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四口住在面積18平方的劏房,阿爸失業一年多,阿媽做清潔工,月入13000元,一份薪水支撐著四人的生活,還被業主加租1000元:鬼叫自己窮,現在很彷徨,可能又要搬屋。
年約50歲的楊女士,一家四口租住劏房十餘年,兩年半前搬到荃灣一間180呎(約18平方)的劏房,月租6,000元。她剛入住時與業主簽了兩年合約,2021年3月已到期,雖然她以原有條件繼續租住單位,但並沒有正式簽署續租合約。
同年11月,業主突然聯絡楊女士,以租管條例通過為由,要求在2022年1月條例生效前簽下標準合約,並加租1,000元,加幅約17%。楊女士一向準時交租,與業主關係不錯,豈料在加租一事上,業主斬釘截鐵地說「冇得談」
他們一家生活本已捉襟見肘,丈夫原在快餐店做散工,但因疫情已失業一年多。楊女士則是清潔工,月入13,000元,一份薪水支撐著四人的生活,壓力如巨石壓在她肩上。
她苦笑道,扣除租金、水電費和生活費後,自己薪水幾乎「月月清」,加租的1,000元近乎一家人10天的生活費。丈夫對加租一事也深感無奈,只能慨嘆「鬼叫自己窮」
「現在很彷徨,可能又要搬屋。」楊女士已著手尋找新租盤。提到另覓住處,楊女士沉默良久,大嘆一口氣。兒子今年中六,她擔心搬家會影響兒子備戰公開考試。
另一方面,價錢相若的新租盤面積較小,距離兒子的學校和自己上班的地點也較遠。現時她和兒子步行十分鐘便能上班上學,擔心搬家後難以承擔交通費用。
年約50歲的楊女士,一家四口租住劏房十餘年,兩年半前搬到荃灣一間180呎(約18平方)的劏房,月租6,000元。她剛入住時與業主簽了兩年合約,2021年3月已到期,雖然她以原有條件繼續租住單位,但並沒有正式簽署續租合約。
同年11月,業主突然聯絡楊女士,以租管條例通過為由,要求在2022年1月條例生效前簽下標準合約,並加租1,000元,加幅約17%。楊女士一向準時交租,與業主關係不錯,豈料在加租一事上,業主斬釘截鐵地說「冇得談」
他們一家生活本已捉襟見肘,丈夫原在快餐店做散工,但因疫情已失業一年多。楊女士則是清潔工,月入13,000元,一份薪水支撐著四人的生活,壓力如巨石壓在她肩上。
她苦笑道,扣除租金、水電費和生活費後,自己薪水幾乎「月月清」,加租的1,000元近乎一家人10天的生活費。丈夫對加租一事也深感無奈,只能慨嘆「鬼叫自己窮」
「現在很彷徨,可能又要搬屋。」楊女士已著手尋找新租盤。提到另覓住處,楊女士沉默良久,大嘆一口氣。兒子今年中六,她擔心搬家會影響兒子備戰公開考試。
另一方面,價錢相若的新租盤面積較小,距離兒子的學校和自己上班的地點也較遠。現時她和兒子步行十分鐘便能上班上學,擔心搬家後難以承擔交通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