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周一,我們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去了革命烈士紀念館。我們首先參觀了各位烈士和中國革命在了了的軌跡,我感觸頗多。正是這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鑄就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勇敢就義的精神,才使我們現代青年得以為了自己的夢想毫無顧忌地追逐。還有見義勇為紀念館裡的平民英雄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正義的力量,用鮮血證明著人間溫暖。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一定要勇於做先鋒,勇於追夢,勇於向前。
無論是革命烈士還是見義勇為者,他們其實都是日常生活當中的普通人,是因為一個信念、一份責任,讓他們在危險出現的時候,義無反顧地選擇衝鋒陷陣。從這些平民英雄遺留下來的物件當中,看見的是他們質樸的生活作風和明媚如暖陽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每個人都應當充滿善意和愛地去對待這個社會,去營造和守護每一個生命和每一個所謂的「舒適區」,那些你做出的善舉,都會生根、發芽,開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個讓人感動、欽佩而又深覺遺憾的詞語。覺得「歲月靜好」的我們常常容易忽視這個詞語。但那天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烈士,讓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走進這個松柏環繞,綠蔭滿園,安靜莊嚴的烈士陵園,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英雄們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面對侵略、面對壓迫、面對水火,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革命作風,是如此讓人敬畏。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於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氣長存!我曾懷疑過人的永生,但當樂觀豁達的心態,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都匯聚到了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通過冷冰冰的碑文。從他們附近走過,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禮。通過此次的學習活動,升華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我們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今日團日活動帶我們走進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從一張張黑白的照片上我們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堅定的眼神。仿佛讓我們聽到了同胞堅強的吶喊「還我山河、還我家園」,看到了烈士奮勇抗戰的場面「硝煙瀰漫,解放軍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讓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祖國大地上高高飄揚。」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靜立在烈士們的遺像前,讀著熟悉的詩,使我們深深地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成千上萬的中華優秀兒女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年輕的生命,用鮮血書寫了歷最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奏響了一曲悲壯的革命先驅者之歌。讓我們更加懷念無數先烈前仆後繼、功勳卓絕,無數連姓名都沒留下的英烈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樂章,留給後代子孫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詩,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參觀黨史紀念館心得體會[朗讀]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省、市、區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近期區委組織全體幹部到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的現場教學活動,重溫黨的光輝歷史,接受革命優良傳統和作風的薰陶。
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國民黨管轄區西安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是全國所有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被譽為「紅色橋樑」。「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中國共產黨在此設立了紅軍聯絡處,1937年9月改為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要開展統一戰線工作,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為陝甘寧邊區和前方轉送戰爭物資,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共產黨、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鄧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駐辦事處並指導工作。通過參觀學習,我了解了八路軍駐陝辦事處在三個不同階段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的基本情況,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份份文獻史料,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這一「紅色橋樑」在開展統戰工作、救亡運動、運輸援戰物資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深深被無數革命先烈為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事業奮鬥不息的精神所感動。
通過這種現場參觀學習的方式了解黨史、學習國史,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了歷史經驗,深化了我對黨的領導的堅定信念。我認識到,參觀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最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時時刻刻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將他們的精神融入到腦中銘刻在心中,將大無畏、無私奉獻等精神化為工作的動力、轉化為紮實的行動。我們一定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鬥的風範和革命精神,提升時代責任感和求實精神,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作為一名政法幹警,我們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旗幟鮮明的講政治貫徹到政法工作的各個方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心懷大局,增強服務群眾意識和本領,學習革命先烈甘於奉獻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落實上級的各項工作,將學習教育活動與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結合起來,提高自身政治修養和業務素質,端正服務群眾態度、真真正正服務群眾。
西安市北新街七賢莊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國民黨管轄區西安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是全國所有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被譽為「紅色橋樑」。「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中國共產黨在此設立了紅軍聯絡處,1937年9月改為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要開展統一戰線工作,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為陝甘寧邊區和前方轉送戰爭物資,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共產黨、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鄧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駐辦事處並指導工作。通過參觀學習,我了解了八路軍駐陝辦事處在三個不同階段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的基本情況,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份份文獻史料,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這一「紅色橋樑」在開展統戰工作、救亡運動、運輸援戰物資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深深被無數革命先烈為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事業奮鬥不息的精神所感動。
通過這種現場參觀學習的方式了解黨史、學習國史,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了歷史經驗,深化了我對黨的領導的堅定信念。我認識到,參觀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最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時時刻刻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將他們的精神融入到腦中銘刻在心中,將大無畏、無私奉獻等精神化為工作的動力、轉化為紮實的行動。我們一定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鬥的風範和革命精神,提升時代責任感和求實精神,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作為一名政法幹警,我們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旗幟鮮明的講政治貫徹到政法工作的各個方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心懷大局,增強服務群眾意識和本領,學習革命先烈甘於奉獻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落實上級的各項工作,將學習教育活動與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結合起來,提高自身政治修養和業務素質,端正服務群眾態度、真真正正服務群眾。
周末,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跟著媽媽來到了南湖革命紀念館。到達目的地時,只見新館矗立在我們面前,宏偉壯觀。我猛一抬頭,「南湖革命紀念館」七個熠熠生輝的金色大字令我肅然起敬。
整個紀念館一共分為三層。剛踏進大門,一艘紅船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媽媽告訴我說:「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的地方。」我聽了覺得很震撼,為什麼會議不是在高樓大廈的會議室舉行,而是在一艘小船上召開呢?為了留念,我在紅船前面拍了照?
看完了紅船,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往裡走,一副栩栩如生的圖畫吸引了我的眼球。媽媽告訴我:「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硝煙。」只見林則徐站在硝x上,指揮著民工們硝煙。他們有作文的拿著大簍子,正在往硝煙池裡傾倒鴉片;有的手持硝煙棒,正在敲打鴉片;還有的把硝煙棒高高舉起,仿佛在說:「中國人是不可以被欺辱的!」。
來到二樓,瞧!那兒陳列著1921年的x火車站模型,只見小火車拉響汽笛,發出「嗚……。嘟……」的響聲,陣陣濃煙從排氣管里蜂擁而出。若你長時間盯著它看,會感覺小火車正在飛速行駛呢?
不知不覺中,我們又參觀了三樓的展廳,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篇篇翔實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遺物,都讓我感概萬千。
這次旅行,讓我很難忘,因為它讓我認識了很多英雄人物,並學習到了他們寶貴的品質。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一定要發奮學習,做一位合格的小公民。
整個紀念館一共分為三層。剛踏進大門,一艘紅船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媽媽告訴我說:「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的地方。」我聽了覺得很震撼,為什麼會議不是在高樓大廈的會議室舉行,而是在一艘小船上召開呢?為了留念,我在紅船前面拍了照?
看完了紅船,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往裡走,一副栩栩如生的圖畫吸引了我的眼球。媽媽告訴我:「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虎門硝煙。」只見林則徐站在硝x上,指揮著民工們硝煙。他們有作文的拿著大簍子,正在往硝煙池裡傾倒鴉片;有的手持硝煙棒,正在敲打鴉片;還有的把硝煙棒高高舉起,仿佛在說:「中國人是不可以被欺辱的!」。
來到二樓,瞧!那兒陳列著1921年的x火車站模型,只見小火車拉響汽笛,發出「嗚……。嘟……」的響聲,陣陣濃煙從排氣管里蜂擁而出。若你長時間盯著它看,會感覺小火車正在飛速行駛呢?
不知不覺中,我們又參觀了三樓的展廳,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篇篇翔實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遺物,都讓我感概萬千。
這次旅行,讓我很難忘,因為它讓我認識了很多英雄人物,並學習到了他們寶貴的品質。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一定要發奮學習,做一位合格的小公民。
在「七一」來臨之際,為重溫紅色歷史,激發當代黨員的責任意識,我院黨總支帶領黨員群眾一起到哈爾濱黨史館紀念館參觀學習。
哈爾濱黨史紀念館以1920xx年至1958年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的歷史發展為主線,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帶領哈爾濱人民團結奮鬥、不斷進取的歷史。
一進門,迎面看到的是一尊刻有「紅色之路」字樣的雕塑,而從觀眾腳下到雕塑之間是一條由紅色大理石鋪就的路面,這條「紅色之路」上間斷地刻有幾個年代數字:1953、1949、1946、1932、1923和1907。這些數字代表了哈爾濱黨史上重要的時間節點,也是找設計師精心設計的。陳列分為四個展區,由中共哈爾濱組建立與活動、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建立民主政權支援解放戰爭和鞏固政權全面開展經濟建設組成。黨史館精選了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重大事件和英模人物圖片。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新中國成立這一光輝歷史。在參觀的半個小時中,大家回顧了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英勇抗戰的歷史,緬懷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這一段段珍貴的文字,一幅幅珍貴的圖片,折射著一個政黨光榮的歷史,記載著一個民族輝煌的瞬間。「我們不再挨餓了!我們有自己的土地了。這是我們的勞動成果,一雙棉鞋、一件貂絨帽子……毛主席您就收下吧,這是我們的心意——全體翻身農民」這是醫護人員們在觀看哈爾濱黨史紀錄片中的一個片段。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人民不再受戰爭的磨難,不再受貧窮的壓迫。他們怎能不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這封來自普通農民的信深深打動了每位醫護人員。
整個參觀過程中,我們無不在感慨哈爾濱在中國共產黨浴血奮鬥的歷程中,所經受的洗禮,由滄桑走向現代化。尤其是同一個地理位置,當將其歷史照片與現在的照片進行比較時,除了感受的年代的久遠外,還會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
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各方面建設日新月異,各種矛盾也層出不窮。在醫療環境劇烈變化的形勢下,醫護工作者處在矛盾的旋渦中心。如何適應群眾對我們的要求,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每個從業者都面臨的問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做出積極的、正面的導向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周圍的群眾。唯有自身的覺悟提高了,行為端正了,才能真正影響和帶動其他人。
我在醫院的工作才短短几年,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完成組織分配下來的任務,認真處理協調好臨床醫患的正確關係,並同時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水平,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以優質的服務理念來對待每一位患者,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當然,我知道我與一名黨員的要求還有許多差距,我願意向身邊的優秀黨員、進步青年學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請黨考驗我,在實踐中檢驗我的行動。
參觀雖已結束,但我黨英勇奮鬥的歷史仍歷歷在目。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應時刻牢記革命歷史,鞭策我不斷前進。
哈爾濱黨史紀念館以1920xx年至1958年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的歷史發展為主線,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帶領哈爾濱人民團結奮鬥、不斷進取的歷史。
一進門,迎面看到的是一尊刻有「紅色之路」字樣的雕塑,而從觀眾腳下到雕塑之間是一條由紅色大理石鋪就的路面,這條「紅色之路」上間斷地刻有幾個年代數字:1953、1949、1946、1932、1923和1907。這些數字代表了哈爾濱黨史上重要的時間節點,也是找設計師精心設計的。陳列分為四個展區,由中共哈爾濱組建立與活動、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建立民主政權支援解放戰爭和鞏固政權全面開展經濟建設組成。黨史館精選了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重大事件和英模人物圖片。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新中國成立這一光輝歷史。在參觀的半個小時中,大家回顧了我黨在革命戰爭時期英勇抗戰的歷史,緬懷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這一段段珍貴的文字,一幅幅珍貴的圖片,折射著一個政黨光榮的歷史,記載著一個民族輝煌的瞬間。「我們不再挨餓了!我們有自己的土地了。這是我們的勞動成果,一雙棉鞋、一件貂絨帽子……毛主席您就收下吧,這是我們的心意——全體翻身農民」這是醫護人員們在觀看哈爾濱黨史紀錄片中的一個片段。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人民不再受戰爭的磨難,不再受貧窮的壓迫。他們怎能不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這封來自普通農民的信深深打動了每位醫護人員。
整個參觀過程中,我們無不在感慨哈爾濱在中國共產黨浴血奮鬥的歷程中,所經受的洗禮,由滄桑走向現代化。尤其是同一個地理位置,當將其歷史照片與現在的照片進行比較時,除了感受的年代的久遠外,還會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
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各方面建設日新月異,各種矛盾也層出不窮。在醫療環境劇烈變化的形勢下,醫護工作者處在矛盾的旋渦中心。如何適應群眾對我們的要求,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每個從業者都面臨的問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做出積極的、正面的導向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周圍的群眾。唯有自身的覺悟提高了,行為端正了,才能真正影響和帶動其他人。
我在醫院的工作才短短几年,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完成組織分配下來的任務,認真處理協調好臨床醫患的正確關係,並同時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水平,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以優質的服務理念來對待每一位患者,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當然,我知道我與一名黨員的要求還有許多差距,我願意向身邊的優秀黨員、進步青年學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請黨考驗我,在實踐中檢驗我的行動。
參觀雖已結束,但我黨英勇奮鬥的歷史仍歷歷在目。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應時刻牢記革命歷史,鞭策我不斷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香山革命紀念地時指出:我們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始終贏得人民的衷心擁護,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緊密團結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是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的光輝論斷。黨始終把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作為奮鬥目標。香山時期,中國共產黨秉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擘畫新中國建設藍圖。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香山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謀劃建立新的國家政權。早在1948年4月,在革命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中共中央發布了「五一」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愛國華僑的熱烈響應。他們陸續從香港及國民黨統治區匯聚到解放區,參與新政協的籌建工作。在籌備新政協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起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立了新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構架起新中國人民政權建設的「四梁八柱」。周恩來曾說過:《共同綱領》草案初稿寫出以後,歷經七次反覆討論和修改、計由先後到達北平的政協代表五六百人分組討論兩次,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討論兩次,廣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見。這部「臨時憲法」是各黨派共同千斟萬酌的結果。正如許多民主人士稱讚的那樣:這裡充滿著民主自由的空氣,蓬勃向上的精神。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源於人民、為了人民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美國記者斯諾曾把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根植群眾、服務群眾、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精神譽為「東方魔力」。中共中央進駐香山後,為建立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毛澤東廣泛接觸民主黨派、民主人士,與他們共商建國大計。1949年5月1日,毛澤東從雙清別墅前往益壽堂訪柳亞子,在交談中,柳亞子說:「今天勝利了,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我們都很清楚,蔣介石早晚是要垮台的,因為他們腐敗無能,太不得人心了。共產黨要勝利,這是肯定的。共產黨的政策正確,合乎民意,人民擁護支持,這是勝利的基礎。但是,我們沒有想到勝利會這麼快,人民解放軍很快渡江成功,並且占領了南京。我們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麼妙計。」毛主席回答:「打仗沒有什麼妙計,如果說有妙計的話,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還有,就是先生說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我們有一百萬軍隊渡江,如果沒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不能成功的。」1949年7月,新政協籌備會發布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數不清的人士把對新中國的憧憬注入筆端,各種設計方案雪片般飛向北平,充分彰顯了人民對共產黨的熱烈擁護、對新中國的熱切期盼?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贏得人民擁護,就在於把「人民」二字鐫刻在新政權的「四梁八柱」上,將「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革命情懷,上升到國家意志,細化到制度體系中,凝聚成歷史合力,實現了由精神向物質的偉大轉換。
一個偉大、先進的政黨,一定是能夠掌握群眾的黨。誰能代表人民利益,誰就擁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誰能傾聽人民呼聲,誰就擁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誰能回應人民期待,誰就擁有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的這句話鮮明表達了共產黨人對人民群眾的態度。我們黨來自於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中國共產黨能完成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任務,出色完成一張張趕考的「考卷」,根本原因就在於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形成「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革命力量,完成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歷史任務;才能凝聚「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力量,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這些都體現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權益、激發了人民創造力,為築牢國家制度根基奠定了堅實群眾基礎。
國家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多種力量的「協奏曲」。中國共產黨牢固樹立一切依靠人民的大格局,以高山大海般的偉大胸襟,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與海內外一切愛國力量、仁人志士,集中在自己的旗幟下;把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代表吸納進國家機構擔任要職,為有系統、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國防建設,建立廣泛而牢固的統一戰線,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團結各個黨派和各方代表,推動形成歷史合力,將人民意志轉化為強大治理效能,體現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是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的光輝論斷。黨始終把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作為奮鬥目標。香山時期,中國共產黨秉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擘畫新中國建設藍圖。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香山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謀劃建立新的國家政權。早在1948年4月,在革命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中共中央發布了「五一」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愛國華僑的熱烈響應。他們陸續從香港及國民黨統治區匯聚到解放區,參與新政協的籌建工作。在籌備新政協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起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立了新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構架起新中國人民政權建設的「四梁八柱」。周恩來曾說過:《共同綱領》草案初稿寫出以後,歷經七次反覆討論和修改、計由先後到達北平的政協代表五六百人分組討論兩次,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討論兩次,廣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見。這部「臨時憲法」是各黨派共同千斟萬酌的結果。正如許多民主人士稱讚的那樣:這裡充滿著民主自由的空氣,蓬勃向上的精神。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源於人民、為了人民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美國記者斯諾曾把中國共產黨的幹部根植群眾、服務群眾、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精神譽為「東方魔力」。中共中央進駐香山後,為建立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毛澤東廣泛接觸民主黨派、民主人士,與他們共商建國大計。1949年5月1日,毛澤東從雙清別墅前往益壽堂訪柳亞子,在交談中,柳亞子說:「今天勝利了,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我們都很清楚,蔣介石早晚是要垮台的,因為他們腐敗無能,太不得人心了。共產黨要勝利,這是肯定的。共產黨的政策正確,合乎民意,人民擁護支持,這是勝利的基礎。但是,我們沒有想到勝利會這麼快,人民解放軍很快渡江成功,並且占領了南京。我們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麼妙計。」毛主席回答:「打仗沒有什麼妙計,如果說有妙計的話,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還有,就是先生說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計。我們有一百萬軍隊渡江,如果沒有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不能成功的。」1949年7月,新政協籌備會發布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數不清的人士把對新中國的憧憬注入筆端,各種設計方案雪片般飛向北平,充分彰顯了人民對共產黨的熱烈擁護、對新中國的熱切期盼?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贏得人民擁護,就在於把「人民」二字鐫刻在新政權的「四梁八柱」上,將「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革命情懷,上升到國家意志,細化到制度體系中,凝聚成歷史合力,實現了由精神向物質的偉大轉換。
一個偉大、先進的政黨,一定是能夠掌握群眾的黨。誰能代表人民利益,誰就擁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誰能傾聽人民呼聲,誰就擁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誰能回應人民期待,誰就擁有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的這句話鮮明表達了共產黨人對人民群眾的態度。我們黨來自於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中國共產黨能完成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任務,出色完成一張張趕考的「考卷」,根本原因就在於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形成「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革命力量,完成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歷史任務;才能凝聚「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力量,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這些都體現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權益、激發了人民創造力,為築牢國家制度根基奠定了堅實群眾基礎。
國家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多種力量的「協奏曲」。中國共產黨牢固樹立一切依靠人民的大格局,以高山大海般的偉大胸襟,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與海內外一切愛國力量、仁人志士,集中在自己的旗幟下;把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代表吸納進國家機構擔任要職,為有系統、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國防建設,建立廣泛而牢固的統一戰線,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中國共產黨團結各個黨派和各方代表,推動形成歷史合力,將人民意志轉化為強大治理效能,體現了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