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機關幼兒園是種「特供思維」
儘管2009年就曾表示過要逐步取消對機關幼兒園的補貼,但7日提交給廣州市人代會審議的廣州市本級2012年部門預算(草案)中,給8所機關幼兒園安排的一般預算資金仍高達7524.21萬元。(1月9日《京華時報》)。
有一種應景新聞被稱作「四季歌」,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人雖不同,花總相似。廣州機關幼兒園天價補貼就是這種新聞,每逢年初,一月中旬或者下旬,必然蹦出來刺激一下公眾的神經。鑒於情節過於雷同,可能引起審丑疲勞,新聞製造者們非常識趣地在數字上下大力氣作調整,2009年4802.02萬元、2010年5115.97萬元、2011年5754.44萬元、2012年7524.21萬元……一步一個台階,一年一個高峰,保證調劑得大家胃口旺盛嫉恨十足。
然而,年年遭批,年年獲批,的確令人詫異。如果當年鐵道部大員王勇平那句「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奇蹟」用在這裡,他保證不會挨罵,而且還會引來一大批忠實粉絲。
但奇蹟從來都不會無端發生。魔術師展示奇蹟要靠功力,機關幼兒園天價補貼屹立不倒靠的則是權力。須知,對補貼預算能否通過具有終極影響力者並不是大聲疾呼「取消補貼」者,而恰恰是從中獲益之人。自己的刀刃難削自己的刀把,到嘴的肥肉不可能輕易吐出,縱然「教育公平」的口號喊得再響,只要對方不肯鬆口,你就只能幹瞪眼。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幼兒園,從本質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特供思維」。現在我們常說,「入園難,難於上青天;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但這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感受,那些能夠讓孩子入讀機關幼兒園的人自然體會不到。儘管他們的數量不多,卻是最有能力解決「入園難」痼疾的精英群體。遺憾的是,他們無法與普通百姓感同身受,體嘗不到社會的現實焦慮。俗話說,針扎不到自己身上感覺不到疼。沒有足夠的壓力又怎能有足夠的動力去解決「入園難」?這就如同吃著無公害「特供菜」的人感覺不到食品安全之憂,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的礦長體會不到井下礦工的危險。
風雨同舟方能同舟共濟,隔岸觀火只能製造冷漠。讓最有能力的群體感受到社會的短板才能刺激他們去補齊短板,這是一個至真的道理,更是一個最普通的常識。
當前,學前教育出現的「入園難,入園貴」現象根子就在投入不足,從而導致出現「僧多粥少」的賣方市場。儘管國家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但如何促進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卻是個難題。從現實層面來看,取消機關幼兒園的補貼特權,讓它與民辦幼兒園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或許是個好辦法。
儘管2009年就曾表示過要逐步取消對機關幼兒園的補貼,但7日提交給廣州市人代會審議的廣州市本級2012年部門預算(草案)中,給8所機關幼兒園安排的一般預算資金仍高達7524.21萬元。(1月9日《京華時報》)。
有一種應景新聞被稱作「四季歌」,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人雖不同,花總相似。廣州機關幼兒園天價補貼就是這種新聞,每逢年初,一月中旬或者下旬,必然蹦出來刺激一下公眾的神經。鑒於情節過於雷同,可能引起審丑疲勞,新聞製造者們非常識趣地在數字上下大力氣作調整,2009年4802.02萬元、2010年5115.97萬元、2011年5754.44萬元、2012年7524.21萬元……一步一個台階,一年一個高峰,保證調劑得大家胃口旺盛嫉恨十足。
然而,年年遭批,年年獲批,的確令人詫異。如果當年鐵道部大員王勇平那句「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奇蹟」用在這裡,他保證不會挨罵,而且還會引來一大批忠實粉絲。
但奇蹟從來都不會無端發生。魔術師展示奇蹟要靠功力,機關幼兒園天價補貼屹立不倒靠的則是權力。須知,對補貼預算能否通過具有終極影響力者並不是大聲疾呼「取消補貼」者,而恰恰是從中獲益之人。自己的刀刃難削自己的刀把,到嘴的肥肉不可能輕易吐出,縱然「教育公平」的口號喊得再響,只要對方不肯鬆口,你就只能幹瞪眼。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幼兒園,從本質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特供思維」。現在我們常說,「入園難,難於上青天;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但這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感受,那些能夠讓孩子入讀機關幼兒園的人自然體會不到。儘管他們的數量不多,卻是最有能力解決「入園難」痼疾的精英群體。遺憾的是,他們無法與普通百姓感同身受,體嘗不到社會的現實焦慮。俗話說,針扎不到自己身上感覺不到疼。沒有足夠的壓力又怎能有足夠的動力去解決「入園難」?這就如同吃著無公害「特供菜」的人感覺不到食品安全之憂,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的礦長體會不到井下礦工的危險。
風雨同舟方能同舟共濟,隔岸觀火只能製造冷漠。讓最有能力的群體感受到社會的短板才能刺激他們去補齊短板,這是一個至真的道理,更是一個最普通的常識。
當前,學前教育出現的「入園難,入園貴」現象根子就在投入不足,從而導致出現「僧多粥少」的賣方市場。儘管國家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但如何促進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卻是個難題。從現實層面來看,取消機關幼兒園的補貼特權,讓它與民辦幼兒園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或許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