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重要性
中小學生心理障礙問題已成為當今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近幾年的媒體也頻有報道。通過深入的調查,和在自己一年來教學實踐的觀察研究中,我發現了不少中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家庭期望過高等原因,對父母和教師產生了牴觸情緒,父(母)子(女)關係、師生關係緊張,出現了嚴重「焦 慮」症狀,不能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的變化,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困難和挫折。可見,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次的心理培訓指導是我收穫匪淺,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心理健康對知識教育的影響重大,我們作為教育系統的基線,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科技知識,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面對新課程的要求,下面我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談談個人的看法。
我在一年的教學當中,總結出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⑴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問題—人際關係焦慮。學生的交往需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擴大,但他們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甚至常常由於交往不當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例如矛盾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就容易形成暴力對抗,封閉孤獨、派別流動或不良的心理。我班就曾有一個這樣的學生,他從初中就沉迷於玩電腦遊戲,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孤僻的性格:不喜歡與別人交流,喜歡自己干自己的,不開心的時候也是因為沒有朋友可以傾訴,只會拿自己的身體自殘來進行發泄,那麼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人際關係焦慮症的表現。
⑵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所處的客觀環境(家庭、社會、學校)的影響,例如家庭的糾紛、父母的離異造成孩子抑鬱和焦慮;社會不良風氣,人際複雜關係造成孩子內心矛盾衝突與困惑疑慮;學校不得法的教育與教師嚴厲或放任,造成孩子對抗情緒或退縮畏懼等心理問題。但是往往這些問題是家長們忽略的問題,卻對學生造成很嚴重的心理上的影響。據我調查,我班上有拍拖現象的同學大部分都是父母離異,他們覺得家裡根本給不了溫暖她們,心靈上是孤單的。但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只會責備自己的孩子拍拖,但沒有認真思考過當中的原因或嘗試去尋找正確的引導方法。
⑶學習競爭帶來的無形壓力。即使我們在唱響素質教育這首流行曲,但真正操作起來,還是實行應試教育。沒辦法,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一種比成績更好的考核手段。或許應試教育實在根深蒂固吧,從小學到高中,分數一直成為學生心理上的一個沉重的包袱,家長或者學校自覺或不自覺地剝奪了孩子們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阻礙了學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影響了他們創造力的發揮,雖然我們老師一直在鼓勵學生大膽把心中所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提倡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可是,似乎到考試的時候標準答案大多數還是只有一個。結果確實被我們每個人看得太重了:從6歲開始彈古箏,本來水平已經很高的,這位同學不但面對強大的學習壓力,而且還要面對術科方面的突破,但是在一次演出當中失敗了,這位同學感覺得相當的失落,結果成績急速下降,甚至對於古箏採取放棄的態度。成績在他眼中比什麼都重要。
那麼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講究科學方法去保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1)對症下藥: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依靠心理醫生和專家會診,個別指導,對症下藥,先找到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否則,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徒勞的。
(2)正確引導:心病必須心藥醫。學生在平時生活、交往、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有經驗問題、方法問題、心理問題,要依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問題,較多的是屬於心理健康的問題。我們不能過分地批評指責,更不能諷剌打擊,要朋友式地談心,針對性地梳理,耐心啟發、正確引導。幫助他確定人生目標,選擇適應自己特長的成才之路,學會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完善自身的人格。
(3)善於等待:解決心理問題需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要善於等待,要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堅持不懈。這不僅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方法,也是鍛鍊教師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4)另外,我覺得學校也可以配合心理老師開展活動向學生傳授心理知識。這樣,他們也具備一些能夠解決他們常見的心理小問題。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鬆上考場。
我們作為班主任的教師還應努力做到:表揚、批評適度,減輕學生的思想壓力,對學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別人的能力。總之,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綜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維持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一顆健康的心靈會使我們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加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
小學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一,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小學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
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
積極心態:良好的心態需怎樣。
禪宗有句名言:「風也沒動,帆也沒動,是心動。」心理學家說: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想看到的世界;你做出的反應,不僅是外部因素的導引,也是內心慾望的驅使。所以,緩解壓力,的確需要外部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更需要內部有個良好的心態。
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師提示調整心態的內容與方式很多,這裡只能概要說明之:
其一,記住好事,忘記壞事。你的心情不是取決於你盡遇上好事,還是盡遇上壞事,而是取決於你是記住好事,還是記住壞事。
其二,利用幽默。工作是嚴肅的,但嚴肅不意味著刻板、死氣沉沉。在工作中,有一些適當的、高品位的幽默可以化解衝突、可以活躍氣氛、可以振奮精神、可以緩解壓力。並且,它是低成本甚至是無成本。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排斥它。
其三,積極的自我暗示。我們要多對自己說一些:「我行!我能勝任!我很堅強!我不懼怕壓力!我喜歡挑戰!」少對自己說一些:「我不行!我太差了!我受不了了!我要崩潰了」。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影響你的心態,進而影響你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
其四,保持樂觀。樂觀與悲觀可以說是人們給自己解釋成功與失敗的兩種不同方法。樂觀者把失敗看作是可以改變的事情,這樣,他們就能轉敗為勝,獲得成功;悲觀者則認為失敗是其內部永恆的特性所決定的,他們對此無能為力。這兩種迥然不同的看法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的、深刻的影響。
其五,珍惜你所擁有的。人性的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企盼得到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而對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卻不那麼珍惜。只有在失去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時,才倍感它的珍貴與不可替代。
其六,善用合理化機制。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把自己得到的東西看著是完美的、符合自己意願的。由此來減輕內心的失望與痛苦,這就是「酸葡萄機制」和「甜檸檬機制」或「合理化機制」的本質所在。這種行為雖然不乏自欺欺人的色彩,但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適當地運用,對保持人類的心理健康,恢復心理平衡是有益的。其七,學會放棄。生活中,大部分人心裡都在想如何更多地「擁有」,如面子、金錢、地位、權力、信任、知識、經驗、能力、學歷、人際關係。一樣都不能少。結果是想擁有得越多,心理包袱就越大、越重。其實,我們可以放棄一些,擁有得太多,不也累得慌嗎?
其八,保持良好的心境。心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低估。憂鬱的心境會導致生理上和心理上一系列的病變。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師強調積極、愉快的心境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學習的順利、事業的成功大有幫助。對於正確看待壓力、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也大為有益。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適時調整自己的心境,使之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至少說,不因自身心境的原因而徒增那些本來並不存在的壓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
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知識的意義
心理諮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1,不能改變現實,但能改變你的視角。
生活不可能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心理諮詢當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藥。對人們的現實困境,心理諮詢其實一籌莫展。如果你向諮詢師抱怨「他為什麼拋棄我?」「老闆為什麼炒掉我?」「錢為什麼那麼難賺?」那他惟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如果一個人失戀了,很痛苦,諮詢師必須承認:「失戀當然會痛苦,這很正常也很自然。」但是,如果這種痛苦太深了也太久了,諮詢師就會與你一起來分析:「為什麼這個痛苦會被如此放大呢?它對你有什麼更深層的心理意義?為什麼你需要久久地抓住它不放?」
你的故事,諮詢師在聽,但他卻是在用眼睛聽。他觀察你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你該如何說故事,故事裡哪些內容是你解釋,哪些是你的賦義。好的諮詢師總是在激發你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
有時候,你受到啟發,改變了一個視角,從「我是一個被動的受害人」變成「我是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很多東西就會變得不同。
2,不能對你扮演一個「父親」、「丈夫」、或「精神導師」
假如一個女子,從小與父親感情很深,事事問父親拿主意;長大了嫁人,這個「支柱」就由丈夫來承擔,每逢問題,她就從丈夫那裡得到安慰、支持、指導。後來,丈夫離她而去,痛苦之中她找到了心理諮詢師,很自然地希望,諮詢師能夠像從前的丈夫和父親那樣,一直告訴她:「你最好怎麼怎麼做」
如果諮詢師滿足了她——你需要一個父親,好,那我就來對你扮演一個父親,她會馬上得到很大安慰,並對諮詢師充滿感激之情。
但一個成熟的諮詢師不會這樣做,當她說:「我有一個問題,需要諮詢師的意見」或「我有一個煩惱,希望諮詢師幫我解決」,他可能顯得很無能,甚至很可惡,要不含糊其辭,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反正不肯爽利地說出個一二三來。因為如果他扮演了這個角色,諮詢者就會繼續依賴這種關係,失去獨立和成長的契機。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蛋殼裡的小雞,被某一種行為方式禁錮了自由,心理諮詢要做的就是幫助小雞打碎這層蛋殼,讓它來到一個更闊廣的天地中。
3,不能或很難立竿見影。
我的一個同行遇上這樣一位來訪者:整整一小時,她哭訴哭訴,他就聽她哭訴哭訴,時間到,她說:「我還沒有說完,能不能延長一會兒?」
他說:「下次再來。」
到了下次約定的時間,她失約了,倒是她母親出現在診所里,問諮詢師:「我女兒都說了些什麼?」諮詢師說:「你可以去問她。」母親說:「她什麼都不肯告訴我,只說,諮詢師光是聽,而且只肯聽一小時,我找個朋友,還可以隨便談它三五個小時。」
如果她只是哭訴,諮詢師就只能當一雙好耳朵,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他必須等待,等待一個時機,等待一個「入口」,等待她過了最初的宣洩階段,做好領悟的準備,等待她開始投入,才能陪她慢慢地成長,慢慢地改變。如果治療關係在起點時就中斷,那就只能是一次失敗的諮詢,來訪者沒有收穫。 心理諮詢不像內科看感冒,一劑下去藥到病除。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8~10次,每次50~60分鐘。
除了時間,還需要經濟上的準備。目前收費不一,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1分鐘1塊錢;社會諮詢機構可能高一些,大多1小時150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200~300元/次。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1小時100美金。
4,不同於與朋友間的傾談。
情緒不好時,我們也會與親密的朋友做一番傾心交談,經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心理諮詢中那種親密信任的關係,有時與朋友的感覺非常相似,但不完全一樣。
你的種種感受與看法,會受到諮詢師完全地接納與尊重,你的隱私,絕對受到保密;諮詢結束,關係立刻中斷,沒有任何牽扯——這會為傾訴帶來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諮詢師的話,經常與朋友的話很不一樣。假如有一個人告訴諮詢師:「我想自殺。」他不會說:「千萬別。」他可能與你討論:怎樣的自殺方法比較快樂?如果自殺了會解決什麼問題?留下什麼問題?除了自殺還有別的解決辦法嗎?當然,需要與諮詢師討論自殺的人,往往沒有真的下定決心採取行動。
如果有一個人告訴諮詢師:「我與一個妓女發生了關係,我很害怕感染愛滋病。」諮詢師不會簡單地說:「趕快去做檢查吧!如果是陰性就沒事,如果是陽性得趕快治。」——那來訪者就被諮詢師推進一個更大的危機里了。諮詢師應該預先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並幫來訪者做好相應的心理預備:感染的危險到底有多大?來訪者有沒有足夠的支持系統來度過危機,比如,婚姻是否幸福,有沒有可靠的朋友?他的經濟狀況如何?一旦查出陽性能不能承擔醫藥費?如果是陰性,他是否正處於一種危險的生活方式中……等等等等。
5,一個諮詢師,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來訪者。
每個諮詢師都有他最適合的來訪者,一位諮詢師就曾說:「我最適合那些與我有相同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就像兩個物體,震動頻率越接近,就越容易產生共鳴。
理想的諮詢就像談戀愛,要雙方都找到感覺,在同一頻道互動,影響才會真正發生。所以,你在選諮詢師,諮詢師也在選擇來訪者,當然,一個諮詢師的技術越成熟,經驗越豐富,適合的範圍會擴大。
如果一個諮詢師非常適合你,那是一種機緣;如果他沒有接受你或你沒有接受他,不一定是誰的錯,也許只是頻道各不相同。
6,很可能不會讓你一直感到滿意。
很多人對心理諮詢有一種誤會,以為就像諮詢師和來訪者坐在一起分糖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實,有些時候,心理諮詢也是很痛的,諮詢師不會永遠讓你感到高興,體驗痛苦在心理諮詢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癥結往往是在那裡。
此外,諮詢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諮詢師的關係。不少來訪者,在諮詢過程中對諮詢師產生了意見,比如認為諮詢師對他不夠關心、對醫生的某些言行感到憤怒,但卻不敢暴露出來,怕把諮詢師得罪了。這樣一來,互動受到阻礙,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實,這些感覺非常重要,要隨時讓諮詢師知道,以此來調整你們的關係。
7,你是水,諮詢師是船,水漲船高。
弗洛依德說:「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來訪者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個工具,他是被動的,從屬的,就像案頭一本字典,需要的時候就去翻一下。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主動地坦承你的困惑與問題,而不是乾等著諮詢師來做什麼,因為如果你不投入,諮詢師就只能等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找諮詢師,接受他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努力地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角。這些工作不僅在診室里做,更要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諮詢師時,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角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諮詢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諮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船就是心理諮詢師。
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的重要性
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人都是好人。
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有這樣困擾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他們善良、在意別人的感受、內心敏感、感情豐富。然而,他們也很難建立真正和諧深入的人際關係。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在溝通中顧慮太多,顯得優柔寡斷畏首畏尾;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很怕做錯說錯,於是乾脆不做不說;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懼怕太過於靠近另一個人,錯失了許多機會。
為什麼有那麼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呢?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背後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和我們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有關。自我價值感是關於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自身的價值。過於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常常是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別人說我好我就是有價值的,如果別人說我不好我就是沒有價值的。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價值感,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所以對這些人來說,被別人說不好就等於抹殺他生存的意義。別人的評價變成了生死攸關的事兒,當然會非常的在意。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呢?
這主要跟兒時的經驗相關,特別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兒童在發展早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以後逐漸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不斷得到外在的和內在的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反饋,才形成並發展起自我價值感。因此,自我價值感是在個體與周圍人及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後天產生並逐漸建立發展起來的。著名心理學專家hales等認為,由於家庭是兒童接觸最早、最頻繁和最密切的社會基本單位,兒童的內在自我價值感主要是通過父母及其他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密切的、頻繁的、廣泛的互動而形成的。而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很少獲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即「無論我做得好還是不好,父母都是愛我的」。在很多人小時候,就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和自己的外在表現息息相關的,比如:「如果我考了第一名,那麼我就是個好孩子,我的父母就會愛我;如果我考砸了,那麼我就是個壞孩子,我的父母就不再愛我了。」因此,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我們一直都陷入在好孩子和壞孩子的評價中,我們一直被這樣外在的評價束縛著。雖然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但是在過去的經歷中,我們從來沒有學習過建立內在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兒時的習慣被沿用至今,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並且更為可怕的是,成人的世界更為複雜,很多時候事情是沒有評價標準的,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的下一個行為會得到怎樣的評價,這種失控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恐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莫名煩躁恐懼的部分原因。
那麼這種狀況有辦法改善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都曾經歷過從「在乎別人看法」到「不那麼在乎別人看法」的轉變,當然,這個過程也不會一蹴而就,是需要一點一點來改善的。
第一步,看到自己。
許多人內在的情緒和感受是從來沒有被看見過的,包括他們自己。所以第一步我們首先要學習自己看見自己。這個步驟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在情緒來臨時,什麼也不做,只是深呼吸,安靜下來,然後試著去分辨自己的情緒分辨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剛才的情緒是什麼?煩躁?自卑?憤怒?」
第二步,認識自己。
當我們可以分辨得出內在的情緒和聲音時,就可以繼續深入下去和自己對話。「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情緒,我希望得到什麼?」「為什麼我希望得到這個?」「為什麼我需要他的肯定?」總之,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多問自己現在追求的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我們就可以更加看清自己。當對自己有了可觀的認識後,我們面對別人的評價時就不會那麼的盲目那麼的激動。
第三步,接納自己。
簡單來說,我們認識自己後,會發現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我們陷入在自己的缺點裡不能自拔,那麼就變成了自卑,不利於後續個人的成長發展。關於自我接納也是個很大的話題,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詳細來分享。
最後,用林語堂先生的一句話來結尾: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祝願我們早日活出心中的自己。
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小知識
心理健康小知識
1、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
2、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3、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設立明確的生活目標。
4、學會自我控制,克服誘惑,活在現實當中。
5、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鬱、厭倦的情緒。
6、對自己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
中小學生心理障礙問題已成為當今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近幾年的媒體也頻有報道。通過深入的調查,和在自己一年來教學實踐的觀察研究中,我發現了不少中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家庭期望過高等原因,對父母和教師產生了牴觸情緒,父(母)子(女)關係、師生關係緊張,出現了嚴重「焦 慮」症狀,不能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的變化,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困難和挫折。可見,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次的心理培訓指導是我收穫匪淺,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心理健康對知識教育的影響重大,我們作為教育系統的基線,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科技知識,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面對新課程的要求,下面我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談談個人的看法。
我在一年的教學當中,總結出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⑴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問題—人際關係焦慮。學生的交往需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擴大,但他們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甚至常常由於交往不當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例如矛盾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就容易形成暴力對抗,封閉孤獨、派別流動或不良的心理。我班就曾有一個這樣的學生,他從初中就沉迷於玩電腦遊戲,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孤僻的性格:不喜歡與別人交流,喜歡自己干自己的,不開心的時候也是因為沒有朋友可以傾訴,只會拿自己的身體自殘來進行發泄,那麼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人際關係焦慮症的表現。
⑵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所處的客觀環境(家庭、社會、學校)的影響,例如家庭的糾紛、父母的離異造成孩子抑鬱和焦慮;社會不良風氣,人際複雜關係造成孩子內心矛盾衝突與困惑疑慮;學校不得法的教育與教師嚴厲或放任,造成孩子對抗情緒或退縮畏懼等心理問題。但是往往這些問題是家長們忽略的問題,卻對學生造成很嚴重的心理上的影響。據我調查,我班上有拍拖現象的同學大部分都是父母離異,他們覺得家裡根本給不了溫暖她們,心靈上是孤單的。但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只會責備自己的孩子拍拖,但沒有認真思考過當中的原因或嘗試去尋找正確的引導方法。
⑶學習競爭帶來的無形壓力。即使我們在唱響素質教育這首流行曲,但真正操作起來,還是實行應試教育。沒辦法,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一種比成績更好的考核手段。或許應試教育實在根深蒂固吧,從小學到高中,分數一直成為學生心理上的一個沉重的包袱,家長或者學校自覺或不自覺地剝奪了孩子們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阻礙了學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影響了他們創造力的發揮,雖然我們老師一直在鼓勵學生大膽把心中所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提倡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可是,似乎到考試的時候標準答案大多數還是只有一個。結果確實被我們每個人看得太重了:從6歲開始彈古箏,本來水平已經很高的,這位同學不但面對強大的學習壓力,而且還要面對術科方面的突破,但是在一次演出當中失敗了,這位同學感覺得相當的失落,結果成績急速下降,甚至對於古箏採取放棄的態度。成績在他眼中比什麼都重要。
那麼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講究科學方法去保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1)對症下藥: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依靠心理醫生和專家會診,個別指導,對症下藥,先找到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否則,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徒勞的。
(2)正確引導:心病必須心藥醫。學生在平時生活、交往、學習中產生的問題有經驗問題、方法問題、心理問題,要依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問題,較多的是屬於心理健康的問題。我們不能過分地批評指責,更不能諷剌打擊,要朋友式地談心,針對性地梳理,耐心啟發、正確引導。幫助他確定人生目標,選擇適應自己特長的成才之路,學會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完善自身的人格。
(3)善於等待:解決心理問題需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所以要善於等待,要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堅持不懈。這不僅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方法,也是鍛鍊教師的教育能力,提高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4)另外,我覺得學校也可以配合心理老師開展活動向學生傳授心理知識。這樣,他們也具備一些能夠解決他們常見的心理小問題。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鬆上考場。
我們作為班主任的教師還應努力做到:表揚、批評適度,減輕學生的思想壓力,對學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別人的能力。總之,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綜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維持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一顆健康的心靈會使我們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加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
小學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現一,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成因小學生出現這些心理問題,既有自身成長的因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
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知識
積極心態:良好的心態需怎樣。
禪宗有句名言:「風也沒動,帆也沒動,是心動。」心理學家說: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想看到的世界;你做出的反應,不僅是外部因素的導引,也是內心慾望的驅使。所以,緩解壓力,的確需要外部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更需要內部有個良好的心態。
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師提示調整心態的內容與方式很多,這裡只能概要說明之:
其一,記住好事,忘記壞事。你的心情不是取決於你盡遇上好事,還是盡遇上壞事,而是取決於你是記住好事,還是記住壞事。
其二,利用幽默。工作是嚴肅的,但嚴肅不意味著刻板、死氣沉沉。在工作中,有一些適當的、高品位的幽默可以化解衝突、可以活躍氣氛、可以振奮精神、可以緩解壓力。並且,它是低成本甚至是無成本。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排斥它。
其三,積極的自我暗示。我們要多對自己說一些:「我行!我能勝任!我很堅強!我不懼怕壓力!我喜歡挑戰!」少對自己說一些:「我不行!我太差了!我受不了了!我要崩潰了」。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影響你的心態,進而影響你的行為及其行為結果。
其四,保持樂觀。樂觀與悲觀可以說是人們給自己解釋成功與失敗的兩種不同方法。樂觀者把失敗看作是可以改變的事情,這樣,他們就能轉敗為勝,獲得成功;悲觀者則認為失敗是其內部永恆的特性所決定的,他們對此無能為力。這兩種迥然不同的看法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的、深刻的影響。
其五,珍惜你所擁有的。人性的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企盼得到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而對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卻不那麼珍惜。只有在失去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時,才倍感它的珍貴與不可替代。
其六,善用合理化機制。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把自己得到的東西看著是完美的、符合自己意願的。由此來減輕內心的失望與痛苦,這就是「酸葡萄機制」和「甜檸檬機制」或「合理化機制」的本質所在。這種行為雖然不乏自欺欺人的色彩,但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適當地運用,對保持人類的心理健康,恢復心理平衡是有益的。其七,學會放棄。生活中,大部分人心裡都在想如何更多地「擁有」,如面子、金錢、地位、權力、信任、知識、經驗、能力、學歷、人際關係。一樣都不能少。結果是想擁有得越多,心理包袱就越大、越重。其實,我們可以放棄一些,擁有得太多,不也累得慌嗎?
其八,保持良好的心境。心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低估。憂鬱的心境會導致生理上和心理上一系列的病變。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師強調積極、愉快的心境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學習的順利、事業的成功大有幫助。對於正確看待壓力、緩解壓力,化壓力為動力也大為有益。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適時調整自己的心境,使之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至少說,不因自身心境的原因而徒增那些本來並不存在的壓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
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知識的意義
心理諮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1,不能改變現實,但能改變你的視角。
生活不可能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心理諮詢當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藥。對人們的現實困境,心理諮詢其實一籌莫展。如果你向諮詢師抱怨「他為什麼拋棄我?」「老闆為什麼炒掉我?」「錢為什麼那麼難賺?」那他惟一能做的就是鼓勵你接受。
如果一個人失戀了,很痛苦,諮詢師必須承認:「失戀當然會痛苦,這很正常也很自然。」但是,如果這種痛苦太深了也太久了,諮詢師就會與你一起來分析:「為什麼這個痛苦會被如此放大呢?它對你有什麼更深層的心理意義?為什麼你需要久久地抓住它不放?」
你的故事,諮詢師在聽,但他卻是在用眼睛聽。他觀察你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你該如何說故事,故事裡哪些內容是你解釋,哪些是你的賦義。好的諮詢師總是在激發你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
有時候,你受到啟發,改變了一個視角,從「我是一個被動的受害人」變成「我是某一個問題的形成者」,很多東西就會變得不同。
2,不能對你扮演一個「父親」、「丈夫」、或「精神導師」
假如一個女子,從小與父親感情很深,事事問父親拿主意;長大了嫁人,這個「支柱」就由丈夫來承擔,每逢問題,她就從丈夫那裡得到安慰、支持、指導。後來,丈夫離她而去,痛苦之中她找到了心理諮詢師,很自然地希望,諮詢師能夠像從前的丈夫和父親那樣,一直告訴她:「你最好怎麼怎麼做」
如果諮詢師滿足了她——你需要一個父親,好,那我就來對你扮演一個父親,她會馬上得到很大安慰,並對諮詢師充滿感激之情。
但一個成熟的諮詢師不會這樣做,當她說:「我有一個問題,需要諮詢師的意見」或「我有一個煩惱,希望諮詢師幫我解決」,他可能顯得很無能,甚至很可惡,要不含糊其辭,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反正不肯爽利地說出個一二三來。因為如果他扮演了這個角色,諮詢者就會繼續依賴這種關係,失去獨立和成長的契機。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蛋殼裡的小雞,被某一種行為方式禁錮了自由,心理諮詢要做的就是幫助小雞打碎這層蛋殼,讓它來到一個更闊廣的天地中。
3,不能或很難立竿見影。
我的一個同行遇上這樣一位來訪者:整整一小時,她哭訴哭訴,他就聽她哭訴哭訴,時間到,她說:「我還沒有說完,能不能延長一會兒?」
他說:「下次再來。」
到了下次約定的時間,她失約了,倒是她母親出現在診所里,問諮詢師:「我女兒都說了些什麼?」諮詢師說:「你可以去問她。」母親說:「她什麼都不肯告訴我,只說,諮詢師光是聽,而且只肯聽一小時,我找個朋友,還可以隨便談它三五個小時。」
如果她只是哭訴,諮詢師就只能當一雙好耳朵,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他必須等待,等待一個時機,等待一個「入口」,等待她過了最初的宣洩階段,做好領悟的準備,等待她開始投入,才能陪她慢慢地成長,慢慢地改變。如果治療關係在起點時就中斷,那就只能是一次失敗的諮詢,來訪者沒有收穫。 心理諮詢不像內科看感冒,一劑下去藥到病除。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8~10次,每次50~60分鐘。
除了時間,還需要經濟上的準備。目前收費不一,在醫院,一般不會超過1分鐘1塊錢;社會諮詢機構可能高一些,大多1小時150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費,200~300元/次。有些涉外的醫療機構,1小時100美金。
4,不同於與朋友間的傾談。
情緒不好時,我們也會與親密的朋友做一番傾心交談,經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心理諮詢中那種親密信任的關係,有時與朋友的感覺非常相似,但不完全一樣。
你的種種感受與看法,會受到諮詢師完全地接納與尊重,你的隱私,絕對受到保密;諮詢結束,關係立刻中斷,沒有任何牽扯——這會為傾訴帶來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諮詢師的話,經常與朋友的話很不一樣。假如有一個人告訴諮詢師:「我想自殺。」他不會說:「千萬別。」他可能與你討論:怎樣的自殺方法比較快樂?如果自殺了會解決什麼問題?留下什麼問題?除了自殺還有別的解決辦法嗎?當然,需要與諮詢師討論自殺的人,往往沒有真的下定決心採取行動。
如果有一個人告訴諮詢師:「我與一個妓女發生了關係,我很害怕感染愛滋病。」諮詢師不會簡單地說:「趕快去做檢查吧!如果是陰性就沒事,如果是陽性得趕快治。」——那來訪者就被諮詢師推進一個更大的危機里了。諮詢師應該預先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並幫來訪者做好相應的心理預備:感染的危險到底有多大?來訪者有沒有足夠的支持系統來度過危機,比如,婚姻是否幸福,有沒有可靠的朋友?他的經濟狀況如何?一旦查出陽性能不能承擔醫藥費?如果是陰性,他是否正處於一種危險的生活方式中……等等等等。
5,一個諮詢師,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來訪者。
每個諮詢師都有他最適合的來訪者,一位諮詢師就曾說:「我最適合那些與我有相同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就像兩個物體,震動頻率越接近,就越容易產生共鳴。
理想的諮詢就像談戀愛,要雙方都找到感覺,在同一頻道互動,影響才會真正發生。所以,你在選諮詢師,諮詢師也在選擇來訪者,當然,一個諮詢師的技術越成熟,經驗越豐富,適合的範圍會擴大。
如果一個諮詢師非常適合你,那是一種機緣;如果他沒有接受你或你沒有接受他,不一定是誰的錯,也許只是頻道各不相同。
6,很可能不會讓你一直感到滿意。
很多人對心理諮詢有一種誤會,以為就像諮詢師和來訪者坐在一起分糖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實,有些時候,心理諮詢也是很痛的,諮詢師不會永遠讓你感到高興,體驗痛苦在心理諮詢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癥結往往是在那裡。
此外,諮詢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諮詢師的關係。不少來訪者,在諮詢過程中對諮詢師產生了意見,比如認為諮詢師對他不夠關心、對醫生的某些言行感到憤怒,但卻不敢暴露出來,怕把諮詢師得罪了。這樣一來,互動受到阻礙,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實,這些感覺非常重要,要隨時讓諮詢師知道,以此來調整你們的關係。
7,你是水,諮詢師是船,水漲船高。
弗洛依德說:「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來訪者才是治療的主體,諮詢師只是一個工具,他是被動的,從屬的,就像案頭一本字典,需要的時候就去翻一下。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主動地坦承你的困惑與問題,而不是乾等著諮詢師來做什麼,因為如果你不投入,諮詢師就只能等待。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找諮詢師,接受他的幫助,你就要擁有心理學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努力地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角。這些工作不僅在診室里做,更要在生活里做。當你面對諮詢師時,你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角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諮詢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諮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我們都知道水漲船高這個道理,這裡水就是咨客,船就是心理諮詢師。
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的重要性
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人都是好人。
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有這樣困擾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他們善良、在意別人的感受、內心敏感、感情豐富。然而,他們也很難建立真正和諧深入的人際關係。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在溝通中顧慮太多,顯得優柔寡斷畏首畏尾;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很怕做錯說錯,於是乾脆不做不說;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所以懼怕太過於靠近另一個人,錯失了許多機會。
為什麼有那麼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呢?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背後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和我們內在的自我價值感有關。自我價值感是關於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自身的價值。過於在乎別人看法的人常常是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別人說我好我就是有價值的,如果別人說我不好我就是沒有價值的。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價值感,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所以對這些人來說,被別人說不好就等於抹殺他生存的意義。別人的評價變成了生死攸關的事兒,當然會非常的在意。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呢?
這主要跟兒時的經驗相關,特別是父母對待我們的態度。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兒童在發展早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以後逐漸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不斷得到外在的和內在的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反饋,才形成並發展起自我價值感。因此,自我價值感是在個體與周圍人及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後天產生並逐漸建立發展起來的。著名心理學專家hales等認為,由於家庭是兒童接觸最早、最頻繁和最密切的社會基本單位,兒童的內在自我價值感主要是通過父母及其他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密切的、頻繁的、廣泛的互動而形成的。而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很少獲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即「無論我做得好還是不好,父母都是愛我的」。在很多人小時候,就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和自己的外在表現息息相關的,比如:「如果我考了第一名,那麼我就是個好孩子,我的父母就會愛我;如果我考砸了,那麼我就是個壞孩子,我的父母就不再愛我了。」因此,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我們一直都陷入在好孩子和壞孩子的評價中,我們一直被這樣外在的評價束縛著。雖然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但是在過去的經歷中,我們從來沒有學習過建立內在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兒時的習慣被沿用至今,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並且更為可怕的是,成人的世界更為複雜,很多時候事情是沒有評價標準的,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的下一個行為會得到怎樣的評價,這種失控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恐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莫名煩躁恐懼的部分原因。
那麼這種狀況有辦法改善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都曾經歷過從「在乎別人看法」到「不那麼在乎別人看法」的轉變,當然,這個過程也不會一蹴而就,是需要一點一點來改善的。
第一步,看到自己。
許多人內在的情緒和感受是從來沒有被看見過的,包括他們自己。所以第一步我們首先要學習自己看見自己。這個步驟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在情緒來臨時,什麼也不做,只是深呼吸,安靜下來,然後試著去分辨自己的情緒分辨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剛才的情緒是什麼?煩躁?自卑?憤怒?」
第二步,認識自己。
當我們可以分辨得出內在的情緒和聲音時,就可以繼續深入下去和自己對話。「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情緒,我希望得到什麼?」「為什麼我希望得到這個?」「為什麼我需要他的肯定?」總之,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多問自己現在追求的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我們就可以更加看清自己。當對自己有了可觀的認識後,我們面對別人的評價時就不會那麼的盲目那麼的激動。
第三步,接納自己。
簡單來說,我們認識自己後,會發現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我們陷入在自己的缺點裡不能自拔,那麼就變成了自卑,不利於後續個人的成長發展。關於自我接納也是個很大的話題,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詳細來分享。
最後,用林語堂先生的一句話來結尾: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祝願我們早日活出心中的自己。
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小知識
心理健康小知識
1、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
2、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3、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設立明確的生活目標。
4、學會自我控制,克服誘惑,活在現實當中。
5、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鬱、厭倦的情緒。
6、對自己要時常鼓勵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