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黨校是培養幹部的陣地,必須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才能讓黨員幹部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嚴起來。如果黨校校風不嚴,就可能滋生請客送禮、經營人脈等不正之風;如果教師作風不嚴,就可能導致學員懶懶散散,甚至帶壞學員的思想作風;如果學員學風不嚴,就可能出現遲到早退、冒名頂替等不良現象。要防止這些「歪風」橫行,就必須要從紀律和規矩上下功夫,既要強化監督教育,提高學員的紀律意識,又要嚴懲頂風違規者,樹立反面教材,給學員敲敲警鐘。
參加過培訓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一個培訓班的紀律管得不嚴時,就會有個別人遲到早退,甚至找人代課;而此時若不嚴加管束,那麼曠課、代課的人就越來越多,最後根本沒人用心學習,培訓成了「休閒度假」;
更壞的影響則是,培訓過的學員將此風傳播出去後,這個培訓班就更不受人重視了。反之,若某個培訓班一開始就嚴格要求,甚至拿幾個違規者「開刀」,那麼不僅遲到早退的人越來越少,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此風氣傳遞出去後,這個培訓班就會「名聲在外」,再也沒人敢拿它開「玩笑」。這其實就是一種「破窗效應」:如果環境中的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因此,堅持「黨校姓黨」,要從紀律和規矩上做起,從校風學風管起,從每一堂政治理論課抓起,從點滴之間踐行黨性原則。黨校作風好了,黨員幹部才會去遵守,才能更好地接受黨的理論知識,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真正「姓黨」。要做到這一點,須學校、教師和學員共同努力。對黨校來說,要硬碰硬、出重拳,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校風學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推動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對教師來說,要堅定黨的信仰,堅持為人師表,夯實功底、認真備課,拿出高質量的課程,給學員提供一頓豐富的「精神大餐」。對到黨校講課的領導幹部來說,要認真對待、充分準備,結合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採取多種形式為學員「傳經送寶」。而對學員來說,必須端正態度、嚴守紀律,認真吸收理論養分,增強黨性修養,爭做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好乾部。所以,上好了「守紀律講規矩」這堂課,才能為「黨校姓黨」打牢堅實根基。
參加過培訓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一個培訓班的紀律管得不嚴時,就會有個別人遲到早退,甚至找人代課;而此時若不嚴加管束,那麼曠課、代課的人就越來越多,最後根本沒人用心學習,培訓成了「休閒度假」;
更壞的影響則是,培訓過的學員將此風傳播出去後,這個培訓班就更不受人重視了。反之,若某個培訓班一開始就嚴格要求,甚至拿幾個違規者「開刀」,那麼不僅遲到早退的人越來越少,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此風氣傳遞出去後,這個培訓班就會「名聲在外」,再也沒人敢拿它開「玩笑」。這其實就是一種「破窗效應」:如果環境中的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因此,堅持「黨校姓黨」,要從紀律和規矩上做起,從校風學風管起,從每一堂政治理論課抓起,從點滴之間踐行黨性原則。黨校作風好了,黨員幹部才會去遵守,才能更好地接受黨的理論知識,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真正「姓黨」。要做到這一點,須學校、教師和學員共同努力。對黨校來說,要硬碰硬、出重拳,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校風學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推動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對教師來說,要堅定黨的信仰,堅持為人師表,夯實功底、認真備課,拿出高質量的課程,給學員提供一頓豐富的「精神大餐」。對到黨校講課的領導幹部來說,要認真對待、充分準備,結合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採取多種形式為學員「傳經送寶」。而對學員來說,必須端正態度、嚴守紀律,認真吸收理論養分,增強黨性修養,爭做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好乾部。所以,上好了「守紀律講規矩」這堂課,才能為「黨校姓黨」打牢堅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