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塑膠廠不符合產業規劃,未取得環評手續,臭氣熏天,污染嚴重,現在對你們進行斷電處理,限你們立即關停搬遷。」日前,在涪城區城郊鄉大包梁村1組,一原本被關停的塑膠廠偷偷生產被鄉環保督查人員發現,鄉環境整治聯合執法組迅速依法對該廠進行斷電處理,並約談企業主勸其自行搬離。
這只是城郊鄉重拳出擊「小散亂污」企業的一個實例。連日來,該鄉通過深入摸排,列出清單,部門聯動,責任落實分解,一企一策,強化宣傳督導、聯合執法,嚴防反彈等方式全面打響「小散亂污」企業徹底整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整治的436家小散亂污企業中,自行關停搬遷187家,引導幫助具備一定規模,現實無污染的86家企業申報臨時環評備案手續,現已有12家通過整改驗收。已拆除違規廠房8家,強制斷電96家,成效顯著。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四級責任體系。城郊鄉多個村(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小散亂污」企業包括家具、塑料廢品、電子機械等加工企業,加上分布廣、總量大,多租用村(居)民自建房和臨時建築生產等特點,隱蔽性強,易反彈。為此,該鄉成立了環保整治攻堅領導小組,建立了鄉幹部聯繫村,各村(社區)幹部及網格巡查員的四級責任體系,走村串戶,全面深入走訪摸排全鄉各村(社區)的「小散亂污」企業,並對每個企業情況多次摸底。
宣傳引導,動員自主關停或搬遷。通過廣泛宣傳政策,組織相關企業主召開會議、發放告知書,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分階段實施「小散亂污」企業整治等方式動員無法辦理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存在嚴重環保、安全隱患的企業、小作坊自行進行關停搬遷。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一企一策,分類整治,定人定責,倒排工期,完善台賬,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等,做到標本兼治,有序推進。引導具備一定規模,現實無污染的企業89家,向區工信局、區環保局申報手續,現已有12家通過驗收。同時,協調派出所、食藥工質、供電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違法違規企業重拳出擊,堅決實行「兩斷三清」,分類治理。
加強督導、嚴格考核。該鄉成立了「小散亂污」企業整治攻堅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整治方案,明確了時間節點,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時限要求落實關停搬遷任務,實行網格員巡查制度,加強日常巡查,發現反彈立即查處,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處、取締一處,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對村(社區)整治工作完成情況實行一周一排名、一月一通報,對排查、關停工作落實不到位、監管嚴重失職的,追究「網格員」及相關人員責任。並將該項工作納入鄉重點工作目標考核,對工作不力,未按工作要求和進度開展工作的責任主體單位、具體責任人,由鄉目督辦、鄉紀委嚴格考核,嚴肅問責。
密切協作,形成合力。除上述措施外,該鄉經信、安全環保、公安、食藥工質等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各司其責,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合力。針對部分「小散亂污」企業仍心存僥倖,白天關門,夜間頂風違規生產現象,5月以來,該鄉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帶隊,組織轄區派出所、食藥工質所、供電所等相關職能部門及鄉環保問題攻堅領導小組成員,通過聯合執法,對有現實污染,不按要求「兩斷三清」的小企業、小作坊,採取強制斷電斷水措施,督促企業及時搬遷,並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杜絕「死灰復燃」。同時,對89家辦理環評手續的企業,在取得環評手續通過驗收之前,不得恢復生產,並制定長期搬遷計劃,向上級爭取政策,盡力將有一定規模,能通過環評等手續的企業保留下來。對於不願搬遷、勸導難度較大又無法達標的企業,將上報至區鄉環保問題整改攻堅領導小組,並提請區聯合執法組對其依法聯合查處,強制關停,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全面完成整治目標。
這只是城郊鄉重拳出擊「小散亂污」企業的一個實例。連日來,該鄉通過深入摸排,列出清單,部門聯動,責任落實分解,一企一策,強化宣傳督導、聯合執法,嚴防反彈等方式全面打響「小散亂污」企業徹底整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整治的436家小散亂污企業中,自行關停搬遷187家,引導幫助具備一定規模,現實無污染的86家企業申報臨時環評備案手續,現已有12家通過整改驗收。已拆除違規廠房8家,強制斷電96家,成效顯著。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四級責任體系。城郊鄉多個村(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小散亂污」企業包括家具、塑料廢品、電子機械等加工企業,加上分布廣、總量大,多租用村(居)民自建房和臨時建築生產等特點,隱蔽性強,易反彈。為此,該鄉成立了環保整治攻堅領導小組,建立了鄉幹部聯繫村,各村(社區)幹部及網格巡查員的四級責任體系,走村串戶,全面深入走訪摸排全鄉各村(社區)的「小散亂污」企業,並對每個企業情況多次摸底。
宣傳引導,動員自主關停或搬遷。通過廣泛宣傳政策,組織相關企業主召開會議、發放告知書,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分階段實施「小散亂污」企業整治等方式動員無法辦理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存在嚴重環保、安全隱患的企業、小作坊自行進行關停搬遷。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一企一策,分類整治,定人定責,倒排工期,完善台賬,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等,做到標本兼治,有序推進。引導具備一定規模,現實無污染的企業89家,向區工信局、區環保局申報手續,現已有12家通過驗收。同時,協調派出所、食藥工質、供電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違法違規企業重拳出擊,堅決實行「兩斷三清」,分類治理。
加強督導、嚴格考核。該鄉成立了「小散亂污」企業整治攻堅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整治方案,明確了時間節點,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時限要求落實關停搬遷任務,實行網格員巡查制度,加強日常巡查,發現反彈立即查處,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處、取締一處,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對村(社區)整治工作完成情況實行一周一排名、一月一通報,對排查、關停工作落實不到位、監管嚴重失職的,追究「網格員」及相關人員責任。並將該項工作納入鄉重點工作目標考核,對工作不力,未按工作要求和進度開展工作的責任主體單位、具體責任人,由鄉目督辦、鄉紀委嚴格考核,嚴肅問責。
密切協作,形成合力。除上述措施外,該鄉經信、安全環保、公安、食藥工質等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各司其責,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合力。針對部分「小散亂污」企業仍心存僥倖,白天關門,夜間頂風違規生產現象,5月以來,該鄉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帶隊,組織轄區派出所、食藥工質所、供電所等相關職能部門及鄉環保問題攻堅領導小組成員,通過聯合執法,對有現實污染,不按要求「兩斷三清」的小企業、小作坊,採取強制斷電斷水措施,督促企業及時搬遷,並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杜絕「死灰復燃」。同時,對89家辦理環評手續的企業,在取得環評手續通過驗收之前,不得恢復生產,並制定長期搬遷計劃,向上級爭取政策,盡力將有一定規模,能通過環評等手續的企業保留下來。對於不願搬遷、勸導難度較大又無法達標的企業,將上報至區鄉環保問題整改攻堅領導小組,並提請區聯合執法組對其依法聯合查處,強制關停,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全面完成整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