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一種原始情感,嬰兒期孩子看到母親抱別的孩子,會哭鬧。大些,看到與自己親近的大人疼愛別的孩子時,會情緒失落,甚至會跑過去拉扯撕咬那個孩子,這就是早期的嫉妒。上了幼兒園後,幼兒與同伴的接觸多了,進行比較的機會增多,要遭受更多嫉妒情感的折磨,嫉妒的形式也隨之發生變化。下面我們摘取一些事例進行分析:
事例一
幼兒園裡,老師正進行每周一次的小紅花評比。靜靜看到別的小朋友陸續得到了獎勵,自己卻沒有,開始不高興了。等到老師給成成小紅花時,他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成成不愛護玩具,還不好好洗手,不要給他小紅花。」。
分析:
對獲得老師表揚的幼兒有敵對情緒。當同伴受到老師的表揚、獎勵時,表現得不服氣、不高興,甚至當眾揭發受表揚幼兒的缺點。
事例二
繪畫活動結束後,老師把幾個畫得好的幼兒作品帖在小黑板上,讓大家欣賞。下午放學時卻發現有兩幅畫被撕破了,經過一番調查,原來是小娟做的。在老師耐心的詢問下,小娟才說:「我不喜歡他們的畫被貼起來。我也畫得好,你怎麼不貼我的?」?
分析:
當自己不能擁有象同伴一樣的待遇時,會因此產生嫉妒,他們會直接地將自己的不快歸咎於自己所嫉妒的人和事,進而對之產生破壞、攻擊,以發泄自己的怨氣。
策略。
1、儘量避免使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的環境刺激,正確評價每個幼兒。
幼兒的評價水平低,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他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評價是以成人的評價為標準的,成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不和諧、相互猜疑,或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別人、貶低別人,則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在幼兒園裡為了鼓勵幼兒,老師設置了小星星評比欄,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表揚:有的是愛學習的紅星,有的是愛護玩具的藍星,有的是進餐好的綠星,有的是愛勞動的黃星……恰如其分的評價使幼兒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2、轉化幼兒消極的嫉妒心理。
採取積極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極作用向積極方向轉化。如文文看到評比欄里自己的星星比別的小朋友少,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說:「瞧,你已經有兩顆星了,再有一顆愛護玩具的綠星就可以得到獎品了,加油哦!老師的話使文文看到了希望,並滿心歡喜地為下一顆星而努力。
3、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通過各種途徑對幼兒進行教育,如:講故事、做遊戲,使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可能各方面都勝過別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不能用不正當的、不光采的方式去獲取競爭的勝利。
4、傾聽孩子的'心理感受。
充當孩子的「知心姐姐」讓孩子把自己的煩躁不安說出來,並理解他、諒解他,很多時候,成人微笑的眼神、清松的語調能化解幼兒的不良情緒,有效控制嫉妒心理。
愛孩子是一種責任,原我們的這種健康的愛成為孩子快樂成長的永恆動力和發展源泉。
事例一
幼兒園裡,老師正進行每周一次的小紅花評比。靜靜看到別的小朋友陸續得到了獎勵,自己卻沒有,開始不高興了。等到老師給成成小紅花時,他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成成不愛護玩具,還不好好洗手,不要給他小紅花。」。
分析:
對獲得老師表揚的幼兒有敵對情緒。當同伴受到老師的表揚、獎勵時,表現得不服氣、不高興,甚至當眾揭發受表揚幼兒的缺點。
事例二
繪畫活動結束後,老師把幾個畫得好的幼兒作品帖在小黑板上,讓大家欣賞。下午放學時卻發現有兩幅畫被撕破了,經過一番調查,原來是小娟做的。在老師耐心的詢問下,小娟才說:「我不喜歡他們的畫被貼起來。我也畫得好,你怎麼不貼我的?」?
分析:
當自己不能擁有象同伴一樣的待遇時,會因此產生嫉妒,他們會直接地將自己的不快歸咎於自己所嫉妒的人和事,進而對之產生破壞、攻擊,以發泄自己的怨氣。
策略。
1、儘量避免使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的環境刺激,正確評價每個幼兒。
幼兒的評價水平低,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他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評價是以成人的評價為標準的,成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不和諧、相互猜疑,或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別人、貶低別人,則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在幼兒園裡為了鼓勵幼兒,老師設置了小星星評比欄,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表揚:有的是愛學習的紅星,有的是愛護玩具的藍星,有的是進餐好的綠星,有的是愛勞動的黃星……恰如其分的評價使幼兒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2、轉化幼兒消極的嫉妒心理。
採取積極的方式使嫉妒的消極作用向積極方向轉化。如文文看到評比欄里自己的星星比別的小朋友少,老師可以鼓勵幼兒說:「瞧,你已經有兩顆星了,再有一顆愛護玩具的綠星就可以得到獎品了,加油哦!老師的話使文文看到了希望,並滿心歡喜地為下一顆星而努力。
3、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通過各種途徑對幼兒進行教育,如:講故事、做遊戲,使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可能各方面都勝過別人,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不能用不正當的、不光采的方式去獲取競爭的勝利。
4、傾聽孩子的'心理感受。
充當孩子的「知心姐姐」讓孩子把自己的煩躁不安說出來,並理解他、諒解他,很多時候,成人微笑的眼神、清松的語調能化解幼兒的不良情緒,有效控制嫉妒心理。
愛孩子是一種責任,原我們的這種健康的愛成為孩子快樂成長的永恆動力和發展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