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進入「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化供銷社改革,實現「二次創業」的重要時期,因此明年供銷社工作的總體思路是:
一、發展思路
立足自身基礎優勢,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助農增收為核心,推動目標實現,以網絡建設為基礎,實現信息服務進農村,便民超市進農村,知識培訓進農村,以農資協會、棉花協會、專業合作社為軸心,融入「農村流通工程」建設中。以項目建設為主支撐,推進供銷社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新的市場主體,完善新的市場機制,逐步恢復全縣農村市場流通的中心地位。
二、發展目標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全縣經濟發展思路和目標定位。抓住東部地區的產業布局調整的新機遇,積極跟蹤符合我縣產業發展的大項目,重點項目,力爭投資x萬元將縣社辦公樓改建為四層大型商場x縣新農合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建築面積達到x萬平方米,為全縣x個基層社配送高質量農民生活日用品。
2、經濟發展,使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各項經濟指標均衡增長,完成國內總購進x億元,總銷售x億元,實現利稅x萬元,年遞增幅度在x%以上。
3、投資x萬元將xx賓館改建為綜合商務服務中心,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質量便捷服務。
4、抓好「xx物流」和「xx油脂」兩個項目的服務,促進建設進程,確保早日投產運營。
5、健全連鎖經營服務網絡。基本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合作經濟組織新模式、新框架。今年,農資、日用品、農產品連鎖店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x個,使之在農村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參與農村生產流通領域中發揮重大作用。
6、狠抓系統兩大專營產業的鞏固和發展,力促形成兩大主要經營服務網絡並確保安全運營。
7、加強社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系的完善。健全社有資產出資人制度,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
8、抓好創先爭優工作。進一步規範行為,樹立真幹事,干實事,把事干好的工作理念,在思想上有高境界,能力上有新提升,工作上有新水平,建設上有新突破,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9、加強協會建設,提升協會發展水平。繼續發揮好協會的組織指導、自律和維權功能,在基地建設、品牌認證、標準實施、技能培訓等方面下功夫,並且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協調,爭取授權,逐步形成「綜合性平台,專業化服務」的發展格局。
10、抓好安全和穩定工作,構建和諧系統,杜絕一切經營生產安全事故。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注重以人為本,努力化解各類矛盾,創建穩定系統、和諧系統。
11、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社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三、重要措施
1、加強學習,統一認識。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能否真正領會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指示,關係到我社各項工作能否與時俱進,能否開創新的局面。為此,今年我社利用集體學習制度,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及縣委、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並將學習、討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幹部職工的思想境界,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和縣委十次黨代會精神上來,把行動置於全面「建設綜合經濟實力強縣」和五強一優目標任務中去,堅定供銷社以服務求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為實現供銷社的「二次創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拓寬經營服務領域,開闢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途徑。圍繞全縣經濟發展總體目標和《xx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基層供銷合作社組織體制改革的意見》,以招商引資為主線,不斷開拓新的經營服務領域,按照國家新農村建設和產業發展要求,創辦新企業,利用擔保服務中心職能搭建投融資平台,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招商引資,加大項目投資力度,加強系統上下、系統內外的聯合合作,整合資源,形成整合力,共同開發縣內外市場,不斷開闢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途徑。
3、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供銷社發展步伐。信息化是改變傳統流通模式的新形式,組織農民經濟合作的新手段,豐富綜合信息服務的新內容,引領千家萬戶農民進入千變萬化市場的新途徑。縣社必須重視、參與、支持這個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全系統和全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信息網絡體系,不斷完善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政務、社務、服務、商務管理體系,加大與市、省供銷及其他縣、市供銷物流企業的戰略合作,整合內外力量,共同打造暢通、高效、服務農村市場的信息平台,抓住便民、民生需求這個關鍵,增強為「三農」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4、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把人力資源作為發展供銷合作事業的第一資源。建設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的幹部隊伍,思路清晰,事業心強的領導班子,開拓創新,勇於奉獻的企業家隊伍,轉變工作作風,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發展的工作理念,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搞好基層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職業化的企業管理人才隊伍。
5、加強領導,加大考核和獎懲力度。要求縣社各科室和直屬單位加強對目標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根據目標的總體要求,結合本科室、本企業實際,組織制定相應的落實方案,實行目標責任制,一把手負總責,分管副職各司其責,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同時結合績效考核嚴格落實獎懲,確保今年目標實現。
一、發展思路
立足自身基礎優勢,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助農增收為核心,推動目標實現,以網絡建設為基礎,實現信息服務進農村,便民超市進農村,知識培訓進農村,以農資協會、棉花協會、專業合作社為軸心,融入「農村流通工程」建設中。以項目建設為主支撐,推進供銷社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新的市場主體,完善新的市場機制,逐步恢復全縣農村市場流通的中心地位。
二、發展目標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全縣經濟發展思路和目標定位。抓住東部地區的產業布局調整的新機遇,積極跟蹤符合我縣產業發展的大項目,重點項目,力爭投資x萬元將縣社辦公樓改建為四層大型商場x縣新農合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建築面積達到x萬平方米,為全縣x個基層社配送高質量農民生活日用品。
2、經濟發展,使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各項經濟指標均衡增長,完成國內總購進x億元,總銷售x億元,實現利稅x萬元,年遞增幅度在x%以上。
3、投資x萬元將xx賓館改建為綜合商務服務中心,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質量便捷服務。
4、抓好「xx物流」和「xx油脂」兩個項目的服務,促進建設進程,確保早日投產運營。
5、健全連鎖經營服務網絡。基本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合作經濟組織新模式、新框架。今年,農資、日用品、農產品連鎖店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x個,使之在農村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參與農村生產流通領域中發揮重大作用。
6、狠抓系統兩大專營產業的鞏固和發展,力促形成兩大主要經營服務網絡並確保安全運營。
7、加強社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系的完善。健全社有資產出資人制度,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
8、抓好創先爭優工作。進一步規範行為,樹立真幹事,干實事,把事干好的工作理念,在思想上有高境界,能力上有新提升,工作上有新水平,建設上有新突破,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9、加強協會建設,提升協會發展水平。繼續發揮好協會的組織指導、自律和維權功能,在基地建設、品牌認證、標準實施、技能培訓等方面下功夫,並且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協調,爭取授權,逐步形成「綜合性平台,專業化服務」的發展格局。
10、抓好安全和穩定工作,構建和諧系統,杜絕一切經營生產安全事故。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注重以人為本,努力化解各類矛盾,創建穩定系統、和諧系統。
11、完成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社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三、重要措施
1、加強學習,統一認識。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能否真正領會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指示,關係到我社各項工作能否與時俱進,能否開創新的局面。為此,今年我社利用集體學習制度,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及縣委、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並將學習、討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幹部職工的思想境界,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和縣委十次黨代會精神上來,把行動置於全面「建設綜合經濟實力強縣」和五強一優目標任務中去,堅定供銷社以服務求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為實現供銷社的「二次創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2、拓寬經營服務領域,開闢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途徑。圍繞全縣經濟發展總體目標和《xx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基層供銷合作社組織體制改革的意見》,以招商引資為主線,不斷開拓新的經營服務領域,按照國家新農村建設和產業發展要求,創辦新企業,利用擔保服務中心職能搭建投融資平台,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招商引資,加大項目投資力度,加強系統上下、系統內外的聯合合作,整合資源,形成整合力,共同開發縣內外市場,不斷開闢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途徑。
3、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供銷社發展步伐。信息化是改變傳統流通模式的新形式,組織農民經濟合作的新手段,豐富綜合信息服務的新內容,引領千家萬戶農民進入千變萬化市場的新途徑。縣社必須重視、參與、支持這個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全系統和全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信息網絡體系,不斷完善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政務、社務、服務、商務管理體系,加大與市、省供銷及其他縣、市供銷物流企業的戰略合作,整合內外力量,共同打造暢通、高效、服務農村市場的信息平台,抓住便民、民生需求這個關鍵,增強為「三農」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4、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把人力資源作為發展供銷合作事業的第一資源。建設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的幹部隊伍,思路清晰,事業心強的領導班子,開拓創新,勇於奉獻的企業家隊伍,轉變工作作風,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發展的工作理念,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搞好基層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職業化的企業管理人才隊伍。
5、加強領導,加大考核和獎懲力度。要求縣社各科室和直屬單位加強對目標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根據目標的總體要求,結合本科室、本企業實際,組織制定相應的落實方案,實行目標責任制,一把手負總責,分管副職各司其責,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同時結合績效考核嚴格落實獎懲,確保今年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