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選拔任用幹部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明確提出「什麼樣的人該用,什麼樣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並提出了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並重的「四德」標準和考核要求?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德與才,如同幹部素質的兩根「支柱」,互為依託,缺一不可。有德才有得,有德才有成。記得陳毅同志曾經講過,一個空軍飛行員,如果開不好飛機,那總不好吧;然而,飛機開得再好,開到敵人那邊去了,反過來打自己的國家,那就更糟了。這段深入淺出的話告訴我們,無能固然不好,無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災難。
俗語說:「才不夠,可以學;德不夠,很難補。」正如諺語有云,「高尚的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卻無法填補道德的缺陷。」現在一些幹部出問題,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近年來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多有佐證。十八大以來落馬高官李春城、周鎮宏、劉鐵男、倪發科、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都可謂能力不凡,但也都是在德上出了問題、栽了跟頭。個別德行難以擔當的官員,加深了人民對我黨的誤解,對我黨形象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提升幹部的道德水準,必須破解「考得准、考得實」的難題。因為「徳」具有內在性、隱蔽性、複雜性、不易量化等原因。過往,考評幹部往往是德、能、勤、績、廉一併進行,考評內容籠統、抽象、概念化。缺乏一個既有針對性又缺乏一個既有針對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考核體系。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按照習總書記所談到的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進行細化進行綜合評定。
干好黨和人民的事業,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幹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選人用人的根本所在,「德」必須馭「才」,「才」必須從「德」,絕不能捨本逐末。建立健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考察機制,就是要從「公德和私德」兩方面完善幹部「德」的評價標準,注重從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急難險重任務、關鍵時刻表現、對待個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幹部的「德」,使選拔出來的幹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像吳寶仁一樣的老幹部,「有福民享,有難官當」的好乾部。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德與才,如同幹部素質的兩根「支柱」,互為依託,缺一不可。有德才有得,有德才有成。記得陳毅同志曾經講過,一個空軍飛行員,如果開不好飛機,那總不好吧;然而,飛機開得再好,開到敵人那邊去了,反過來打自己的國家,那就更糟了。這段深入淺出的話告訴我們,無能固然不好,無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災難。
俗語說:「才不夠,可以學;德不夠,很難補。」正如諺語有云,「高尚的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卻無法填補道德的缺陷。」現在一些幹部出問題,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近年來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多有佐證。十八大以來落馬高官李春城、周鎮宏、劉鐵男、倪發科、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都可謂能力不凡,但也都是在德上出了問題、栽了跟頭。個別德行難以擔當的官員,加深了人民對我黨的誤解,對我黨形象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提升幹部的道德水準,必須破解「考得准、考得實」的難題。因為「徳」具有內在性、隱蔽性、複雜性、不易量化等原因。過往,考評幹部往往是德、能、勤、績、廉一併進行,考評內容籠統、抽象、概念化。缺乏一個既有針對性又缺乏一個既有針對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考核體系。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按照習總書記所談到的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進行細化進行綜合評定。
干好黨和人民的事業,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幹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選人用人的根本所在,「德」必須馭「才」,「才」必須從「德」,絕不能捨本逐末。建立健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考察機制,就是要從「公德和私德」兩方面完善幹部「德」的評價標準,注重從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急難險重任務、關鍵時刻表現、對待個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幹部的「德」,使選拔出來的幹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像吳寶仁一樣的老幹部,「有福民享,有難官當」的好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