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他強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語重心長、發人深省,是我們履行使命、敢於擔當的根本遵循,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樹立「想擔當」的理念。
擔當是一種境界、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行動。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擔當史,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是共產黨人的民族擔當;實行改革開放、告別貧窮落後,是共產黨人的為民擔當;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需要共產黨人的擔當。特別是山東省臨沂市作為革命老區,黨員幹部肩上的任務更重、責任更大,更要堅定樹立「想擔當」的理念。
第一,想擔當,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沒有政治站位、不能胸懷大局,就難以真正擔當。今年,我們黨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補齊三個短板,就是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這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經得起歷史檢驗、得到人民認可。比如: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如果連讓群眾呼吸上新鮮空氣、喝上乾淨水、吃上放心食品,我們都辦不到,初心使命在哪裡?發展的意義又在哪裡?必須摒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發展模式,否則改革、發展將失去方向。比如:脫貧攻堅戰。鄧小平講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當前,為什麼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為什麼實施結對幫扶?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明年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了,如果還有絕對貧困人口,我們將無法交代,這也與黨的宗旨、與初心使命不一致,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的不一致。工作中,如果大而化之、不精不細,搞數字脫貧、算賬脫貧,甚至個別人打扶貧資金的主意,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辜負了組織的重託和群眾的期待。有了這種站位,有了這種情懷,才能打心底里想擔當。再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無論是金融風險防控、安全生產還是社會穩定,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牽扯大量精力,其他改革、發展工作也無法正常開展。對企業來說,可能多年的財富積累會毀於一旦;對群眾來說,生命財產安全會受到威脅,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說,這項工作不堅決抓不行,不嚴格抓也不行。想擔當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否則關鍵時刻、關鍵問題前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定力,一遇到困難問題就動搖,甚至喪失信心、喪失鬥志,就談不上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是要通過擔當的行動來體現、擔當的實踐來檢驗?
第二,想擔當,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臨沂是一片紅色熱土,鑄就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其產生的背景是黨愛民、軍愛民,黨把人民利益首先放在第一位、為人民求解放,然後才有了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無私奉獻。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分田讓群眾有了土地,辦識字班讓群眾有了文化,實行「豆選」讓群眾有了權利,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這讓群眾認識到共產黨是自己的組織、軍隊是窮人的軍隊,才有了「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口糧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的感人事跡,才湧現出了沂蒙紅嫂、沂蒙母親、支前模範等一個個英雄群體。進入新時代,面對長眠於此的10.5萬名革命烈士,緬懷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歷史,我們一定要傳承好這種為了人民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革命意志,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有了這種理念,就不怕困難、不怕問題,也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沒有這樣的胸懷,就很難在關鍵時刻做到敢於擔當。只要站在群眾的角度和群眾交心,主動為群眾辦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三,想擔當,必須破解工作難題。現在,基層幹部普遍反映干工作難了,為什麼?一是約束多了,不發展不行、慢發展不行、亂髮展更不行,不能想怎麼干就怎麼乾了,而是要考慮土地規劃、能耗指標、環境容量、畝均效益、安全生產、依法行政等方方面面的嚴格要求。二是監督嚴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各種監督、考核越來越嚴,部分幹部感到無所適從,不習慣在監督下工作。三是責任重了,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責任,主體責任、第一責任、直接責任、一崗雙責都清清楚楚,出了問題就會被追責問責,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這種「難」是客觀存在的,但正因為大家感到了「難」、知道不這樣做不行,才恰恰是進步的表現。正視這個「難」、克服這個「難」,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擔當的歷史使命。比如新舊動能轉換,不轉不行,轉不好也不行,怎麼辦?轉變發展方式不是輕輕鬆鬆能實現的,必須下定決心、擔當作為,立足實際、勇於創新,小打小鬧是完不成的,甚至不脫層皮也是無法完成的。只要多想辦法、多動腦筋,不怕困難、擔當作為,就一定能跨過這道坎,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第四,想擔當,必須樹立鬥爭精神。沒有鬥爭精神,當老好人,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是不可能有擔當的。樹立鬥爭精神,首先要與不合時宜的思想作鬥爭。比如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大方向是正確的,問題出在推進過程中,出在沒有解決好部分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堅決反對「一刀切」的行為,像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庫區灘區移民、礦區塌陷區等涉及的村莊搬遷,不屬於這個層次,不能停下來,但要做細群眾工作,維護好群眾利益。其次,要堅定信心、堅定決心、堅定目標不動搖。面對疫情衝擊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和各類風險挑戰,要想突破重點工作、完成全年任務,必須堅定信心決心、保持工作定力。如果一遇上困難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就慌了神、不敢動了,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美其名曰「實事求是」,這是典型不想擔當的表現。再次,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我們事業發展的成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取得的,必須迎著問題上、向著問題沖,如果不解決問題、不攻克難關,工作就打不開局面,擔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提升「敢擔當」的勇氣。
想擔當是前提、是意願,敢擔當是勇氣、是關鍵,只有遇上事情不怕事,才能擔當起來、干出成績。在當前形勢下,敢擔當要做到「六個敢於」。
一要敢於牽頭、善於配合。現在,各項工作都是複雜的系統性工程,都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單打一、單向思維是很難做好的。無論是領導班子分工、還是部門科室職責,都要有牽頭的、有配合的。但現實中,存在該牽頭的不敢牽頭、該配合的不積極配合的問題,導致形不成工作合力。「不配合」的原因比較簡單,覺得工作不單是我自己的事,不想出力、不想幹活。「不敢牽」的原因相對複雜,有的責任心不強,有的本領不強,還有的大局觀不強。角色是隨著工作變化而不斷變化的,今天你牽頭、明天可能就是別人牽頭,今天你配合、明天可能就要別人配合,所以牽頭和配合都非常重要。如果大家都不擔當、不配合,就會一盤散沙、貽誤事業。因此,該牽頭的必須要敢於牽頭、主動牽頭、一牽到底;該配合的必須要積極配合、善於配合、全力配合,支持牽頭的開展工作,毫無保留地獻計出力,這才叫敢於擔當。
二要敢於新官理舊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事業是在一代代接力中發展起來的,工作是在前一任基礎上向前推進的,如果新官不理舊賬,我們的事業就會停滯不前,工作基礎就可能不牢固。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往往比較複雜,很多人不願去觸碰,覺得出力不討好,還可能會捅馬蜂窩。要看到,無論是新賬、還是舊賬,都是民生賬、發展賬,既然接過事業的接力棒,就要擔當起歷史的所有賬,既不能讓現實問題變成歷史問題,也不能把歷史問題再留給歷史。一方面,要端正態度、負起責任。對歷史遺留問題,要全面梳理、依法依規,想方設法解決掉,決不能視而不見、影響事業發展,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樹牢為民情懷、解決遺留問題。新官理舊賬體現的是一種為民情懷,體現的是一種責任擔當,是對黨性、政績觀的現實檢驗。對人民群眾來說,他們不知道是哪一任的賬,只關心賬在哪一任能夠解決。只要我們從群眾利益出發,擔起該擔的責任,統籌好工作,就一定能解決好遺留問題。
三要敢於觸碰敏感問題。現在有種現象,有的同志到一個地方工作之前,會收到很多「善意」的提醒,這個問題太敏感、那個問題不好辦,千萬不要去捅馬蜂窩。敢於擔當就要敢於觸碰敏感問題。一要抓早抓小。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藏不住、躲不掉、拖不沒,不要以為不去觸碰就不會出問題,越早處置越主動、越拖越被動,如果一開始捂著瞞著不去管,等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時候,再去解決就晚了。對待問題,從早抓起、從小抓起,提前預警、提前預防,把隱患排查出來、解決掉,不能因為問題小就視而不見。二要分清輕重。敏感問題裡面,有的是經濟性問題,有的是政治性問題。對政治性問題不能用經濟思維來衡量,不能用一般方法來解決,必須保持政治敏銳性,強化政治擔當,以政治方式完成政治任務。三要依法依規。干工作、作決策必須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依規,否則一般問題就可能演變成敏感問題,到那個時候再去解決就難了。這要求我們一定要加強法律知識、黨的紀律、政策法規的學習掌握,學會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處理問題。四要把握火候。敢於觸碰敏感問題,不是亂干、瞎干、蠻幹,一定要弄清楚敏感之處在哪裡?問題根源是什麼?一定要堅持「適時+及時」,掌握火候、實事求是,採取精準有效措施妥善處置到位,決不允許把點上問題變成面上問題、把區域問題變成全局問題、把行業問題變成系統問題?
四要敢於為事業得罪人。工作中,要把握幾個原則:一是出於公心、為了事業,不計較個人得失。干工作要處理各種矛盾,就難免得罪人,不能只想著讓別人投贊成票。組織在制度設計上,已經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幹部考核沒有硬性要求百分之百同意,只有反對票達到較高比例,經組織認定,才可能影響結果。所以,為了事業得罪人,不會影響前途!二是要有魄力,不能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無論怎麼努力,都存在不利影響,怎麼辦?兩害相較取其輕,選取負面影響最小的決策,這才是擔當。這個時候擔當,考慮的是長遠利益、是大局利益,如果算不透賬、畏首畏尾是絕對不行的。三是講究方法,不能橫衝直撞、亂擔當。我們強調敢於得罪人,不是讓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亂來一氣。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注重方式方法,把握時度效,做到謀定而後動,決不能像「瘋牛闖進了瓷器店」,亂打亂撞,搞得滿地狼藉?
五要敢於在別人的議論甚至是非議中開展工作。一要正確看待別人的非議。毛澤東曾說過,大凡先進的和革命的東西,往往會遭到質疑甚至謾罵,這是矛盾規律的表現,是正常的事,特別是敵對勢力的謾罵,往往證明我們正確。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必然會觸動少部分人的利益,他們肯定會在背後指指點點,甚至誹謗、寫誣告信,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幹工作了。我們就是要有敢於在別人的議論甚至非議中開展工作的信心和定力,否則就談不上敢於擔當。二要從容應對出現的問題。在處理複雜問題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理想狀態是每個人的利益都照顧到,但很多時候這是很難的。我們的原則起碼要兼顧好大多數人的利益,做好個別少數人的解釋工作,以工作成效贏得理解和支持。三要嚴肅查處誣告行為。對一些為了一己私利惡意炒作、干擾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必須態度堅決地反對,決不能任由謠言和非議擴散蔓延;特別是對那些誣告陷害者,必須依法依規、嚴厲懲處,決不能讓個別人攪亂了發展大局。
六要敢於抓班子、帶隊伍。抓班子、帶隊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凡是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歸根到底都是幹部作風出了問題、紀律規矩出了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出了問題。要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重要任務,貫穿到黨的建設方方面面。一要用黨性正人。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要將黨性貫穿到幹事創業的具體工作中,體現在難題破解上。各級班子成員都要帶頭落實、示範帶動,敢抓敢管、敢於較真。二要用事業凝聚人。要善於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教育引導大家把單位工作與實現個人價值緊密聯繫起來,讓每個員工在幹事創業中施展抱負、展示才華、貢獻力量,在工作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堅決防止出現乾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亂的人和事。三要用黨紀管理人。作為黨員幹部,如果對同志們的毛病和缺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老好人、聽任放縱,實際上是「坑」了同志。要嚴在平時、嚴在細節,教育在先、事前提醒,經常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防止「小病」演變成「大過」,寧願提醒挨人罵,不要事後聽人哭。
鍛造「能擔當」的能力。
一方面,對黨員幹部來說,要有能夠擔當的寬肩膀,練就善於擔當的真本領;另一方面,對領導同志來說,要為幹部幹事搭平台,消除擔當作為的後顧之憂,要有能擔當的「金剛鑽」。
一要增強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基本能力,如果不學習,就不了解政策、不清楚上級要求、不掌握實際情況,就不會有深入的思考、就難以擔當干好工作。一要強化理論武裝。理論自信為道路自信提供理論指導,為制度自信提供思想支撐,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領。作為黨的幹部,首先要熟知黨的基本理論,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理論上的清醒,才能保證政治上的堅定。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基礎是理論學習,如果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理論的自信、沒有堅定的信仰,就做不到政治上堅定。二要提升專業素養。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具體規定必須信手拈來,底數、現狀、問題、措施必須一目了然,點上、線上、面上情況必須心中有數,決不能做「心中無數決心大、無知者無畏」的莽漢。三要掌握統籌方法。面對「一難兩難多難」的複雜局面和「既要又要還要」的艱巨任務,必須堅持統籌理念,學會「轉盤子」、善於「彈鋼琴」,不能手忙腳亂、一塌糊塗,防止主次不分、顧此失彼;必須堅持多目標決策,充分考慮生態、安全、發展、穩定、民生等諸多因素,兼顧上上下下、前後左右的重大關切,努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必須堅持系統化推進,各項工作都要按照上級部署,用一根線串起來、用一個綱統起來,達到「1+1>2」的效果。
二要提升實踐能力。關鍵要實幹,就是要頭拱地、向前沖,不能整天坐而論道、只說不幹。領導幹部只有在實踐中經受歷練,意志才能愈挫愈勇,本領才會越來越強。一要把逆境當「鋪路石」。艱難困苦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如果面對困難,先把手舉起來、妥協投降,還怎麼幹事?二要把基層一線當「磨刀石」。基層工作直接面對群眾、直接面對問題、直接面對矛盾,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是幹部了解群眾、向群眾學習的好課堂。黨員幹部如果不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沒有經歷過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能力就不會有明顯的提升。要主動到基層一線、工作前沿,磨練自己、錘鍊意志,在難事急事中經受摔打歷練。三要把干成事當「試金石」。工作中,要多說怎麼辦、少說不能辦,多為幹事想辦法,少為不幹找理由,誰英雄、誰好漢,在干成事上見分曉?
三要提升群眾工作能力。沂蒙精神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作為老區的黨員幹部,一定要在做好群眾工作上走在前列。一要換位思考,從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和群眾坐下來拉家常,聽聽他們的想法,即使大部分群眾在客觀上有了改革的需要,但如果選擇的措施在思想認識上還不統一,就不能硬推,要進行充分溝通,做細做實思想工作,讓群眾得到實惠,贏得他們的支持和認可。二要貼近群眾,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不論是灰板凳還是泥板凳,都要很自然地坐下去,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會贏得群眾信任,讓群眾敞開心扉、道出真情。三要化解矛盾,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做好群眾工作,最終還要落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當前,有的同志對送上門的信訪工作都解決不好、不當回事,說明為民還停留在口號上,解決問題流於形式。一定要真心實意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為民辦事中展現擔當精神。
四要創優幹事創業環境。能擔當必須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態,在良好的政治生態中,正氣充盈、積極向上,人的能力和優點就能被激發出來,擔當就會成為主流;如果政治生態有問題,負面情緒和消極思想就會暴露出來,擔當也就無從談起。一方面,要以「正向激勵」鼓舞幹勁。黨員幹部是否鼓足幹勁、積極作為,除了黨性覺悟、職責要求、壓力傳導之外,還有激勵導向。要進一步創新正向激勵措施,從物質、精神、政治待遇等多個方面發力,讓幹部心裡有「盼頭」、工作有「勁頭」。另一方面,要以「容錯糾錯」激勵擔當。當前,各級都出台了一系列「容錯糾錯」措施,從制度上為幹部幹事創業掃除了後顧之憂,一定要貫徹好、落實好,為擔當者擔當、為盡責者負責,真正形成「想干會幹干好、風清氣正心齊」的良好政治生態。
樹立「想擔當」的理念。
擔當是一種境界、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行動。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擔當史,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是共產黨人的民族擔當;實行改革開放、告別貧窮落後,是共產黨人的為民擔當;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需要共產黨人的擔當。特別是山東省臨沂市作為革命老區,黨員幹部肩上的任務更重、責任更大,更要堅定樹立「想擔當」的理念。
第一,想擔當,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沒有政治站位、不能胸懷大局,就難以真正擔當。今年,我們黨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補齊三個短板,就是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這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經得起歷史檢驗、得到人民認可。比如: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如果連讓群眾呼吸上新鮮空氣、喝上乾淨水、吃上放心食品,我們都辦不到,初心使命在哪裡?發展的意義又在哪裡?必須摒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發展模式,否則改革、發展將失去方向。比如:脫貧攻堅戰。鄧小平講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當前,為什麼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為什麼實施結對幫扶?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先富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明年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了,如果還有絕對貧困人口,我們將無法交代,這也與黨的宗旨、與初心使命不一致,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目的不一致。工作中,如果大而化之、不精不細,搞數字脫貧、算賬脫貧,甚至個別人打扶貧資金的主意,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辜負了組織的重託和群眾的期待。有了這種站位,有了這種情懷,才能打心底里想擔當。再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無論是金融風險防控、安全生產還是社會穩定,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牽扯大量精力,其他改革、發展工作也無法正常開展。對企業來說,可能多年的財富積累會毀於一旦;對群眾來說,生命財產安全會受到威脅,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說,這項工作不堅決抓不行,不嚴格抓也不行。想擔當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否則關鍵時刻、關鍵問題前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定力,一遇到困難問題就動搖,甚至喪失信心、喪失鬥志,就談不上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是要通過擔當的行動來體現、擔當的實踐來檢驗?
第二,想擔當,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臨沂是一片紅色熱土,鑄就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其產生的背景是黨愛民、軍愛民,黨把人民利益首先放在第一位、為人民求解放,然後才有了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無私奉獻。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分田讓群眾有了土地,辦識字班讓群眾有了文化,實行「豆選」讓群眾有了權利,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這讓群眾認識到共產黨是自己的組織、軍隊是窮人的軍隊,才有了「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口糧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的感人事跡,才湧現出了沂蒙紅嫂、沂蒙母親、支前模範等一個個英雄群體。進入新時代,面對長眠於此的10.5萬名革命烈士,緬懷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歷史,我們一定要傳承好這種為了人民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革命意志,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有了這種理念,就不怕困難、不怕問題,也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沒有這樣的胸懷,就很難在關鍵時刻做到敢於擔當。只要站在群眾的角度和群眾交心,主動為群眾辦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三,想擔當,必須破解工作難題。現在,基層幹部普遍反映干工作難了,為什麼?一是約束多了,不發展不行、慢發展不行、亂髮展更不行,不能想怎麼干就怎麼乾了,而是要考慮土地規劃、能耗指標、環境容量、畝均效益、安全生產、依法行政等方方面面的嚴格要求。二是監督嚴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各種監督、考核越來越嚴,部分幹部感到無所適從,不習慣在監督下工作。三是責任重了,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責任,主體責任、第一責任、直接責任、一崗雙責都清清楚楚,出了問題就會被追責問責,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這種「難」是客觀存在的,但正因為大家感到了「難」、知道不這樣做不行,才恰恰是進步的表現。正視這個「難」、克服這個「難」,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擔當的歷史使命。比如新舊動能轉換,不轉不行,轉不好也不行,怎麼辦?轉變發展方式不是輕輕鬆鬆能實現的,必須下定決心、擔當作為,立足實際、勇於創新,小打小鬧是完不成的,甚至不脫層皮也是無法完成的。只要多想辦法、多動腦筋,不怕困難、擔當作為,就一定能跨過這道坎,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第四,想擔當,必須樹立鬥爭精神。沒有鬥爭精神,當老好人,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是不可能有擔當的。樹立鬥爭精神,首先要與不合時宜的思想作鬥爭。比如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大方向是正確的,問題出在推進過程中,出在沒有解決好部分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堅決反對「一刀切」的行為,像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庫區灘區移民、礦區塌陷區等涉及的村莊搬遷,不屬於這個層次,不能停下來,但要做細群眾工作,維護好群眾利益。其次,要堅定信心、堅定決心、堅定目標不動搖。面對疫情衝擊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和各類風險挑戰,要想突破重點工作、完成全年任務,必須堅定信心決心、保持工作定力。如果一遇上困難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就慌了神、不敢動了,覺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美其名曰「實事求是」,這是典型不想擔當的表現。再次,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我們事業發展的成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取得的,必須迎著問題上、向著問題沖,如果不解決問題、不攻克難關,工作就打不開局面,擔當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提升「敢擔當」的勇氣。
想擔當是前提、是意願,敢擔當是勇氣、是關鍵,只有遇上事情不怕事,才能擔當起來、干出成績。在當前形勢下,敢擔當要做到「六個敢於」。
一要敢於牽頭、善於配合。現在,各項工作都是複雜的系統性工程,都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單打一、單向思維是很難做好的。無論是領導班子分工、還是部門科室職責,都要有牽頭的、有配合的。但現實中,存在該牽頭的不敢牽頭、該配合的不積極配合的問題,導致形不成工作合力。「不配合」的原因比較簡單,覺得工作不單是我自己的事,不想出力、不想幹活。「不敢牽」的原因相對複雜,有的責任心不強,有的本領不強,還有的大局觀不強。角色是隨著工作變化而不斷變化的,今天你牽頭、明天可能就是別人牽頭,今天你配合、明天可能就要別人配合,所以牽頭和配合都非常重要。如果大家都不擔當、不配合,就會一盤散沙、貽誤事業。因此,該牽頭的必須要敢於牽頭、主動牽頭、一牽到底;該配合的必須要積極配合、善於配合、全力配合,支持牽頭的開展工作,毫無保留地獻計出力,這才叫敢於擔當。
二要敢於新官理舊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事業是在一代代接力中發展起來的,工作是在前一任基礎上向前推進的,如果新官不理舊賬,我們的事業就會停滯不前,工作基礎就可能不牢固。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往往比較複雜,很多人不願去觸碰,覺得出力不討好,還可能會捅馬蜂窩。要看到,無論是新賬、還是舊賬,都是民生賬、發展賬,既然接過事業的接力棒,就要擔當起歷史的所有賬,既不能讓現實問題變成歷史問題,也不能把歷史問題再留給歷史。一方面,要端正態度、負起責任。對歷史遺留問題,要全面梳理、依法依規,想方設法解決掉,決不能視而不見、影響事業發展,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樹牢為民情懷、解決遺留問題。新官理舊賬體現的是一種為民情懷,體現的是一種責任擔當,是對黨性、政績觀的現實檢驗。對人民群眾來說,他們不知道是哪一任的賬,只關心賬在哪一任能夠解決。只要我們從群眾利益出發,擔起該擔的責任,統籌好工作,就一定能解決好遺留問題。
三要敢於觸碰敏感問題。現在有種現象,有的同志到一個地方工作之前,會收到很多「善意」的提醒,這個問題太敏感、那個問題不好辦,千萬不要去捅馬蜂窩。敢於擔當就要敢於觸碰敏感問題。一要抓早抓小。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藏不住、躲不掉、拖不沒,不要以為不去觸碰就不會出問題,越早處置越主動、越拖越被動,如果一開始捂著瞞著不去管,等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時候,再去解決就晚了。對待問題,從早抓起、從小抓起,提前預警、提前預防,把隱患排查出來、解決掉,不能因為問題小就視而不見。二要分清輕重。敏感問題裡面,有的是經濟性問題,有的是政治性問題。對政治性問題不能用經濟思維來衡量,不能用一般方法來解決,必須保持政治敏銳性,強化政治擔當,以政治方式完成政治任務。三要依法依規。干工作、作決策必須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依規,否則一般問題就可能演變成敏感問題,到那個時候再去解決就難了。這要求我們一定要加強法律知識、黨的紀律、政策法規的學習掌握,學會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處理問題。四要把握火候。敢於觸碰敏感問題,不是亂干、瞎干、蠻幹,一定要弄清楚敏感之處在哪裡?問題根源是什麼?一定要堅持「適時+及時」,掌握火候、實事求是,採取精準有效措施妥善處置到位,決不允許把點上問題變成面上問題、把區域問題變成全局問題、把行業問題變成系統問題?
四要敢於為事業得罪人。工作中,要把握幾個原則:一是出於公心、為了事業,不計較個人得失。干工作要處理各種矛盾,就難免得罪人,不能只想著讓別人投贊成票。組織在制度設計上,已經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幹部考核沒有硬性要求百分之百同意,只有反對票達到較高比例,經組織認定,才可能影響結果。所以,為了事業得罪人,不會影響前途!二是要有魄力,不能瞻前顧後、患得患失。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無論怎麼努力,都存在不利影響,怎麼辦?兩害相較取其輕,選取負面影響最小的決策,這才是擔當。這個時候擔當,考慮的是長遠利益、是大局利益,如果算不透賬、畏首畏尾是絕對不行的。三是講究方法,不能橫衝直撞、亂擔當。我們強調敢於得罪人,不是讓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亂來一氣。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注重方式方法,把握時度效,做到謀定而後動,決不能像「瘋牛闖進了瓷器店」,亂打亂撞,搞得滿地狼藉?
五要敢於在別人的議論甚至是非議中開展工作。一要正確看待別人的非議。毛澤東曾說過,大凡先進的和革命的東西,往往會遭到質疑甚至謾罵,這是矛盾規律的表現,是正常的事,特別是敵對勢力的謾罵,往往證明我們正確。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必然會觸動少部分人的利益,他們肯定會在背後指指點點,甚至誹謗、寫誣告信,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幹工作了。我們就是要有敢於在別人的議論甚至非議中開展工作的信心和定力,否則就談不上敢於擔當。二要從容應對出現的問題。在處理複雜問題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理想狀態是每個人的利益都照顧到,但很多時候這是很難的。我們的原則起碼要兼顧好大多數人的利益,做好個別少數人的解釋工作,以工作成效贏得理解和支持。三要嚴肅查處誣告行為。對一些為了一己私利惡意炒作、干擾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必須態度堅決地反對,決不能任由謠言和非議擴散蔓延;特別是對那些誣告陷害者,必須依法依規、嚴厲懲處,決不能讓個別人攪亂了發展大局。
六要敢於抓班子、帶隊伍。抓班子、帶隊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凡是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歸根到底都是幹部作風出了問題、紀律規矩出了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出了問題。要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重要任務,貫穿到黨的建設方方面面。一要用黨性正人。黨性是黨員幹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要將黨性貫穿到幹事創業的具體工作中,體現在難題破解上。各級班子成員都要帶頭落實、示範帶動,敢抓敢管、敢於較真。二要用事業凝聚人。要善於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教育引導大家把單位工作與實現個人價值緊密聯繫起來,讓每個員工在幹事創業中施展抱負、展示才華、貢獻力量,在工作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榮譽感,堅決防止出現乾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亂的人和事。三要用黨紀管理人。作為黨員幹部,如果對同志們的毛病和缺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老好人、聽任放縱,實際上是「坑」了同志。要嚴在平時、嚴在細節,教育在先、事前提醒,經常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防止「小病」演變成「大過」,寧願提醒挨人罵,不要事後聽人哭。
鍛造「能擔當」的能力。
一方面,對黨員幹部來說,要有能夠擔當的寬肩膀,練就善於擔當的真本領;另一方面,對領導同志來說,要為幹部幹事搭平台,消除擔當作為的後顧之憂,要有能擔當的「金剛鑽」。
一要增強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基本能力,如果不學習,就不了解政策、不清楚上級要求、不掌握實際情況,就不會有深入的思考、就難以擔當干好工作。一要強化理論武裝。理論自信為道路自信提供理論指導,為制度自信提供思想支撐,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領。作為黨的幹部,首先要熟知黨的基本理論,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理論上的清醒,才能保證政治上的堅定。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基礎是理論學習,如果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理論的自信、沒有堅定的信仰,就做不到政治上堅定。二要提升專業素養。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法律法規、政策要求、具體規定必須信手拈來,底數、現狀、問題、措施必須一目了然,點上、線上、面上情況必須心中有數,決不能做「心中無數決心大、無知者無畏」的莽漢。三要掌握統籌方法。面對「一難兩難多難」的複雜局面和「既要又要還要」的艱巨任務,必須堅持統籌理念,學會「轉盤子」、善於「彈鋼琴」,不能手忙腳亂、一塌糊塗,防止主次不分、顧此失彼;必須堅持多目標決策,充分考慮生態、安全、發展、穩定、民生等諸多因素,兼顧上上下下、前後左右的重大關切,努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必須堅持系統化推進,各項工作都要按照上級部署,用一根線串起來、用一個綱統起來,達到「1+1>2」的效果。
二要提升實踐能力。關鍵要實幹,就是要頭拱地、向前沖,不能整天坐而論道、只說不幹。領導幹部只有在實踐中經受歷練,意志才能愈挫愈勇,本領才會越來越強。一要把逆境當「鋪路石」。艱難困苦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如果面對困難,先把手舉起來、妥協投降,還怎麼幹事?二要把基層一線當「磨刀石」。基層工作直接面對群眾、直接面對問題、直接面對矛盾,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是幹部了解群眾、向群眾學習的好課堂。黨員幹部如果不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沒有經歷過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能力就不會有明顯的提升。要主動到基層一線、工作前沿,磨練自己、錘鍊意志,在難事急事中經受摔打歷練。三要把干成事當「試金石」。工作中,要多說怎麼辦、少說不能辦,多為幹事想辦法,少為不幹找理由,誰英雄、誰好漢,在干成事上見分曉?
三要提升群眾工作能力。沂蒙精神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作為老區的黨員幹部,一定要在做好群眾工作上走在前列。一要換位思考,從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和群眾坐下來拉家常,聽聽他們的想法,即使大部分群眾在客觀上有了改革的需要,但如果選擇的措施在思想認識上還不統一,就不能硬推,要進行充分溝通,做細做實思想工作,讓群眾得到實惠,贏得他們的支持和認可。二要貼近群眾,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不論是灰板凳還是泥板凳,都要很自然地坐下去,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會贏得群眾信任,讓群眾敞開心扉、道出真情。三要化解矛盾,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做好群眾工作,最終還要落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當前,有的同志對送上門的信訪工作都解決不好、不當回事,說明為民還停留在口號上,解決問題流於形式。一定要真心實意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為民辦事中展現擔當精神。
四要創優幹事創業環境。能擔當必須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態,在良好的政治生態中,正氣充盈、積極向上,人的能力和優點就能被激發出來,擔當就會成為主流;如果政治生態有問題,負面情緒和消極思想就會暴露出來,擔當也就無從談起。一方面,要以「正向激勵」鼓舞幹勁。黨員幹部是否鼓足幹勁、積極作為,除了黨性覺悟、職責要求、壓力傳導之外,還有激勵導向。要進一步創新正向激勵措施,從物質、精神、政治待遇等多個方面發力,讓幹部心裡有「盼頭」、工作有「勁頭」。另一方面,要以「容錯糾錯」激勵擔當。當前,各級都出台了一系列「容錯糾錯」措施,從制度上為幹部幹事創業掃除了後顧之憂,一定要貫徹好、落實好,為擔當者擔當、為盡責者負責,真正形成「想干會幹干好、風清氣正心齊」的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