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霜澗瀑布。
白霜飛瀑是集山、水、林、潭瀑、溪谷、奇石、神灘於一體的自然生態風景區.位於吉太河與君洞河交匯處附近,落差約80米,寬約20米,豐水季節,瀑布之水分三級奔流而下,水聲轟鳴,水霧蒸騰,氣勢浩大,潭瀑交錯,百練銀珠落碧潭;水聲迴蕩,悠揚空谷成華章.與四周的高山叢林構成一幅壯麗的畫卷.溪谷:兩岸森林密布,野花爛漫,藤蘿垂懸;溪流潺潺,落差較大處形成瀑布、深灘;溪是滿布紫色山石,高低錯落,大小各異,不時把溪流撞成朵朵水花,極富野趣。
二、石廟。
石廟——又稱盤古廟,是岑溪市的一大自然景點,也是岑溪市最近正在大力開發的景點之一.石廟位於岑溪市水汶鎮西南部,相對高度950米,占地面積170多畝,石廟四周群山懷抱,連綿起伏,直通雲間.一條小溪由左向右環繞著山腳,與黃華河相接,連成一體,就象一條玉帶盤繞著石廟.石廟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態,花草樹木在石縫間生長,枝繁葉茂,每逢早晚,雲霧籠罩,恰似人間仙景故有詩云:「石中溪水萬年青,廟前風景千萬秀」、「石廟生成峰對蜂,奇景相對各不同」。
石廟山上不僅有著神秘美麗的傳說,而且到處都是怪石奇松:有百鳥歸巢、烏龜孵蛋、三眼仙、望天仙、笑面仙、鴛鴦石、生命之源等怪石。
三、天龍頂(土柱頂)。
天龍頂(土柱頂),國家山地公園,位於岑溪市南渡鎮吉太村附近,距離岑溪市區55公里,距離南寧至梧州的高速公路曇容路口僅15公里,有新修的高等級柏油路直達景區.天龍頂國家山地公園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景區主峰天龍頂海拔1221米,相對高度221米,屬雲開大山山脈的主峰.景區內海拔高於10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石豹頂、公婆頂、湖廣頂等四座山峰.天龍頂景區的自然資源具有多樣性,景區內有高山湖泊、原始森林、溝壑峽谷、溪谷瀑布群、海拔1000米之上的高山草甸、海拔1200多米的丹霞山峰、延綿近數十里的斷層崖壁等等,形成了一個具有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戶外運動等多功能的復合型景區。
四、南渡鄧公廟。
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西岑溪市南渡鎮南渡街.距梧州市區100千米、距岑溪市區20千米.是展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及當地民俗文化的遊覽勝地.該廟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原建在臥龍崗,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遷於今址,現存鄧公廟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的。
五、南渡關帝廟。
岑溪市南渡鎮關帝廟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為琉璃瓦頂青磚格木結構,由前殿,天井,左右廂房和後殿組成.是梧州最大的關帝廟,這種三殿連接的關帝廟在廣西也屬少見.關帝廟建廟100多年來,香火鼎盛,朝拜香客甚眾.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關帝誕期,朝拜者多時達萬人,形成當地廟會。
六、水汶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於水汶鎮北約2公里的石村.該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為表彰岑溪水汶鎮南祿村百歲壽星劉運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磚結構,牌坊高11米,寬10米,厚1.1米,牌坊頂翹角飛檐,坊身有各種人物、花卉、鳥獸等灰塑,造型雄偉獨特.牌坊上還鑲嵌梧州知府、岑溪知縣等官宦的題詞。
七、樟木大井。
樟木大井是岑溪四大名井之一(岑溪四大名井為:樟木大井、龍井葛仙井、筋竹石井、歸義雙貴井).乾隆初縣誌有記載:「長寧圩(即現樟木古街)東南有泉,從葛仙岩地脈湧出,亦清冽可飲.」大井就是該泉建成的,距今已有2百多年歷史.該井水源充沛,明凈清冽,水質甚佳.清末舉人李樹楷曾寫下「大井潤千家」的名句.有些在樟木街居住過幾代的老居民,就算搬到別的地方住了,也會每天來大井運水回家做飯.大井深約3米,直徑約3米.別看才3米深,一年四季進水都是滿的。
八、糯垌大竹龍母廟。
位於廣西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距梧州市區60千米、距岑溪市區20千米.龍母是梧州藤縣人,因藤縣縣誌也有龍母出生在藤縣二十一都筋竹村的記載,因歷代行政區域幾經變動,二十一都的筋竹村後來與大化村合併為一村改稱大竹村.因此,另有一說認為龍母出生在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大竹龍母廟是以龍母文化為基礎,以弘揚龍母文化為主旨,以「龍母源」為主題,突出「母儀龍德」的文化精髓,結合岑溪市的民俗文化,開展以宗教朝拜、文化溯源為主的宗教及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它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龍母始祖廟,創建於秦朝,同治六年重修,文革期間被毀,現已在遺址上重建;二是龍母早期生活的重要遺蹟豢龍潭、撕麻石、父老河等景點.該文化苑著重反映龍母文化發源地的歷史和背景,與廣東德慶悅城龍母著重反映龍母后期生活之地和墓葬之地有一定的差異性和較好的互補性,是龍母尋源的旅遊勝地。
九、黃華河。
黃華河的名稱來源於古時,沿河兩岸長滿野菊,每當菊花盛開後,滿河都漂浮著黃黃的菊花,從而取名「黃花江」,因為「花」與「華」同韻且「華」字有「水」的意義,故曰:「黃華河」.黃華河發源於廣東省信宜市,流經岑溪市水汶、大隆、馬路、南渡、波塘等鎮.市內幹流長度111.5公里,落差102米.河的上中游有 5個險灘,自頭灘至五灘自然落差17.5米,水深流急.全流域集雨面積2214平方公里,其中市內97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35.14%,平均流量77.5立方米每秒,正常流量29.6立方米每秒.黃華河沿岸長著成片的竹子,宛若一條綠色長廊.竹子非常茂密,遮天蔽日,蒼翠欲滴.河水帶來的河沙,沙質均勻細膩,呈金黃色,形成一個個開闊的沙灘,成為人們難得的休閒娛樂場所。
十、漢丁孝子祠。
「漢丁孝子祠」位於岑溪市市區沙梨山東側村莊內,是岑溪市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複查中新發現的.據舊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在岑溪縣城東門外通濟橋頭的大道當中,興建一座石牌坊,紀念漢代孝子丁密.牌坊高10米,寬8米,門頭橫額刻有「漢丁孝子故里」.可惜的是,牌坊於1953年被拆毀.該祠是為紀念漢代丁姓孝子丁密而建,據現存建築及梁架推斷,「漢丁孝子祠」始建於明代,清到民國時維修加建,至今已破敗,部分精美的壁畫、石刻、灰塑、格木樑架因雨水洗刷腐蝕,已造成一定的損壞.為了維修保護好「漢丁孝子祠」,再現明、清兩代祠堂的歷史風貌,今年3月,岑溪市政府下撥專款進行搶救維修.搶救維修包括揭頂落瓦、更換桁條桷子、檁木修復,以及修補梁、柱、木刻雕花窗、檐板、壁畫等。
白霜飛瀑是集山、水、林、潭瀑、溪谷、奇石、神灘於一體的自然生態風景區.位於吉太河與君洞河交匯處附近,落差約80米,寬約20米,豐水季節,瀑布之水分三級奔流而下,水聲轟鳴,水霧蒸騰,氣勢浩大,潭瀑交錯,百練銀珠落碧潭;水聲迴蕩,悠揚空谷成華章.與四周的高山叢林構成一幅壯麗的畫卷.溪谷:兩岸森林密布,野花爛漫,藤蘿垂懸;溪流潺潺,落差較大處形成瀑布、深灘;溪是滿布紫色山石,高低錯落,大小各異,不時把溪流撞成朵朵水花,極富野趣。
二、石廟。
石廟——又稱盤古廟,是岑溪市的一大自然景點,也是岑溪市最近正在大力開發的景點之一.石廟位於岑溪市水汶鎮西南部,相對高度950米,占地面積170多畝,石廟四周群山懷抱,連綿起伏,直通雲間.一條小溪由左向右環繞著山腳,與黃華河相接,連成一體,就象一條玉帶盤繞著石廟.石廟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態,花草樹木在石縫間生長,枝繁葉茂,每逢早晚,雲霧籠罩,恰似人間仙景故有詩云:「石中溪水萬年青,廟前風景千萬秀」、「石廟生成峰對蜂,奇景相對各不同」。
石廟山上不僅有著神秘美麗的傳說,而且到處都是怪石奇松:有百鳥歸巢、烏龜孵蛋、三眼仙、望天仙、笑面仙、鴛鴦石、生命之源等怪石。
三、天龍頂(土柱頂)。
天龍頂(土柱頂),國家山地公園,位於岑溪市南渡鎮吉太村附近,距離岑溪市區55公里,距離南寧至梧州的高速公路曇容路口僅15公里,有新修的高等級柏油路直達景區.天龍頂國家山地公園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景區主峰天龍頂海拔1221米,相對高度221米,屬雲開大山山脈的主峰.景區內海拔高於10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石豹頂、公婆頂、湖廣頂等四座山峰.天龍頂景區的自然資源具有多樣性,景區內有高山湖泊、原始森林、溝壑峽谷、溪谷瀑布群、海拔1000米之上的高山草甸、海拔1200多米的丹霞山峰、延綿近數十里的斷層崖壁等等,形成了一個具有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戶外運動等多功能的復合型景區。
四、南渡鄧公廟。
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西岑溪市南渡鎮南渡街.距梧州市區100千米、距岑溪市區20千米.是展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及當地民俗文化的遊覽勝地.該廟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原建在臥龍崗,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遷於今址,現存鄧公廟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的。
五、南渡關帝廟。
岑溪市南渡鎮關帝廟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為琉璃瓦頂青磚格木結構,由前殿,天井,左右廂房和後殿組成.是梧州最大的關帝廟,這種三殿連接的關帝廟在廣西也屬少見.關帝廟建廟100多年來,香火鼎盛,朝拜香客甚眾.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關帝誕期,朝拜者多時達萬人,形成當地廟會。
六、水汶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於水汶鎮北約2公里的石村.該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為表彰岑溪水汶鎮南祿村百歲壽星劉運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磚結構,牌坊高11米,寬10米,厚1.1米,牌坊頂翹角飛檐,坊身有各種人物、花卉、鳥獸等灰塑,造型雄偉獨特.牌坊上還鑲嵌梧州知府、岑溪知縣等官宦的題詞。
七、樟木大井。
樟木大井是岑溪四大名井之一(岑溪四大名井為:樟木大井、龍井葛仙井、筋竹石井、歸義雙貴井).乾隆初縣誌有記載:「長寧圩(即現樟木古街)東南有泉,從葛仙岩地脈湧出,亦清冽可飲.」大井就是該泉建成的,距今已有2百多年歷史.該井水源充沛,明凈清冽,水質甚佳.清末舉人李樹楷曾寫下「大井潤千家」的名句.有些在樟木街居住過幾代的老居民,就算搬到別的地方住了,也會每天來大井運水回家做飯.大井深約3米,直徑約3米.別看才3米深,一年四季進水都是滿的。
八、糯垌大竹龍母廟。
位於廣西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距梧州市區60千米、距岑溪市區20千米.龍母是梧州藤縣人,因藤縣縣誌也有龍母出生在藤縣二十一都筋竹村的記載,因歷代行政區域幾經變動,二十一都的筋竹村後來與大化村合併為一村改稱大竹村.因此,另有一說認為龍母出生在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大竹龍母廟是以龍母文化為基礎,以弘揚龍母文化為主旨,以「龍母源」為主題,突出「母儀龍德」的文化精髓,結合岑溪市的民俗文化,開展以宗教朝拜、文化溯源為主的宗教及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它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龍母始祖廟,創建於秦朝,同治六年重修,文革期間被毀,現已在遺址上重建;二是龍母早期生活的重要遺蹟豢龍潭、撕麻石、父老河等景點.該文化苑著重反映龍母文化發源地的歷史和背景,與廣東德慶悅城龍母著重反映龍母后期生活之地和墓葬之地有一定的差異性和較好的互補性,是龍母尋源的旅遊勝地。
九、黃華河。
黃華河的名稱來源於古時,沿河兩岸長滿野菊,每當菊花盛開後,滿河都漂浮著黃黃的菊花,從而取名「黃花江」,因為「花」與「華」同韻且「華」字有「水」的意義,故曰:「黃華河」.黃華河發源於廣東省信宜市,流經岑溪市水汶、大隆、馬路、南渡、波塘等鎮.市內幹流長度111.5公里,落差102米.河的上中游有 5個險灘,自頭灘至五灘自然落差17.5米,水深流急.全流域集雨面積2214平方公里,其中市內97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35.14%,平均流量77.5立方米每秒,正常流量29.6立方米每秒.黃華河沿岸長著成片的竹子,宛若一條綠色長廊.竹子非常茂密,遮天蔽日,蒼翠欲滴.河水帶來的河沙,沙質均勻細膩,呈金黃色,形成一個個開闊的沙灘,成為人們難得的休閒娛樂場所。
十、漢丁孝子祠。
「漢丁孝子祠」位於岑溪市市區沙梨山東側村莊內,是岑溪市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複查中新發現的.據舊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在岑溪縣城東門外通濟橋頭的大道當中,興建一座石牌坊,紀念漢代孝子丁密.牌坊高10米,寬8米,門頭橫額刻有「漢丁孝子故里」.可惜的是,牌坊於1953年被拆毀.該祠是為紀念漢代丁姓孝子丁密而建,據現存建築及梁架推斷,「漢丁孝子祠」始建於明代,清到民國時維修加建,至今已破敗,部分精美的壁畫、石刻、灰塑、格木樑架因雨水洗刷腐蝕,已造成一定的損壞.為了維修保護好「漢丁孝子祠」,再現明、清兩代祠堂的歷史風貌,今年3月,岑溪市政府下撥專款進行搶救維修.搶救維修包括揭頂落瓦、更換桁條桷子、檁木修復,以及修補梁、柱、木刻雕花窗、檐板、壁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