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機關安排,在七一前夕,我跟大家講次黨課,一方面,交流近期自己學習的,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機會與大家集體交心談心。今天,我主要談兩個方面的體會,一是從學習黨史中感悟初心使命;二是從自我修煉中踐行初心使命。
第一,要從學習黨史中感悟初心使命。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注重從黨的歷史和經驗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我們這一代人沒有經歷革命戰爭年代血與火的考驗,沒有參與新中國成立以後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大多數人沒有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也沒有經過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洗禮,對黨的歷史認識理解不深不透,對黨取得的成就以及歷史曲折缺乏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需要比較系統地學習黨的整個歷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中國共產黨建立99年了,回望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可以從中更深刻感悟黨的初心和使命。
(一)從黨的奮鬥史回顧初心使命。
大家都知道,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選舉出以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的黨的領導機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但是,中國為什麼會建立共產黨?又是怎樣建立共產黨的?據考證,1899年在中文報刊上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學說的是上海基督教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一個名叫李提摩太的英國傳教士翻譯了一個名叫蔡爾康的人寫的《大同學》的文章,裡面講到了馬克思和馬克思的學說。他翻譯的馬克思中文譯名,與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這三個字是一模一樣。中國人見到馬克思形象的畫像是在8年以後,也就是在1907年,世界社出版了一本人物畫冊《世界名人六十人》,那裡邊有馬克思大鬍子的畫像。這就是中國人最初對馬克思的了解。那麼,為什麼馬克思主義產生70多年後,才被中國人所接受呢?這是基於20世紀初的世界和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俄國十月革命,一件是中國的五四運動。1949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繫,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也就是說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建立沒有人剝削人的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被中國社會所需要,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在五四運動中,6月5日後,上海的工人進行罷工聲援學生,這標誌著中國工人階級獨立地登上了歷史舞台。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就產生了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經過了(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的大革命時期,也就是北伐戰爭時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戰爭時期;(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這幾個時期幾乎年年在打仗,也稱奪取政權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曲折發展的道路。其間經歷了從大革命戰爭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大的歷史性轉變。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全國性的勝利。
那麼,為什麼是中國共產黨而不是國民黨或其他什麼黨能取得勝利?還是要回到我們黨的性質上來,我們黨的是什麼樣的黨。現行黨章中有明確規範的表述。其實70多年前《解放日報》社論的一段話講的就很具體、很生動。1945年6月11日,黨的七大閉幕後,6月14日,黨中央主辦的《解放日報》發表了題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的社論,社論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共產黨是什麼?是中國人民為了自己的解放進行政治鬥爭的工具。做一個共產黨員,對於人民,只有特殊的義務,沒有特殊的權利。共產黨員,首先是人民的勤務員,然後才是人民的領導者,首先是人民的學生,然後才是人民的先生。人民是自己解放自己,共產黨員如果依照教條或狹隘經驗,站在人民頭上,強迫人民依照自己的主觀願望去進行解放鬥爭,那怕這種主觀願望、這種動機是為人民的,結果是辦不通的,人民是不要這種自稱為共產黨員的人的。但是,如果共產黨員做人民的學生與勤務員,虛心向人民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人民的意見集中起來,然後站在之中,做人民的模範,與人民一起堅持下去,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那末,人民就非要這種真正的共產黨員不可,因為如果沒有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共產黨作為領導者,人民的解放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說,我們黨從成立之初,就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是為了「天下大同」,實現共產主義?
(二)黨在戰爭年代的幾次重要會議和重大事件。
1.黨的一大。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始的,我們走的再遠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31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會議最後一天由於暗探的干擾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的。出席大會的13位代表包括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以及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選舉出以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的黨的領導機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這個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包括出席會議的代表們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這個會議的重要意義。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從當時的條件下,他們認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一筆錢,人一走,這筆錢就可能沒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釗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薪資,這8所高校成立了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應城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採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13位一大代表最後人生的結局也大相逕庭:有三個成了漢奸,完全走到了黨和人民的反面,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陳公博、周佛海脫黨後成為了汪精衛政權的高官、漢奸;1927年包惠僧脫黨,後來成為國民黨的中將;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87年發生交通事故死亡;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潛江人,一大就在他哥哥的住所召開)脫黨,這兩個人因為不滿陳獨秀的霸道作風與陳獨秀發生矛盾而退黨,建國後又申請入黨;陳潭秋、何叔衡、鄧恩銘、王盡美4個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最後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看到了新中國的成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這些脫黨的、被開除黨籍的、甚至成為叛徒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後在國民黨軍統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繫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歷史命運?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塗嗎?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樹立初心不容易,堅守初心更不容易,同一個起點,截然不同的歸宿!真是英雄輩出,大浪淘沙?
2.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成立。1927年4月27日,在武漢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
第一,要從學習黨史中感悟初心使命。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注重從黨的歷史和經驗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我們這一代人沒有經歷革命戰爭年代血與火的考驗,沒有參與新中國成立以後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大多數人沒有經歷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也沒有經過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洗禮,對黨的歷史認識理解不深不透,對黨取得的成就以及歷史曲折缺乏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需要比較系統地學習黨的整個歷史,接受生動具體的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中國共產黨建立99年了,回望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可以從中更深刻感悟黨的初心和使命。
(一)從黨的奮鬥史回顧初心使命。
大家都知道,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選舉出以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的黨的領導機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但是,中國為什麼會建立共產黨?又是怎樣建立共產黨的?據考證,1899年在中文報刊上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學說的是上海基督教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一個名叫李提摩太的英國傳教士翻譯了一個名叫蔡爾康的人寫的《大同學》的文章,裡面講到了馬克思和馬克思的學說。他翻譯的馬克思中文譯名,與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這三個字是一模一樣。中國人見到馬克思形象的畫像是在8年以後,也就是在1907年,世界社出版了一本人物畫冊《世界名人六十人》,那裡邊有馬克思大鬍子的畫像。這就是中國人最初對馬克思的了解。那麼,為什麼馬克思主義產生70多年後,才被中國人所接受呢?這是基於20世紀初的世界和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俄國十月革命,一件是中國的五四運動。1949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繫,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也就是說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建立沒有人剝削人的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被中國社會所需要,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在五四運動中,6月5日後,上海的工人進行罷工聲援學生,這標誌著中國工人階級獨立地登上了歷史舞台。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就產生了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經過了(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的大革命時期,也就是北伐戰爭時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戰爭時期;(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這幾個時期幾乎年年在打仗,也稱奪取政權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曲折發展的道路。其間經歷了從大革命戰爭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大的歷史性轉變。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全國性的勝利。
那麼,為什麼是中國共產黨而不是國民黨或其他什麼黨能取得勝利?還是要回到我們黨的性質上來,我們黨的是什麼樣的黨。現行黨章中有明確規範的表述。其實70多年前《解放日報》社論的一段話講的就很具體、很生動。1945年6月11日,黨的七大閉幕後,6月14日,黨中央主辦的《解放日報》發表了題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的社論,社論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共產黨是什麼?是中國人民為了自己的解放進行政治鬥爭的工具。做一個共產黨員,對於人民,只有特殊的義務,沒有特殊的權利。共產黨員,首先是人民的勤務員,然後才是人民的領導者,首先是人民的學生,然後才是人民的先生。人民是自己解放自己,共產黨員如果依照教條或狹隘經驗,站在人民頭上,強迫人民依照自己的主觀願望去進行解放鬥爭,那怕這種主觀願望、這種動機是為人民的,結果是辦不通的,人民是不要這種自稱為共產黨員的人的。但是,如果共產黨員做人民的學生與勤務員,虛心向人民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人民的意見集中起來,然後站在之中,做人民的模範,與人民一起堅持下去,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那末,人民就非要這種真正的共產黨員不可,因為如果沒有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共產黨作為領導者,人民的解放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說,我們黨從成立之初,就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是為了「天下大同」,實現共產主義?
(二)黨在戰爭年代的幾次重要會議和重大事件。
1.黨的一大。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始的,我們走的再遠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31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會議最後一天由於暗探的干擾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的。出席大會的13位代表包括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以及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選舉出以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的黨的領導機構,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這個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包括出席會議的代表們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這個會議的重要意義。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從當時的條件下,他們認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一筆錢,人一走,這筆錢就可能沒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釗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薪資,這8所高校成立了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應城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採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13位一大代表最後人生的結局也大相逕庭:有三個成了漢奸,完全走到了黨和人民的反面,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陳公博、周佛海脫黨後成為了汪精衛政權的高官、漢奸;1927年包惠僧脫黨,後來成為國民黨的中將;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87年發生交通事故死亡;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潛江人,一大就在他哥哥的住所召開)脫黨,這兩個人因為不滿陳獨秀的霸道作風與陳獨秀發生矛盾而退黨,建國後又申請入黨;陳潭秋、何叔衡、鄧恩銘、王盡美4個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最後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看到了新中國的成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這些脫黨的、被開除黨籍的、甚至成為叛徒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後在國民黨軍統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繫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歷史命運?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塗嗎?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樹立初心不容易,堅守初心更不容易,同一個起點,截然不同的歸宿!真是英雄輩出,大浪淘沙?
2.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成立。1927年4月27日,在武漢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