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一向好脾氣的老馬居然和副總拍桌子吵架,而且只是為了一個送餐員。
老馬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技術骨幹,也是單位「最忙的人」,常常會忘了中午的「飯點」,等到想起來的時候,就是下午3、4點鐘了。
這個時間點,公司不准員工外出吃飯,也不允許在工作時吃零食,所以老馬就只好餓肚子。
老闆發現了這個現象,於是就讓負責後勤的副總安排一家餐飲企業,每天中午給加班的人送一份30元的盒飯。
沒想到這個消息透露出去後,公司中午加班的人頓時多出了一倍,老闆一看,這是明顯的「搭順風車」啊,而且很多人加班創造的價值還抵不上公司水電損耗,這哪行。
老闆乾脆來了個「好人做到底」,讓副總給每名員工辦了一張餐飲卡,每月額度是500元,這張卡可以吃盒飯,也可以點菜、甚至在該餐飲企業旗下小賣部購物。
整個公司,只有老馬把這張卡都用來吃盒飯,每天送餐員12:00左右送餐,也提醒了老馬「放下工作、按時吃飯」,老馬對此很滿意。
大約一個月以後的一天,老馬忙完手頭的工作,一抬頭髮現已經到了下午1:00,怎麼還沒有人送餐呢?
老闆打電話給餐飲企業聯絡人,對方驚訝地回覆說:送餐員早就回來了啊,我去問問情況。
不一會兒,聯絡人打電話告訴老馬,送餐員是新來的,不了解情況,直接把盒飯放到一樓吧檯就走了,並且向老馬表達了歉意。
老馬覺得情有可原,就笑著說了句:沒關係,你把那人電話給我,以後我直接聯繫他。
然後,老馬坐電梯下樓,到吧檯取了盒飯,放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第二天中午,老馬還是沒等到送餐員,心想肯定又忘記送上來了,到樓下一看,果然如此。於是就打電話給送餐員。
沒想到送餐員說道:知道了,我現在在開車。然後就掛了電話。
又過了一天,送餐員還是把盒飯送到一樓就走了,老馬很生氣,就打電話把餐飲企業聯絡人罵了一頓,並且讓他們馬上換個送餐員。
可是聯絡人卻支支吾吾地說:這個人換不得啊……。
老馬一聽就火了,提高聲音說道:不換人是吧,那我們換個送餐單位。
對方「啪」地一下,把電話掛掉了。
老馬一愣,現在服務行業的人都這麼牛麼?於是下午就把這事向副總反映了,說送餐員態度不好,要求換一家餐飲企業。
沒想到副總朝老馬發了火:不就是沒送到你嘴邊上嗎?你就不能下去拿?全公司就你一個人挑毛病,其他人都很滿意。
老馬驚訝地睜大雙眼,一拍桌子,氣憤地說道:這卡是用來解決工作餐的,全公司的人,就我一個人中午吃盒飯,我不滿意還不換。
副總似乎很不耐煩,揮手讓老馬趕緊走。
老馬氣不過,轉身就直接去找了老闆。老闆聽後,嘴角不自覺地抽了一下,說道:這種小事,還需要和我說嗎?這家餐飲企業是我定的,你別怪副總。
老馬覺得老闆的話隱約自相矛盾,老闆繼續說道:這樣吧,我讓採購部來操作一下,搞個競爭性談判,重新選一家。不過,在相同條件下,現在這家企業優先。
採購部是老闆直管的部門,果然有兩把刷子,他們挑了10家餐飲企業集中競爭,最後雖然還是先前那家餐飲企業勝出,但是卻現場白紙黑字地承諾了三件事情:
1、公司每月為每名員工支付500元,餐飲企業實際充值為700元。
2、無論誰點餐,送餐員都應把盒飯送到該員工辦公室,否則一次扣50元。
3、本次採購合同沒有服務期限,甲方可以隨時取消合作。
幾天後,老馬在一個小賣部遇到採購部經理,感謝他「狠狠整了」那家餐飲企業,為自己出了口氣,採購部經理笑了,說道:那個很狂的送餐員是副總家親戚,硬塞給餐飲企業安排工作的。
採購部指著準備打包購買的東西繼續說道:還是你們搞技術的面子大,要不是你受了委屈,老闆也不會把這事交給我們做。你解了氣,我們不也得實惠了麼。
提幾點感想:
1、對副總而言,負責採購貨物或服務時,對「關係戶」予以適當關照沒有啥大不了的,但是不能為了「關係戶」而不管不顧同事的利益和感受,否則到頭來一定會自討苦吃。
2、對「關係戶」而言,得到關照之後,就應該更加低調謙虛,別以為認識個把「領導」,就有了「靠山」、可以嘚瑟了,要擺正自己位置,用盡心盡力的服務讓別人無話可說。
3、對單位而言,執行採購時「貨比三家、公開競爭」確實可以獲得利益「更大化」,與此同時,把一些服務細節事先約定到位,可以避免之後的不少扯皮。
4、面對老馬的訴求,老闆能作出這樣的處理,一方面給足了員工面子,讓他們更忠誠地工作;另一方面也適當敲打了副總,提醒他不要做得太過份。
當然,作為老馬,如果不是公司的技術骨幹,也享受不到老闆的特別關心,這也告訴我們:只有成為對集體、對他人「有用的人」,才能獲得必要的「面子」和「里子」
老馬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技術骨幹,也是單位「最忙的人」,常常會忘了中午的「飯點」,等到想起來的時候,就是下午3、4點鐘了。
這個時間點,公司不准員工外出吃飯,也不允許在工作時吃零食,所以老馬就只好餓肚子。
老闆發現了這個現象,於是就讓負責後勤的副總安排一家餐飲企業,每天中午給加班的人送一份30元的盒飯。
沒想到這個消息透露出去後,公司中午加班的人頓時多出了一倍,老闆一看,這是明顯的「搭順風車」啊,而且很多人加班創造的價值還抵不上公司水電損耗,這哪行。
老闆乾脆來了個「好人做到底」,讓副總給每名員工辦了一張餐飲卡,每月額度是500元,這張卡可以吃盒飯,也可以點菜、甚至在該餐飲企業旗下小賣部購物。
整個公司,只有老馬把這張卡都用來吃盒飯,每天送餐員12:00左右送餐,也提醒了老馬「放下工作、按時吃飯」,老馬對此很滿意。
大約一個月以後的一天,老馬忙完手頭的工作,一抬頭髮現已經到了下午1:00,怎麼還沒有人送餐呢?
老闆打電話給餐飲企業聯絡人,對方驚訝地回覆說:送餐員早就回來了啊,我去問問情況。
不一會兒,聯絡人打電話告訴老馬,送餐員是新來的,不了解情況,直接把盒飯放到一樓吧檯就走了,並且向老馬表達了歉意。
老馬覺得情有可原,就笑著說了句:沒關係,你把那人電話給我,以後我直接聯繫他。
然後,老馬坐電梯下樓,到吧檯取了盒飯,放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第二天中午,老馬還是沒等到送餐員,心想肯定又忘記送上來了,到樓下一看,果然如此。於是就打電話給送餐員。
沒想到送餐員說道:知道了,我現在在開車。然後就掛了電話。
又過了一天,送餐員還是把盒飯送到一樓就走了,老馬很生氣,就打電話把餐飲企業聯絡人罵了一頓,並且讓他們馬上換個送餐員。
可是聯絡人卻支支吾吾地說:這個人換不得啊……。
老馬一聽就火了,提高聲音說道:不換人是吧,那我們換個送餐單位。
對方「啪」地一下,把電話掛掉了。
老馬一愣,現在服務行業的人都這麼牛麼?於是下午就把這事向副總反映了,說送餐員態度不好,要求換一家餐飲企業。
沒想到副總朝老馬發了火:不就是沒送到你嘴邊上嗎?你就不能下去拿?全公司就你一個人挑毛病,其他人都很滿意。
老馬驚訝地睜大雙眼,一拍桌子,氣憤地說道:這卡是用來解決工作餐的,全公司的人,就我一個人中午吃盒飯,我不滿意還不換。
副總似乎很不耐煩,揮手讓老馬趕緊走。
老馬氣不過,轉身就直接去找了老闆。老闆聽後,嘴角不自覺地抽了一下,說道:這種小事,還需要和我說嗎?這家餐飲企業是我定的,你別怪副總。
老馬覺得老闆的話隱約自相矛盾,老闆繼續說道:這樣吧,我讓採購部來操作一下,搞個競爭性談判,重新選一家。不過,在相同條件下,現在這家企業優先。
採購部是老闆直管的部門,果然有兩把刷子,他們挑了10家餐飲企業集中競爭,最後雖然還是先前那家餐飲企業勝出,但是卻現場白紙黑字地承諾了三件事情:
1、公司每月為每名員工支付500元,餐飲企業實際充值為700元。
2、無論誰點餐,送餐員都應把盒飯送到該員工辦公室,否則一次扣50元。
3、本次採購合同沒有服務期限,甲方可以隨時取消合作。
幾天後,老馬在一個小賣部遇到採購部經理,感謝他「狠狠整了」那家餐飲企業,為自己出了口氣,採購部經理笑了,說道:那個很狂的送餐員是副總家親戚,硬塞給餐飲企業安排工作的。
採購部指著準備打包購買的東西繼續說道:還是你們搞技術的面子大,要不是你受了委屈,老闆也不會把這事交給我們做。你解了氣,我們不也得實惠了麼。
提幾點感想:
1、對副總而言,負責採購貨物或服務時,對「關係戶」予以適當關照沒有啥大不了的,但是不能為了「關係戶」而不管不顧同事的利益和感受,否則到頭來一定會自討苦吃。
2、對「關係戶」而言,得到關照之後,就應該更加低調謙虛,別以為認識個把「領導」,就有了「靠山」、可以嘚瑟了,要擺正自己位置,用盡心盡力的服務讓別人無話可說。
3、對單位而言,執行採購時「貨比三家、公開競爭」確實可以獲得利益「更大化」,與此同時,把一些服務細節事先約定到位,可以避免之後的不少扯皮。
4、面對老馬的訴求,老闆能作出這樣的處理,一方面給足了員工面子,讓他們更忠誠地工作;另一方面也適當敲打了副總,提醒他不要做得太過份。
當然,作為老馬,如果不是公司的技術骨幹,也享受不到老闆的特別關心,這也告訴我們:只有成為對集體、對他人「有用的人」,才能獲得必要的「面子」和「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