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一同學發文稱:自己班主任托班長在班群里發公告,向學生索要升學宴紅包,群公告寫:「如果學生邀請老師參加升學宴,班主任500、科任老師300,老師開車去的話要給油費200,每個學生都要給」,不少網友表示「老師膽子真大,就差直接要錢了」。修水縣教育局回應稱:是不允許老師參加升學宴的,如果情況屬實,肯定會處理。
學生曝班主任托班長要升學宴紅包 可惡!
據滄州市教育局在官方公眾號通報,經查,王某某舉報華北油田十二處學校教師曹某某收受學生家長禮品、禮金情況屬實。依據相關規定,給予曹某某黨內嚴重警告、降低崗位等級處分,調離教師崗位。校長孟某某因履職不力,已給予其政務警告並免去校長職務。
針對公眾關注的「舉報人身份被泄露」問題,通報表示舉報人身份是由曹某某及其妻子尚某某透露的,調查組人員調查過程中沒有對外泄露舉報人身份。網傳「數十名家長以不讓孩子上課為由讓撤銷舉報」的情況不屬實。
此前,因為網帖《因舉報班主任索賄被泄露身份,河北一家長遭其他家長聲討並被澆了一盆熱水,後因找家長「理論」被行拘20天》熱傳,這起事件廣受關注。如今,當地官方對此事涉及的問題條分縷析、逐一通報,不僅正視問題,也澄清不實,廓清迷霧,既回應了輿論關切,也利於消除此事帶來的惡劣影響。
現實中,教師收禮的現象時有曝光,但這起事件反映出來的問題更為複雜——因為教師收禮衍生出了家長打架被行拘、網帖誇大式維權等一系列後續劇情,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格外嚴重。
如今,涉事老師和學校領導也被處理,但此事反映出來的師德學風問題仍值得反思。說到底,此事的根源還是涉事老師沒有做到持身以正,觸碰了師德底線,才導致了如今的這一地雞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收受家長和學生的財物,本應是師德基本要求。對此,各級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將「不得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遊、娛樂休閒等活動,不得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作為基本的師德底線和職業操守。
規定清清楚楚,這位曹老師卻對師德紅線置若罔聞,坦然接受家長的「孝敬」,最終釀成這麼一出斯文掃地的鬧劇。如今被處罰,也是咎由自取。
這也給某些學校提了醒,對於師德師風建設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能有絲毫鬆懈,要時時抓,才能提神醒腦常態化。
師德問題的根源當然在老師身上,但師德失守卻不只是涉事老師一個人的問題。只要對這類教師收禮事件進行適當解剖,就不難發現,一旦發生師德失守現象,由於缺乏有效的制衡舉報機制,一些家長或是迫於壓力只能就範,或是趁機想鑽空子獲得額外「關照」,帶來的往往是更大範圍內的學風、班風、校風問題。
這也說明,家長理應成為根治教師收受賄賂鏈條上的有力環節:這既包括家長應該有主動抵制的勇氣,面對教師索賄不輕易妥協;也包括家長自身應守住底線,不主動遞紅包。
說到底,規範師德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老師的師德教育,家長也不能一味迎合老師,各方齊心協力,才能守護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老師罰學生錢違法嗎
老師罰學生錢屬於違法行為。因為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老師罰學生錢的,那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會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責任人員會被進行處分。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罰錢、變相體罰或侮辱人格行為的,那所在單位會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還會被處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
學校、幼兒園、託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六十三條
學校、幼兒園、託兒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學校、幼兒園、託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學生曝班主任托班長要升學宴紅包 可惡!
據滄州市教育局在官方公眾號通報,經查,王某某舉報華北油田十二處學校教師曹某某收受學生家長禮品、禮金情況屬實。依據相關規定,給予曹某某黨內嚴重警告、降低崗位等級處分,調離教師崗位。校長孟某某因履職不力,已給予其政務警告並免去校長職務。
針對公眾關注的「舉報人身份被泄露」問題,通報表示舉報人身份是由曹某某及其妻子尚某某透露的,調查組人員調查過程中沒有對外泄露舉報人身份。網傳「數十名家長以不讓孩子上課為由讓撤銷舉報」的情況不屬實。
此前,因為網帖《因舉報班主任索賄被泄露身份,河北一家長遭其他家長聲討並被澆了一盆熱水,後因找家長「理論」被行拘20天》熱傳,這起事件廣受關注。如今,當地官方對此事涉及的問題條分縷析、逐一通報,不僅正視問題,也澄清不實,廓清迷霧,既回應了輿論關切,也利於消除此事帶來的惡劣影響。
現實中,教師收禮的現象時有曝光,但這起事件反映出來的問題更為複雜——因為教師收禮衍生出了家長打架被行拘、網帖誇大式維權等一系列後續劇情,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格外嚴重。
如今,涉事老師和學校領導也被處理,但此事反映出來的師德學風問題仍值得反思。說到底,此事的根源還是涉事老師沒有做到持身以正,觸碰了師德底線,才導致了如今的這一地雞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收受家長和學生的財物,本應是師德基本要求。對此,各級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將「不得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遊、娛樂休閒等活動,不得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作為基本的師德底線和職業操守。
規定清清楚楚,這位曹老師卻對師德紅線置若罔聞,坦然接受家長的「孝敬」,最終釀成這麼一出斯文掃地的鬧劇。如今被處罰,也是咎由自取。
這也給某些學校提了醒,對於師德師風建設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能有絲毫鬆懈,要時時抓,才能提神醒腦常態化。
師德問題的根源當然在老師身上,但師德失守卻不只是涉事老師一個人的問題。只要對這類教師收禮事件進行適當解剖,就不難發現,一旦發生師德失守現象,由於缺乏有效的制衡舉報機制,一些家長或是迫於壓力只能就範,或是趁機想鑽空子獲得額外「關照」,帶來的往往是更大範圍內的學風、班風、校風問題。
這也說明,家長理應成為根治教師收受賄賂鏈條上的有力環節:這既包括家長應該有主動抵制的勇氣,面對教師索賄不輕易妥協;也包括家長自身應守住底線,不主動遞紅包。
說到底,規範師德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老師的師德教育,家長也不能一味迎合老師,各方齊心協力,才能守護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
老師罰學生錢違法嗎
老師罰學生錢屬於違法行為。因為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老師罰學生錢的,那教育行政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會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責任人員會被進行處分。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罰錢、變相體罰或侮辱人格行為的,那所在單位會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還會被處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
學校、幼兒園、託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第六十三條
學校、幼兒園、託兒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學校、幼兒園、託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