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結合學習思考和工作實際,我就延安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怎樣學、怎麼看、怎麼干」三個方面的問題作如下發言。我的發言題目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推動延安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基本內涵和要求
一是十九大的重大判斷。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現代金融、開放合作六個方面作出戰略部署。這是繼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之後又一重大判斷和創新成果。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確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會議講話中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包含的「七個堅持」,這是十八大以來推動經濟發展的理論結晶、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性概括。三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涵。高質量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並從理念、供給、需求、投入產出、分配、宏觀經濟循環六個方面進行論述,得出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內涵變化。四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三個必然要求的發展。五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以「五個牢牢把握」來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上述五個方面是我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一定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在研究轉化、系統謀劃、精準施策、落地見效上出實招,推動延安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二、堅持以穩中求進的辯證思維審視延安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講「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看問題、想對策、抓落實,都要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尊重規律,既反對消極應付、不思進取,又反對衝動蠻幹、急於求成,該穩的要穩住,該進的要進取,把握好工作節奏和力度。」這是我們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總書記不僅講原則、提要求,還給我們教方法。發展階段調整也是處理穩和進的關係。回顧我市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在提出建設能源化工基地、引水興工、「三區九園」之後,形成了「穩油、增氣、擴煤、興電、促轉化」工作思路;到市五次黨代會提出五大戰略、城區園區景區集中集約集群化承載,提出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篇文章,為延安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發展特別是邁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證明是正確的。去年,我市緊盯追趕超越目標,兩手發力,在「穩」字上下功夫,在「進」字上求突破,穩住了石油、煤炭和煙草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大幅提升,全市經濟實現了穩中有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特別是經過多年發展、創新探索和接續奮鬥,我市已具備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條件。但經濟總量小、結構差、增速慢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一是經濟結構不平衡。三次產業占比為9.5∶56.2∶34.3,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17.3和8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占gdp比重僅為28.8%。二是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全市縣域經濟平均規模僅為80.4億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88∶1。三是潛力釋放不充分。gdp增速全省第九,總量全省第七,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四是有效供給不充分。特色農產品深加工不夠,初級工業產品多,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水平較低。五是動力轉換不充分。科技進步貢獻率僅為38.5%,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占gdp比重僅為0.53%,民間投資占比僅為10%左右。
總之,我市高質量發展既是如何揚長,更是怎樣補短的過程。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把做大總量、做高質量、做快速度、做優結構、做好效益有機統一起來,使我市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力爭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讓延安經濟邁入全省第一方陣,使全市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推動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決打好三場硬仗
在追趕超越的今天,我們要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從2018年開始,各項經濟指標都要堅持「跳起來摘桃子」「八九不離十」,以8%為底線、9%居中、10%以上為高線,各項任務高增長、高標準、嚴要求。為實現我市確定的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左右的任務目標,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速度增長的有機統一,我們要舉全市之力堅決打好「三場硬仗」。
(一)打好產業轉型發展硬仗。
一是推動石油工業「一穩三進」。穩定原油生產,促進天然氣、化工產品、油品銷售終端全面增加。通過科技進步,不斷提高採收率、降低開採成本,長期穩定原油產量,打造「百年油田」;爭取延長所產原油全部就地轉化利用,支持延長石油建設更多的銷售終端;整合資源,加大投資,盤活做大延安石油天然氣公司,為我市能源產業發展提供資源接續和有力支撐;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十三五」末,全市天然氣產量達到100億立方米,遠期達到200億立方米,建設一批lng項目;以延長石油大型能化項目為龍頭,深入研發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謀劃建設一批能化項目。二是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工業「一穩六進」。穩定煤炭產量,促進煤化工、電源點建設、電力外送通道、高載能產業和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延安綜合能源基地發展規劃落地生根,繼續開展煤炭資源整合,穩定全市煤炭產量5000萬噸/年;加快推進子長500萬噸低階煤多聯產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用好用足指標,建設一批火電、風電、光伏項目,同步推進延安至河北、湖北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和鋁鎂合金、新型玻璃、航空航天等高載能、新材料項目,實現輸出外送和就地轉化「兩條腿走路」。三是推動非能源工業「一穩五進」。穩定煙草工業,繼續做強做大「延安」系列捲菸品牌,調整提高產品結構,擴大自主品牌和高端捲菸生產銷售;加快發展以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軍民融合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四是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繼續推進革命舊址保護提升、五大文化產業園區等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整合捆綁創建5a級紅色旅遊景區。大力發展紅色教育培訓產業,以舊城改造和城區、園區、景區建設為抓手,以延安和國家部委、行業單位、兄弟省市、大型企業合作為重點,建設一批培訓基地、教學基地和配套酒店設施,打造紅色文化傳播基地、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和國家級紅色教育培訓基地。五是推進蘋果後整理。穩定全市蘋果種植面積,促進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轉變,促進蘋果種植提質增效,促進蘋果後整理基地化、標準化、品牌化,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六是下大氣力發展新經濟。以發展總部、平台、流動、數字經濟為目標,努力使之成為我市一大支柱。
(二)打好深化開放硬仗。
一是切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重點推進延安相對集中審批試點工作、行政審批服務局組建運行、水務一體化改革、國企改革、國資集中監管、「三供一業」等重大改革任務。二是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出台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門檻,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更多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市場主體。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支持非公企業進入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和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運營。三是加強與北京的溝通聯繫。要善於向中央和國家部委、大型企業要政策、資金、項目支持,搞革命老區改革試驗創新。搞金融全牌照、大數據,深化能源綜合改革。聘請國家級專家為我市產業發展進行謀劃策劃和頂層設計,增強企業、產品和項目的競爭力。四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西安」發展戰略。利用高鐵與西安建立一小時經濟圈,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聚集。五是與榆林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我市政治優勢和榆林能源資源優勢,加強優勢互補,共同謀劃一批以煤-電-高載能、新材料為主的高端能源轉化項目,實現合作共贏。六是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兄弟地市的合作。以我市與無錫、佛山、深圳、瀋陽、遵義等城市合作為重點,爭取在產業轉移、產品輸出、人才引進、教育培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硬仗。
一是要構建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年內建成延安新機場,謀劃建設宜川壺口、延川乾坤灣等一批通用機場;加密增開西延動車組,推進西延高鐵年內開工建設,延榆高鐵儘早獲批,延安城區軌道交通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增強水資源保障能力。建成南溝門水庫、黃河引水工程,新建引洛濟延、龍安水庫等一批骨幹水源工程,推行階梯水價、分質供水和中水回用,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消除水資源瓶頸制約。三是建設區域性電源基地。持續推進a類城市供電網建設,逐步形成以750千伏延安變為核心、330千伏變為中心的主網結構,強化區域電力保障。四是繼續提升了城鎮化水平。繼續加快新區建設、舊城改造、疏解老城密度和功能,規劃建設一批工業、農業、文化旅遊和商貿物流園區,推動產業園區與城鎮建設互動融合發展。五是加強生態建設。持續抓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進延河、洛河綜合治理和治溝造地、鐵腕治霾等工作,讓延安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好。
我市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既充滿許多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又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我們要做好應對、化解工作。我們一定要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拚命精神,奮力譜寫我市新時代追趕超越發展的新篇章。
按照會議安排,結合學習思考和工作實際,我就延安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怎樣學、怎麼看、怎麼干」三個方面的問題作如下發言。我的發言題目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推動延安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基本內涵和要求
一是十九大的重大判斷。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現代金融、開放合作六個方面作出戰略部署。這是繼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之後又一重大判斷和創新成果。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確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會議講話中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包含的「七個堅持」,這是十八大以來推動經濟發展的理論結晶、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性概括。三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涵。高質量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並從理念、供給、需求、投入產出、分配、宏觀經濟循環六個方面進行論述,得出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內涵變化。四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三個必然要求的發展。五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以「五個牢牢把握」來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上述五個方面是我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一定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在研究轉化、系統謀劃、精準施策、落地見效上出實招,推動延安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二、堅持以穩中求進的辯證思維審視延安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講「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看問題、想對策、抓落實,都要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尊重規律,既反對消極應付、不思進取,又反對衝動蠻幹、急於求成,該穩的要穩住,該進的要進取,把握好工作節奏和力度。」這是我們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總書記不僅講原則、提要求,還給我們教方法。發展階段調整也是處理穩和進的關係。回顧我市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在提出建設能源化工基地、引水興工、「三區九園」之後,形成了「穩油、增氣、擴煤、興電、促轉化」工作思路;到市五次黨代會提出五大戰略、城區園區景區集中集約集群化承載,提出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篇文章,為延安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發展特別是邁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證明是正確的。去年,我市緊盯追趕超越目標,兩手發力,在「穩」字上下功夫,在「進」字上求突破,穩住了石油、煤炭和煙草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大幅提升,全市經濟實現了穩中有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特別是經過多年發展、創新探索和接續奮鬥,我市已具備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條件。但經濟總量小、結構差、增速慢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一是經濟結構不平衡。三次產業占比為9.5∶56.2∶34.3,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17.3和8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占gdp比重僅為28.8%。二是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全市縣域經濟平均規模僅為80.4億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88∶1。三是潛力釋放不充分。gdp增速全省第九,總量全省第七,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四是有效供給不充分。特色農產品深加工不夠,初級工業產品多,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水平較低。五是動力轉換不充分。科技進步貢獻率僅為38.5%,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占gdp比重僅為0.53%,民間投資占比僅為10%左右。
總之,我市高質量發展既是如何揚長,更是怎樣補短的過程。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把做大總量、做高質量、做快速度、做優結構、做好效益有機統一起來,使我市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力爭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讓延安經濟邁入全省第一方陣,使全市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推動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決打好三場硬仗
在追趕超越的今天,我們要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從2018年開始,各項經濟指標都要堅持「跳起來摘桃子」「八九不離十」,以8%為底線、9%居中、10%以上為高線,各項任務高增長、高標準、嚴要求。為實現我市確定的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和9%左右的任務目標,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速度增長的有機統一,我們要舉全市之力堅決打好「三場硬仗」。
(一)打好產業轉型發展硬仗。
一是推動石油工業「一穩三進」。穩定原油生產,促進天然氣、化工產品、油品銷售終端全面增加。通過科技進步,不斷提高採收率、降低開採成本,長期穩定原油產量,打造「百年油田」;爭取延長所產原油全部就地轉化利用,支持延長石油建設更多的銷售終端;整合資源,加大投資,盤活做大延安石油天然氣公司,為我市能源產業發展提供資源接續和有力支撐;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十三五」末,全市天然氣產量達到100億立方米,遠期達到200億立方米,建設一批lng項目;以延長石油大型能化項目為龍頭,深入研發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謀劃建設一批能化項目。二是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工業「一穩六進」。穩定煤炭產量,促進煤化工、電源點建設、電力外送通道、高載能產業和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延安綜合能源基地發展規劃落地生根,繼續開展煤炭資源整合,穩定全市煤炭產量5000萬噸/年;加快推進子長500萬噸低階煤多聯產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用好用足指標,建設一批火電、風電、光伏項目,同步推進延安至河北、湖北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和鋁鎂合金、新型玻璃、航空航天等高載能、新材料項目,實現輸出外送和就地轉化「兩條腿走路」。三是推動非能源工業「一穩五進」。穩定煙草工業,繼續做強做大「延安」系列捲菸品牌,調整提高產品結構,擴大自主品牌和高端捲菸生產銷售;加快發展以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軍民融合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四是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繼續推進革命舊址保護提升、五大文化產業園區等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整合捆綁創建5a級紅色旅遊景區。大力發展紅色教育培訓產業,以舊城改造和城區、園區、景區建設為抓手,以延安和國家部委、行業單位、兄弟省市、大型企業合作為重點,建設一批培訓基地、教學基地和配套酒店設施,打造紅色文化傳播基地、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和國家級紅色教育培訓基地。五是推進蘋果後整理。穩定全市蘋果種植面積,促進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轉變,促進蘋果種植提質增效,促進蘋果後整理基地化、標準化、品牌化,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六是下大氣力發展新經濟。以發展總部、平台、流動、數字經濟為目標,努力使之成為我市一大支柱。
(二)打好深化開放硬仗。
一是切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重點推進延安相對集中審批試點工作、行政審批服務局組建運行、水務一體化改革、國企改革、國資集中監管、「三供一業」等重大改革任務。二是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出台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門檻,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更多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市場主體。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支持非公企業進入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和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運營。三是加強與北京的溝通聯繫。要善於向中央和國家部委、大型企業要政策、資金、項目支持,搞革命老區改革試驗創新。搞金融全牌照、大數據,深化能源綜合改革。聘請國家級專家為我市產業發展進行謀劃策劃和頂層設計,增強企業、產品和項目的競爭力。四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西安」發展戰略。利用高鐵與西安建立一小時經濟圈,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聚集。五是與榆林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我市政治優勢和榆林能源資源優勢,加強優勢互補,共同謀劃一批以煤-電-高載能、新材料為主的高端能源轉化項目,實現合作共贏。六是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兄弟地市的合作。以我市與無錫、佛山、深圳、瀋陽、遵義等城市合作為重點,爭取在產業轉移、產品輸出、人才引進、教育培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硬仗。
一是要構建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年內建成延安新機場,謀劃建設宜川壺口、延川乾坤灣等一批通用機場;加密增開西延動車組,推進西延高鐵年內開工建設,延榆高鐵儘早獲批,延安城區軌道交通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增強水資源保障能力。建成南溝門水庫、黃河引水工程,新建引洛濟延、龍安水庫等一批骨幹水源工程,推行階梯水價、分質供水和中水回用,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消除水資源瓶頸制約。三是建設區域性電源基地。持續推進a類城市供電網建設,逐步形成以750千伏延安變為核心、330千伏變為中心的主網結構,強化區域電力保障。四是繼續提升了城鎮化水平。繼續加快新區建設、舊城改造、疏解老城密度和功能,規劃建設一批工業、農業、文化旅遊和商貿物流園區,推動產業園區與城鎮建設互動融合發展。五是加強生態建設。持續抓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進延河、洛河綜合治理和治溝造地、鐵腕治霾等工作,讓延安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好。
我市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既充滿許多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又面臨不少風險挑戰,我們要做好應對、化解工作。我們一定要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拚命精神,奮力譜寫我市新時代追趕超越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