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和理論建設中形成了理論同相統一的優良傳統。毛澤東早在1930年寫的《反對本本主義》中就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頁)他在《實踐論》中闡述了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顯著的特點,揭示了基於實踐的、由淺入深的人類認識和理論發展的辯證過程。經過延安整風,毛澤東大力倡導的實事求是成為全黨的共識,被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集中體現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這是總結長期實踐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由黨的七大確立的一條基本原則。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黨成立24年來的歷史經驗,開宗明義就做出一個重要結論:「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產生以來,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毛澤東同志關於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便是此種結合的代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頁)同年6月黨的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同上書,第533頁)這標誌著我們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同時確立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毛澤東、鄧小平都指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一條普遍真理。確立這一原則,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個重要貢獻。
社會主義史學習心得體會[朗讀]
@delete
頂0
加入收藏
相關問答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