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貫徹落實嘉興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根據《海鹽縣今年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以及《海鹽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師德師風建設三年規劃》。特制定《海鹽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今年度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以踐行「詩意童年、智慧人生」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風清、氣正的學校教育環境,努力推進清廉學校建設。
一、目標任務
以慶祝建黨100周年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將4月和9月設為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教育月,通過開展一系列師德教育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堅定職業信仰。
貫徹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廣大教師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規範教師依法執教,廉潔從教行為,引導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進一步完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和師德監督管理體系,持續規範教師行為。
二、主要工作
(一)堅持思想鑄魂,開展師德師風系列學習活動。
1.認真學習教育法規。4月是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宣傳教育學習月」,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嘉興市中小學校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嘉興市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牢固樹立依法治教意識,規範職業行為,讓每名教師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
2.認真學習黨史和習近平系列講話。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校制定《海鹽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活動方案》,將在黨員、教師、學生中大力開展黨史學習活動。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組織學習黨史系列讀本,學習《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的戰略思維方法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等生動教材,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積極爭做「四有」好教師。
(二)堅持形式多樣,開展師德師風系列主題活動。
1.開展師德師風宣講教育活動。以班主任節、教師節等為契機,開展師德先進典型及優秀班主任評選表彰活動。通過校園櫥窗、廣播、視頻大力開展師德典型宣傳。
2.開展師德師風教育「三個一」活動。一是組織開設一次專題講座,由校領導開設師德師風教育專題講座,對全體教師進行師德教育。二是簽訂一份承諾書。教師節前一周為「師德活動周」,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師德承諾活動,以不收受家長財物、不接受家長宴請、不搞有償補課等為重點,並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切實增強遵守師德規範、弘揚高尚師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寫一篇心得體會文章。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組織教師寫一篇心得體會,並在校園一定範圍內開展集中交流活動。
3.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演講活動。以「立德樹人,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組織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演講活動,以講身邊的故事,談師德體會為內容,以此弘揚教師正能量,提高教職工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素養。
(三)堅持素質提升,打造德才兼備的實小「敬業」團隊。
1.圍繞三項素質,實施隊伍素養提升行動。
(1)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主要包括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依法執教。一是圍繞新時代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要求,認真組織開展每月一次的集中學習制度,包括作風建設、教師素質、師德建設、黨的十九大精神、「兩學一做」、黨風廉政、清廉學校等主要內容,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教育工作的意識形態屬性。二是充分關注時事,掌握黨的方針政策,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三是注重實踐鍛鍊,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四是樹立教育至上的信仰和對工作、對規則的敬畏之心,弘揚奉獻精神,責任擔當。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圍繞書香校園建設,在教師中廣泛開展讀書活動,特別是教育教育理論的學習活動。我們要把學習、讀書作為教師校本研訓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每位教師要結合自己實際制定,開展撰寫教育敘事、教育反思等,學校要結合研訓活動、文烜講壇、學科大組活動組織教師開展教育敘事比賽和讀書會和我教育故事分享會。
(3)提高創新素養。教師的創新素養可以理解為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所需要的素養以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所需要的素養。
2.樹立團隊理念,實施團隊建設行動 「只有珠穆朗瑪,不是喜馬拉雅」。一個學校就要以集體的方式站立,成為一個發展共同體,「獨行易速」,但「眾行致遠」,作為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教師個體,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和他所在的團隊有關。因此努力鍛造一支「唯實唯先,善作善成」,堪當教育現代化建設重任的教育團隊是提升辦學品質的關鍵。
(1)團隊共建共享,要繼續加強辦公室、教研組、年級組、德育組、各種類型的研究小組(未來名師班、研究中心小組、青年教師培訓班、學校教育研究工作室等)等團隊建設。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以圍繞目標任務建立各類項目工作團隊,如技教融合項目、stema項目、校園影視項目……目的是讓我們的老師在團隊實踐中學習,在團隊探索中獲得進步。
(2)團隊共展共榮,要充分利用教師大會、文烜講壇、學科大組等平台,以及縣級以上開展的各項練兵、競賽等契機,開展以團隊站立的方式準備、展示,使每一位老師都能有在團隊亮相和鍛鍊的機會。
(3)積極探索,形成團隊建設機制,努力提升團隊建設經驗。 一是進一步完善關於教研組、年級組、教學研究中心小組等團隊管理辦法,包括團隊理念、團隊建設目標、優秀團隊評價標準等,充分發揮了團隊凝聚人、教育人、引領人的作用。二是總結上學期校本研訓精品項目展評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各類團隊展示考核機制,使教師們在團隊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實施有效教學的水平。
3.建立健全教師職稱晉升、崗位等級、評優評先等考核機制。
一是在完善校本研訓考核機制和學校教科研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擬制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高級、一級)評審(崗位設置)量化評分辦法》,把校本研訓一體化、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學科建設方向、課題課程、論文等研究業績作為重要指標,對教師專業發展進行客觀且發展性評定,並作為教師,崗位等級和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
二是構建「五階段、四梯隊、多維度」教師生長平台:「五階段」,即「新苗獎」(0—3年),新秀獎(4—10年),能手獎(11—17年),風華獎(18—24年),紅燭獎(25年及以上);「四梯隊」,即「五階段」獲獎教師、縣名師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學科帶頭人、省特級教師,「多維度」包括、德育、現代教育技術等。通過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教師專業發展的氛圍,促進不同年齡、不同層次教師的協同發展,培養好一批批實小教育的中堅和新秀。
三是要繼續發揚「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的精神,積極主動適應人事制度,主動履行崗位職責,要把能做的工作做好,更要敢於去做難做的工作,還要把學校這個大家的工作做好,要對人、對團隊、對集體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四)堅持制度建設,完善師德考核和監督管理體系。
1.建立健全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五位一體"的師德師風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學校紀檢小組職能,全面客觀評價教師的師德表現。強化師德考核結果運用,實行教師評優、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等重大事項師德師風前置,在職稱評聘、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等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2.暢通監督管理渠道。建立健全師德師風監督舉報機制,暢通舉報渠道,面向社會公開校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和網上舉報平台,依法接受社會監督。
(五)堅持從嚴管控,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治理。
結合自身實際,廣泛宣傳《嘉興市中小學校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列舉的內容,進一步健全教師違反師德行為懲處制度,引導教師對照清單自我排查,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師德建設的監督和評議。對負面清單中的失范行為等師德問題,要嚴肅查處,及時糾正。特別對於在職教師參與有償家教、營利性辦班、在培訓機構兼職、從事微商等社會影響較大的行為,堅持從嚴管控,開展專項治理。
三、方法步驟
(一)動員學習階段(4月)。
1.召開今年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動員大會(4月上旬)。
2.「教育法規」專題教育報告(4月中旬)。
3.「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師」大討論(4月中旬)。
4.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4月中旬)。
5.師德師風自查(4月下旬)。
(二)活動階段(5月~11月)。
圍繞師德師風教育主題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1.談話壓實責任:以「立德樹人」為主題,開展班子成員談,班子成員、普通教師不同層面的談話,層層壓實責任,調動積極性,完成責任簽訂。
3.專題講弘揚師德,邀請校外有關人士作師德報告。
4.開展師德典型選樹及宣傳活動。
評選校級師德先進教師及優秀班主任,參與今年縣級師德先進典型及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加大對師德先進人物宣傳力度,弘揚先進事跡,展現教師良好的職業風範。
(三)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治理工作(今年4月—12月)。
根據主題教育活動內容,廣泛徵求意見,深入開展談心談話,重點對照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深入開展以治理中小學教師酒後駕駛、猥褻學生、參與校外培訓機構代課、有償補課、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參加謝師宴、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為重點的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專項治理活動。
學校對照排查的結果,逐個分析教師的「自查材料」,對存在的問題認真調查處理。設立師德舉報電話、舉報箱,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師德建設的監督和評議。對查實的不講政治規矩、有違社會公德、有損師德師風的行為,及時上報教育管理部門,並在職稱聘任和晉升、評優評先、績效工資、崗位設置管理等工作中實行師德「一票否決」,並將依據有關法規和文件精神,堅決予以處理問責。
(四)鞏固提高階段(12月1日~12月31日)。
1.總結提升。學校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對其中好的做法及活動中取得的成效,要及時總結提煉和鞏固。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地先進典型,引導全校教師以先進為榜樣,做到依法執教、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模範遵守師德規範。
2.建立機制。通過主題活動,在整改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建立起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師德建設的監督機制,建立起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建立師德師風問題整改落實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何金林。
副組長:姚國祥、周雪蓮、張曉東。
組員:蔣文晶、許 芳、張永輝、何貞彥、周峰明、儲麗娟、陳 磊、朱勤燕、周葉毅、李劍、郭凌晨、郭建平及各年級長。
具體負責師德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了解各階段行動的活動情況及社會各界的反饋情況。
(二)強化責任意識,提升師德水平。在活動中每位教師要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深入查找自身問題、剖析原因、落實整改,切實提升師德師風整體水平。
(三)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一要加強宣傳引導,二要多途徑反映主題教育活動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引導全體自覺參與其中。
(四)強化統籌協調,凝聚工作合力。要堅持標本兼治,注重把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與構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相結合,從根本上促進作風轉變;通過解決突出問題、健全配套措施、完善各項制度,促使師德師風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目標任務
以慶祝建黨100周年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將4月和9月設為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教育月,通過開展一系列師德教育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堅定職業信仰。
貫徹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廣大教師提高職業道德水平,規範教師依法執教,廉潔從教行為,引導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進一步完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和師德監督管理體系,持續規範教師行為。
二、主要工作
(一)堅持思想鑄魂,開展師德師風系列學習活動。
1.認真學習教育法規。4月是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宣傳教育學習月」,組織全體教師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嘉興市中小學校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嘉興市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牢固樹立依法治教意識,規範職業行為,讓每名教師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
2.認真學習黨史和習近平系列講話。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校制定《海鹽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活動方案》,將在黨員、教師、學生中大力開展黨史學習活動。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組織學習黨史系列讀本,學習《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的戰略思維方法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等生動教材,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積極爭做「四有」好教師。
(二)堅持形式多樣,開展師德師風系列主題活動。
1.開展師德師風宣講教育活動。以班主任節、教師節等為契機,開展師德先進典型及優秀班主任評選表彰活動。通過校園櫥窗、廣播、視頻大力開展師德典型宣傳。
2.開展師德師風教育「三個一」活動。一是組織開設一次專題講座,由校領導開設師德師風教育專題講座,對全體教師進行師德教育。二是簽訂一份承諾書。教師節前一周為「師德活動周」,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師德承諾活動,以不收受家長財物、不接受家長宴請、不搞有償補課等為重點,並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切實增強遵守師德規範、弘揚高尚師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寫一篇心得體會文章。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組織教師寫一篇心得體會,並在校園一定範圍內開展集中交流活動。
3.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演講活動。以「立德樹人,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組織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演講活動,以講身邊的故事,談師德體會為內容,以此弘揚教師正能量,提高教職工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的職業道德素養。
(三)堅持素質提升,打造德才兼備的實小「敬業」團隊。
1.圍繞三項素質,實施隊伍素養提升行動。
(1)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主要包括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依法執教。一是圍繞新時代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要求,認真組織開展每月一次的集中學習制度,包括作風建設、教師素質、師德建設、黨的十九大精神、「兩學一做」、黨風廉政、清廉學校等主要內容,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教育工作的意識形態屬性。二是充分關注時事,掌握黨的方針政策,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三是注重實踐鍛鍊,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四是樹立教育至上的信仰和對工作、對規則的敬畏之心,弘揚奉獻精神,責任擔當。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圍繞書香校園建設,在教師中廣泛開展讀書活動,特別是教育教育理論的學習活動。我們要把學習、讀書作為教師校本研訓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每位教師要結合自己實際制定,開展撰寫教育敘事、教育反思等,學校要結合研訓活動、文烜講壇、學科大組活動組織教師開展教育敘事比賽和讀書會和我教育故事分享會。
(3)提高創新素養。教師的創新素養可以理解為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所需要的素養以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所需要的素養。
2.樹立團隊理念,實施團隊建設行動 「只有珠穆朗瑪,不是喜馬拉雅」。一個學校就要以集體的方式站立,成為一個發展共同體,「獨行易速」,但「眾行致遠」,作為具有一定專業水平的教師個體,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和他所在的團隊有關。因此努力鍛造一支「唯實唯先,善作善成」,堪當教育現代化建設重任的教育團隊是提升辦學品質的關鍵。
(1)團隊共建共享,要繼續加強辦公室、教研組、年級組、德育組、各種類型的研究小組(未來名師班、研究中心小組、青年教師培訓班、學校教育研究工作室等)等團隊建設。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以圍繞目標任務建立各類項目工作團隊,如技教融合項目、stema項目、校園影視項目……目的是讓我們的老師在團隊實踐中學習,在團隊探索中獲得進步。
(2)團隊共展共榮,要充分利用教師大會、文烜講壇、學科大組等平台,以及縣級以上開展的各項練兵、競賽等契機,開展以團隊站立的方式準備、展示,使每一位老師都能有在團隊亮相和鍛鍊的機會。
(3)積極探索,形成團隊建設機制,努力提升團隊建設經驗。 一是進一步完善關於教研組、年級組、教學研究中心小組等團隊管理辦法,包括團隊理念、團隊建設目標、優秀團隊評價標準等,充分發揮了團隊凝聚人、教育人、引領人的作用。二是總結上學期校本研訓精品項目展評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各類團隊展示考核機制,使教師們在團隊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實施有效教學的水平。
3.建立健全教師職稱晉升、崗位等級、評優評先等考核機制。
一是在完善校本研訓考核機制和學校教科研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擬制定《教師專業技術職務(高級、一級)評審(崗位設置)量化評分辦法》,把校本研訓一體化、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學科建設方向、課題課程、論文等研究業績作為重要指標,對教師專業發展進行客觀且發展性評定,並作為教師,崗位等級和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
二是構建「五階段、四梯隊、多維度」教師生長平台:「五階段」,即「新苗獎」(0—3年),新秀獎(4—10年),能手獎(11—17年),風華獎(18—24年),紅燭獎(25年及以上);「四梯隊」,即「五階段」獲獎教師、縣名師學科帶頭人、市名師學科帶頭人、省特級教師,「多維度」包括、德育、現代教育技術等。通過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教師專業發展的氛圍,促進不同年齡、不同層次教師的協同發展,培養好一批批實小教育的中堅和新秀。
三是要繼續發揚「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的精神,積極主動適應人事制度,主動履行崗位職責,要把能做的工作做好,更要敢於去做難做的工作,還要把學校這個大家的工作做好,要對人、對團隊、對集體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四)堅持制度建設,完善師德考核和監督管理體系。
1.建立健全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五位一體"的師德師風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學校紀檢小組職能,全面客觀評價教師的師德表現。強化師德考核結果運用,實行教師評優、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等重大事項師德師風前置,在職稱評聘、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等方面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2.暢通監督管理渠道。建立健全師德師風監督舉報機制,暢通舉報渠道,面向社會公開校舉報電話,設立舉報信箱和網上舉報平台,依法接受社會監督。
(五)堅持從嚴管控,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治理。
結合自身實際,廣泛宣傳《嘉興市中小學校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列舉的內容,進一步健全教師違反師德行為懲處制度,引導教師對照清單自我排查,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師德建設的監督和評議。對負面清單中的失范行為等師德問題,要嚴肅查處,及時糾正。特別對於在職教師參與有償家教、營利性辦班、在培訓機構兼職、從事微商等社會影響較大的行為,堅持從嚴管控,開展專項治理。
三、方法步驟
(一)動員學習階段(4月)。
1.召開今年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動員大會(4月上旬)。
2.「教育法規」專題教育報告(4月中旬)。
3.「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師」大討論(4月中旬)。
4.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4月中旬)。
5.師德師風自查(4月下旬)。
(二)活動階段(5月~11月)。
圍繞師德師風教育主題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1.談話壓實責任:以「立德樹人」為主題,開展班子成員談,班子成員、普通教師不同層面的談話,層層壓實責任,調動積極性,完成責任簽訂。
3.專題講弘揚師德,邀請校外有關人士作師德報告。
4.開展師德典型選樹及宣傳活動。
評選校級師德先進教師及優秀班主任,參與今年縣級師德先進典型及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加大對師德先進人物宣傳力度,弘揚先進事跡,展現教師良好的職業風範。
(三)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治理工作(今年4月—12月)。
根據主題教育活動內容,廣泛徵求意見,深入開展談心談話,重點對照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深入開展以治理中小學教師酒後駕駛、猥褻學生、參與校外培訓機構代課、有償補課、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參加謝師宴、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為重點的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專項治理活動。
學校對照排查的結果,逐個分析教師的「自查材料」,對存在的問題認真調查處理。設立師德舉報電話、舉報箱,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師德建設的監督和評議。對查實的不講政治規矩、有違社會公德、有損師德師風的行為,及時上報教育管理部門,並在職稱聘任和晉升、評優評先、績效工資、崗位設置管理等工作中實行師德「一票否決」,並將依據有關法規和文件精神,堅決予以處理問責。
(四)鞏固提高階段(12月1日~12月31日)。
1.總結提升。學校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對其中好的做法及活動中取得的成效,要及時總結提煉和鞏固。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全方位、多層次地先進典型,引導全校教師以先進為榜樣,做到依法執教、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模範遵守師德規範。
2.建立機制。通過主題活動,在整改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建立起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師德建設的監督機制,建立起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建立師德師風問題整改落實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何金林。
副組長:姚國祥、周雪蓮、張曉東。
組員:蔣文晶、許 芳、張永輝、何貞彥、周峰明、儲麗娟、陳 磊、朱勤燕、周葉毅、李劍、郭凌晨、郭建平及各年級長。
具體負責師德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了解各階段行動的活動情況及社會各界的反饋情況。
(二)強化責任意識,提升師德水平。在活動中每位教師要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深入查找自身問題、剖析原因、落實整改,切實提升師德師風整體水平。
(三)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一要加強宣傳引導,二要多途徑反映主題教育活動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引導全體自覺參與其中。
(四)強化統籌協調,凝聚工作合力。要堅持標本兼治,注重把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與構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相結合,從根本上促進作風轉變;通過解決突出問題、健全配套措施、完善各項制度,促使師德師風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