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創新發展,激發教師教育動力。貫徹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把創新作為引領教師教育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創新教師教育機制,完善智庫、健全基地、融合項目和質量管理,優化教師教育的結構和功能,確保教師教育的功能轉型升級。1.機制協同創新。深化機制創新,理順國家、省、市、縣、校五級項目分級管理機制,健全市縣級政府、高等院校、培訓機構、教師進修學校和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分工協作、聯合立項、協同推進機制。加強教師教育系列標準建設和制度建設,研討印發《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管理實施方案》,完善五年一周期不少於360學時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督促教師培訓經費有關制度的落實。2.智庫互聯互通。組建教師教育智庫團隊。市教師進修學校、市幼兒師範學校要分別建立培訓專家庫,在完成好培訓任務的同時,要組織專家為全市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創建洛陽市教師教育協同創新聯盟,通過決策諮詢會、理論研討會、公眾評測會、專家論壇、課題引領等多種形式,實現市、縣教師教育專家庫和教師培訓團隊的互聯互通。3.基地共建共享。依託高等師範院校、遠程培訓機構、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和洛陽名師工作室聯盟,建立教師教育基地。持續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遴選一批辦學水平高、校本研修成效突出的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區域性校本研修示範基地。4.項目融合推進。深化教師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教師教育項目間的融合聯合,充分釋放教師教育服務基礎教育和社會發展的功能,將教師教育項目與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教育扶貧攻堅規劃等統籌結合、協調推進,實現教師教育精準扶貧。5.管理提質增效。實行全過程質量管理,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教師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河南省教師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系統,建立師範生培養和教師培訓檔案管理制度,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教師培訓項目質量、過程和管理有機結合。嘗試引入第三方參與教師教育項目評價,建立健全教師教育績效評價管理機制,促進教師教育管辦評分離。
二、堅持協調發展,優化教師教育結構。把協調作為教師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統籌教育資源,推動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一體化,實現職前職後優質資源相互補充與協調;按照「國培」「省培」抓示範,「市培」「縣培」抓骨幹,校本研修保全員的總體思路,統籌整合各級各類教師教育發展資源,實現骨幹教師與全體教師、鄉村教師與城鎮教師的協調發展,不斷增強教師教育發展的整體性。通過五級聯動機制,2017年計劃培訓教師1.6萬餘人。6.統籌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國培計劃」實施以項目縣為基本單位的推進機制,採用集中培訓和網絡研修、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影子教師與返崗實踐等相結合的混合動態延伸培訓模式,通過教師培訓團隊轉換脫產研修、鄉村教師訪名校、鄉村教師網絡研修、送教下鄉和鄉村校(園)長培訓等項目的實施,不斷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省培計劃」分示範性項目和一般性項目兩類,示範性項目聚焦省級名師、省級骨幹教師的持續專業成長;一般性項目聚焦省級名師培育對象、省級骨幹教師培育對象的培育。7.統籌實施「市培計劃」。一是實施學科教師精準培訓。依託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洛陽師範學院為我市培養學科教師1800名。二是依託市教師進修學校和市幼兒師範學校等「本土培訓基地」培養鄉村教師及幼兒園教師1920名。三是做好美麗園丁教育基金洛陽教育培訓項目的收尾工作,把北師大承擔的項目做深做實做好。
三、堅持綠色發展,引領教師教育風尚。通過教師教育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打造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教師教育文化。以師德建設為抓手,引導廣大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經師」與「人師」、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的統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形成教師、學生、學校和諧發展的格局。8.弘揚高尚師德師風。一是開展以「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開展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徵文及師德師風先進校評比活動。二是持續開展「河南最美教師」推薦和「洛陽最美教師」評選工作,協助做好教師節慶祝及典型宣傳活動。三是充分發揮師德專家庫作用,不斷充實專家庫人選,用師德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詮釋師德內涵,引領師德養成,確保師德教育效果。四是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城鄉教師的理念素養,提升依法執教、依法從教能力。9.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一是深入落實《洛陽市教育局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通知》精神,強化師德建設工作,加大優秀師德典型宣傳力度,健全師德標兵和師德先進個人表彰機制,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推動探索科學合理的師德考評標準和考核方式,建立宣傳、教育、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三是建立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加大對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查處力度。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晉升、評優、獎勵的最基本要求和最重要指標。10.繼續實施中小學生命與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工程。通過對基礎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教師的培訓,引導帶動全體教師不斷增強安全意識,使教師具備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和水平。11.充分發揮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基礎服務作用。一是進一步推動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轉型升級,夯實基礎條件,構建現代新型縣域教師發展中心。二是繼續推進省級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推動縣級落實分年度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標準化推進計劃。三是充分發揮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聯盟「抱團」發展的優勢,整合聯盟平台資源,以聯盟論壇、年度評估、優質課比賽、骨幹培訓等為抓手,以洛陽市教師教育聯動發展共同體建設為契機,主動融入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逐步提升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治理能力。
四、堅持共享發展,促進教師教育公平。2017年,教師教育項目更加聚焦貧困地區,更加聚焦鄉村教師,圍繞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做好教師教育領域內的教育扶貧攻堅工作,以師資的共享推動基礎教育的共享發展。12.深入實施「特崗計劃」。一量繼續實施「特崗計劃」招聘一定數量的特崗教師補充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加大體音美、英語、信息技術等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力度,提高特崗教師本地生源的比例。二是加強服務期內特崗教師的管理工作,認真落實服務期滿特崗教師工作崗位和編制,督促各設崗縣落實特崗教師的相關配套政策。三是關注特崗教師成長和發展,做好新招聘特崗教師的全員崗前培訓,加大對在職特崗教師的培訓力度。四是繼續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鼓勵國貧縣擇優遴選農村教育碩士研究生。13.實施省、市級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工作。本著「農村方向、小學定位、供需對接、全科培養、『兩免一補』、定向招生、定向就業」方針,2017年計劃招聘省級200名左右,市級150名小學全科教師,實現縣來縣去,聚焦於教學點的師資補充,全力落實省、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14.繼續做好部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是做好調研,摸清我市中小學教師需求狀況,二是組織參加全省免費師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通過多種途徑,確保我市2017屆免費師範畢業生全部落實任教學校並落實好相關政策,確保有編有崗。三是組織2017屆免費師範畢業生崗前培訓。四是指導各學校加強免費師範畢業生就業後的管理、教育和培養,監督履約情況,充分發揮免費師範畢業生的正能量.15.完善教師教育競賽體系建設。一是組織第二屆河南省農村教師優質課比賽。二是組織第九屆河南省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優質課比賽暨2017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三是組織第九屆河南省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生教學技能比賽和2017年幼兒師範學校教師優質課大賽。四是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單位評比活動。16.落實中小學教師援疆培訓工作。根據河南省「十三五」援疆工作方案及省教育廳的部署安排,認真做好我市教師援疆支教及新疆教師來我市跟崗學習等工作。
二、堅持協調發展,優化教師教育結構。把協調作為教師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統籌教育資源,推動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一體化,實現職前職後優質資源相互補充與協調;按照「國培」「省培」抓示範,「市培」「縣培」抓骨幹,校本研修保全員的總體思路,統籌整合各級各類教師教育發展資源,實現骨幹教師與全體教師、鄉村教師與城鎮教師的協調發展,不斷增強教師教育發展的整體性。通過五級聯動機制,2017年計劃培訓教師1.6萬餘人。6.統籌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國培計劃」實施以項目縣為基本單位的推進機制,採用集中培訓和網絡研修、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影子教師與返崗實踐等相結合的混合動態延伸培訓模式,通過教師培訓團隊轉換脫產研修、鄉村教師訪名校、鄉村教師網絡研修、送教下鄉和鄉村校(園)長培訓等項目的實施,不斷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省培計劃」分示範性項目和一般性項目兩類,示範性項目聚焦省級名師、省級骨幹教師的持續專業成長;一般性項目聚焦省級名師培育對象、省級骨幹教師培育對象的培育。7.統籌實施「市培計劃」。一是實施學科教師精準培訓。依託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洛陽師範學院為我市培養學科教師1800名。二是依託市教師進修學校和市幼兒師範學校等「本土培訓基地」培養鄉村教師及幼兒園教師1920名。三是做好美麗園丁教育基金洛陽教育培訓項目的收尾工作,把北師大承擔的項目做深做實做好。
三、堅持綠色發展,引領教師教育風尚。通過教師教育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打造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教師教育文化。以師德建設為抓手,引導廣大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經師」與「人師」、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的統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形成教師、學生、學校和諧發展的格局。8.弘揚高尚師德師風。一是開展以「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開展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徵文及師德師風先進校評比活動。二是持續開展「河南最美教師」推薦和「洛陽最美教師」評選工作,協助做好教師節慶祝及典型宣傳活動。三是充分發揮師德專家庫作用,不斷充實專家庫人選,用師德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詮釋師德內涵,引領師德養成,確保師德教育效果。四是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城鄉教師的理念素養,提升依法執教、依法從教能力。9.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一是深入落實《洛陽市教育局關於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通知》精神,強化師德建設工作,加大優秀師德典型宣傳力度,健全師德標兵和師德先進個人表彰機制,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推動探索科學合理的師德考評標準和考核方式,建立宣傳、教育、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工作機制。三是建立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加大對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查處力度。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晉升、評優、獎勵的最基本要求和最重要指標。10.繼續實施中小學生命與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工程。通過對基礎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教師的培訓,引導帶動全體教師不斷增強安全意識,使教師具備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和水平。11.充分發揮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基礎服務作用。一是進一步推動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轉型升級,夯實基礎條件,構建現代新型縣域教師發展中心。二是繼續推進省級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推動縣級落實分年度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標準化推進計劃。三是充分發揮縣級教師培訓機構聯盟「抱團」發展的優勢,整合聯盟平台資源,以聯盟論壇、年度評估、優質課比賽、骨幹培訓等為抓手,以洛陽市教師教育聯動發展共同體建設為契機,主動融入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各個環節,逐步提升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治理能力。
四、堅持共享發展,促進教師教育公平。2017年,教師教育項目更加聚焦貧困地區,更加聚焦鄉村教師,圍繞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做好教師教育領域內的教育扶貧攻堅工作,以師資的共享推動基礎教育的共享發展。12.深入實施「特崗計劃」。一量繼續實施「特崗計劃」招聘一定數量的特崗教師補充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加大體音美、英語、信息技術等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力度,提高特崗教師本地生源的比例。二是加強服務期內特崗教師的管理工作,認真落實服務期滿特崗教師工作崗位和編制,督促各設崗縣落實特崗教師的相關配套政策。三是關注特崗教師成長和發展,做好新招聘特崗教師的全員崗前培訓,加大對在職特崗教師的培訓力度。四是繼續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鼓勵國貧縣擇優遴選農村教育碩士研究生。13.實施省、市級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工作。本著「農村方向、小學定位、供需對接、全科培養、『兩免一補』、定向招生、定向就業」方針,2017年計劃招聘省級200名左右,市級150名小學全科教師,實現縣來縣去,聚焦於教學點的師資補充,全力落實省、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14.繼續做好部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是做好調研,摸清我市中小學教師需求狀況,二是組織參加全省免費師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通過多種途徑,確保我市2017屆免費師範畢業生全部落實任教學校並落實好相關政策,確保有編有崗。三是組織2017屆免費師範畢業生崗前培訓。四是指導各學校加強免費師範畢業生就業後的管理、教育和培養,監督履約情況,充分發揮免費師範畢業生的正能量.15.完善教師教育競賽體系建設。一是組織第二屆河南省農村教師優質課比賽。二是組織第九屆河南省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優質課比賽暨2017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三是組織第九屆河南省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生教學技能比賽和2017年幼兒師範學校教師優質課大賽。四是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單位評比活動。16.落實中小學教師援疆培訓工作。根據河南省「十三五」援疆工作方案及省教育廳的部署安排,認真做好我市教師援疆支教及新疆教師來我市跟崗學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