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毛澤東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裡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去和不會往哪裡去。」他強調:「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黨史、新中國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發展壯大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的成長曆程,鐫刻著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艱苦奮鬥,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創造人類歷史上發展奇蹟的偉大曆程,其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豐富歷史經驗,蘊含著立黨興黨、立國興國的偉大智慧。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只有學好黨史、新中國史這門必修課,才能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重大意義、新中國70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中國經濟奇蹟是如何創造的、中國道路為什麼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才能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才能弄清楚我們從哪來、往哪裡去,從而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更好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要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唯物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是正確對待歷史的根本指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黨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的奮鬥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探索史、創業史和發展史。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就要深入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只有如此,才能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認識,才能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要真學深學,樹立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學習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更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過程中必須樹立歷史思維,要看到歷史的連續性,避免人為割裂歷史甚至搞歷史虛無主義;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鑒之的科學態度,借鑑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教訓,運用歷史智慧來分析當前我們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要培養歷史眼光,通過學史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只有把黨史、新中國史學明白,才能弄清楚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從而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力前進。要增強歷史擔當,始終牢記我們黨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明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作為黨員幹部要牢記初心使命,不斷增強歷史擔當,敢於直面風險挑戰,勇於攻堅克難,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鬥。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他強調:「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必修課,通過學習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主題教育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研討發言19篇[朗讀]
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要力量源泉。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習領悟黨史,從中汲取力量,才能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黨的歷史,是黨領導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結論。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公 眾號,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境遇,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學習領悟黨史,就是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從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業績中獲得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正確運用和創造性發展。而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就不會有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習領悟黨史,就要深刻認識到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並一以貫之體現到黨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全部奮鬥之中。
黨的歷史,是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經受住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發展壯大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黨員只有50多人,今天已擁有超9000萬名黨員。
90多年來,我們黨經歷並一一有效應對的困難、風險很多。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領悟黨史,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勝利時不驕傲、不急躁,在逆境中不氣餒、不動搖,自覺接受「四大考驗」,全力抵禦「四種危險」,永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本色。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任務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許多問題涉及黨的歷史。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關係黨的形象,關係黨的生命,關係國家長治久安。要堅持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中弄清楚我們黨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深刻認識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強化歷史思維、增強歷史擔當,傳承紅色基因、鍛造紅色氣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自覺的行動推動汕頭髮展。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習領悟黨史,從中汲取力量,才能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黨的歷史,是黨領導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結論。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公 眾號,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結束了近代以後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境遇,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學習領悟黨史,就是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從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業績中獲得繼往開來的強大動力,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正確運用和創造性發展。而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就不會有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習領悟黨史,就要深刻認識到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並一以貫之體現到黨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全部奮鬥之中。
黨的歷史,是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經受住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發展壯大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黨員只有50多人,今天已擁有超9000萬名黨員。
90多年來,我們黨經歷並一一有效應對的困難、風險很多。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領悟黨史,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勝利時不驕傲、不急躁,在逆境中不氣餒、不動搖,自覺接受「四大考驗」,全力抵禦「四種危險」,永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本色。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任務的艱巨性、複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許多問題涉及黨的歷史。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關係黨的形象,關係黨的生命,關係國家長治久安。要堅持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中弄清楚我們黨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深刻認識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強化歷史思維、增強歷史擔當,傳承紅色基因、鍛造紅色氣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自覺的行動推動汕頭髮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扎紮實實地推進。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這是將主題教育推向深入的重要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學習黨史國史,他曾反覆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真是波瀾壯闊、大氣磅礴,其苦難輝煌可歌可泣、可資可鑑。當前,在黨員幹部接受主題教育、探究和牢記初心使命的時候,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顯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個民族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歷史的發展規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現在的位置和未來的走向。歷史是我們民族的根、黨的根,也是我們民族的魂、黨的魂。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就需要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走過哪些路、要到哪裡去,需要知道我們的過去是什麼、現在是什麼、將來又是什麼;就要搞清楚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成了中國人民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改革開放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還是要回到中國歷史當中去尋找答案?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也能對屢屢沉渣泛起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進行有力抵制和堅決回擊。歷史虛無主義,其目的在於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範式轉換」等旗號,以主觀代替客觀、以臆想代替史實、以枝節代替整體,大做翻案文章,顛倒黑白、否定崇高、消解革命、混淆是非,對社會輿論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搞亂了一部分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領域裡這場鬥爭的複雜性,認清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嚴重危害,通過黨史、新中國史中鮮活生動的史實,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以史為鑑,以史育人,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所發《通知》指出:「主題教育結束後,要形成長效機制,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我們刊物是198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創辦的,創刊30多年來,為宣傳新四軍、宣傳抗戰、宣傳革命歷史和革命優良傳統作風,做了一些工作,受到許多讀者包括中青年讀者的喜愛,得到幾屆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我們深感研究、學習、宣傳黨史國史軍史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樣需要堅持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做長期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工作。《大江南北》作為黨史國史軍史的普及刊物,將通過這次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明確辦刊方向,繼續努力,把雜誌辦得更好。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重視學習黨史國史,他曾反覆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真是波瀾壯闊、大氣磅礴,其苦難輝煌可歌可泣、可資可鑑。當前,在黨員幹部接受主題教育、探究和牢記初心使命的時候,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顯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個民族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歷史的發展規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現在的位置和未來的走向。歷史是我們民族的根、黨的根,也是我們民族的魂、黨的魂。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就需要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走過哪些路、要到哪裡去,需要知道我們的過去是什麼、現在是什麼、將來又是什麼;就要搞清楚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成了中國人民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為什麼改革開放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還是要回到中國歷史當中去尋找答案?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從黨和人民的魚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懷;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發揚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勇擔歷史重任;就能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也能對屢屢沉渣泛起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進行有力抵制和堅決回擊。歷史虛無主義,其目的在於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些人打著「反思歷史」「範式轉換」等旗號,以主觀代替客觀、以臆想代替史實、以枝節代替整體,大做翻案文章,顛倒黑白、否定崇高、消解革命、混淆是非,對社會輿論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搞亂了一部分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領域裡這場鬥爭的複雜性,認清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嚴重危害,通過黨史、新中國史中鮮活生動的史實,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以史為鑑,以史育人,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所發《通知》指出:「主題教育結束後,要形成長效機制,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作為黨員、幹部日常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持續抓下去,切實抓出成效。」我們刊物是198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創辦的,創刊30多年來,為宣傳新四軍、宣傳抗戰、宣傳革命歷史和革命優良傳統作風,做了一些工作,受到許多讀者包括中青年讀者的喜愛,得到幾屆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我們深感研究、學習、宣傳黨史國史軍史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樣需要堅持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精神,做長期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工作。《大江南北》作為黨史國史軍史的普及刊物,將通過這次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明確辦刊方向,繼續努力,把雜誌辦得更好。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首先就要從黨史學習中,牢記我們的黨從成立起就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鬥確定為自己的綱領。從學習黨史中充分認識到,我們的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鄧小平同志說過:「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我們的黨98年的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因為有了共產主義這個崇高的信仰,才是我們的黨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共產黨人前赴後繼、奮鬥不息的力量源泉和永葆生機的精神動力。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共產黨人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永遠為了真理而鬥爭,永遠為了理想而鬥爭?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90多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50多人的黨組織發展到有8000多萬黨員、執政6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近一段時間,通過對有關黨史書籍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得認識了黨,進一步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學習黨的歷史,學習新中國史,只有了解過去才能看清我們前進的方向。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認為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兩個「牢記」,即: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失去了這個理想信念,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永遠傳承優良傳統。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兩個「必須」,即: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黨的歷史雖然只有90年,但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冷靜權衡而來。如果只學其法、不究其義,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尋求出路、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
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和新中國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進一步解決好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新矛盾。
通過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我們偉大的黨的深刻了解和認識。今後,我將更加注重「三個聯繫」,加強自身黨性修養。一是聯繫學習實際,加強思想修養。學習是解決思想問題的鑰匙和指路明燈,是堅定信念、增強黨性、加強修養的基本環節,是豐富知識、增加智慧、增長本領的根本途徑。牢固樹立重視學習、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始終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二是聯繫工作實際,加強作風修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大興密切聯繫群眾之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準則,切實增強公僕意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注重調查研究,始終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在生活上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聯繫方法實際,加強素質修養。堅持進行世界觀的改造,始終做到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保持同黨中央高度一致,保證政令暢通,做到政治上堅強可靠。堅持立足本職,問計於民,不斷從人們群眾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堅持加強學習,尤其注重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尋找科學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永遠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終身。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90多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50多人的黨組織發展到有8000多萬黨員、執政60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近一段時間,通過對有關黨史書籍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得認識了黨,進一步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學習黨的歷史,學習新中國史,只有了解過去才能看清我們前進的方向。通過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我認為應該做到兩個「牢記」和兩個「必須」。兩個「牢記」,即: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理想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對於我們共產黨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失去了這個理想信念,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牢記黨的歷史經驗,永遠傳承優良傳統。歷史是一本嚴肅的教科書,我們的黨史,正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鮮活教材。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兩個「必須」,即:學習黨史,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黨的歷史雖然只有90年,但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冷靜權衡而來。如果只學其法、不究其義,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尋求出路、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學習黨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理論聯繫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
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和新中國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鑑歷史,進一步解決好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新矛盾。
通過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學習,進一步增強對我們偉大的黨的深刻了解和認識。今後,我將更加注重「三個聯繫」,加強自身黨性修養。一是聯繫學習實際,加強思想修養。學習是解決思想問題的鑰匙和指路明燈,是堅定信念、增強黨性、加強修養的基本環節,是豐富知識、增加智慧、增長本領的根本途徑。牢固樹立重視學習、堅持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始終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二是聯繫工作實際,加強作風修養。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大興密切聯繫群眾之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準則,切實增強公僕意識;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注重調查研究,始終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大興艱苦奮鬥之風,在生活上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聯繫方法實際,加強素質修養。堅持進行世界觀的改造,始終做到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保持同黨中央高度一致,保證政令暢通,做到政治上堅強可靠。堅持立足本職,問計於民,不斷從人們群眾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堅持加強學習,尤其注重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尋找科學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裡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永遠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終身。
近日,中央發出通知,要求全黨全國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我們要堅決響應中央號召,立即行動起來。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首先要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我們要堅持大歷史觀,把黨史、新中國史與中國近代史聯繫起來學習、思考。古老的中國長期以來積貧積弱,自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用洋槍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都紛紛失敗了。孫中山搞舊民主主義,行不通;蔣介石搞買辦資產階級專政,與廣大人民利益背道而馳。只有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方向,通過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最終走向共產主義。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我們的初心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服務,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當然,實現共產主義是分步驟、分階段的,過去已經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階段,現在是社會主義階段,社會主義階段還要經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還要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註定了她是與艱苦卓絕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她面臨的敵人是前所未有的,她面臨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她的責任擔當是前所未有的。建黨初期,因為工人階級的弱小、地主資產階級的強大而屢遭失敗;在我黨發展過程中,又因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而屢遭挫折;中間又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入侵而做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又因敵強我弱而不得不付出巨大代價。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又因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而吃了不少苦頭。什麼叫艱苦卓絕?「四一二」大屠殺、二萬五千里長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全民抗戰、東北抗聯等等都是註腳。正因為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面臨的環境特別艱苦,遇到的敵人異常強大,肩負的任務非常特殊,所以很自然產生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鐵軍精神等等。共產黨人為什麼能戰勝艱難困苦,根源於我們黨的初心、黨的信念、黨的團結、黨的紀律?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更要弄清楚黨的先進性要求。要把學黨史與學習黨章結合起來,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政治追求;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始終保持正確方向;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養成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充分體現了純潔的政治品格,形成了紅色基因,始終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所謂歷史思維,就是要從歷史長期發展中,把握規律,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把各個時期發生的事件放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去認識、去處置;所謂歷史眼光,就是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去審視問題、認識問題,弄清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性,防止和避免主觀隨意性;所謂歷史擔當,就是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使命和任務,現階段的使命擔當就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首先要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我們要堅持大歷史觀,把黨史、新中國史與中國近代史聯繫起來學習、思考。古老的中國長期以來積貧積弱,自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用洋槍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都紛紛失敗了。孫中山搞舊民主主義,行不通;蔣介石搞買辦資產階級專政,與廣大人民利益背道而馳。只有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方向,通過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最終走向共產主義。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來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我們的初心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服務,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當然,實現共產主義是分步驟、分階段的,過去已經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階段,現在是社會主義階段,社會主義階段還要經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還要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就註定了她是與艱苦卓絕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她面臨的敵人是前所未有的,她面臨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她的責任擔當是前所未有的。建黨初期,因為工人階級的弱小、地主資產階級的強大而屢遭失敗;在我黨發展過程中,又因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而屢遭挫折;中間又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入侵而做出巨大犧牲;解放戰爭時期,又因敵強我弱而不得不付出巨大代價。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建設又因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而吃了不少苦頭。什麼叫艱苦卓絕?「四一二」大屠殺、二萬五千里長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全民抗戰、東北抗聯等等都是註腳。正因為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面臨的環境特別艱苦,遇到的敵人異常強大,肩負的任務非常特殊,所以很自然產生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鐵軍精神等等。共產黨人為什麼能戰勝艱難困苦,根源於我們黨的初心、黨的信念、黨的團結、黨的紀律?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更要弄清楚黨的先進性要求。要把學黨史與學習黨章結合起來,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政治追求;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始終保持正確方向;弄清並加深認識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養成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充分體現了純潔的政治品格,形成了紅色基因,始終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勝困難,靠忠誠發展壯大。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所謂歷史思維,就是要從歷史長期發展中,把握規律,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把各個時期發生的事件放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去認識、去處置;所謂歷史眼光,就是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去審視問題、認識問題,弄清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性,防止和避免主觀隨意性;所謂歷史擔當,就是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使命和任務,現階段的使命擔當就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