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是黨肌體上的鮮活細胞。加強自身建設是提升黨員幹部本領能力,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的關鍵所在。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背景,我們黨對於自身建設的要求,沒有最嚴,只有更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鼓作氣抓黨內集中教育,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再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都是為了實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從而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當今,國際環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與此同時,我們黨也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四大考驗與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四種危險。這些不僅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信念與能力的考驗。壓力與機遇並存,如何在逆境中實現突破發展,關鍵因素在人,在於我們的幹部隊伍,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是無往不勝的鐵軍和攻無不克的力量。市人大常委會作為政治機關、權力機關、代表機關和工作機關,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加強自身建設更是永遠在路上的不懈追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我就加強人大常委會自身建設,對如何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進行了一些思考,談點體會。
一、做到五個增強,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範機關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凸顯出了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鮮明的政治性、法治性和人民性。因此,人大常委會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依法為民行權用權,全力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範機關。
增強政治意識。政治意識來源於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於我們的努力學習和實踐感悟,落實在我們的工作之中,政治意識體現在對黨忠誠上。習近平總書記講過「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必須體現到對黨組織的忠誠上,必須體現到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上。」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大及其常委會就是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把黨的意圖主張轉化為全市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員,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增強法治意識。憲法規定地方人大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依法履行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和任免權,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此,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要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堅持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將依法履職貫穿到工作實踐中。要不斷增強法治思維,深刻領悟依法治國的重大歷史意義,不斷創新和探索依法治國的具體實踐,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要堅持立法為民,充分發揮人大立法主導地位,積極開展創製性立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充分發揮法律巡視作用,讓法律利劍始終為民所用。
增強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更是我們黨的初心和承諾。增強宗旨意識就是要時刻踐行群眾路線,在思想深處解決好「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牢牢的坐在群眾的一端,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盼,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關鍵在於它深深的根植於人民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代表機關作用,尊重代表、服務代表、凝聚代表,讓代表當好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紐帶,使上情下達,與下情上傳暢通無阻,真正使人民群眾所盼,成為人大所辦。
增強擔當意識。擔當精神來源於我們的初心,轉化為為每一個目標而不斷奮鬥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福州市委書記、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他就強調堅決克服把人大視為「幹部過渡站」「清談館」和「二線」機關等錯誤觀念,要樹立人大是第一線機關的觀念。這說明了人大工作者應有的擔當。新時代人大及其常委會承擔的工作任務更重更實更細,也要求我們人大工作者要有更多的擔當。要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做到願擔當、敢擔當,始終把責任扛在肩頭,勇於挑最重的擔子,敢於啃最硬的骨頭,善於接最燙的山芋;要大興學習之風、求真務實之風,做到能擔當,會擔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積極主動投身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建設大潮中去,緊緊圍繞五個紮實要求和追趕超越轉型發展大局,腳踏實地、善作善為,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於銅川人大工作的實踐中去。
增強團結意識。「一個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戰鬥力。團結更是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的一種體現,人大的事要干好、干出彩,必須要有一支講團結的幹部隊伍。個人與單位也是命運共同體,單位是個人才華的展示平台,為個人提供成長空間,個人為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奮鬥,最終實現事業與人生的雙豐收。但講團結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團和氣,而是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團結,是識大體、顧大局,守規矩的團結,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心朝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為人民依法履職的團結力量。
二、提升四種能力,做人大工作的行家裡手
新的時代對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大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主動適應,不斷學習,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險,切實提高政治素養和履職水平。
要提高科學謀劃與決策能力。科學謀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體現出我們的站位和眼光。科學決策則體現出我們對形勢的把握與分析,是干好工作的關鍵。人大工作涉及廣泛,如何抓住重點和關鍵,首先就要在吃透中央政策精神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下功夫,要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市整體工作中去定位和謀劃,堅持把市委重大決策、政府著力推進、群眾普遍關心的事項,作為開展工作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和著力點,做到「謀之有道」。要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毛澤東同志講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研究,同樣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人大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是人大依法履職過程的關鍵環節。要通過科學正確的調查,全面準確掌握審議議題的第一手資料和人民群眾的關注點,把問題研究透,把建議提準確,為科學決策奠定基礎,做到「解題有方」。要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遵守各項議事規則,在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和審議議題時,充分汲取和尊重各類意見建議,凝聚共識,做出科學合理依法依規的決議決定,做到「行之有效」。
要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服務發展是人大工作的主責主業,是人大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用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擔當盡責,厲行法治,積極投身民主法治一線,轉型發展一線、脫貧攻堅一線,切實做到市委有決策、群眾有需要、人大有行動。要繼承和發揚人代會精神,圍繞常委會工作要點,超前謀劃,儘早行動,對上講服從、對內講協作、對外講協調、對下講服務,切實服務到位、保障到位,切實增強服務的自覺性。要知行合一,把學習作為工作的常態,把實踐作為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提高辦文質量、規範辦會程序、提高辦公效率,不斷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要提高執行落實能力。三分決策,七分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工作機關,要全面擔負起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就要在提高執行落實能力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專門委員會設置,優化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結構,修訂完善常委會和機關的各項工作制度,為提高執行落實力奠定組織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以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監督意見的督辦為重點,克服監督工作重審議輕跟蹤、重決定輕執行、重檢查輕落實的問題,發揮人大監督「剛性」作用,靈活運用監督方式,確保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議而有決,決而有果,切實維護人大決議決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要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常委會是一個有機整體,工作既相互交織,又條塊分明,要形成幹事創業的合力,離不開各專工委以及機關的通力協作。因此,堅持全機關工作「一盤棋」思路非常必要。常委會組成人員要以上率下,遇事勤溝通,形成上下一心,密切協作的工作格局。要正確處理好人大決定權與黨委決策權、與政府行政權以及與監察委和「法檢」兩院的關係。首先,要自覺接受黨委的領導,實現黨的領導權與人大決策權的統一。其次,要正確認識人大與政府是決定與執行的關係,堅持正確監督與有效監督,做到與政府同力。再次,要在不影響監察、司法的前提下進行,靈活運用監督方式,幫助「一委兩院」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和困難。
三、倡導三種精神,樹人大良好形象
內強筋骨,外樹形象。良好的機關形象體現在拼搏實幹中,收穫在民意閒談中。作為代表機關和工作機關,要把人大工作者的形象樹立在助力追趕超越轉型發展的工作第一線。
倡導「敬業」精神。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立志、勤勉是敬業精神的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人大工作者,要有為人民代言、為人民亮劍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要堅決摒棄人大工作就是開會舉手、退居二線的錯誤思想,要用「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敬業精神和「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在其位、盡其責、出其力、建其功,把人民的需求和呼聲,轉化為依法履職的動力。要以維護人大的權威和榮譽為己任,恪盡職守、樂於奉獻,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倡導「創新」精神。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地方人大常委會設立四十周年重要指示中指出,要創造性地做好地方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設等工作。可見,創新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結合我市實際,就是要立足全市追趕超越、高質量轉型發展大局,貫徹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7條基本遵循,開展創製性立法,讓法律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要緊盯經濟運行、法治建設、民生保證,聚焦三大攻堅戰,創新監督方法,匠心編織監督網,形成立題有因、破題有道、解題有果、讓群眾滿意的全監督鏈條,切實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倡導「實幹」精神。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幹是衡量黨員幹部黨性和政績觀的重要標誌。在幹事創業中,要堅持「實」字為本,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釐清事物主次矛盾,不斷提升執政本領。要堅持「干」字當頭。要有真抓實幹的實勁,埋頭苦幹的狠勁,也要有善抓會幹的巧勁和常抓不懈的韌勁。要從常委會法定職責出發,從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和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精準發力,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切實利益。常委會組成人員要身體力行,帶頭髮揚釘釘子精神,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干好群眾急需的事、有利於全市發展的事,帶動整個機關形成辦實事、說實話、重實績、求實效的良好風氣。
四、嚴守兩條線,建清正廉潔人大機關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廉潔是幹部的政治生命,也是對領導幹部的最基本要求。作為人大幹部,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就要心有所戒,守好紀律底線和不越法律紅線。
嚴守紀律底線。黨紀嚴於國法。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立黨、治黨、興黨的基石,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要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學會用底線思維來分析利弊、對待權責。要以黨章為鏡,對照黨內製度法規,認真自查,校正偏差,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遵守。要紮實有效地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切實增強黨組成員的民主意識,充分發揮黨組的創造活力。要正確處理公私、義利、是非、情法、親清、儉奢的關係,認真踐行新時代好乾部標準,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塗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不做以權謀私、退化變質的貪官。常委會和機關兩級黨組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講政治、敢擔當、轉作風,營造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幹事環境。
嚴守法律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成為全面擔負憲法法律的工作機關,那麼人大的幹部,就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始終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不可觸碰,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自覺把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工作履職時的法治思維和處理問題時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問題、作決策、辦實事,讓法治成為人大幹部的信仰。
當今,國際環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與此同時,我們黨也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四大考驗與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四種危險。這些不僅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信念與能力的考驗。壓力與機遇並存,如何在逆境中實現突破發展,關鍵因素在人,在於我們的幹部隊伍,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是無往不勝的鐵軍和攻無不克的力量。市人大常委會作為政治機關、權力機關、代表機關和工作機關,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加強自身建設更是永遠在路上的不懈追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我就加強人大常委會自身建設,對如何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進行了一些思考,談點體會。
一、做到五個增強,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範機關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凸顯出了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鮮明的政治性、法治性和人民性。因此,人大常委會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依法為民行權用權,全力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範機關。
增強政治意識。政治意識來源於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於我們的努力學習和實踐感悟,落實在我們的工作之中,政治意識體現在對黨忠誠上。習近平總書記講過「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必須體現到對黨組織的忠誠上,必須體現到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上。」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大及其常委會就是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把黨的意圖主張轉化為全市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員,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增強法治意識。憲法規定地方人大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及其常委會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依法履行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和任免權,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此,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要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堅持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將依法履職貫穿到工作實踐中。要不斷增強法治思維,深刻領悟依法治國的重大歷史意義,不斷創新和探索依法治國的具體實踐,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要堅持立法為民,充分發揮人大立法主導地位,積極開展創製性立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充分發揮法律巡視作用,讓法律利劍始終為民所用。
增強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更是我們黨的初心和承諾。增強宗旨意識就是要時刻踐行群眾路線,在思想深處解決好「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牢牢的坐在群眾的一端,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盼,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關鍵在於它深深的根植於人民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代表機關作用,尊重代表、服務代表、凝聚代表,讓代表當好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紐帶,使上情下達,與下情上傳暢通無阻,真正使人民群眾所盼,成為人大所辦。
增強擔當意識。擔當精神來源於我們的初心,轉化為為每一個目標而不斷奮鬥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福州市委書記、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他就強調堅決克服把人大視為「幹部過渡站」「清談館」和「二線」機關等錯誤觀念,要樹立人大是第一線機關的觀念。這說明了人大工作者應有的擔當。新時代人大及其常委會承擔的工作任務更重更實更細,也要求我們人大工作者要有更多的擔當。要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做到願擔當、敢擔當,始終把責任扛在肩頭,勇於挑最重的擔子,敢於啃最硬的骨頭,善於接最燙的山芋;要大興學習之風、求真務實之風,做到能擔當,會擔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積極主動投身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建設大潮中去,緊緊圍繞五個紮實要求和追趕超越轉型發展大局,腳踏實地、善作善為,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於銅川人大工作的實踐中去。
增強團結意識。「一個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戰鬥力。團結更是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的一種體現,人大的事要干好、干出彩,必須要有一支講團結的幹部隊伍。個人與單位也是命運共同體,單位是個人才華的展示平台,為個人提供成長空間,個人為集體的榮譽而努力奮鬥,最終實現事業與人生的雙豐收。但講團結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團和氣,而是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團結,是識大體、顧大局,守規矩的團結,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心朝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為人民依法履職的團結力量。
二、提升四種能力,做人大工作的行家裡手
新的時代對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大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主動適應,不斷學習,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險,切實提高政治素養和履職水平。
要提高科學謀劃與決策能力。科學謀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體現出我們的站位和眼光。科學決策則體現出我們對形勢的把握與分析,是干好工作的關鍵。人大工作涉及廣泛,如何抓住重點和關鍵,首先就要在吃透中央政策精神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下功夫,要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市整體工作中去定位和謀劃,堅持把市委重大決策、政府著力推進、群眾普遍關心的事項,作為開展工作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和著力點,做到「謀之有道」。要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毛澤東同志講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研究,同樣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人大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是人大依法履職過程的關鍵環節。要通過科學正確的調查,全面準確掌握審議議題的第一手資料和人民群眾的關注點,把問題研究透,把建議提準確,為科學決策奠定基礎,做到「解題有方」。要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遵守各項議事規則,在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和審議議題時,充分汲取和尊重各類意見建議,凝聚共識,做出科學合理依法依規的決議決定,做到「行之有效」。
要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服務發展是人大工作的主責主業,是人大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用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擔當盡責,厲行法治,積極投身民主法治一線,轉型發展一線、脫貧攻堅一線,切實做到市委有決策、群眾有需要、人大有行動。要繼承和發揚人代會精神,圍繞常委會工作要點,超前謀劃,儘早行動,對上講服從、對內講協作、對外講協調、對下講服務,切實服務到位、保障到位,切實增強服務的自覺性。要知行合一,把學習作為工作的常態,把實踐作為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提高辦文質量、規範辦會程序、提高辦公效率,不斷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要提高執行落實能力。三分決策,七分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工作機關,要全面擔負起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就要在提高執行落實能力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專門委員會設置,優化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結構,修訂完善常委會和機關的各項工作制度,為提高執行落實力奠定組織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以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監督意見的督辦為重點,克服監督工作重審議輕跟蹤、重決定輕執行、重檢查輕落實的問題,發揮人大監督「剛性」作用,靈活運用監督方式,確保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議而有決,決而有果,切實維護人大決議決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要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常委會是一個有機整體,工作既相互交織,又條塊分明,要形成幹事創業的合力,離不開各專工委以及機關的通力協作。因此,堅持全機關工作「一盤棋」思路非常必要。常委會組成人員要以上率下,遇事勤溝通,形成上下一心,密切協作的工作格局。要正確處理好人大決定權與黨委決策權、與政府行政權以及與監察委和「法檢」兩院的關係。首先,要自覺接受黨委的領導,實現黨的領導權與人大決策權的統一。其次,要正確認識人大與政府是決定與執行的關係,堅持正確監督與有效監督,做到與政府同力。再次,要在不影響監察、司法的前提下進行,靈活運用監督方式,幫助「一委兩院」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和困難。
三、倡導三種精神,樹人大良好形象
內強筋骨,外樹形象。良好的機關形象體現在拼搏實幹中,收穫在民意閒談中。作為代表機關和工作機關,要把人大工作者的形象樹立在助力追趕超越轉型發展的工作第一線。
倡導「敬業」精神。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立志、勤勉是敬業精神的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人大工作者,要有為人民代言、為人民亮劍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要堅決摒棄人大工作就是開會舉手、退居二線的錯誤思想,要用「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敬業精神和「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在其位、盡其責、出其力、建其功,把人民的需求和呼聲,轉化為依法履職的動力。要以維護人大的權威和榮譽為己任,恪盡職守、樂於奉獻,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倡導「創新」精神。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地方人大常委會設立四十周年重要指示中指出,要創造性地做好地方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設等工作。可見,創新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結合我市實際,就是要立足全市追趕超越、高質量轉型發展大局,貫徹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7條基本遵循,開展創製性立法,讓法律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要緊盯經濟運行、法治建設、民生保證,聚焦三大攻堅戰,創新監督方法,匠心編織監督網,形成立題有因、破題有道、解題有果、讓群眾滿意的全監督鏈條,切實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倡導「實幹」精神。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幹是衡量黨員幹部黨性和政績觀的重要標誌。在幹事創業中,要堅持「實」字為本,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釐清事物主次矛盾,不斷提升執政本領。要堅持「干」字當頭。要有真抓實幹的實勁,埋頭苦幹的狠勁,也要有善抓會幹的巧勁和常抓不懈的韌勁。要從常委會法定職責出發,從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和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精準發力,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切實利益。常委會組成人員要身體力行,帶頭髮揚釘釘子精神,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干好群眾急需的事、有利於全市發展的事,帶動整個機關形成辦實事、說實話、重實績、求實效的良好風氣。
四、嚴守兩條線,建清正廉潔人大機關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廉潔是幹部的政治生命,也是對領導幹部的最基本要求。作為人大幹部,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就要心有所戒,守好紀律底線和不越法律紅線。
嚴守紀律底線。黨紀嚴於國法。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立黨、治黨、興黨的基石,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要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學會用底線思維來分析利弊、對待權責。要以黨章為鏡,對照黨內製度法規,認真自查,校正偏差,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遵守。要紮實有效地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切實增強黨組成員的民主意識,充分發揮黨組的創造活力。要正確處理公私、義利、是非、情法、親清、儉奢的關係,認真踐行新時代好乾部標準,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塗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不做以權謀私、退化變質的貪官。常委會和機關兩級黨組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講政治、敢擔當、轉作風,營造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幹事環境。
嚴守法律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成為全面擔負憲法法律的工作機關,那麼人大的幹部,就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始終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不可觸碰,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自覺把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工作履職時的法治思維和處理問題時的法治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問題、作決策、辦實事,讓法治成為人大幹部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