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鄉村振興的前提,更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組成內容。今年,呈貢區繼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成果,同時聚焦問題、強化舉措、舉一反三、落實整改,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就呈貢區今年一季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呈貢區涉農街道為2個,分別是吳家營街道和託管區馬金鋪街道,自然村為16個,其中吳家營街道4個涉農社區(自然村),馬金鋪街道12個涉農社區(自然村),共計農戶數為9424戶(吳家營855戶,馬金鋪8569戶)。
二、工作推進情況
(一)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後續管護工作。
今年呈貢區已完成農村「廁所革命」工作任務,廁所覆蓋率已達90%以上,能滿足農戶如廁需求。今年的重點工作是有效解決廁所糞污問題,吳家營街道所轄社區都已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將廁所糞污接入市政管網,統一收集至污水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馬金鋪街道所轄社區基於實際情況,組織農戶或者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對廁所糞污進行定期清掏和清運,並拉運至固定處理廠進行處置,避免了農村「廁所」糞污亂排放現象,有效解決了農村「廁所革命」去向問題,同時組織各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對農村「廁所」進行後續管護工作。
(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能力。
吳家營街道趙家山自然村因水資源缺乏,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至三格式養化塘,進行凈化後資源化利用;馬金鋪街道各社區通過新建管網、加蓋溝渠蓋板,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至三池凈化或接入市政管網,進行統一收集處置,實現村內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置,避免了農村生活污水肆意橫流和亂排亂放現象。
(三)開展「環衛一體化」工作。
馬金鋪街道為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出通過「環衛一體化」,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置能力,目前已完成小營社區、白雲社區與昆明潤民公司考核達標協議簽訂工作。
(四)村容村貌綜合環境整治。
吳家營街道以萬溪沖社區作為代表,結合鄉村振興、自行車道、步行街、萬溪梨花節等幾個大項目,在人居環境方面也得到了更大的鞏固提升;劉家營社區每周一次組織黨員進行村莊清潔衛生大掃除活動,以黨員先行,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的形式,全村進行每周一次的衛生大掃除,每月對村內溝渠進行清掏打掃;段家營社區、郎家營社區在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成果的基礎上,定時組織人員對社區民眾進行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在環境衛生方面的意識,重視愛護居住環境,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馬金鋪街道已完成風口社區風口村和楊柳沖村居環境整治工程方案設計、造價和招標工作,同時組織各社區工作人員加強對村內環境的整治和對農戶的宣傳教育。
(五)開展滇池面源污染整治工作。
完成馬金鋪街道紅山、中衛、左所自然村農田尾水截流凈化回灌工程項目設計方案編制工作並且通過了專家技術評審。目前,已完成工程設計及造價,正在組織招標工作。該項工程建設,計於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10月底完工。
(六)開展田間地頭農業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工作。
呈貢區採取「政府推動、部門協調、屬地管理、群眾參與」的模式,在江尾等6個社區設立6個回收積分兌換試點,負責回收點位附近社區群眾收集的化肥農藥包裝廢棄物。活動將助推滇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降低對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田園清潔、環境清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七)強化農田秸稈焚燒工作的監管。
呈貢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工作人員分時段對轄區農田秸稈焚燒現象進行巡查,並進行督促整改,同時強化思想教育,引導農戶進行合理有效處置農田秸稈。
(八)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製作宣傳手冊、展板、戶外噴繪,村廣播等形式多樣途徑,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活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過程,實現人人參與、共同整治的良好氛圍。目前已印製1000餘份宣傳資料發放至農戶,出動120餘人/次。
三、存在問題
(一)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進有待加強。目前,農村生活垃圾類型基本和城市一樣,秸稈、雜草等生產垃圾逐年減少,農村堆肥需求量下降,分類後可處理的量及需求與投入不成正比。
(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呈貢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照整治內容,已完成工作任務,但由於城市化的推進,城市規劃區內社區都面臨拆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是短板。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落實方面還需鞏固,呈貢區大部分社區都按照城鄉一體化推進,但發展不平衡,有的社區容易反彈。
(四)居民素質有待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思想意識及生活方式短期內難以轉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加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力度。一是通過村內廣播、展板、舉辦講座、入村、入戶、入校等方式在全區涉農社區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二是大力推廣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方式,引導農戶逐漸培養垃圾分類習慣。
(二)加大城市規劃區外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不斷亮化、綠化、美化村莊。
(三)繼續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實。加大對轄區涉農社區、自然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廁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並形成長期有效的管護機制,讓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加乾淨舒適,全面打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奠定堅實基礎。
(四)注重宣傳引導,整體提升村民文明素質,讓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共同發展。通過多層面、多角度選樹推廣一批示範鄉、示範村、示範戶,發揮以點帶面、輻射帶動作用;組織開展觀摩活動,橫向學習與縱向交流結合,「走出去、請進來」,營造干群同心、奮發有為的整治氛圍。
一、基本情況
呈貢區涉農街道為2個,分別是吳家營街道和託管區馬金鋪街道,自然村為16個,其中吳家營街道4個涉農社區(自然村),馬金鋪街道12個涉農社區(自然村),共計農戶數為9424戶(吳家營855戶,馬金鋪8569戶)。
二、工作推進情況
(一)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後續管護工作。
今年呈貢區已完成農村「廁所革命」工作任務,廁所覆蓋率已達90%以上,能滿足農戶如廁需求。今年的重點工作是有效解決廁所糞污問題,吳家營街道所轄社區都已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將廁所糞污接入市政管網,統一收集至污水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馬金鋪街道所轄社區基於實際情況,組織農戶或者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對廁所糞污進行定期清掏和清運,並拉運至固定處理廠進行處置,避免了農村「廁所」糞污亂排放現象,有效解決了農村「廁所革命」去向問題,同時組織各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對農村「廁所」進行後續管護工作。
(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能力。
吳家營街道趙家山自然村因水資源缺乏,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至三格式養化塘,進行凈化後資源化利用;馬金鋪街道各社區通過新建管網、加蓋溝渠蓋板,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至三池凈化或接入市政管網,進行統一收集處置,實現村內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置,避免了農村生活污水肆意橫流和亂排亂放現象。
(三)開展「環衛一體化」工作。
馬金鋪街道為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出通過「環衛一體化」,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置能力,目前已完成小營社區、白雲社區與昆明潤民公司考核達標協議簽訂工作。
(四)村容村貌綜合環境整治。
吳家營街道以萬溪沖社區作為代表,結合鄉村振興、自行車道、步行街、萬溪梨花節等幾個大項目,在人居環境方面也得到了更大的鞏固提升;劉家營社區每周一次組織黨員進行村莊清潔衛生大掃除活動,以黨員先行,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的形式,全村進行每周一次的衛生大掃除,每月對村內溝渠進行清掏打掃;段家營社區、郎家營社區在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成果的基礎上,定時組織人員對社區民眾進行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在環境衛生方面的意識,重視愛護居住環境,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馬金鋪街道已完成風口社區風口村和楊柳沖村居環境整治工程方案設計、造價和招標工作,同時組織各社區工作人員加強對村內環境的整治和對農戶的宣傳教育。
(五)開展滇池面源污染整治工作。
完成馬金鋪街道紅山、中衛、左所自然村農田尾水截流凈化回灌工程項目設計方案編制工作並且通過了專家技術評審。目前,已完成工程設計及造價,正在組織招標工作。該項工程建設,計於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10月底完工。
(六)開展田間地頭農業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工作。
呈貢區採取「政府推動、部門協調、屬地管理、群眾參與」的模式,在江尾等6個社區設立6個回收積分兌換試點,負責回收點位附近社區群眾收集的化肥農藥包裝廢棄物。活動將助推滇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降低對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田園清潔、環境清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七)強化農田秸稈焚燒工作的監管。
呈貢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工作人員分時段對轄區農田秸稈焚燒現象進行巡查,並進行督促整改,同時強化思想教育,引導農戶進行合理有效處置農田秸稈。
(八)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製作宣傳手冊、展板、戶外噴繪,村廣播等形式多樣途徑,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活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過程,實現人人參與、共同整治的良好氛圍。目前已印製1000餘份宣傳資料發放至農戶,出動120餘人/次。
三、存在問題
(一)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進有待加強。目前,農村生活垃圾類型基本和城市一樣,秸稈、雜草等生產垃圾逐年減少,農村堆肥需求量下降,分類後可處理的量及需求與投入不成正比。
(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呈貢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照整治內容,已完成工作任務,但由於城市化的推進,城市規劃區內社區都面臨拆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是短板。
(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落實方面還需鞏固,呈貢區大部分社區都按照城鄉一體化推進,但發展不平衡,有的社區容易反彈。
(四)居民素質有待提高。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思想意識及生活方式短期內難以轉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加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力度。一是通過村內廣播、展板、舉辦講座、入村、入戶、入校等方式在全區涉農社區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二是大力推廣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方式,引導農戶逐漸培養垃圾分類習慣。
(二)加大城市規劃區外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不斷亮化、綠化、美化村莊。
(三)繼續把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抓緊抓實。加大對轄區涉農社區、自然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廁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並形成長期有效的管護機制,讓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更加乾淨舒適,全面打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奠定堅實基礎。
(四)注重宣傳引導,整體提升村民文明素質,讓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共同發展。通過多層面、多角度選樹推廣一批示範鄉、示範村、示範戶,發揮以點帶面、輻射帶動作用;組織開展觀摩活動,橫向學習與縱向交流結合,「走出去、請進來」,營造干群同心、奮發有為的整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