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學校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規範教師教學行為,提高教師做好教學常規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教學效益。同時,為實事求是地評價各教師的常規工作質量,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特制定陳集中心校教學常規檢查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學習業務,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高工作實效;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業績。
二、工作目的
1.落實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師常規工作情況,規範教師教學行為;
2.促進教師自覺、認真地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業績,為教師的工作積分量化提供依據。
三、檢查小組
教學常規檢查小組,由校長以及教導處有關人員組成。具體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檢查小組的職責和分工
1.工作職責:檢查小組全體成員負責對全體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和考評,並對檢查情況進行總結、交換和通報。
2.分工情況:常規工作檢查分工,檢查人員原則上按照熟悉學科進行臨時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五、檢查內容
學期授課計劃、教研組計劃、備課筆記、作業批改與聽課筆記、課堂常規落實、教研活動、學生輔導、日常學生學業質量監控、教學反思與教研組工作手冊。
六、檢查原則
檢查過程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
七、檢查要求
1.備課:
1)要有明確的思想教育目標,知識教育目標,能力培養目標,思維發展目標,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符合學生學習水平,與教學同步,課後要寫教學反思。
2)教案的內容應包括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具準備、課時安排、板書設計、作業布置、教後反思、表頭欄目等。
3)教師無教案不能進課堂。
教學設計分三種模式:
①.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教學設計緊跟網絡授課進度之後開始寫,有計劃,有設計、有反思;
②.線上教學,學生學習效果不良,老師從頭重新上課的,教學設計從頭寫;做到有計劃,有教學設計、有反思;
③.個別年級線上教學新課完成,回頭複習的,要寫複習計劃和複習教學設計。
2.作業批改:
1)跟網課學習的課時作業,補批;可以幾課時補一個閱號。
2)網課結束之後的要詳批,不符合者發現一次扣1分,且作業的批改要及時,認真,做到全批全改,嚴禁只是布置不批改的錯誤做法。
3)教師要儘量避免批改錯誤,若有錯,同一作業批改錯誤每學生不得超過一次,超過者發現一次扣1分。
3.輔導:教師主動解決學生存在個性或共性問題,並通過面批等方式提高輔導效率。一個月輔導記錄不少於2次。(課外輔導記錄)。
4.日常學生學業質量監控:通過調研,幫助教師診斷教學成功失敗原因,調整好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質量。
5.教研:一學期不少於12(語、數加一起)節次並有評價記錄、有圖片。教研組記錄要詳實。因本學期特殊,教研活動只在本校內進行。各自然校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必須進行一次教研,有平行班的,由年級組長制定一名授課教師,教研組長做好計劃,排好授課日期。
6.課堂教學。
1)教師要嚴格要求按學校課程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未經教務處批准而隨意調課者,發現一次兩位當事人各扣2分。
2)無故曠課者每節課扣5分,遲到五分鐘以內扣兩分,遲到五到十分鐘扣三分,遲到十分鐘以上,做曠課處理。
3)教師不能坐著上課,發現一次扣2分。(身體特殊者例外)。
4)教師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發現一次根據情節酌情扣1-3分,情節特別嚴重者且造成不良影響者加扣5分。
八、檢查形式
1.教學常規檢查實行定期檢查和不定項目抽查相結合的辦法。(每月的20日左右進行檢查)。
2.不定期專項督查:學校領導及各年級負責人隨堂聽課的時候,對上課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檢查。
3.每月公布教師常規檢查結果,每月末,將對各位教師的各次檢查結果進行綜合,作為教師本月的常規工作成績。同時,將此成績按照教師月工作積分考評辦法記入總積分。
說明:)。
1、此方法與學年度考評掛鈎。
2、此方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未盡事宜,另作說明。
一、指導思想
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學習業務,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高工作實效;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業績。
二、工作目的
1.落實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師常規工作情況,規範教師教學行為;
2.促進教師自覺、認真地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業績,為教師的工作積分量化提供依據。
三、檢查小組
教學常規檢查小組,由校長以及教導處有關人員組成。具體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檢查小組的職責和分工
1.工作職責:檢查小組全體成員負責對全體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和考評,並對檢查情況進行總結、交換和通報。
2.分工情況:常規工作檢查分工,檢查人員原則上按照熟悉學科進行臨時安排,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五、檢查內容
學期授課計劃、教研組計劃、備課筆記、作業批改與聽課筆記、課堂常規落實、教研活動、學生輔導、日常學生學業質量監控、教學反思與教研組工作手冊。
六、檢查原則
檢查過程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
七、檢查要求
1.備課:
1)要有明確的思想教育目標,知識教育目標,能力培養目標,思維發展目標,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符合學生學習水平,與教學同步,課後要寫教學反思。
2)教案的內容應包括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具準備、課時安排、板書設計、作業布置、教後反思、表頭欄目等。
3)教師無教案不能進課堂。
教學設計分三種模式:
①.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教學設計緊跟網絡授課進度之後開始寫,有計劃,有設計、有反思;
②.線上教學,學生學習效果不良,老師從頭重新上課的,教學設計從頭寫;做到有計劃,有教學設計、有反思;
③.個別年級線上教學新課完成,回頭複習的,要寫複習計劃和複習教學設計。
2.作業批改:
1)跟網課學習的課時作業,補批;可以幾課時補一個閱號。
2)網課結束之後的要詳批,不符合者發現一次扣1分,且作業的批改要及時,認真,做到全批全改,嚴禁只是布置不批改的錯誤做法。
3)教師要儘量避免批改錯誤,若有錯,同一作業批改錯誤每學生不得超過一次,超過者發現一次扣1分。
3.輔導:教師主動解決學生存在個性或共性問題,並通過面批等方式提高輔導效率。一個月輔導記錄不少於2次。(課外輔導記錄)。
4.日常學生學業質量監控:通過調研,幫助教師診斷教學成功失敗原因,調整好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質量。
5.教研:一學期不少於12(語、數加一起)節次並有評價記錄、有圖片。教研組記錄要詳實。因本學期特殊,教研活動只在本校內進行。各自然校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必須進行一次教研,有平行班的,由年級組長制定一名授課教師,教研組長做好計劃,排好授課日期。
6.課堂教學。
1)教師要嚴格要求按學校課程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未經教務處批准而隨意調課者,發現一次兩位當事人各扣2分。
2)無故曠課者每節課扣5分,遲到五分鐘以內扣兩分,遲到五到十分鐘扣三分,遲到十分鐘以上,做曠課處理。
3)教師不能坐著上課,發現一次扣2分。(身體特殊者例外)。
4)教師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發現一次根據情節酌情扣1-3分,情節特別嚴重者且造成不良影響者加扣5分。
八、檢查形式
1.教學常規檢查實行定期檢查和不定項目抽查相結合的辦法。(每月的20日左右進行檢查)。
2.不定期專項督查:學校領導及各年級負責人隨堂聽課的時候,對上課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檢查。
3.每月公布教師常規檢查結果,每月末,將對各位教師的各次檢查結果進行綜合,作為教師本月的常規工作成績。同時,將此成績按照教師月工作積分考評辦法記入總積分。
說明:)。
1、此方法與學年度考評掛鈎。
2、此方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未盡事宜,另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