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按照xx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和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的有關要求,今天我代表黨委參加本單位黨支部的以加強作風建設為主題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下面我就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講幾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的重要意義。
黨員組織生活會、黨員領導幹部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一項重要的組織制度,目的在於通過發揚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矛盾的能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貫徹執行。因此,我們要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高度,進一步做好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工作,針對存在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徹底消除部分黨員中存在的消極應付,甚至認為組織生活會是「整人」、「互相揭短」、擔心開不好會激化矛盾、搞亂班子等錯誤思想認識,要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堅持程序,嚴格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
二、要注重提高組織生活會的質量。
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要努力克服五種不良傾向:一是克服庸俗化傾向,有些批評看似缺點實為優點,看似批評實為表揚,甚至庸俗化為「吹捧與自我吹捧」,諸如「整天忙於工作,很少拿出專門時間調查研究」;二是克服表面化傾向,有些批評無關痛癢,不涉及個人黨性修養、道德品質、能力水平等原則問題,倒像優點「附生物」,諸如「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緒」、「批評同志過於嚴厲」等;三是克服形式化傾向,有些批評意見屬普遍存在問題,「你有我有他也有」,諸如「理論學習不夠」、「工作方法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四是克服片面化傾向,避免有些批評以單位存在的問題遮掩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工作上存在的問題代替理想信念、思想作風等問題;五是克服避重就輕傾向,避免批評過程中只談枝節問題,不談要害問題,只搞「自選動作」,不搞「規定動作」。要注意分清什麼是思想和認識問題,什麼是政治立場問題,什麼是工作能力問題,什麼是工作態度問題,什麼是紀律觀念問題,什麼是違法亂紀問題等?
三、在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中,要強化六種意識: 一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更好地落實團場、連隊的發展目標,而不是「跟誰過不去」,「讓誰下不了台」,更不是要製造和產生新的矛盾和問題,大家一定要有這個大局意識。
二是每位黨員要抱著對事業對同志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在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同時,對一些原則問題和棘手問題,要旗幟鮮明地亮明觀點,不畏縮躲閃,不隨波逐流,不文過飾非,堅決維護黨的原則和利益,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其它黨員。
三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核心的問題是堅持以人為本,糾正自己和同志身上影響進步的突出問題,卸掉包袱,輕裝前進,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四是開展自我批評時,要抱著嚴肅誠懇的態度,認真檢查自己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反思這些問題對黨的事業、對待工作、對職工群眾利益、對幹部形象、對黨員形象、對自我成長所造成的損失,勇敢地揭露問題,勇敢地承擔責任,勇敢地進行自我批評,深挖思想根源,進行深刻剖析。
五是在批評同志時,要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與人為善,既要達到效果,又要講究方法;既要分清是非,又要推功攬過;既要批評同志,又要警示自我。對照其他同志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自己身上找表現、找責任、找原因、找教訓、找警示,防微杜漸,防範於未然。
六是在接受批評時,要深刻地認識到同志們批評自己,是為了自己、幫助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要以十分感激的心情、謙躬熱忱的姿態,歡迎同志們對自己提出批評;要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善如流、聞過則喜的態度,聽取同志們的意見;要有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涵養和胸懷,虛心聽取可能出現的一些令人難堪或「殺傷力」較強的意見,不能有反感、牴觸和對立情緒,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觸即發,怒從心起,冷言相對;更不能胸懷狹窄,小肚雞腸,在工作中打擊報復。
專題組織生活會後,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要根據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情況,認真修改整改措施,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黨支部要採取會議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向群眾通報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情況。要在會後把制定改進措施,明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責任作為組織生活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來對待。要堅決克服那種「擺現象慷慨激昂,提問題爭先恐後,散會後煙消雲散,落實時不了了之」的不正常現象。凡是能夠解決的問題,都應當提出解決措施;一時難以解決的,也應提出解決方案,創造條件,逐步解決;需上級組織幫助解決的,應提出建議,並及時向上級報告。措施一經提出,就要抓緊落實,一抓到底,務求抓出實效。這是組織生活會重要的後續工作,也是保證組織生活會不走過場的重要措施。
按照xx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和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的有關要求,今天我代表黨委參加本單位黨支部的以加強作風建設為主題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下面我就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講幾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的重要意義。
黨員組織生活會、黨員領導幹部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一項重要的組織制度,目的在於通過發揚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矛盾的能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貫徹執行。因此,我們要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高度,進一步做好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工作,針對存在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徹底消除部分黨員中存在的消極應付,甚至認為組織生活會是「整人」、「互相揭短」、擔心開不好會激化矛盾、搞亂班子等錯誤思想認識,要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堅持程序,嚴格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地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
二、要注重提高組織生活會的質量。
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時要努力克服五種不良傾向:一是克服庸俗化傾向,有些批評看似缺點實為優點,看似批評實為表揚,甚至庸俗化為「吹捧與自我吹捧」,諸如「整天忙於工作,很少拿出專門時間調查研究」;二是克服表面化傾向,有些批評無關痛癢,不涉及個人黨性修養、道德品質、能力水平等原則問題,倒像優點「附生物」,諸如「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緒」、「批評同志過於嚴厲」等;三是克服形式化傾向,有些批評意見屬普遍存在問題,「你有我有他也有」,諸如「理論學習不夠」、「工作方法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四是克服片面化傾向,避免有些批評以單位存在的問題遮掩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工作上存在的問題代替理想信念、思想作風等問題;五是克服避重就輕傾向,避免批評過程中只談枝節問題,不談要害問題,只搞「自選動作」,不搞「規定動作」。要注意分清什麼是思想和認識問題,什麼是政治立場問題,什麼是工作能力問題,什麼是工作態度問題,什麼是紀律觀念問題,什麼是違法亂紀問題等?
三、在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中,要強化六種意識: 一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更好地落實團場、連隊的發展目標,而不是「跟誰過不去」,「讓誰下不了台」,更不是要製造和產生新的矛盾和問題,大家一定要有這個大局意識。
二是每位黨員要抱著對事業對同志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在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同時,對一些原則問題和棘手問題,要旗幟鮮明地亮明觀點,不畏縮躲閃,不隨波逐流,不文過飾非,堅決維護黨的原則和利益,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其它黨員。
三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核心的問題是堅持以人為本,糾正自己和同志身上影響進步的突出問題,卸掉包袱,輕裝前進,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四是開展自我批評時,要抱著嚴肅誠懇的態度,認真檢查自己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反思這些問題對黨的事業、對待工作、對職工群眾利益、對幹部形象、對黨員形象、對自我成長所造成的損失,勇敢地揭露問題,勇敢地承擔責任,勇敢地進行自我批評,深挖思想根源,進行深刻剖析。
五是在批評同志時,要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與人為善,既要達到效果,又要講究方法;既要分清是非,又要推功攬過;既要批評同志,又要警示自我。對照其他同志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自己身上找表現、找責任、找原因、找教訓、找警示,防微杜漸,防範於未然。
六是在接受批評時,要深刻地認識到同志們批評自己,是為了自己、幫助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要以十分感激的心情、謙躬熱忱的姿態,歡迎同志們對自己提出批評;要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善如流、聞過則喜的態度,聽取同志們的意見;要有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涵養和胸懷,虛心聽取可能出現的一些令人難堪或「殺傷力」較強的意見,不能有反感、牴觸和對立情緒,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觸即發,怒從心起,冷言相對;更不能胸懷狹窄,小肚雞腸,在工作中打擊報復。
專題組織生活會後,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要根據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情況,認真修改整改措施,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黨支部要採取會議的形式,在一定範圍內向群眾通報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情況。要在會後把制定改進措施,明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責任作為組織生活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來對待。要堅決克服那種「擺現象慷慨激昂,提問題爭先恐後,散會後煙消雲散,落實時不了了之」的不正常現象。凡是能夠解決的問題,都應當提出解決措施;一時難以解決的,也應提出解決方案,創造條件,逐步解決;需上級組織幫助解決的,應提出建議,並及時向上級報告。措施一經提出,就要抓緊落實,一抓到底,務求抓出實效。這是組織生活會重要的後續工作,也是保證組織生活會不走過場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