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的方面
1、認真學習,提高認識。《十項制度》下發後,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通過召開黨組會、辦公會、全體幹部職工大會等形式,迅速組織學習傳達。市審批中心在學習領會過程中,分別組織召開了主任辦公會、窗口負責人會議和全體人員大會,要求涉及生產性項目審批的6個重要窗口負責人進行了表態發言,並進行了《十項制度》和中心各項規章制度的閉卷測試。市發改委在認真組織本委人員學習吃透《十項制度》精神的同時,還將《十項制度》印送至全市150家骨幹企業負責人。通過深入學習,全市上下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貫徹落實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家普遍認為《十項制度》是緊環境下抓機遇,實現「彎道超車」的有力舉措,制度「切中時弊」,「對症下藥」,針對性和操作性強,對提高機關效能,優化發展環境,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2、深刻剖析,查擺問題。各部門在貫徹落實《十項制度》過程中,能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際,認真進行查擺剖析,查找各部門自身存在的不適應、不符合《十項制度》以及影響行政效能、制約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市科技局經過分析排查,查找出部門與企業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部門內部統的功能不夠到位、主動為企業服務的意識不強等問題。市文化局採取納諫與自查相結合的形式,查找出缺乏創新動力、缺乏調查研究、缺乏競爭氛圍、官本位思想時有存在等問題。市建設局對23個行政許可項目逐一進行排查,共查找出辦理程序、服務效率、機關作風等9個方面的問題,並按照服務承諾優化制度的要求制定對策。
3、緊貼實際,強化措施。為了確保《十項制度》更好地貫徹執行,各部門從提高工作實效出發,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作風,採取了多種切合實際的做法,制訂和完善了很多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辦法措施。市外經局結合加快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出台了重大項目提前介入制和申報材料網上預審制。市安監局為貫徹執行好執法檢查報告制度,實行計劃管理,每月25日前,排出下一個月的檢查計劃,匯總後及時向市委辦和市政府辦報告。市質檢局設計「執法檢查申報(登記)表」,由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前進行填報,詳細說明檢查事由、時間、對象等事項,提前報市委辦、市政府辦審批或送鄉鎮秘書室登記備案。為了進一步落實服務承諾優化制度,市國土局對所有受理事項的辦理結果通過電話或簡訊及時告知,市地稅局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地域限制,實現辦稅服務廳同城通辦。
4、嚴明紀律,加強監管。為了解決制度執行難、落實打折扣的問題,促進長效管理,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加強督促和檢查。市公安局將貫徹落實《十項制度》列入對各單位的季度和年度考核中,對落實不好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海門市公安局問責辦法》處理。海門工商局堅持每周對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和通報,同時聘請10名效能行風監督志願者對全系統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評議。市文化局完善了機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和領導幹部問責辦法,對違反制度、影響發展的行為從嚴查處。市建設局規定在執行「十項制度」中,無論是誰,如果失職造成後果情節輕微的,第一次批評教育,第二次誡免談話,第三次調離崗位,情節嚴重的追究相應責任。
二、存在問題
少數部門對貫徹執行《十項制度》重視不夠,作風不實,措施不力。有的對提升行政效能、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到位,沒有吃透文件精神,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只滿足於一般性的了解掌握。有的認為《十項制度》與本部門的工作聯繫不緊,只作為一項臨時性的任務來完成,敷衍了事,存在照搬照抄,以文件貫徹文件的現象,在落實上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有的不是認真研究本部門貫徹落實的實際情況,而是熱衷於做表面文章,空喊口號,說起來誇誇其談,聽起來頭頭是道,制訂了許多大而空的所謂辦法措施,卻沒有可操作性,脫離實際。個別單位擺不正部門與全局的關係,不能從優化環境與加快發展的大局出發,片面強調部門的特殊性,感到執行制度有難度。
三、下步打算
1、深入調查了解。採取上門走訪、發送信函、集中座談等形式,從基層領導、企業負責人、項目辦理人員、效能特邀監督員以及被服務對象處,多方面了解掌握市直機關各部門,尤其是主要服務經濟部門和執法部門貫徹落實《十項制度》的具體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責令限期整改。
2、加強明查暗訪。把《十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作為今後明查暗訪工作的重點內容。一方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各服務窗口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明查;另一方面,組織暗訪人員,重點對主要服務經濟部門、執法部門的熱點崗位工作人員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經常性的暗訪活動。
3、加大宣傳力度。在5月份的基礎上,通過《海門日報》效能建設專欄和《效能建設簡報》等輿論載體,繼續對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十項制度》的具體舉措進行專題宣傳,對熱點崗位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制度,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先進事跡進行適度宣傳,對執行制度打折扣,甚至拒不執行,影響投資環境和機關效能的反面案例進行及時披露和曝光。
4、建立報告制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專題報告,反映市直機關各部門貫徹執行《十項制度》的情況,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執行制度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執行制度的先進典型和違反制度的反面典型等具體情況。
5、強化督查考核。儘快擬制統一格式的《辦不成報告單》和《執法檢查報告表》的樣本,提交市委、市政府審批通過後,印發各鄉鎮各部門,對落實情況組織經常性的督查,同時把市直機關各部門貫徹執行《十項制度》的情況與年終效能考核相掛鈎,確保《十項制度》貫徹落實到位。
1、認真學習,提高認識。《十項制度》下發後,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通過召開黨組會、辦公會、全體幹部職工大會等形式,迅速組織學習傳達。市審批中心在學習領會過程中,分別組織召開了主任辦公會、窗口負責人會議和全體人員大會,要求涉及生產性項目審批的6個重要窗口負責人進行了表態發言,並進行了《十項制度》和中心各項規章制度的閉卷測試。市發改委在認真組織本委人員學習吃透《十項制度》精神的同時,還將《十項制度》印送至全市150家骨幹企業負責人。通過深入學習,全市上下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貫徹落實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家普遍認為《十項制度》是緊環境下抓機遇,實現「彎道超車」的有力舉措,制度「切中時弊」,「對症下藥」,針對性和操作性強,對提高機關效能,優化發展環境,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2、深刻剖析,查擺問題。各部門在貫徹落實《十項制度》過程中,能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際,認真進行查擺剖析,查找各部門自身存在的不適應、不符合《十項制度》以及影響行政效能、制約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市科技局經過分析排查,查找出部門與企業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部門內部統的功能不夠到位、主動為企業服務的意識不強等問題。市文化局採取納諫與自查相結合的形式,查找出缺乏創新動力、缺乏調查研究、缺乏競爭氛圍、官本位思想時有存在等問題。市建設局對23個行政許可項目逐一進行排查,共查找出辦理程序、服務效率、機關作風等9個方面的問題,並按照服務承諾優化制度的要求制定對策。
3、緊貼實際,強化措施。為了確保《十項制度》更好地貫徹執行,各部門從提高工作實效出發,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作風,採取了多種切合實際的做法,制訂和完善了很多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辦法措施。市外經局結合加快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出台了重大項目提前介入制和申報材料網上預審制。市安監局為貫徹執行好執法檢查報告制度,實行計劃管理,每月25日前,排出下一個月的檢查計劃,匯總後及時向市委辦和市政府辦報告。市質檢局設計「執法檢查申報(登記)表」,由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前進行填報,詳細說明檢查事由、時間、對象等事項,提前報市委辦、市政府辦審批或送鄉鎮秘書室登記備案。為了進一步落實服務承諾優化制度,市國土局對所有受理事項的辦理結果通過電話或簡訊及時告知,市地稅局打破傳統意義上的地域限制,實現辦稅服務廳同城通辦。
4、嚴明紀律,加強監管。為了解決制度執行難、落實打折扣的問題,促進長效管理,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加強督促和檢查。市公安局將貫徹落實《十項制度》列入對各單位的季度和年度考核中,對落實不好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海門市公安局問責辦法》處理。海門工商局堅持每周對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和通報,同時聘請10名效能行風監督志願者對全系統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評議。市文化局完善了機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和領導幹部問責辦法,對違反制度、影響發展的行為從嚴查處。市建設局規定在執行「十項制度」中,無論是誰,如果失職造成後果情節輕微的,第一次批評教育,第二次誡免談話,第三次調離崗位,情節嚴重的追究相應責任。
二、存在問題
少數部門對貫徹執行《十項制度》重視不夠,作風不實,措施不力。有的對提升行政效能、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到位,沒有吃透文件精神,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只滿足於一般性的了解掌握。有的認為《十項制度》與本部門的工作聯繫不緊,只作為一項臨時性的任務來完成,敷衍了事,存在照搬照抄,以文件貫徹文件的現象,在落實上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有的不是認真研究本部門貫徹落實的實際情況,而是熱衷於做表面文章,空喊口號,說起來誇誇其談,聽起來頭頭是道,制訂了許多大而空的所謂辦法措施,卻沒有可操作性,脫離實際。個別單位擺不正部門與全局的關係,不能從優化環境與加快發展的大局出發,片面強調部門的特殊性,感到執行制度有難度。
三、下步打算
1、深入調查了解。採取上門走訪、發送信函、集中座談等形式,從基層領導、企業負責人、項目辦理人員、效能特邀監督員以及被服務對象處,多方面了解掌握市直機關各部門,尤其是主要服務經濟部門和執法部門貫徹落實《十項制度》的具體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責令限期整改。
2、加強明查暗訪。把《十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作為今後明查暗訪工作的重點內容。一方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各服務窗口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明查;另一方面,組織暗訪人員,重點對主要服務經濟部門、執法部門的熱點崗位工作人員執行制度的情況進行經常性的暗訪活動。
3、加大宣傳力度。在5月份的基礎上,通過《海門日報》效能建設專欄和《效能建設簡報》等輿論載體,繼續對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十項制度》的具體舉措進行專題宣傳,對熱點崗位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制度,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先進事跡進行適度宣傳,對執行制度打折扣,甚至拒不執行,影響投資環境和機關效能的反面案例進行及時披露和曝光。
4、建立報告制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專題報告,反映市直機關各部門貫徹執行《十項制度》的情況,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執行制度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執行制度的先進典型和違反制度的反面典型等具體情況。
5、強化督查考核。儘快擬制統一格式的《辦不成報告單》和《執法檢查報告表》的樣本,提交市委、市政府審批通過後,印發各鄉鎮各部門,對落實情況組織經常性的督查,同時把市直機關各部門貫徹執行《十項制度》的情況與年終效能考核相掛鈎,確保《十項制度》貫徹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