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的風氣,弘揚傳統民俗文化,中國政府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012年12月28日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亦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有媒體調查,大部分年輕人願意回家過節,但老年節並非法定假日,許多人忙於上班無法陪伴父母。
近日,全國假日辦正就「是否調整現有放假安排」徵求意見,據媒體報道,近7成網友對現有放假安排不滿意。眾多網友呼籲,可將老年節(重陽節)升格為法定假日,多給年輕人一個探望父母的機會,讓「重陽敬老」名副其實。在某外企工作的趙女士也表示,平時工作太忙,如果不放假很難陪伴老人過節。
有專家表示贊同網友提議。專家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很多過節的方式或許已太合時宜。但一些積極的、帶有中華文化特質的過節方式日漸消失也是一種遺憾。雖然現在過節可通過網絡或電話表達問候,但那種全解團聚的其樂融融的親情感受,不是電話能夠傳遞的。
有媒體調查,大部分年輕人願意回家過節,但老年節並非法定假日,許多人忙於上班無法陪伴父母。
近日,全國假日辦正就「是否調整現有放假安排」徵求意見,據媒體報道,近7成網友對現有放假安排不滿意。眾多網友呼籲,可將老年節(重陽節)升格為法定假日,多給年輕人一個探望父母的機會,讓「重陽敬老」名副其實。在某外企工作的趙女士也表示,平時工作太忙,如果不放假很難陪伴老人過節。
有專家表示贊同網友提議。專家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很多過節的方式或許已太合時宜。但一些積極的、帶有中華文化特質的過節方式日漸消失也是一種遺憾。雖然現在過節可通過網絡或電話表達問候,但那種全解團聚的其樂融融的親情感受,不是電話能夠傳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