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延津縣是中原地區典型的農業縣,經濟基礎薄弱,第二、三產業發展欠缺。那麼,以服務「三農」、紮根「三農」、振興「三農」為宗旨的延津農商銀行如何通過金融「槓桿」撬動延津鄉村、縣域經濟的發展?這些問題擺在延津農商銀行新一屆領導班子面前。該行通過轉換機制、提升服務、創新產品等方式踐行普惠金融,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當地政府、農戶、企業滿意的成績,達到了多贏局面。
服務「三農」坐不住
——多項舉措攥成拳頭,重中之重落在實處。
「我們把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調整信貸結構、優化信貸投向、提高信貸質量、增強服務功能的重要工作來抓,在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治理、現代農業發展上下功夫,重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破解貸款『難、慢、貴』問題,滿足城鄉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該行董事長李新月表示。
今年年初,該行成立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制訂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以陽光信貸為引領,做實、做深、做精農村金融。在工作中大力支持鄉村「三產」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旅遊發展、鄉村脫貧攻堅發展、鄉村產權改革、鄉村能人興業、鄉村科技升級、鄉村基礎改善、鄉村誠信建設等方面。在支持縣域經濟中,定時召開銀企座談會,釋放貸款信息,篩選存量客戶名單,拜訪優質客戶。列席當地政府常委會,對接縣域內重點項目。在零售業務層面,提出「零售業務批發做」的經營思路,攜手縣總工會、企業工會、協會等舉辦信貸產品推介會,輔助開展信用教育、誠信教育。
服務「三農」等不得
——知「三農」、懂「三農」、愛「三農」,才能抓好「三農」工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信用信息被納入金融機構信用資料庫或政府部門主導建立的徵信平台,農民信用的金融價值正被快速發現。
李新月解釋說:「農民籌措資金習慣於向親朋好友借貸,沒有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打過交道,因此徵信系統顯示出的信用信息有限,農民缺少易變現的抵押物,所以銀行有必要搞清楚客戶的信用水平,儘量消除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等。」。
據了解,2018年以來,他們通過開辦「金融夜校」,創建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為更好地服務「三農」,該行實施「地推式」營銷。各支行召開以鄉鎮為單位的村支部書記會議,以村為單位的生產組長、經濟能人、有貸款需求農戶的村組會議,建立信貸檔案;對有貸款意願的客戶,登門拜訪,構築「親情式」營銷;推進信用村建設,在選取兩家支行作為試點的基礎上,已經統一模式、統一路徑,在轄內全面鋪開發展。
截至目前,該行已在全縣345個行政村設置600個「信貸公示牌」。已對縣內84家企業進行授信,授信額度達到11億元;對縣內80%以上的商戶進行走訪;對縣內12個鄉鎮130個村採集客戶信息22000餘戶,信貸預授信近7億元。
該行的優質服務不但得到當地農戶的歡迎,而且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魏邱鄉主要領導說:「延津農商銀行貼近民心,服務周到,是老百姓自己的銀行。」。
服務「三農」慢不得
——鄉村振興持續加力,助力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
為破解「貸款慢」問題,該行通過公眾號、網站、信貸小程序等告知客戶貸款需要提供的資料,讓客戶少跑路。為簡化信貸手續,該行把之前的十幾張信貸審批表,簡化為「一張表」。為加快信貸審批,該行把定期召開的貸審會改為小額貸款及時審批、大額貸款按需審批,讓金融活水快速流進農戶口袋中。
該行大力開發特色金融服務項目,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穩步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強力推出「鄉村振興貸系列」之「租金貸、裝修貸、教師貸、天使貸、黨員貸、榮譽貸、星級貸、軍功章貸」信貸產品,創新擔保模式,實施線上申請辦貸等。該行還從組織領導、制度保障、考核評價等多方面著手,支持「三農」業務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我們把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全行的『一號工程』強力推進。通過信用評定、普惠金融、科技推廣、經濟信息發布、公益捐助、金融扶貧、金融知識宣傳、信用環境治理等,徹底激活縣域經濟,真正構建一家有擔當的現代銀行。」。
服務「三農」坐不住
——多項舉措攥成拳頭,重中之重落在實處。
「我們把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調整信貸結構、優化信貸投向、提高信貸質量、增強服務功能的重要工作來抓,在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治理、現代農業發展上下功夫,重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破解貸款『難、慢、貴』問題,滿足城鄉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該行董事長李新月表示。
今年年初,該行成立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制訂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以陽光信貸為引領,做實、做深、做精農村金融。在工作中大力支持鄉村「三產」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旅遊發展、鄉村脫貧攻堅發展、鄉村產權改革、鄉村能人興業、鄉村科技升級、鄉村基礎改善、鄉村誠信建設等方面。在支持縣域經濟中,定時召開銀企座談會,釋放貸款信息,篩選存量客戶名單,拜訪優質客戶。列席當地政府常委會,對接縣域內重點項目。在零售業務層面,提出「零售業務批發做」的經營思路,攜手縣總工會、企業工會、協會等舉辦信貸產品推介會,輔助開展信用教育、誠信教育。
服務「三農」等不得
——知「三農」、懂「三農」、愛「三農」,才能抓好「三農」工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信用信息被納入金融機構信用資料庫或政府部門主導建立的徵信平台,農民信用的金融價值正被快速發現。
李新月解釋說:「農民籌措資金習慣於向親朋好友借貸,沒有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打過交道,因此徵信系統顯示出的信用信息有限,農民缺少易變現的抵押物,所以銀行有必要搞清楚客戶的信用水平,儘量消除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等。」。
據了解,2018年以來,他們通過開辦「金融夜校」,創建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為更好地服務「三農」,該行實施「地推式」營銷。各支行召開以鄉鎮為單位的村支部書記會議,以村為單位的生產組長、經濟能人、有貸款需求農戶的村組會議,建立信貸檔案;對有貸款意願的客戶,登門拜訪,構築「親情式」營銷;推進信用村建設,在選取兩家支行作為試點的基礎上,已經統一模式、統一路徑,在轄內全面鋪開發展。
截至目前,該行已在全縣345個行政村設置600個「信貸公示牌」。已對縣內84家企業進行授信,授信額度達到11億元;對縣內80%以上的商戶進行走訪;對縣內12個鄉鎮130個村採集客戶信息22000餘戶,信貸預授信近7億元。
該行的優質服務不但得到當地農戶的歡迎,而且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魏邱鄉主要領導說:「延津農商銀行貼近民心,服務周到,是老百姓自己的銀行。」。
服務「三農」慢不得
——鄉村振興持續加力,助力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
為破解「貸款慢」問題,該行通過公眾號、網站、信貸小程序等告知客戶貸款需要提供的資料,讓客戶少跑路。為簡化信貸手續,該行把之前的十幾張信貸審批表,簡化為「一張表」。為加快信貸審批,該行把定期召開的貸審會改為小額貸款及時審批、大額貸款按需審批,讓金融活水快速流進農戶口袋中。
該行大力開發特色金融服務項目,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穩步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強力推出「鄉村振興貸系列」之「租金貸、裝修貸、教師貸、天使貸、黨員貸、榮譽貸、星級貸、軍功章貸」信貸產品,創新擔保模式,實施線上申請辦貸等。該行還從組織領導、制度保障、考核評價等多方面著手,支持「三農」業務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我們把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全行的『一號工程』強力推進。通過信用評定、普惠金融、科技推廣、經濟信息發布、公益捐助、金融扶貧、金融知識宣傳、信用環境治理等,徹底激活縣域經濟,真正構建一家有擔當的現代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