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2、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梁章鉅。
3、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4、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
5、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李白。
6、仁義為友,道德為師。——史襄哉。
7、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8、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王建。
9、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0、辱,莫大於不知恥。——王通。
11、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國志·魏志·何晏傳》。
1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
13、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4、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15、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16、君子以為忠。——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9、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
20、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21、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楊繼盛)。
22、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袁崇煥)。
2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24、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26、交不忠兮怨長。——《楚辭·九歌·湘君》。
27、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28、知恥近乎勇。——孔丘。
29、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30、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
2、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梁章鉅。
3、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4、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
5、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李白。
6、仁義為友,道德為師。——史襄哉。
7、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8、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王建。
9、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0、辱,莫大於不知恥。——王通。
11、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國志·魏志·何晏傳》。
1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
13、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4、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15、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16、君子以為忠。——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9、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
20、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21、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楊繼盛)。
22、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袁崇煥)。
2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
24、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26、交不忠兮怨長。——《楚辭·九歌·湘君》。
27、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28、知恥近乎勇。——孔丘。
29、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30、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