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延安精神心得體會革命聖地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裡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
6月21-22日,我局組織黨員先後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和楊家嶺革命舊址、梁家河村史館。座座簡陋的窯洞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居住過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了保持我們黨的純潔和先進性,他們在這裡開展了全黨整風運動;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封鎖和圍剿,他們在這裡發動了解放區軍民大生產運動,做到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裡創辦了抗日軍政大學,為革命培養了無數精英人才;為了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他們在這裡撰寫了大量的著作,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參觀了簡樸、簡陋而珍貴的革命歷史展覽,使我感受到了我們的黨曾經歷過的那些崢嶸歲月、艱難險阻;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和忠誠。從真實的圖片和原址中我們感悟到了革命前輩眼觀天下、救國為民的偉大胸懷,感悟到了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善於鬥爭的智慧韜略,感悟到了歷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通過圖片展曾長了見識,加深了認識,激發了思考。我感到收穫很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嚮往的地方。我們這一代是從歷史書上接受紅色新中國啟蒙教育,知道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黃土地上孕育了紅色政權,然而,僅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次有幸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革命的聖地。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的十三年,經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開展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整風運動,開辦了聞名世界的抗日軍政大學,培養造就了大批幹部,創造了延安大生產運動的奇蹟,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做了充分準備。
在革命偉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窯洞前,在七大會址的中央大禮堂里,在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前,在一個個斑駁無語的文物前,在聆聽解說員凝重的解說時,我們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領袖的風采和品格:打補釘的破軍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堅毅的目光,煤油燈下書寫光輝篇章的身影。
那是革命熱血青年的獻身精神:為了民族的解放和獨立,他們一批批地從全國的四面八方湧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線。
那是延安可敬可愛的父老鄉親:他們用小米哺育了黨中央,哺育了中國革命。
那是邊區良好的幹群關係和廉潔的社會風氣:團結一心,上下同欲,無堅不摧。「延安作風最終打敗了西安作風!」。
二、學習了解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國際友愛精神等等。我被這些精神所感動,更為這些精神所煥發出來的力量而折服,這些革命先驅們正是用這樣一些精神的力量與敵人對抗,儘管他們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憐的小米加步槍,但他們的精神力量無比強大,讓敵人膽寒,讓敵人退卻!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我黨精神力量的大勝利。
三、較為系統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歷史知識。
通過史館講解員生動的講解、革命舊址實地參觀、那些珍貴的鮮活的歷史照片、圖片,我對1935年-1948年中國的歷史和我黨的歷史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一是了解到了這一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細節與事件背後的原因,比如瓦窯堡會議、洛川會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七大」,我知道了這些歷史事件都是在什麼背景下召開的,都解決了什麼問題,產生了怎樣的後果。二是了解到了當時的事件參與者都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尤其是毛澤東、?
周恩來、朱德等領袖們在不同的歷史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觀點、態度,讓我了解了很多。同時對於張聞天、王稼祥、張國燾、*、張學良、楊虎城、白求恩、楊步浩曾經做出的貢獻,也讓我感慨良多。三是對當時中國的大時代背景有了更多側面的了解。共產國際的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國民黨的圍剿、日本的侵略、人民的疾苦,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複雜的、也可謂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
四、做好本職工作,爭取更大光榮。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做好本職工作,爭取更大光榮。
6月21-22日,我局組織黨員先後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和楊家嶺革命舊址、梁家河村史館。座座簡陋的窯洞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居住過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了保持我們黨的純潔和先進性,他們在這裡開展了全黨整風運動;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封鎖和圍剿,他們在這裡發動了解放區軍民大生產運動,做到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裡創辦了抗日軍政大學,為革命培養了無數精英人才;為了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他們在這裡撰寫了大量的著作,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參觀了簡樸、簡陋而珍貴的革命歷史展覽,使我感受到了我們的黨曾經歷過的那些崢嶸歲月、艱難險阻;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和忠誠。從真實的圖片和原址中我們感悟到了革命前輩眼觀天下、救國為民的偉大胸懷,感悟到了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善於鬥爭的智慧韜略,感悟到了歷史巨人、文化巨匠的高尚追求和人格魅力。通過圖片展曾長了見識,加深了認識,激發了思考。我感到收穫很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嚮往的地方。我們這一代是從歷史書上接受紅色新中國啟蒙教育,知道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黃土地上孕育了紅色政權,然而,僅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次有幸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革命的聖地。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的十三年,經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開展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整風運動,開辦了聞名世界的抗日軍政大學,培養造就了大批幹部,創造了延安大生產運動的奇蹟,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做了充分準備。
在革命偉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窯洞前,在七大會址的中央大禮堂里,在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前,在一個個斑駁無語的文物前,在聆聽解說員凝重的解說時,我們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領袖的風采和品格:打補釘的破軍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堅毅的目光,煤油燈下書寫光輝篇章的身影。
那是革命熱血青年的獻身精神:為了民族的解放和獨立,他們一批批地從全國的四面八方湧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線。
那是延安可敬可愛的父老鄉親:他們用小米哺育了黨中央,哺育了中國革命。
那是邊區良好的幹群關係和廉潔的社會風氣:團結一心,上下同欲,無堅不摧。「延安作風最終打敗了西安作風!」。
二、學習了解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國際友愛精神等等。我被這些精神所感動,更為這些精神所煥發出來的力量而折服,這些革命先驅們正是用這樣一些精神的力量與敵人對抗,儘管他們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憐的小米加步槍,但他們的精神力量無比強大,讓敵人膽寒,讓敵人退卻!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我黨精神力量的大勝利。
三、較為系統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歷史知識。
通過史館講解員生動的講解、革命舊址實地參觀、那些珍貴的鮮活的歷史照片、圖片,我對1935年-1948年中國的歷史和我黨的歷史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一是了解到了這一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細節與事件背後的原因,比如瓦窯堡會議、洛川會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七大」,我知道了這些歷史事件都是在什麼背景下召開的,都解決了什麼問題,產生了怎樣的後果。二是了解到了當時的事件參與者都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尤其是毛澤東、?
周恩來、朱德等領袖們在不同的歷史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觀點、態度,讓我了解了很多。同時對於張聞天、王稼祥、張國燾、*、張學良、楊虎城、白求恩、楊步浩曾經做出的貢獻,也讓我感慨良多。三是對當時中國的大時代背景有了更多側面的了解。共產國際的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國民黨的圍剿、日本的侵略、人民的疾苦,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複雜的、也可謂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
四、做好本職工作,爭取更大光榮。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做好本職工作,爭取更大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