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是一片太平洋西部海域,是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該海域自然海域面積大約350萬平方千米。南海南北縱跨約2000公里,東西橫越約1000公里,北起廣東省南澳島與台灣島南端鵝鑾鼻一線,南至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西依中國大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東抵菲律賓,通過海峽或水道東與太平洋相連,西與印度洋相通,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
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逐漸改稱南海。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南海中國大陸海岸線長5800多公里,沿海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台灣。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傳統經濟魚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場。
南海海底地貌的特點是:北、西、南部是淺海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陸坡上有高原、海山、峽谷、海槽和海溝;東部是狹窄的島架,外緣臨海溝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為寬廣的平原,點綴著孤立的海山。
在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海域中國傳統疆界線內或部分在中國傳統疆界線內,分布有萬安、曾母暗沙、汶萊沙巴、安渡灘、鄭和、禮樂灘、西北巴拉望等16個盆地,總面積71萬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國傳統海疆範圍內總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
南海海岸分為華南大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和菲律賓群島六大區域,根據南海海岸帶地貌特徵,將其海岸帶細分為51個岸段。
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逐漸改稱南海。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南海中國大陸海岸線長5800多公里,沿海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台灣。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傳統經濟魚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場。
南海海底地貌的特點是:北、西、南部是淺海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陸坡上有高原、海山、峽谷、海槽和海溝;東部是狹窄的島架,外緣臨海溝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為寬廣的平原,點綴著孤立的海山。
在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海域中國傳統疆界線內或部分在中國傳統疆界線內,分布有萬安、曾母暗沙、汶萊沙巴、安渡灘、鄭和、禮樂灘、西北巴拉望等16個盆地,總面積71萬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國傳統海疆範圍內總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
南海海岸分為華南大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和菲律賓群島六大區域,根據南海海岸帶地貌特徵,將其海岸帶細分為51個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