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永恆的主題,在新形勢下,更有緊迫性。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實質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核心。由此可以說,教育與人才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因素。「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只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養出數以千萬計的創新人才,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復興打下最堅實的基礎。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方面儘可能按時代的要求,去認識,去豐富師德的內涵,提升師德的境界,使師德得以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項實際工作中將師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實處。我認為新時期的師德師風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一、倡導奉獻精神,是師德建設的重中之重。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嚴於利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會的尊重。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受影響的因素多樣化、社會利益主體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社會上出現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的現象。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學校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金錢拜物,實惠思想,不誠信,西方文化的價值取向等已經侵蝕學校肌體,侵蝕師生心靈。眼前在重物質條件攀比,輕人文精神動力方面較為普遍,直接影響了學校的發展。目前,教師對物質條件的攀比有明顯的傾向。大力倡導奉獻精神,這是由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因為教師工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謀生手段,其工作量與工作時間很難準確估算;而教師勞動的複雜性、長期性和繁重性又決定了教師從事工作的艱苦性,他們經常不得不突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進行工作,花費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師的勞動特點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和因這種勞動所取得的報酬是難以相等的。因此要引導教師以苦為樂,不計個人得失,自覺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業、奉獻為自己的生活守則。
二、增強群體意識,發揚團隊精神,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環節。
教育工作的特點之一是教師的個體勞動與教師群體效益相結合。教師個體勞動質量高,群體又能擰成一股繩,團隊精神好。因此要增強教師的群體意識,發揚團隊精神,在新形勢下,抓凝聚力,抓弘揚正氣,提倡以學校大局為重,以千方百計教好學生為重,反對保守,反對封閉,反對不正當的競爭,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環節。我們提倡「團隊精神」絲毫沒有忽視充分發揮個人創造才能的意思,相反個人的創造才能是團隊精神的基礎、前提,一個沒有核心的團隊還能稱為團隊嗎?在教育界,這個核心應該是被公認在其研究領域裡造詣最高的學術帶頭人,是在學術研究和科學中自然形成的。這個核心或帶頭人,除了他個人的突出成就和貢獻外,還必須具備一種獨特的品質,就是識人用人,而且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凝聚一班人,讓其充分發揮群體效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團隊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團隊精神」也就更顯突出了。特別是新課改形勢下的教學活動,更離不開「團隊精神」,教學活動中實施的探究性學習、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教研活動中的集體備課、學科間的滲透等都需要團隊的配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教師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無處不在,無時不存。所以說在廣大教師中提倡和培養「團隊精神」不僅是工作特點的需要,而且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學校工作這盤棋中,發揚團隊精神,重視各學科之間的相互照應,有機滲透,提倡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主動協作,反對各自為政,各搞一套,要保持經常溝通,有利於工作上協調,感情上融洽。
三、健全教師完善的人格,是師德建設的關鍵所在。
教師勞動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是人,整個勞動過程都是人與人相互作用的過程。正是由於教師勞動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職業心理特點與特殊需要。如自信心、進取心、毅力等深層素質,既是教師職業要求,更是健全教師完善人格必須具備的內在品格。未來的教育,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特點:深思熟慮,不冒進,不保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像能力,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開朗的性格;並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這樣的教師才能勝任新時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四、樹立榜樣,制定標準,是師德建設的有效抓手。
一所學校要謀求發展,要躋身先進行列,必須要有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也就是說一所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名師」。何為「名師」?名師就是敬業、勤業、精業、樂業的教師,名師就是思想境界高、業務水平高、工作幹勁高、育人業績高的教師,名師就是那些學生最歡迎、家長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會最尊重的教師。在一所學校里「名師」的作用決不可低估,他們是傑出人才的塑造者,他們是學校上名牌的頂樑柱,他們是教學的「領頭雁」。我們應當大力宣傳這些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組織師生開展大學習、大討論,聯繫實際,制定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的標準和優秀師德群體的標準。
五、充分認識開展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是形式發展的需要。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四點希望」,這是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總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認真落實,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廣大教師師德師風水平,努力樹立教育的良好形象,這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黨在十七大時提出「辦人民滿意教育」,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我們要從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身體力行的去踐行師德規範,自覺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學生愛戴的教師。
二是學校發展的需要。「師者,人之模範也。」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又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決定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師德師風既是學校和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又是學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力所在。一流的學校必須要有一流的師德和師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既是勢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主題年建設眾望所歸的大業。
三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名校是因為有名師,名師造就了名校。名師不但教學質量強、業務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師德和人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突出了,教書育人工作的標準更高了,對師德素質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師德師風也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簡而言之,能否建成一流的農村小學,與學校的師德師風有著直接的內在的聯繫。學校的管理體制的改革、發展戰略的實施、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和衷共濟、敬業奉獻,需要廣大教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學校的創新能力,才能保持學校不斷發展的生命力。所以,師德師風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道德水平、工作態度等息息相關,並在教師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中具體地顯示出來。
六、正確把握師德師風建設幾個重要問題:
1、正確的教育觀念是師德師風的根本。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圍繞「辦人民滿意的學校」這個目標思考問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四有」新人為宗旨,進一步解放思想,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需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自覺把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與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聯繫起來,增強整體觀念和大局意識,培養學生健康成長。
2、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核心。教師是「太陽下面最崇高的職業」,因為我們從事的是百年樹人的事業,「傳道、授業、解惑」,是人類文明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階梯和橋樑。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向先人負責,更要向未來負責。因此,我們的教師必須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要意識到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還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來,鑽得進去,意志堅定,淡泊名利,無愧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3、遵循教育規律因材施教是師德師風的靈魂。教育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在熱心和耐心的基礎上,還必須專心和精心。這就要認識教學的特點、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把握教育的規律、學習的規律以及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從必然中獲取自由。要按照「尊重學生個性、關愛學生成長、發展學生潛能、完善學生素質」的要求,處理好個性與共性、感性與理性等各種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條的因循守舊心態,克服立竿見影、拔苗助長的急功近利情緒。要創造一種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學習氛圍,努力營造百花齊放、萬馬奔騰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4、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是師德師風的關鍵。團結是一個組織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體現。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現代社會,任何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想法和做法,都註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大家要千方百計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優勢互補中爭取更大的突破。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勤於學習、善於創新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對於每個教師來講,創新是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根本途徑。我們要通過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去引導和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意識,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5、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要培養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要教育學生,首先要關愛學生;要使學生學而不厭,自己就要誨人不倦。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時刻記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學內容放在心上,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談舉止、儀態儀表與內在的教養、涵養和修養聯繫起來思考,一定要意識到學生是在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小節看大局,一葉可以知秋!我們的老師,在學校要做學生的表率,在社會上要做群眾的表率,發揮學校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窗口、示範和輻射作用。
一、倡導奉獻精神,是師德建設的重中之重。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嚴於利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會的尊重。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受影響的因素多樣化、社會利益主體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社會上出現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的現象。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學校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金錢拜物,實惠思想,不誠信,西方文化的價值取向等已經侵蝕學校肌體,侵蝕師生心靈。眼前在重物質條件攀比,輕人文精神動力方面較為普遍,直接影響了學校的發展。目前,教師對物質條件的攀比有明顯的傾向。大力倡導奉獻精神,這是由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因為教師工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謀生手段,其工作量與工作時間很難準確估算;而教師勞動的複雜性、長期性和繁重性又決定了教師從事工作的艱苦性,他們經常不得不突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進行工作,花費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師的勞動特點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和因這種勞動所取得的報酬是難以相等的。因此要引導教師以苦為樂,不計個人得失,自覺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業、奉獻為自己的生活守則。
二、增強群體意識,發揚團隊精神,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環節。
教育工作的特點之一是教師的個體勞動與教師群體效益相結合。教師個體勞動質量高,群體又能擰成一股繩,團隊精神好。因此要增強教師的群體意識,發揚團隊精神,在新形勢下,抓凝聚力,抓弘揚正氣,提倡以學校大局為重,以千方百計教好學生為重,反對保守,反對封閉,反對不正當的競爭,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環節。我們提倡「團隊精神」絲毫沒有忽視充分發揮個人創造才能的意思,相反個人的創造才能是團隊精神的基礎、前提,一個沒有核心的團隊還能稱為團隊嗎?在教育界,這個核心應該是被公認在其研究領域裡造詣最高的學術帶頭人,是在學術研究和科學中自然形成的。這個核心或帶頭人,除了他個人的突出成就和貢獻外,還必須具備一種獨特的品質,就是識人用人,而且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凝聚一班人,讓其充分發揮群體效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團隊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團隊精神」也就更顯突出了。特別是新課改形勢下的教學活動,更離不開「團隊精神」,教學活動中實施的探究性學習、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教研活動中的集體備課、學科間的滲透等都需要團隊的配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教師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無處不在,無時不存。所以說在廣大教師中提倡和培養「團隊精神」不僅是工作特點的需要,而且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學校工作這盤棋中,發揚團隊精神,重視各學科之間的相互照應,有機滲透,提倡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主動協作,反對各自為政,各搞一套,要保持經常溝通,有利於工作上協調,感情上融洽。
三、健全教師完善的人格,是師德建設的關鍵所在。
教師勞動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是人,整個勞動過程都是人與人相互作用的過程。正是由於教師勞動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職業心理特點與特殊需要。如自信心、進取心、毅力等深層素質,既是教師職業要求,更是健全教師完善人格必須具備的內在品格。未來的教育,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特點:深思熟慮,不冒進,不保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像能力,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開朗的性格;並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這樣的教師才能勝任新時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四、樹立榜樣,制定標準,是師德建設的有效抓手。
一所學校要謀求發展,要躋身先進行列,必須要有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也就是說一所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名師」。何為「名師」?名師就是敬業、勤業、精業、樂業的教師,名師就是思想境界高、業務水平高、工作幹勁高、育人業績高的教師,名師就是那些學生最歡迎、家長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會最尊重的教師。在一所學校里「名師」的作用決不可低估,他們是傑出人才的塑造者,他們是學校上名牌的頂樑柱,他們是教學的「領頭雁」。我們應當大力宣傳這些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組織師生開展大學習、大討論,聯繫實際,制定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的標準和優秀師德群體的標準。
五、充分認識開展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是形式發展的需要。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四點希望」,這是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總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認真落實,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廣大教師師德師風水平,努力樹立教育的良好形象,這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黨在十七大時提出「辦人民滿意教育」,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我們要從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高度,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身體力行的去踐行師德規範,自覺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學生愛戴的教師。
二是學校發展的需要。「師者,人之模範也。」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又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決定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師德師風既是學校和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又是學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力所在。一流的學校必須要有一流的師德和師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既是勢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主題年建設眾望所歸的大業。
三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名校是因為有名師,名師造就了名校。名師不但教學質量強、業務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師德和人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突出了,教書育人工作的標準更高了,對師德素質的要求更加嚴格了,師德師風也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簡而言之,能否建成一流的農村小學,與學校的師德師風有著直接的內在的聯繫。學校的管理體制的改革、發展戰略的實施、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和衷共濟、敬業奉獻,需要廣大教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學校的創新能力,才能保持學校不斷發展的生命力。所以,師德師風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道德水平、工作態度等息息相關,並在教師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中具體地顯示出來。
六、正確把握師德師風建設幾個重要問題:
1、正確的教育觀念是師德師風的根本。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圍繞「辦人民滿意的學校」這個目標思考問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四有」新人為宗旨,進一步解放思想,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需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自覺把自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與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聯繫起來,增強整體觀念和大局意識,培養學生健康成長。
2、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師德師風的核心。教師是「太陽下面最崇高的職業」,因為我們從事的是百年樹人的事業,「傳道、授業、解惑」,是人類文明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階梯和橋樑。也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向先人負責,更要向未來負責。因此,我們的教師必須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要意識到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還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來,鑽得進去,意志堅定,淡泊名利,無愧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3、遵循教育規律因材施教是師德師風的靈魂。教育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在熱心和耐心的基礎上,還必須專心和精心。這就要認識教學的特點、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把握教育的規律、學習的規律以及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從必然中獲取自由。要按照「尊重學生個性、關愛學生成長、發展學生潛能、完善學生素質」的要求,處理好個性與共性、感性與理性等各種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條的因循守舊心態,克服立竿見影、拔苗助長的急功近利情緒。要創造一種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學習氛圍,努力營造百花齊放、萬馬奔騰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4、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是師德師風的關鍵。團結是一個組織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體現。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現代社會,任何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想法和做法,都註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大家要千方百計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優勢互補中爭取更大的突破。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勤於學習、善於創新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對於每個教師來講,創新是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根本途徑。我們要通過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去引導和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意識,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5、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要培養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要教育學生,首先要關愛學生;要使學生學而不厭,自己就要誨人不倦。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時刻記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學內容放在心上,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談舉止、儀態儀表與內在的教養、涵養和修養聯繫起來思考,一定要意識到學生是在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小節看大局,一葉可以知秋!我們的老師,在學校要做學生的表率,在社會上要做群眾的表率,發揮學校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窗口、示範和輻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