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
勞動者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員工發生工傷後,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根據傷亡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員工發生工亡的情況。員工因工死亡後,賠償項目包括: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其中,喪葬費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工亡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放給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員工發生工傷的情況。員工發生工傷後,賠償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生活護理費、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二、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勞動者怎樣獲取工傷賠償,在事故發生後,受傷職工應及時進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賠償的第一步。
為切實實現勞動者的工傷救濟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賠償的第一步,也是工傷保險賠償必經之路,只有對職工傷害性質予以依法認定之後,才可能出現「工傷」賠償問題。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根據申請對工傷性質予以確認的行政行為,工傷認定權歸屬於行政機關,也就是說,只有勞動行政部門才具有工傷性質的決定權,沒有行政機關的工傷認定其他機關無權依工傷待遇予以處理。所以,勞動者在遭遇事故傷害後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索賠,任何違反程序的行為都會給自己的索賠帶來障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傷認定申請必須在法定期間內進行,超過認定期限將喪失依法予以認定的機會,所以,工傷事故發生後,勞動者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及時進行索賠,特別注意程序中的時限性規定,這是權利獲得法律保障所必須的。
勞動者在工傷索賠過程中遇到有爭議事項時,應通過合法的途徑予以解決。
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