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黨史作為的一門「必修課」,在學思踐悟中不斷凝聚初心、肩起使命,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讀史明志,鑑往知來。回望歷史,黨的故事銘刻著紅色記憶、流淌著紅色血脈,半條棉被、八子參軍、古田軍號、真理的味道、朱德的扁擔、血染的黨證、陳樹湘的決絕、八女投江等一個個故事,凝結著黨的紅色傳統,這些故事裡有如磐的初心、有精神的來源、有制勝的法寶,深刻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和鐵一般的紀律。風雨百年路,奮鬥鑄輝煌。廣大黨員幹部要通過認真學習黨史,深刻認識黨100年來帶領人民群眾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巨大勇氣、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學習黨在複雜環境應對艱難險阻的寶貴經驗和戰略思維,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鬥爭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我們黨從建黨初期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其中經歷了無數難以想像的困難和挫折,之所以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靠的就是就是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執著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鑄就了我們獨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氣度。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革命先烈身上的精神力量,堅定「一心一意跟黨走」的絕對忠誠、堅守「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為民情懷、堅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精神,不斷築牢信仰之基、打好信念之鐵、提升信心之磐,在新長征的路上建功立業。
學思悟踐,知行合一。在黨的百年奮鬥史中,湧現出過很多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優秀共產黨員,有在獄中寫下《清貧》的方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張思德、「小車不倒只管推」的楊水才、以「潛績」默默奉獻人民的谷文昌等等,他們秉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在革命的道路上用行動和生命繪製出共產黨人的道德譜系。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廣大黨員幹部要傳承和發揚好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善於在黨史這本「豐富生動的教科書」獲得教育和啟迪,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修身正德,嚴守黨紀法規,延續好共產黨人的百年優良道德品質。
大道之行,實幹為要。回首黨的百年奮鬥史,無論是強大還是弱小,中國共產黨都會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一以貫之感悟黨的睿智、解讀黨的擔當,在工作中常總結經驗對照當下,堅定實幹興國、實幹強國、實幹富民的信心,強化在新時代的責任感、使命感。通過對黨史的學習,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新的理論和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們這代人的使命,不比歷史任何時候輕,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永葆「進京趕考」的精神狀態,在新長征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干」。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的心得體會800字[朗讀]
縱觀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歲月,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我們的黨在歷練中不斷地發展壯大,如今變得如此生氣盎然,煥發著新的希望。讓我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的道路雖然曲折,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1921年7月,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是中國革命劃時代的里程碑,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帶來希望。在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著勞苦大眾英勇奮戰,歷盡艱難,終於_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使人民翻身從此當家做主;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帶領人民積極探索通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人民的生活開始改善。
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逐漸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向工業化國家轉變,使得人民的生活日漸富足,國家、經濟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綜合國力逐漸增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短短的九十多年,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正確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在這漫長的就是多年裡,中國共產黨遇到過各種艱難險阻,但卻一次又一次的轉危為安,這與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分不開的,不禁讓人感嘆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黨史,那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那一段苦難與輝煌並存的歷史,那一段刻骨銘心的讓人難眠的歷史,給了我深刻的啟示。在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時,有多少人相信,著小小的政黨能夠贏得中國的未來,又有多少人相信,那支在崇高峻岭、雪山草地中長征的疲弱不堪的隊伍,能夠背負著這個世界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全部希望,可是,就是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憑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這一切成為可能。由這樣英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我堅信,會越來越富強。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銘記歷史,更應該拼搏現在,展望美好的未來,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學習好科學知識,開拓視野,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爭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其次,是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努力提高黨性修養,開拓創新,積極上進。再次,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創造美好未來。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以優秀黨員為學習榜樣,不斷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從行為上更從思想上改造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1921年7月,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是中國革命劃時代的里程碑,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帶來希望。在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著勞苦大眾英勇奮戰,歷盡艱難,終於_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使人民翻身從此當家做主;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帶領人民積極探索通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人民的生活開始改善。
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逐漸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向工業化國家轉變,使得人民的生活日漸富足,國家、經濟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綜合國力逐漸增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短短的九十多年,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正確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在這漫長的就是多年裡,中國共產黨遇到過各種艱難險阻,但卻一次又一次的轉危為安,這與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分不開的,不禁讓人感嘆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黨史,那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那一段苦難與輝煌並存的歷史,那一段刻骨銘心的讓人難眠的歷史,給了我深刻的啟示。在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時,有多少人相信,著小小的政黨能夠贏得中國的未來,又有多少人相信,那支在崇高峻岭、雪山草地中長征的疲弱不堪的隊伍,能夠背負著這個世界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全部希望,可是,就是憑著百折不撓的精神,憑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這一切成為可能。由這樣英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我堅信,會越來越富強。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銘記歷史,更應該拼搏現在,展望美好的未來,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學習好科學知識,開拓視野,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爭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其次,是要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努力提高黨性修養,開拓創新,積極上進。再次,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創造美好未來。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以優秀黨員為學習榜樣,不斷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從行為上更從思想上改造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黨員幹部要把學黨史新中國史作為必修課,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營養,充分認識我們黨的奮鬥史,堅守「初心」的信仰,履行「使命」的擔當,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在實際工作中找差距、抓落實,放飛夢想,實現更大突破。
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的要求來安排、來推動、來落實,做到「四個了解」,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認真做好黨分配的工作,把激情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學會歷史思維。「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多讀黨史新中國史故事,多讀黨史新中國史原著,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養分,用歷史思維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歷史思維洞察世界,既要看到地球村的變遷,又要看到我們黨帶領人民改不懈奮鬥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只有珍惜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精神食糧,才能懂得我們黨為什麼出發,為什麼奮鬥。黨員幹部只有銘記歷史豐碑,學會歷史思維,才能在黨史新中國史的薰陶下,走好新的長征路?
培養歷史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跋》中有言:「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了解我們黨的探索,我們黨的經驗,我們黨的教訓,我們黨的失誤,既要掌握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重大事件,也要掌握重大事件本身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要在「深」和「遠」上著力,培養自身深邃的歷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既要做勤於耕耘的實踐者,又要做善於把握未來趨勢的預言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走在新時代的前沿,在復興之路上作出更多有益的積極探索。
增強歷史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增強「四個意識」;要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要深刻認識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新時代賦予新使命,黨員幹部要爭做推動發展的開路人,擔當作為的領路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歷史是最好的教課書,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責無旁貸,要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總結經驗、積累智慧、啟迪思維,在鼓勁揚帆中弘揚好逢石開路、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偉大精神。
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的要求來安排、來推動、來落實,做到「四個了解」,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認真做好黨分配的工作,把激情奉獻給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學會歷史思維。「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多讀黨史新中國史故事,多讀黨史新中國史原著,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養分,用歷史思維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歷史思維洞察世界,既要看到地球村的變遷,又要看到我們黨帶領人民改不懈奮鬥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只有珍惜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精神食糧,才能懂得我們黨為什麼出發,為什麼奮鬥。黨員幹部只有銘記歷史豐碑,學會歷史思維,才能在黨史新中國史的薰陶下,走好新的長征路?
培養歷史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跋》中有言:「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了解我們黨的探索,我們黨的經驗,我們黨的教訓,我們黨的失誤,既要掌握黨史新中國史傳紀的重大事件,也要掌握重大事件本身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要在「深」和「遠」上著力,培養自身深邃的歷史眼光和世界眼光,既要做勤於耕耘的實踐者,又要做善於把握未來趨勢的預言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走在新時代的前沿,在復興之路上作出更多有益的積極探索。
增強歷史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增強「四個意識」;要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要深刻認識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新時代賦予新使命,黨員幹部要爭做推動發展的開路人,擔當作為的領路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努力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歷史是最好的教課書,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責無旁貸,要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總結經驗、積累智慧、啟迪思維,在鼓勁揚帆中弘揚好逢石開路、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偉大精神。
重視黨內集中教育是黨的一大特色,目的在於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鍛鍊黨性,全體黨員要找准黨史學習「視角」,既「回頭看」守「本色」,又「低頭看」強「增色」,同時「向前看」抓「調色」,認真修好黨史這門必修課,為時代發展、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注重「回頭看」,守住初心「本色」。風雨中華的成長史,亦是中華智慧的探索史與凝練史,中華民族內憂外患之際,革命先烈挺身而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勇敢奪回了萬頃山河;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英雄兒女艱苦創業,以「自力更生」的堅毅探索撐起了獨立完整的國家體系;發展經歷風雨之下,「智慧大腦」勇於擔當,以「白黑貓論」的大膽支持帶領全國奔向了小康,一次一次,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幸福真切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並一次一次不負所托交出圓滿答卷。歷史雖已遠去,記憶永留心中,寶貴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讓我們在總結回望中砥礪前行,守住初心「本色」,繪就發展藍圖。
堅持「低頭看」,強調實幹「增色」。在黨的偉大實踐中,共產黨人形成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些鐵的紀律和素質永不過時,至今仍在優化幹部隊伍、提升幹部戰鬥力、實現組織優勢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牢固與人民血肉聯繫的堅強保證,我們不能忘記。征途漫漫,惟有奮鬥,讓我們深化「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的理念,在黨史的照耀下看清路、邁實步,打造敢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的堅強意志,行穩致遠、賡續新征程的拼搏精神,用實幹為發展藍圖「增色」。
全面「向前看」,突出主題「調色」。黨史是我黨的一部百年奮鬥歷程史、偉大成就記錄史,為我們幹事創業、投身火熱的社會實踐鼓舞了鬥志,堅定了信念,也明確了方向。縱觀我們黨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全黨無論在任何時期,都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任何活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任何工作都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繫群眾」這一件事,中國共產黨做了一百年,並將一直做下去。當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時,黨史傳遞的信仰能指引我們前行;當遇到阻礙、不知如何處理時,黨史傳遞的信念守護我們破難,所往未必一帆風順,但只要牢記「人民」這一主題,發展藍圖的主色便不會偏移。
只要回看走過的路、走好腳下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便能看得深、把得准。黨史學習這一堂意義深遠的「政治課」,我們也要有這樣廣闊的視野、深邃的眼光,在精準的「視角」中夯實發展的「本色」。
注重「回頭看」,守住初心「本色」。風雨中華的成長史,亦是中華智慧的探索史與凝練史,中華民族內憂外患之際,革命先烈挺身而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勇敢奪回了萬頃山河;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英雄兒女艱苦創業,以「自力更生」的堅毅探索撐起了獨立完整的國家體系;發展經歷風雨之下,「智慧大腦」勇於擔當,以「白黑貓論」的大膽支持帶領全國奔向了小康,一次一次,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幸福真切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並一次一次不負所托交出圓滿答卷。歷史雖已遠去,記憶永留心中,寶貴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讓我們在總結回望中砥礪前行,守住初心「本色」,繪就發展藍圖。
堅持「低頭看」,強調實幹「增色」。在黨的偉大實踐中,共產黨人形成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些鐵的紀律和素質永不過時,至今仍在優化幹部隊伍、提升幹部戰鬥力、實現組織優勢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牢固與人民血肉聯繫的堅強保證,我們不能忘記。征途漫漫,惟有奮鬥,讓我們深化「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的理念,在黨史的照耀下看清路、邁實步,打造敢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的堅強意志,行穩致遠、賡續新征程的拼搏精神,用實幹為發展藍圖「增色」。
全面「向前看」,突出主題「調色」。黨史是我黨的一部百年奮鬥歷程史、偉大成就記錄史,為我們幹事創業、投身火熱的社會實踐鼓舞了鬥志,堅定了信念,也明確了方向。縱觀我們黨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全黨無論在任何時期,都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任何活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任何工作都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密切聯繫群眾」這一件事,中國共產黨做了一百年,並將一直做下去。當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時,黨史傳遞的信仰能指引我們前行;當遇到阻礙、不知如何處理時,黨史傳遞的信念守護我們破難,所往未必一帆風順,但只要牢記「人民」這一主題,發展藍圖的主色便不會偏移。
只要回看走過的路、走好腳下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便能看得深、把得准。黨史學習這一堂意義深遠的「政治課」,我們也要有這樣廣闊的視野、深邃的眼光,在精準的「視角」中夯實發展的「本色」。
學習黨史,是每個黨員的必修課。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對黨的歷史不能僅僅略知一二,必須要了解的多,了解的廣,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鬥爭的歷程,通過黨史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經歷了許多坎坷,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迎難而上直至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正印證了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只有永遠跟著共產黨,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