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實上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情況
自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重大戰略決策,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村認真貫徹落實各項部署要求,緊盯脫貧工作任務,全力以赴,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開展中我村堅持「5個凡是5個必須」,即:凡是國家政策方針政策性文件,我村必須組織村常務幹部及五人小組進行學習(黔委廳字〔2016〕35、36號及縣脫攻指發〔2017〕13號文件及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等政策性政策等);凡是遇到黨和國家重大節日活動,我村必須組織收聽收看(建黨節、建軍節、十九大會議等);凡是涉及到民生資金和重大資金開支的,必須召開村常務幹部、五人小組會議或是召開村民小組群眾會議,村監督員參與,並公示(三重一大、貧困戶進入退出、村活動室修繕、三改、危房評議等);凡是廣大村民利益受損的或是絕大多數村民不願意做的事,必須召開群眾會議表決並報到上級黨委政府研究決定(乾溝、納盤、上竜布集體農戶反映不願將荒山納入公益林及貧困戶自願放棄易地扶貧搬遷等);凡是接到群眾有困難和尋求幫助時,必須做到指定專人負責直到問題得到解決(上竜布陳祖偉反映自2014年來沒有得到糧種直補問題及陳祖康病患家庭請求救助等)。
2、落實扶貧對象精準情況
我村嚴格按照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及鎮脫貧攻堅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不折不扣的堅決執行各項規定動作。一是在貧困進入嚴格按照「農戶申請-村級初審併入戶調查-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公示-鄉鎮核查公示-縣級審核公告批覆-簽字確認-錄入系統」退出同樣按照「村民小組提名-五人小組核實-退出貧困戶認可-村公示-報鎮指揮部-簽字確認銷號」程序進行。二是針對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戶檔信息和貧困戶實際情況必須做到一致並有專人負責,層層壓實責任,細化分解責任。做到「誰包保,誰負責,誰戶出問題,包保人全責」。三是在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中我村共清退了2戶不符合農戶,在開展查漏補缺工作中新納入了3戶農戶作為精準貧困戶。
三、落實措施到戶精準情況
在開展幫扶過程中,針對我村貧困戶每戶實際情況不一、致貧原因各異的情況,我村在制定幫扶措施中堅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的原則進行幫扶。一是嚴格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七個不能脫」要求進行幫扶。村五人小組及產常務幹部深入到每家每戶進行真墩實幹,走到田邊地頭進行摸清貧困戶家底,幫助制定發展計劃。二是針對有勞動能力引導加入到食用菌種植中來。截至目前,我村共有78戶貧困報名種植食用菌,認領大棚198個。
三是針對喪失勞動力或是勞動力不強甚至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貧困戶我們通過產業分紅來帶動,我村共通過產業分紅的貧困戶共有44人。四是針對因學致貧、因病致貧的我們通過政府層面給予專項補助和減免外,還積極引入會社力量積極投入到幫扶中來,截至目前,我村通過社會力量教育幫扶達13戶14人,幫扶金額達14.8萬元,社會醫療幫扶享受2戶2人,幫扶資金分別2萬元和80餘萬元累計幫扶82萬元。五是針對缺技術貧困戶我們通過與縣人社局和企業對接到我村進行勞動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共培訓了456人次,培訓工種涉及食用菌種植技術、電工、電焊工、溫氏養豬、刺繡、汽車駕駛等。
四、落實項目安排、資金使用精準情況
自秋季攻勢令下達以來,我村特成立了以第一書記為指揮長,村支書、主任為副指揮長,其他常務幹部、村監督員、各組組長為成員的秋季攻勢項目建設指揮部(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每個項目有專人負責,實行每周二進行統一調度。每天彙報各項目點進展情況,對存在去問題進行逐一研判,對不能解決的上報到鎮指揮部。因我村項目均由鎮指揮部統一發包,資金使用時由鎮監管。
五、五人小組履職情況
自本人到村工作工作以來狠抓工作紀律、作風工作。到村第一件事就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從嚴管理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的意見》(黔組通〔2017〕34號)>文件精神。強調「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團結和融入了村支兩委。一是在工作職責方面進行了重新分工明確了責任;二是嚴格執行考勤和請銷假制度,制定了「五人小組」和村常務幹部考勤簽到冊,實行五人小組和村常務幹部分別簽到制度。統一制定了請銷假條有事需請假如實填寫並報相關領導批假後方可請假;三是嚴格實行去向告知制度,在村務公開欄處張貼了五人小組信息牌及去向告知牌,讓群眾知道我們的去向並接受群眾監督;四是規範了財務報賬制度。明確了村副主任負責財務報賬及村物質保管,從而使財務混亂、不清、不規範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五是規範了會議制度,統一制定了各種會議簽到冊、會議記錄本。實行專人負責。
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情況
在工作開展中,我村緊緊圍繞黨建中心工作目標,把進一步提高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當作首要任務來抓。一是努力提高村兩委辦事效率,規範村兩委工作程序,幫助村委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會議制度、學習制度及有關監督機制,建立健全了村務公開制度,村級管理基本實現了規範化、制度化、公開化。二是加強理論知識學習,著力提高村幹部素質。「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一直以來貫穿我村五人小組列會中。先後組織村幹部和黨員學習以「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為主題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18次。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大力強化他們宗旨觀念和責任,使他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三是今年來,我村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人,發展和培養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來任科技副主任。注入了新鮮血液到村幹部隊伍中形成了自我造血的功能。四是及時對我村民生資金補貼和項目及時公示,真正做到了「及時、透明、公開、公正、公平」。
1、房莊村基本情況。
房莊村下轄13個自然村,耕地5241畝,共1168戶,總人口5892人。房莊村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26戶487人,2015年脫貧25戶110人,2016年脫貧83戶332人,2017年脫貧3戶11人。現有貧困戶101戶377人,其中未脫貧戶15戶34人,占全村總人口的0.58%。2018年擬脫貧8戶15人,2019年擬脫貧7戶19人。貧困戶內分五保貧困戶2戶2人,低保貧困戶75戶302人,一般貧困戶72戶297人,其中因殘致貧28戶102人,因病致貧78戶303人,缺技術36戶172人,缺資金4戶14人,因交通條件落後致貧1戶7人,因缺勞動力致貧2戶3人。
2、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
1、14年、15年貧困戶沒有享受到政策。
2014年至2015年間,扶貧工作在全國範圍內剛剛開始,由於指導性的政策規範較少,村裡也沒有專業的人員指導扶貧工作,所以各項工作均處在摸索的階段。對於如何脫貧、怎樣脫貧、貧困戶應該享有什麼樣的政策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一階段村裡的扶貧工作比較粗糙。在2015年底「回頭看」行動核查中發現,許多人口沒有達到貧困標準,不屬於貧困人口,但是這時候已經在扶貧信息系統中錄入了信息,無法退出,所以這些人口並沒有享受到扶貧政策?
2、部分群眾存在攀比思想,「爭貧」現象嚴重。
在今年5月份臨泉縣開展的「百日走訪」行動中,房莊村聯合幫扶單位臨泉縣委黨校組織了15名精幹力量對房莊進行了地毯式的走訪。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部分群眾不以貧困為恥,反以貧困為榮,爭當貧困戶。這一現象在非貧困十類人員中普遍存在,這類人員中家中有人患有疾病或者殘疾,但是大部分都享受著低保、大病醫療報銷,或者家中有青壯年勞動力在外打工或在家務農務工,年收入高於國家的貧困標準,不符合納入貧困戶的條件。
「爭貧」現象的存在也使個別貧困戶對扶貧政策不滿意,在下鄉走訪的過程中,我們也聽到了部分非貧困戶不滿意的聲音,看到有些人享受國家的扶貧政策便相互攀比,認為自己也應該享受扶貧政策。
3、貧困戶家中普遍存在「髒、亂、差」問題。
這一問題在貧困戶中普遍的存在,家中物品堆放雜亂、生活垃圾到處傾倒、環境衛生不及時打掃,不僅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影響著整個村莊的環境。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們對於環境衛生缺乏危機意識。這些問題都影響著貧困戶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例如方莊李保明家,劉營解建懷家。
4、貧困戶的發展內生動力不足。
內生動力不足主要的原因就是貧困戶自身,習總書記指出,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有些貧困戶習慣了「等靠要」的思想,家庭生活沒有目標規劃、自身缺乏勞動技能,只局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習慣了「貧困」。還有些貧困戶不願意脫貧,他們說自己一旦脫貧就沒有錢拿了,總想著把自己的包袱甩給政府,躺在政府身上脫貧。
5、部分貧困戶識別不精準。
目前房莊村在貧困戶識別方面還存在著問題,戶內漏人的現象還依然存在。在「百日走訪」行動中,系統的梳理了這些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對貧困戶家庭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嫁娶人口沒有及時更新,比如徐莊徐勤儉漏其孫子徐耀一,方莊李保明漏其孫子李金星、李燦星。
6、危房改造質量不高。
2017年危房改造戶存在質量問題,貧困戶房屋門頭出現裂縫,沒按要求按安裝大門。
7、小額信貸使用不精準。
用戶自貸自用的少,部分貧困戶不了解貸款的用途和貸給的企業。
3、問題整改措施。
1、針對存在的「攀比」、「爭貧」問題。房莊村大力開展鄉村大課堂活動,目前13個自然村已經全部宣講完畢,後續還要進行持續宣講,保持鄉村大課堂的常態化開展。宣講的內容包括扶貧政策、家庭倫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從思想上消除「攀比」、「爭貧」的心理。針對那些不滿意的非貧困戶定期上門走訪,了解情況,主動找他們談心談話,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爭貧」心理。
2、針對貧困戶生活環境「髒、亂、差」問題。房莊村依託鄉村環境整治的契機,大力開展環境治理宣傳,號召貧困戶主動進行環境清理,並且積極聯繫幫扶聯繫人對貧困戶進行五凈六有兩規範指導,幫助貧困戶改善衛生環境狀況。同時在貧困戶之間進行環境衛生評比,對家庭環境好的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現在已經取得了成效,貧困戶家中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3、針對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要增強貧困戶的發展動力,必須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房莊村高度重視貧困戶的勞動技能培訓,目前已經組織了13人參加縣人社局組織的勞動技能培訓,開發了32個互助性崗位,調動貧困戶幹事的積極性,讓他們的手動起來,心熱起來,擯棄「等人送小康」的思想。
4、針對部分貧困戶識別不精準問題。房莊村根據扶貧辦的要求建立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制度,每月摸排出「漏人、錯退」的人員名單,上報鎮扶貧辦,及時更新信息。對村幹部進行扶貧業務培訓,每周抽出半天時間學習《脫貧攻堅怎麼看業務工作怎麼干》知識讀本,增強業務能力水平?
5、針對危房改造質量不高的問題。房莊村聯繫施工方,對於出現裂縫的及時修繕,大門安裝不合格的及時更換,沒有搬入新房的動員及時搬遷。
6、針對小額信貸使用不精準問題。房莊村根據《2018年扶貧小額信貸》,按照要求小額信貸資金要用於「戶貸戶用」,自身發展或抱團發展,積極落實發放小額信貸。
4、工作建議。
房莊村屬於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人口基數大。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房莊村兩委帶領全體村民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經過不懈的努力於2016年脫貧出列。但是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始終和全體村民保持密切的聯繫,始終以全體村民的利益為中心是房莊村兩委工作的中心。為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防止貧困人口返貧,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1、大力發展村級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鄉村要想穩定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有支柱性的產業,脫貧攻堅要取得實效,也必須依靠村集體經濟的壯大。房莊村集體經濟依託三豪養殖有限公司,改善經營,不斷壯大,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的經濟支撐。
2、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主動性。
打贏脫貧攻堅戰,內因起決定性的作用,脫貧致富最終要靠群眾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因此要充分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形成外部多元幫扶與內部自我脫貧的互動機制,變「輸血」為「造血」。
3、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鄉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緊緊的把握住機遇,順勢而為,推動房莊村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自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重大戰略決策,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全面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村認真貫徹落實各項部署要求,緊盯脫貧工作任務,全力以赴,精準施策,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開展中我村堅持「5個凡是5個必須」,即:凡是國家政策方針政策性文件,我村必須組織村常務幹部及五人小組進行學習(黔委廳字〔2016〕35、36號及縣脫攻指發〔2017〕13號文件及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等政策性政策等);凡是遇到黨和國家重大節日活動,我村必須組織收聽收看(建黨節、建軍節、十九大會議等);凡是涉及到民生資金和重大資金開支的,必須召開村常務幹部、五人小組會議或是召開村民小組群眾會議,村監督員參與,並公示(三重一大、貧困戶進入退出、村活動室修繕、三改、危房評議等);凡是廣大村民利益受損的或是絕大多數村民不願意做的事,必須召開群眾會議表決並報到上級黨委政府研究決定(乾溝、納盤、上竜布集體農戶反映不願將荒山納入公益林及貧困戶自願放棄易地扶貧搬遷等);凡是接到群眾有困難和尋求幫助時,必須做到指定專人負責直到問題得到解決(上竜布陳祖偉反映自2014年來沒有得到糧種直補問題及陳祖康病患家庭請求救助等)。
2、落實扶貧對象精準情況
我村嚴格按照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及鎮脫貧攻堅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不折不扣的堅決執行各項規定動作。一是在貧困進入嚴格按照「農戶申請-村級初審併入戶調查-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公示-鄉鎮核查公示-縣級審核公告批覆-簽字確認-錄入系統」退出同樣按照「村民小組提名-五人小組核實-退出貧困戶認可-村公示-報鎮指揮部-簽字確認銷號」程序進行。二是針對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戶檔信息和貧困戶實際情況必須做到一致並有專人負責,層層壓實責任,細化分解責任。做到「誰包保,誰負責,誰戶出問題,包保人全責」。三是在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中我村共清退了2戶不符合農戶,在開展查漏補缺工作中新納入了3戶農戶作為精準貧困戶。
三、落實措施到戶精準情況
在開展幫扶過程中,針對我村貧困戶每戶實際情況不一、致貧原因各異的情況,我村在制定幫扶措施中堅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的原則進行幫扶。一是嚴格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七個不能脫」要求進行幫扶。村五人小組及產常務幹部深入到每家每戶進行真墩實幹,走到田邊地頭進行摸清貧困戶家底,幫助制定發展計劃。二是針對有勞動能力引導加入到食用菌種植中來。截至目前,我村共有78戶貧困報名種植食用菌,認領大棚198個。
三是針對喪失勞動力或是勞動力不強甚至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貧困戶我們通過產業分紅來帶動,我村共通過產業分紅的貧困戶共有44人。四是針對因學致貧、因病致貧的我們通過政府層面給予專項補助和減免外,還積極引入會社力量積極投入到幫扶中來,截至目前,我村通過社會力量教育幫扶達13戶14人,幫扶金額達14.8萬元,社會醫療幫扶享受2戶2人,幫扶資金分別2萬元和80餘萬元累計幫扶82萬元。五是針對缺技術貧困戶我們通過與縣人社局和企業對接到我村進行勞動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共培訓了456人次,培訓工種涉及食用菌種植技術、電工、電焊工、溫氏養豬、刺繡、汽車駕駛等。
四、落實項目安排、資金使用精準情況
自秋季攻勢令下達以來,我村特成立了以第一書記為指揮長,村支書、主任為副指揮長,其他常務幹部、村監督員、各組組長為成員的秋季攻勢項目建設指揮部(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每個項目有專人負責,實行每周二進行統一調度。每天彙報各項目點進展情況,對存在去問題進行逐一研判,對不能解決的上報到鎮指揮部。因我村項目均由鎮指揮部統一發包,資金使用時由鎮監管。
五、五人小組履職情況
自本人到村工作工作以來狠抓工作紀律、作風工作。到村第一件事就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關於進一步從嚴管理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的意見》(黔組通〔2017〕34號)>文件精神。強調「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團結和融入了村支兩委。一是在工作職責方面進行了重新分工明確了責任;二是嚴格執行考勤和請銷假制度,制定了「五人小組」和村常務幹部考勤簽到冊,實行五人小組和村常務幹部分別簽到制度。統一制定了請銷假條有事需請假如實填寫並報相關領導批假後方可請假;三是嚴格實行去向告知制度,在村務公開欄處張貼了五人小組信息牌及去向告知牌,讓群眾知道我們的去向並接受群眾監督;四是規範了財務報賬制度。明確了村副主任負責財務報賬及村物質保管,從而使財務混亂、不清、不規範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五是規範了會議制度,統一制定了各種會議簽到冊、會議記錄本。實行專人負責。
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情況
在工作開展中,我村緊緊圍繞黨建中心工作目標,把進一步提高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當作首要任務來抓。一是努力提高村兩委辦事效率,規範村兩委工作程序,幫助村委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會議制度、學習制度及有關監督機制,建立健全了村務公開制度,村級管理基本實現了規範化、制度化、公開化。二是加強理論知識學習,著力提高村幹部素質。「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一直以來貫穿我村五人小組列會中。先後組織村幹部和黨員學習以「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為主題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18次。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大力強化他們宗旨觀念和責任,使他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三是今年來,我村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人,發展和培養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來任科技副主任。注入了新鮮血液到村幹部隊伍中形成了自我造血的功能。四是及時對我村民生資金補貼和項目及時公示,真正做到了「及時、透明、公開、公正、公平」。
1、房莊村基本情況。
房莊村下轄13個自然村,耕地5241畝,共1168戶,總人口5892人。房莊村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26戶487人,2015年脫貧25戶110人,2016年脫貧83戶332人,2017年脫貧3戶11人。現有貧困戶101戶377人,其中未脫貧戶15戶34人,占全村總人口的0.58%。2018年擬脫貧8戶15人,2019年擬脫貧7戶19人。貧困戶內分五保貧困戶2戶2人,低保貧困戶75戶302人,一般貧困戶72戶297人,其中因殘致貧28戶102人,因病致貧78戶303人,缺技術36戶172人,缺資金4戶14人,因交通條件落後致貧1戶7人,因缺勞動力致貧2戶3人。
2、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
1、14年、15年貧困戶沒有享受到政策。
2014年至2015年間,扶貧工作在全國範圍內剛剛開始,由於指導性的政策規範較少,村裡也沒有專業的人員指導扶貧工作,所以各項工作均處在摸索的階段。對於如何脫貧、怎樣脫貧、貧困戶應該享有什麼樣的政策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一階段村裡的扶貧工作比較粗糙。在2015年底「回頭看」行動核查中發現,許多人口沒有達到貧困標準,不屬於貧困人口,但是這時候已經在扶貧信息系統中錄入了信息,無法退出,所以這些人口並沒有享受到扶貧政策?
2、部分群眾存在攀比思想,「爭貧」現象嚴重。
在今年5月份臨泉縣開展的「百日走訪」行動中,房莊村聯合幫扶單位臨泉縣委黨校組織了15名精幹力量對房莊進行了地毯式的走訪。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部分群眾不以貧困為恥,反以貧困為榮,爭當貧困戶。這一現象在非貧困十類人員中普遍存在,這類人員中家中有人患有疾病或者殘疾,但是大部分都享受著低保、大病醫療報銷,或者家中有青壯年勞動力在外打工或在家務農務工,年收入高於國家的貧困標準,不符合納入貧困戶的條件。
「爭貧」現象的存在也使個別貧困戶對扶貧政策不滿意,在下鄉走訪的過程中,我們也聽到了部分非貧困戶不滿意的聲音,看到有些人享受國家的扶貧政策便相互攀比,認為自己也應該享受扶貧政策。
3、貧困戶家中普遍存在「髒、亂、差」問題。
這一問題在貧困戶中普遍的存在,家中物品堆放雜亂、生活垃圾到處傾倒、環境衛生不及時打掃,不僅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影響著整個村莊的環境。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們對於環境衛生缺乏危機意識。這些問題都影響著貧困戶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例如方莊李保明家,劉營解建懷家。
4、貧困戶的發展內生動力不足。
內生動力不足主要的原因就是貧困戶自身,習總書記指出,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有些貧困戶習慣了「等靠要」的思想,家庭生活沒有目標規劃、自身缺乏勞動技能,只局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習慣了「貧困」。還有些貧困戶不願意脫貧,他們說自己一旦脫貧就沒有錢拿了,總想著把自己的包袱甩給政府,躺在政府身上脫貧。
5、部分貧困戶識別不精準。
目前房莊村在貧困戶識別方面還存在著問題,戶內漏人的現象還依然存在。在「百日走訪」行動中,系統的梳理了這些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對貧困戶家庭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嫁娶人口沒有及時更新,比如徐莊徐勤儉漏其孫子徐耀一,方莊李保明漏其孫子李金星、李燦星。
6、危房改造質量不高。
2017年危房改造戶存在質量問題,貧困戶房屋門頭出現裂縫,沒按要求按安裝大門。
7、小額信貸使用不精準。
用戶自貸自用的少,部分貧困戶不了解貸款的用途和貸給的企業。
3、問題整改措施。
1、針對存在的「攀比」、「爭貧」問題。房莊村大力開展鄉村大課堂活動,目前13個自然村已經全部宣講完畢,後續還要進行持續宣講,保持鄉村大課堂的常態化開展。宣講的內容包括扶貧政策、家庭倫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從思想上消除「攀比」、「爭貧」的心理。針對那些不滿意的非貧困戶定期上門走訪,了解情況,主動找他們談心談話,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爭貧」心理。
2、針對貧困戶生活環境「髒、亂、差」問題。房莊村依託鄉村環境整治的契機,大力開展環境治理宣傳,號召貧困戶主動進行環境清理,並且積極聯繫幫扶聯繫人對貧困戶進行五凈六有兩規範指導,幫助貧困戶改善衛生環境狀況。同時在貧困戶之間進行環境衛生評比,對家庭環境好的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現在已經取得了成效,貧困戶家中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3、針對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要增強貧困戶的發展動力,必須打破「等靠要」的思想,房莊村高度重視貧困戶的勞動技能培訓,目前已經組織了13人參加縣人社局組織的勞動技能培訓,開發了32個互助性崗位,調動貧困戶幹事的積極性,讓他們的手動起來,心熱起來,擯棄「等人送小康」的思想。
4、針對部分貧困戶識別不精準問題。房莊村根據扶貧辦的要求建立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制度,每月摸排出「漏人、錯退」的人員名單,上報鎮扶貧辦,及時更新信息。對村幹部進行扶貧業務培訓,每周抽出半天時間學習《脫貧攻堅怎麼看業務工作怎麼干》知識讀本,增強業務能力水平?
5、針對危房改造質量不高的問題。房莊村聯繫施工方,對於出現裂縫的及時修繕,大門安裝不合格的及時更換,沒有搬入新房的動員及時搬遷。
6、針對小額信貸使用不精準問題。房莊村根據《2018年扶貧小額信貸》,按照要求小額信貸資金要用於「戶貸戶用」,自身發展或抱團發展,積極落實發放小額信貸。
4、工作建議。
房莊村屬於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人口基數大。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房莊村兩委帶領全體村民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經過不懈的努力於2016年脫貧出列。但是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始終和全體村民保持密切的聯繫,始終以全體村民的利益為中心是房莊村兩委工作的中心。為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防止貧困人口返貧,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1、大力發展村級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鄉村要想穩定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有支柱性的產業,脫貧攻堅要取得實效,也必須依靠村集體經濟的壯大。房莊村集體經濟依託三豪養殖有限公司,改善經營,不斷壯大,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的經濟支撐。
2、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主動性。
打贏脫貧攻堅戰,內因起決定性的作用,脫貧致富最終要靠群眾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因此要充分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形成外部多元幫扶與內部自我脫貧的互動機制,變「輸血」為「造血」。
3、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鄉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緊緊的把握住機遇,順勢而為,推動房莊村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