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鬥爭的真實故事](https://www.ywz1.com/upload3/9cb/f584cf84f40fb4a7cc199fd2939f116d39756048.jpg)
連續幾個月,技術骨幹老馬績效考核都「不合格」。人事經理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堅決要辭退老馬。
老馬入職公司9年了,月薪20000元。他一直以來都受器重,但是自從公司「空降」一名人事經理之後,他的「好日子」似乎就到頭了。
人事經理一上任,就修訂了績效考核辦法,其中一條顯著變化,就是增加了「基層員工互評」,分值比例還占到了15分。
老馬平常與人溝通交流不多,這一項明顯吃虧。
第一個月的考核,老馬的互評得分折算起來只有7分,整個績效得分更是「全公司墊底」
技術經理鐵青著臉,開了一次部門會議,希望大家互評時對本部門的人都打滿分,給別的部門的人儘量挑些毛病。
老馬覺得這麼做不厚道,還是堅持實事求是地評價。
沒想到第二個月,老馬的互評得分只得到了5分。
技術經理也一反常態,在領導評價欄中,打了老馬一個「基本合格」
於是,老馬因綜合評價「不合格」被通報批評,並要求部門重新給他安排崗位。
老馬這個氣啊,因為技術經理給部門所有人都打了滿分,包括技術很差的小李。
緊接著,公司召開大會,要求各部門分別組織學習新的規章制度。
當天,技術經理拉了一個學習群,卻沒有拉老馬入群。
老馬認為人事經理故意針對他,一時氣憤不已。
這時,小李用自己的手機,邀請他入了群,沒想到技術經理馬上就把他踢出去了。
老馬去找技術經理,得到回答是:你把工作做好就行了。
然而到了月底,老馬再次績效考評得分最低,又被綜合評價為「不合格」
人事經理把老馬叫到辦公室,告訴他:由於你兩次月度績效不合格,根據公司制度,視為不能勝任工作,現予辭退,給20萬元補償。
老馬非常傷心,不是因為補償少,而是這個「不勝任」的解僱理由,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突然,技術經理帶著技術部的幾名同事,闖進辦公室。
技術經理質問人事經理,憑什麼解僱老馬?
人事經理把一本《規章制度彙編》扔了過去,傲然說道:「就憑這個,你們沒學習嗎?」
技術經理微微一笑,說道:「這套制度,你是公示過,還是培訓過?」
人事經理一愣,朝著一個人說道:「小李,你們部門沒集體學習過?」
小李走到人事經理身邊,說:「怎麼可能?我們部門有個集體學習群,把規章制度都公示過了,而且老馬也在裡面。」
「小李!」技術經理非常惱火,「老馬什麼時候在群里過?」
小李打開學習群,找了半天沒找到老馬的名字,氣急敗壞地對技術經理嚷道:「你把他踢出去也沒用,規章制度在群里公示過了。」
然而,技術經理卻淡淡地說道:「證據呢?」
老馬在一旁傻看了好久,他不知道這些同事到底在爭什麼,為什麼會為了他「在不在群里」而吵個不停?
但他看得出來,小李似乎是人事部「臥底」,而技術經理為了他在和人事經理衝突。
不知誰把老闆也叫了過來。
人事經理搶先一步告狀,說人事經理不講原則,應該受到處理,而老馬一定要解僱。
老闆的目光掃了一眼老馬,然後點了點頭,對人事經理和小李說:「你們兩個被開除了,馬上去財務結工資,領雙倍賠償,滾蛋!」
事情的發展有些出人意料,但也是意料之中:
1、老闆通過這幾個月,發現人事經理只會紙上談兵,沒事瞎折騰,把簡潔有序的管理弄得混亂複雜,這種人不適應公司發展,一定要清理。
2、人事經理針對技術部的人立威,找錯了對象,扎疼了老闆的「左膀右臂」,絕大多數老闆,看重的是有真本事苦幹的,而不是耍嘴皮子扯淡的。
3、技術經理有意給老馬打低分,一方面是對其未和部門保持一致的警告,另一方面是讓他體會一下「職場」的複雜,太老實會吃虧。
那麼,為什麼人事經理和技術經理,要緊盯著老馬「在不在微信群」爭執呢?這裡面大有玄機?
1、惡意打低員工的績效分數,評定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然後以此折騰或者解僱員工,這是很多公司常用的套路,但是,這個「惡意」與否,很難判斷,勞動者往往無計可施。
2、解僱員工的依據主要是公司的規章制度,而規章制度除了內容合法,還需要經過員工大會或工會的討論表決,並且要進行公示或送達給員工,如果沒有這些流程,那就是無效的。
3、本例中,公司的規章制度沒有公示或送達給老馬本人,所以對老馬是無效的。就算送達了,只要老馬沒簽字,也不算。組織學習或培訓,其實也是一種公示,但是技術經理故意通過微信群來公示,而且不讓老馬入群,這是在強調:制度沒有送達給老馬。
4、實際上,即使公司認定老馬「不勝任」,也不能這時候解僱他,而是要經過培訓調崗之後,再次被證明「不勝任」才可以,但是我們看到,技術經理沒安排老馬調崗,這也是在暗助老馬。
總之,公司套路員工的辦法很多,員工防守套路的思路也有不少,但很多時候,員工「單打」的力量很弱,如果能夠「抱團」,會少受些針對。
當然,前提是,你的人品很贊,對公司、對別人也幫助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