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即血常規,人們常說的「血象高」,一般是指白細胞升高。醫學上血常規升高,是指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中的某一項或某幾項升高,可見於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
1.白細胞升高。
(1)生理性:常見於新生兒,隨著生長發育,至青春期與成人基本相同。妊娠期也可出現白細胞增高。
(2)病理性:①急性感染。②急性中毒。③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
2.紅細胞升高。
(1)生理性:年齡性別差異;精神因素;劇烈體力運動與勞動;氣壓降低;妊娠等因素。
(2)病理性: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紅細胞相對增多;原發性或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等。
3.血小板升高。
血液系統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早期及慢性髓系白血病等;反應性增多:見於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等。因此,血象高需根據檢驗檢查數值,結合患者臨床表現進行診斷,並採取針對性治療。
1.白細胞升高。
(1)生理性:常見於新生兒,隨著生長發育,至青春期與成人基本相同。妊娠期也可出現白細胞增高。
(2)病理性:①急性感染。②急性中毒。③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
2.紅細胞升高。
(1)生理性:年齡性別差異;精神因素;劇烈體力運動與勞動;氣壓降低;妊娠等因素。
(2)病理性: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紅細胞相對增多;原發性或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等。
3.血小板升高。
血液系統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早期及慢性髓系白血病等;反應性增多:見於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等。因此,血象高需根據檢驗檢查數值,結合患者臨床表現進行診斷,並採取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