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醫療,是指醫生違背醫學規範和倫理準則,脫離病情實際需求,實施不恰當、不規範、不道德的醫療行為,包括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過度用藥等。
過度醫療的影響:
1、 抗菌藥物濫用。
抗生素濫用,直接導致了「超級耐藥菌」的出現。研究顯示,據衛生部統計,中國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藥物,平均100個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藥物,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2、 醫保費用浪費和流失。
過度醫療導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浪費和流失。人民網曾報道稱,中國醫療保險中的「六非」行為(非合理用藥、非合理檢查、非合理收費、非合理醫藥定價、非參保對象享受醫保待遇、非離退休人員享受離退休待遇)一直較為嚴重,據估算,醫療機構濫開藥、濫檢查等現象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在20%至30%,如再加上藥品回扣、藥品虛高定價、亂收費等現象,醫保基金浪費和流失比例不低於50%。
3、 過度耗費優質醫療資源。
在解決多數普通疾病上,過度地耗費了極其緊缺而寶貴的優質醫療資源。最後造成的後果是,本來就緊缺的優質醫療資源供應更加緊張,加大了真正有高層次醫療需求的疑難重病者看病的成本與死亡風險。從這個角度而言,「找專家看感冒」也是另一種過度醫療。
過度醫療的影響:
1、 抗菌藥物濫用。
抗生素濫用,直接導致了「超級耐藥菌」的出現。研究顯示,據衛生部統計,中國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藥物,平均100個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藥物,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
2、 醫保費用浪費和流失。
過度醫療導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浪費和流失。人民網曾報道稱,中國醫療保險中的「六非」行為(非合理用藥、非合理檢查、非合理收費、非合理醫藥定價、非參保對象享受醫保待遇、非離退休人員享受離退休待遇)一直較為嚴重,據估算,醫療機構濫開藥、濫檢查等現象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在20%至30%,如再加上藥品回扣、藥品虛高定價、亂收費等現象,醫保基金浪費和流失比例不低於50%。
3、 過度耗費優質醫療資源。
在解決多數普通疾病上,過度地耗費了極其緊缺而寶貴的優質醫療資源。最後造成的後果是,本來就緊缺的優質醫療資源供應更加緊張,加大了真正有高層次醫療需求的疑難重病者看病的成本與死亡風險。從這個角度而言,「找專家看感冒」也是另一種過度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