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黨密切聯繫群眾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農村黨員則是黨在農村的急先鋒和先遣隊,農村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黨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地位。當前在大多數農村的黨員幹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黨員聯繫服務群眾時間少、內容偏;「聯上多,聯下少」;質量差、效率低等問題,一些黨員甚至在處理問題時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不考慮群眾的感受,群眾意見很大。導致問題存在的原因有諸多因素,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夠強、問題把不准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農村黨員對開展聯繫和服務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沒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聯繫服務群眾工作擺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農民身邊,服務群眾的時間還不夠多。有些農村黨員雖然身在農村,但心不在農村,對身邊群眾不願意去了解,對群眾沒有感情,很少甚至不會主動到農民家中走訪了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繞道走」,僅有的一些走訪也局限於上級指令和硬性指標等。三是農村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內容不全面,黨員群眾呈現兩條平行線,平時不接觸,一交叉就是矛盾糾紛,而涉及內容又集中表現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村民違規建房、土地徵用、計生等問題。黨員幹部對問題把不准,認為聯繫服務群眾就只包括解決上述問題,忽略其他應該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例如帶領農民致富、盤活集體資產、服務農業生產、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造成當前聯繫服務群眾工作片面、狹窄。
二、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基礎缺失、考核不活
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甚至缺失。農村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集體經濟就逐步走向衰弱,在當前農村大範圍的存在著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甚至缺失的現象,這不僅使得農村黨組織失去了聯繫群眾的主要物質紐帶,也使得農村黨員在面對生產、經營自主性日益擴大的群眾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聯繫方法和途徑,客觀上造成了農村黨員「聯下少」的現象。二是農村黨員幹部的考核提拔機制存在諸多弊端。農村黨員幹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眾的參與,群眾沒有發言權,在涉及到黨員幹部提拔考核時,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鄉鎮領導說了算,鄉鎮領導說行就行,群眾說了不算,缺乏群眾的監督,這就從源頭上使得農村的黨員幹部沒有動力去聯繫服務群眾,只要與上級領導保持好關係,考核提拔就不成問題,導致黨員幹部「聯上多」現象大行其道。
三、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方法不多、渠道不暢
一是聯繫和服務群眾創新不足,被動執行。當前農村黨員在聯繫和服務群眾中,存在以「結對幫扶」、「掛點駐村」等機關幹部下鄉服務為推手,自己被動參與其中為主要形式的問題,形式單一,缺乏自主創新和主動服務意識。二是聯繫和服務群眾的資金不足。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只能停留在進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簡單的幫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簡單陳舊。一些農村黨員幹部落實計劃靠「行政命令」,推動工作靠「經濟處罰」,解決糾紛靠「恐嚇哄騙」。四是人民群眾表達意願的渠道不暢。黨員對暢通群眾意願表達渠道工作重視不夠,黨員不願「惹」群眾的事情,以自保心態對待農村工作,造成當前農村一些群眾想找黨員反映問題卻得不到應有的反饋和處理。
四、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動力不強、作風不實
一是農村黨員幹部和黨員文化素質還不高,特別是一部分農村黨員由於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觀念陳舊,生活水平還不如當地普通群眾,更談不上有效聯繫和服務群眾,造成農村很多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動力嚴重不足。二是培訓形式、學習效果不夠好。對農村黨員進行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不強,短期、形式的培訓造成當前農村黨員參加了培訓卻幫不了村民什麼忙的尷尬局面。三是黨員待遇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當前農村不少黨員還處於貧困狀態,生活比較艱難,黨內關懷也沒有及時得到落實,不落實待遇單方面要求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給黨員造成一種義務多,權利少,甚至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的錯誤認識,造成了黨員履行義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下降。四是工作作風不紮實。一些農村黨員熱衷於各種各樣的會議、檢查、評比以及應酬,靜下心來抓落實少,傾聽群眾聲音,踏實解決問題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看攤守業,不思進取,缺乏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致富奔小康的本領。以上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組織的威信和農村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形象?
一、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夠強、問題把不准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農村黨員對開展聯繫和服務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沒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聯繫服務群眾工作擺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農民身邊,服務群眾的時間還不夠多。有些農村黨員雖然身在農村,但心不在農村,對身邊群眾不願意去了解,對群眾沒有感情,很少甚至不會主動到農民家中走訪了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繞道走」,僅有的一些走訪也局限於上級指令和硬性指標等。三是農村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內容不全面,黨員群眾呈現兩條平行線,平時不接觸,一交叉就是矛盾糾紛,而涉及內容又集中表現為新農村建設規劃、村民違規建房、土地徵用、計生等問題。黨員幹部對問題把不准,認為聯繫服務群眾就只包括解決上述問題,忽略其他應該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例如帶領農民致富、盤活集體資產、服務農業生產、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造成當前聯繫服務群眾工作片面、狹窄。
二、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基礎缺失、考核不活
一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甚至缺失。農村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集體經濟就逐步走向衰弱,在當前農村大範圍的存在著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甚至缺失的現象,這不僅使得農村黨組織失去了聯繫群眾的主要物質紐帶,也使得農村黨員在面對生產、經營自主性日益擴大的群眾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聯繫方法和途徑,客觀上造成了農村黨員「聯下少」的現象。二是農村黨員幹部的考核提拔機制存在諸多弊端。農村黨員幹部,尤其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眾的參與,群眾沒有發言權,在涉及到黨員幹部提拔考核時,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鄉鎮領導說了算,鄉鎮領導說行就行,群眾說了不算,缺乏群眾的監督,這就從源頭上使得農村的黨員幹部沒有動力去聯繫服務群眾,只要與上級領導保持好關係,考核提拔就不成問題,導致黨員幹部「聯上多」現象大行其道。
三、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方法不多、渠道不暢
一是聯繫和服務群眾創新不足,被動執行。當前農村黨員在聯繫和服務群眾中,存在以「結對幫扶」、「掛點駐村」等機關幹部下鄉服務為推手,自己被動參與其中為主要形式的問題,形式單一,缺乏自主創新和主動服務意識。二是聯繫和服務群眾的資金不足。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只能停留在進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簡單的幫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簡單陳舊。一些農村黨員幹部落實計劃靠「行政命令」,推動工作靠「經濟處罰」,解決糾紛靠「恐嚇哄騙」。四是人民群眾表達意願的渠道不暢。黨員對暢通群眾意願表達渠道工作重視不夠,黨員不願「惹」群眾的事情,以自保心態對待農村工作,造成當前農村一些群眾想找黨員反映問題卻得不到應有的反饋和處理。
四、農村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動力不強、作風不實
一是農村黨員幹部和黨員文化素質還不高,特別是一部分農村黨員由於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觀念陳舊,生活水平還不如當地普通群眾,更談不上有效聯繫和服務群眾,造成農村很多黨員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動力嚴重不足。二是培訓形式、學習效果不夠好。對農村黨員進行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不強,短期、形式的培訓造成當前農村黨員參加了培訓卻幫不了村民什麼忙的尷尬局面。三是黨員待遇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當前農村不少黨員還處於貧困狀態,生活比較艱難,黨內關懷也沒有及時得到落實,不落實待遇單方面要求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給黨員造成一種義務多,權利少,甚至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的錯誤認識,造成了黨員履行義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下降。四是工作作風不紮實。一些農村黨員熱衷於各種各樣的會議、檢查、評比以及應酬,靜下心來抓落實少,傾聽群眾聲音,踏實解決問題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看攤守業,不思進取,缺乏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致富奔小康的本領。以上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組織的威信和農村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