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下面我主要圍繞「什麼是領導幹部應有的家規家風,堅決反對搞關照庇護、縱容溺愛」這一主題作個發言。發言題目是:領導幹部要「嚴家規、正家風、重家教」?
習主席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家』和『冢』一點之別,對家屬子女要求高一點才能成為幸福之家,低一點就可能葬送一個好家庭。」從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的各類案件中,都凸顯了「全家腐」的特徵,妻子「坑夫」、二代「坑爹」、家長「坑子」,這些教訓沉痛而深刻,再一次敲響了家規不嚴、家風不正、家教不好禍及子孫、貽害社會的警鐘,再一次告示我們家規連著國法、家風影響黨風、家教關乎長遠,不能看小了,看偏了,看輕了,尤其是對領導幹部來說,新形勢下要全面徹底肅清流毒影響、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就是要注重家庭建設,在嚴家規、正家風、重家教上用心用力,用健康純正的家風引領新時代好風尚。
一、針對「家規不嚴」的問題,必須剛嚴在前,以「法」治家。
周永康、令計劃等人不以法規約束家人,而以親情代替紀律,以寬容代替關愛,對子女親屬百般溺愛,毫無原則,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結果既害了自己、也毀了家人。從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和問題看,超過六成涉及親屬。有的對親屬失察失管,讓「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沒有經受住親情的考驗。
有的縱容包庇妻子兒女,對他們的違紀違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利用手中權力「撈人」「救火」,阻擾干預執法。
有的對家人平時不注重思想引導和提醒,使其防範意識和警惕性不高,結果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走「夫人路線」,攻破了「後院」,教訓發人深省。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吸取前車之鑑,克服「法外人」「特殊人」思想,做到嚴肅家規、嚴愛相濟、動遵法度。一是立家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周恩來為家人制定「十條家規」反對特權。
習仲勛教育子女們「勤儉持家、低調做人」。老一輩革命家在這方面身體力行,為我們作出了表率。作為領導幹部,要帶頭定好家規,讓家規家訓與黨紀國法接上軌、對上表。破家規,就是犯國法,畏法度,就是遵家規。
帶頭遵守家規,不義之「利」不沾,不道之「財」不取,不法之「手」不伸。
帶頭踐行家規,讓遵從者受益、違規者遭譴,形成家規家訓的剛嚴鐵力。二是融真愛。講人性、重家庭、講感情、愛家人,是人之常情,但領導幹部決不能以此為藉口,違反黨性原則,破壞黨紀國法,對家人親屬搞溺愛、偏愛、錯愛。「為親則計之長遠」。「畏法度,守規矩」就是對家庭的大愛、對親人的真愛。要愛在緊要之處,對家人的違規想法,要講清紀律、講清後果,幫助打消念頭、撲滅苗頭。
要愛在平時之舉,繁忙之際,多問候家人,閒暇之餘,多理理家務。
要愛在長遠之際,把家庭平平安安,子女身心健康,作為最大的目標去追求,最大的財富去堅守。三是正親私。開國少將甘祖昌夫人龔全珍老人一生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對正親私做了很好的詮釋,為我們立起了標杆,樹起了榜樣。我們領導幹部,就應該像龔全珍老人那樣,把正親情私利,追求公道大義,時時以集體、單位、大局利益為重,讓小家服從大家,讓私利讓位公利。要過好家庭關、親情關,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親屬不擾事。對自己及親屬要求更嚴、標準更高,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家人堅決不能做,普通人可以做的事家人也要慎重去做,不能讓別人找到短處,讓旁人指指點點。
二、針對「家風不正」的問題,必須警誡為先,以「廉」持家。
剖析紀委通報案件的教訓,不難看出,清廉失守,家中必百病叢生,不以「廉」持家,家道必邪氣滿盈!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對此並不引以為然。有的還沉醉在過去「潛規則」「舊習氣」中,對吃拿卡要那一套流連忘返。
有的對親屬和身邊人明里暗裡關照,在職務提升、工程承包、物資採購等方面,利用手中權力打招呼、開口子牟私利。
有的「圖方便」「有面子」,家人出行有公車,親屬旅遊有接待,個人宴請有報銷,私車來隊有油加,家屬辦事有捷徑。對這些問題,如果不「踩剎車」,勢必落個「一人不廉,全家不圓」的下場。「廉」是涵養家風、把住正氣、支撐家規的頂樑柱,領導幹部位高權重,必須警誡為先、身正為旗、以上率下。一是言傳身教,做出榜樣。「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領導幹部應自覺提高品位,樹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各種誘惑面前潔身自好,遠離是非之地、是非之人、是非之事。
要自覺端正品行,不做「兩面人」,要求別人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
要自覺樹好品德,不能開的口堅決不開,不能動用的權利堅決不用,不能沾染的錢物堅決不拿。二是防微杜漸,守住小節。守住小節,才能成就大義,防微杜漸,才能永保平安。革命志士方誌敏曾因其妻收受友人贈送的一塊絨布,對妻子嚴厲批評,並連夜將絨布送還。一塊布雖輕小,但小中有領導形象,輕中見家風底色。作為領導幹部,在涵養家風上,就是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勿以惡小而為之」,始終做到慎初、慎獨、慎微,時刻保持「久入芝蘭之室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的警醒。三是定心穩神,把好關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要抬高站位,定心穩神。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家德放在國運興衰的大環境中去看待,放在強國復興的大背景中去考驗,放在社會風尚的大潮流中去評判,對家風的涵養培塑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堅定的態度,有更自覺的行動。
要積極作為,把住關口,特別是面對改革這場大考,要把住家風這個口子,一言一行,要對家庭負責,為家人著想,不向家庭傳遞負能量,不做有損家風、有違家德的事,尤其是不能在清廉方面失守。
要頭腦清醒,自我約束。
三、針對「家教不好」的問題,必須躬行為重,以「德」養家。
縱觀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高級領導幹部,許多都是封妻蔭子導致子女親屬失於家教、道德淪喪。現實中,有的人前教育部屬一套,背後教育家人一套,甚至灌輸不健康的錢權思想。
有的熱衷不正當交往,亂拉男女關係,造成家庭不和諧。
有的默認「宰相門前七品官」,無視身邊人「扯大旗作虎皮」。
有的對親屬在外接受宴請,收受紅包不提醒矯正,對家屬直接指使下屬或公務員辦事聽之任之。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家教不好、家德敗壞正是引發問題的導火索。對領導幹部來說,必須牢記習主席「三個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把家庭建設好,把德行立起來。一是學以立德。中華民族自古就重視以優良的家規家風立德樹人,「孔明誡子」等故事廣為流傳。領導幹部要把學習擺在家庭建設的首位,與家人常講黨史國史,常看廉政故事,常學道德文化、增強家庭成員立德做人的意識,達到厚植家德、純潔家風的目的。二是教以養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領導幹部要引導親屬樹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正確金錢觀念,切記不義之財不可取。
樹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勤儉持家觀念,營造克勤克儉、戒驕去奢的家風環境。
樹立「百善孝為先」的孝悌興家觀念,克服給錢給物的錯誤思想,始終善事父母、教好子女。三是行以樹德。「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玉山縣虞元順老人帶領子孫義務行醫60餘載,成為傳播家庭美德的踐行者。我們就要像虞元順老人那樣,對家規家風常抓常思,對家德家教常塑常養,心不為物役,人不為物累。要做「正直人」,面對誘惑,不伸手、不苟合,坐得正、行得端。
要做「實在人」,關愛家人、善待親人、以心交心。
要做「純潔人」,實以謀事、修德明理、忠厚持家。
要做「高尚人」,追求遠大理想,培養健康情趣,以領導幹部在滌風勵德上的嘉言懿行,引領家庭文明新風尚,帶動黨風的清正純潔。
下面我主要圍繞「什麼是領導幹部應有的家規家風,堅決反對搞關照庇護、縱容溺愛」這一主題作個發言。發言題目是:領導幹部要「嚴家規、正家風、重家教」?
習主席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家』和『冢』一點之別,對家屬子女要求高一點才能成為幸福之家,低一點就可能葬送一個好家庭。」從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的各類案件中,都凸顯了「全家腐」的特徵,妻子「坑夫」、二代「坑爹」、家長「坑子」,這些教訓沉痛而深刻,再一次敲響了家規不嚴、家風不正、家教不好禍及子孫、貽害社會的警鐘,再一次告示我們家規連著國法、家風影響黨風、家教關乎長遠,不能看小了,看偏了,看輕了,尤其是對領導幹部來說,新形勢下要全面徹底肅清流毒影響、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就是要注重家庭建設,在嚴家規、正家風、重家教上用心用力,用健康純正的家風引領新時代好風尚。
一、針對「家規不嚴」的問題,必須剛嚴在前,以「法」治家。
周永康、令計劃等人不以法規約束家人,而以親情代替紀律,以寬容代替關愛,對子女親屬百般溺愛,毫無原則,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結果既害了自己、也毀了家人。從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和問題看,超過六成涉及親屬。有的對親屬失察失管,讓「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沒有經受住親情的考驗。
有的縱容包庇妻子兒女,對他們的違紀違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利用手中權力「撈人」「救火」,阻擾干預執法。
有的對家人平時不注重思想引導和提醒,使其防範意識和警惕性不高,結果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走「夫人路線」,攻破了「後院」,教訓發人深省。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吸取前車之鑑,克服「法外人」「特殊人」思想,做到嚴肅家規、嚴愛相濟、動遵法度。一是立家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周恩來為家人制定「十條家規」反對特權。
習仲勛教育子女們「勤儉持家、低調做人」。老一輩革命家在這方面身體力行,為我們作出了表率。作為領導幹部,要帶頭定好家規,讓家規家訓與黨紀國法接上軌、對上表。破家規,就是犯國法,畏法度,就是遵家規。
帶頭遵守家規,不義之「利」不沾,不道之「財」不取,不法之「手」不伸。
帶頭踐行家規,讓遵從者受益、違規者遭譴,形成家規家訓的剛嚴鐵力。二是融真愛。講人性、重家庭、講感情、愛家人,是人之常情,但領導幹部決不能以此為藉口,違反黨性原則,破壞黨紀國法,對家人親屬搞溺愛、偏愛、錯愛。「為親則計之長遠」。「畏法度,守規矩」就是對家庭的大愛、對親人的真愛。要愛在緊要之處,對家人的違規想法,要講清紀律、講清後果,幫助打消念頭、撲滅苗頭。
要愛在平時之舉,繁忙之際,多問候家人,閒暇之餘,多理理家務。
要愛在長遠之際,把家庭平平安安,子女身心健康,作為最大的目標去追求,最大的財富去堅守。三是正親私。開國少將甘祖昌夫人龔全珍老人一生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對正親私做了很好的詮釋,為我們立起了標杆,樹起了榜樣。我們領導幹部,就應該像龔全珍老人那樣,把正親情私利,追求公道大義,時時以集體、單位、大局利益為重,讓小家服從大家,讓私利讓位公利。要過好家庭關、親情關,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親屬不擾事。對自己及親屬要求更嚴、標準更高,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家人堅決不能做,普通人可以做的事家人也要慎重去做,不能讓別人找到短處,讓旁人指指點點。
二、針對「家風不正」的問題,必須警誡為先,以「廉」持家。
剖析紀委通報案件的教訓,不難看出,清廉失守,家中必百病叢生,不以「廉」持家,家道必邪氣滿盈!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對此並不引以為然。有的還沉醉在過去「潛規則」「舊習氣」中,對吃拿卡要那一套流連忘返。
有的對親屬和身邊人明里暗裡關照,在職務提升、工程承包、物資採購等方面,利用手中權力打招呼、開口子牟私利。
有的「圖方便」「有面子」,家人出行有公車,親屬旅遊有接待,個人宴請有報銷,私車來隊有油加,家屬辦事有捷徑。對這些問題,如果不「踩剎車」,勢必落個「一人不廉,全家不圓」的下場。「廉」是涵養家風、把住正氣、支撐家規的頂樑柱,領導幹部位高權重,必須警誡為先、身正為旗、以上率下。一是言傳身教,做出榜樣。「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領導幹部應自覺提高品位,樹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各種誘惑面前潔身自好,遠離是非之地、是非之人、是非之事。
要自覺端正品行,不做「兩面人」,要求別人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
要自覺樹好品德,不能開的口堅決不開,不能動用的權利堅決不用,不能沾染的錢物堅決不拿。二是防微杜漸,守住小節。守住小節,才能成就大義,防微杜漸,才能永保平安。革命志士方誌敏曾因其妻收受友人贈送的一塊絨布,對妻子嚴厲批評,並連夜將絨布送還。一塊布雖輕小,但小中有領導形象,輕中見家風底色。作為領導幹部,在涵養家風上,就是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勿以惡小而為之」,始終做到慎初、慎獨、慎微,時刻保持「久入芝蘭之室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的警醒。三是定心穩神,把好關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要抬高站位,定心穩神。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家德放在國運興衰的大環境中去看待,放在強國復興的大背景中去考驗,放在社會風尚的大潮流中去評判,對家風的涵養培塑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堅定的態度,有更自覺的行動。
要積極作為,把住關口,特別是面對改革這場大考,要把住家風這個口子,一言一行,要對家庭負責,為家人著想,不向家庭傳遞負能量,不做有損家風、有違家德的事,尤其是不能在清廉方面失守。
要頭腦清醒,自我約束。
三、針對「家教不好」的問題,必須躬行為重,以「德」養家。
縱觀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高級領導幹部,許多都是封妻蔭子導致子女親屬失於家教、道德淪喪。現實中,有的人前教育部屬一套,背後教育家人一套,甚至灌輸不健康的錢權思想。
有的熱衷不正當交往,亂拉男女關係,造成家庭不和諧。
有的默認「宰相門前七品官」,無視身邊人「扯大旗作虎皮」。
有的對親屬在外接受宴請,收受紅包不提醒矯正,對家屬直接指使下屬或公務員辦事聽之任之。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家教不好、家德敗壞正是引發問題的導火索。對領導幹部來說,必須牢記習主席「三個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把家庭建設好,把德行立起來。一是學以立德。中華民族自古就重視以優良的家規家風立德樹人,「孔明誡子」等故事廣為流傳。領導幹部要把學習擺在家庭建設的首位,與家人常講黨史國史,常看廉政故事,常學道德文化、增強家庭成員立德做人的意識,達到厚植家德、純潔家風的目的。二是教以養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領導幹部要引導親屬樹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正確金錢觀念,切記不義之財不可取。
樹立「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勤儉持家觀念,營造克勤克儉、戒驕去奢的家風環境。
樹立「百善孝為先」的孝悌興家觀念,克服給錢給物的錯誤思想,始終善事父母、教好子女。三是行以樹德。「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玉山縣虞元順老人帶領子孫義務行醫60餘載,成為傳播家庭美德的踐行者。我們就要像虞元順老人那樣,對家規家風常抓常思,對家德家教常塑常養,心不為物役,人不為物累。要做「正直人」,面對誘惑,不伸手、不苟合,坐得正、行得端。
要做「實在人」,關愛家人、善待親人、以心交心。
要做「純潔人」,實以謀事、修德明理、忠厚持家。
要做「高尚人」,追求遠大理想,培養健康情趣,以領導幹部在滌風勵德上的嘉言懿行,引領家庭文明新風尚,帶動黨風的清正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