次,開具不動產查詢證明24240餘份,開通綠色通道1520餘次,上門服務50餘次。對列入市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清單的項目出具《規劃處置意見》3份。
(八)紮實高效,推進基礎業務。一是持續推進國土「三調」。八公山區、大通區、壽縣三調中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到組成果通過省級專家組覆核檢查,在省首批17個初始庫報部審查的縣區中,我市四個縣區在列。二是加強土地收儲。今年度土地儲備計劃共24宗4923.65畝,收儲工作穩步推進。三是推進確權登記工作。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686967宗、面積10500.93公頃,登記發證率89.95%;集體建設用地登記發證1552宗、面積123.01公頃,登記發證率89.81%;《淮南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初稿已形成。四是強化地災防治。對全市19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汛前調查,編制《淮南市今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開展地質災害點應急避險演練2次;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推進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作。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長期資源開採形成歷史欠賬較多,採煤沉陷照成的耕地滅失,給耕地保護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造成很大壓力;礦產企業長期「以租代征」,累積了較大的社會不安定風險,均需省市層面統籌解決。二是農民建房違法用地還存在較大數量,在衛片執法檢查中還占有較大比例,需要學習周邊地市經驗,在保持嚴厲打擊違法用地高壓勢頭的同時,探索堵疏結合的處置手段,重點開展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加強理論武裝,推進黨建工作清單管理,強化基層支部建設,發揮黨員影響和輻射、示範作用,抓好意識形態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制,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健全重點領域監管機制,支持紀檢監察部門監督執紀問責。加強專項治理和日常監管,糾「四風」嚴作風。精簡各類會議、文件、檢查,進一步為基層減負鬆綁。嚴明工作紀律,強化效能建設,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二)嚴格強化資源保護。做好生態保護紅線評估,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完成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稿的編制、修改完善。推進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今年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規劃以及重要地區村莊規劃等編制工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和耕地保護考核制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加強對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補充耕地數量與質量的日常監管。依法依規做好項目臨時用地和設施農業用地保障。加大對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實現違法用地消除存量、遏制新增和長效管控。
(三)積極助推經濟發展。力爭新增用地指標,提高用地預審和報批效率,落實先行用地政策,暢通綠色通道,確保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優先保障。推進增減掛鈎實施,加大挖潛力度,同步解決建設用地指標及占補平衡指標。探索增存掛鈎機制,進一步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通過調整、置換盤活批而未用、批多用少的存量用地以及低效閒置土地。做好用地審批和土地收儲、供應工作,穩定房地產市場,實現土地資源滾動發展。提升礦產資源管理水平,做好市級第四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組織編制工作,開展年度礦業權人勘查開採信息公示實地核查工作,組織國家綠色礦山申報。持續推進國土三調,做好土地變更調查和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
(四)持續推動綠色發展。全力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壓實在建生產礦山「邊開採、邊治理」責任。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排查煤矸石堆場情況,分類建立整改台賬,強化監督管理,落實整改任務。重視採煤沉陷區的歷史遺留問題,加強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嚴格執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加強對各縣區用途管制實施效果的指導、監督和考核。加快構建淮河(安徽)生態經濟帶。加強與環保、林業部門配合,深化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創建。抓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細化政策研究,提前謀劃推動整治任務與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研究整治結餘鄉村建設用地指標流轉、資金注入鄉村振興等問題,爭取試點。
(五)用心提升服務水平。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登記發證率90%的工作目標。持續開展「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落實不動產預告登記制度,對預售商品房全面開展預告登記,積極推進存量房預告登記;開發稅費「一卡(碼)」統繳系統,推行「零接觸式」稅費統繳模式。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預案進行推演,做好地質災害汛期巡查、汛後核查等工作。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用地犯罪行為,深挖隱藏在幕後的涉黑涉惡線索。落實規劃計劃、土地利用、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修復等政策,加大扶貧政策支持,對我局定點扶持的湯莊、大窪、胡圩、淝豐村,持續加大幫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