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吸引力。全冊課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並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台。八組課文後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最後是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冊認識的字450個;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有350個。除了「識字」和課文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9.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三、教學策略:
(一)識字、寫字教學:
1.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記認字形。
2.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遊戲中、活動中、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
3.複習、鞏固識字要提倡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中進行。
4.在識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
(二)閱讀教學。
1.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2.進行閱讀教學,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在課堂教學中,對提問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口語交際教學教材中的八個口語交際,內容與本組專題有密切聯繫,且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會有話可說。
(四)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四、學生情況
二年級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後進生的學習,使他們逐步趕上大部隊。上期末的平均分92,及格率99%,優生率50%。
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周次教學內容。
1識字1、課文1—3課13課文20—21課、語文園地五。
2課文4、語文園地一14識字6、課文22—23課。
3識字2、課文5—6課15課文24—25課、語文園地六。
4課文7—8課、語文園地二16識字7、課文26—27課。
5國慶節放假17課文28—29課、語文園地七。
6識字3、課文9—10課18識字8、課文30—31課。
7課文11—12課19課文32—34課。
8語文園地三、識字420語文園地八、自讀課文。
9課文13—15課21期末複習。
10課文16—17、語文園地四22期末複習。
11期中複習、期中測試23期末檢測。
12識字5、課文18—19課。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一課「識字」、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的形式多樣,有詞語、成語、諺語、三字經、對聯、兒歌等。全冊課文共三十四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對學生有較強吸引力。全冊課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隨文注音,生字在當頁文下列出,注有漢語拼音並配有賞心悅目的背景圖,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台。八組課文後安排了六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最後是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冊認識的字450個;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有350個。除了「識字」和課文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9.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三、教學策略:
(一)識字、寫字教學:
1.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記認字形。
2.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遊戲中、活動中、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
3.複習、鞏固識字要提倡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中進行。
4.在識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
(二)閱讀教學。
1.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2.進行閱讀教學,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在課堂教學中,對提問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口語交際教學教材中的八個口語交際,內容與本組專題有密切聯繫,且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會有話可說。
(四)語文綜合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四、學生情況
二年級大部分同學學習認真,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按時完成作業,他們聰明好學。但也有少數一部分同學基礎較差,個別同學頭腦不夠聰明,反映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後進生的學習,使他們逐步趕上大部隊。上期末的平均分92,及格率99%,優生率50%。
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周次教學內容。
1識字1、課文1—3課13課文20—21課、語文園地五。
2課文4、語文園地一14識字6、課文22—23課。
3識字2、課文5—6課15課文24—25課、語文園地六。
4課文7—8課、語文園地二16識字7、課文26—27課。
5國慶節放假17課文28—29課、語文園地七。
6識字3、課文9—10課18識字8、課文30—31課。
7課文11—12課19課文32—34課。
8語文園地三、識字420語文園地八、自讀課文。
9課文13—15課21期末複習。
10課文16—17、語文園地四22期末複習。
11期中複習、期中測試23期末檢測。
12識字5、課文18—19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