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食管癌病人術後應注意哪些問題[朗讀]
食管癌手術切除了部分食管,用胃替代食管,重新恢復消化道的連續性。此時胃始端的賁門作用已經完全消失了,胃的容量比以前明顯縮小,位置也從位於腹腔改變成位於胸腔,從橫位變成縱位。這些均會引起身體消化功能的改變。因之術後病人應進食高熱量易消化的流食或軟飯,少食多餐,一日可進食5~6餐為宜。餐後亦不宜立即平臥,以免食物返流入氣管引起嗆咳。此種飲食規律一般要堅持半年到一年。以後可和正常人一樣恢復一日三餐,總的進食量達到術前水平。有的病人術後出現進食後有食物停頓感,易飽脹,胃內有氣串樣感覺,需盡力打嗝後再進食。這就是我們稱為的「小胃綜合徵」,主要因為術後胃容積減少,吞咽進的空氣無處存留,待其排出後,食團才能進入的緣故。另外由於手術時迷走神經被切斷,部分病人可出現腹泄、唾液增多,對此可對症治療。有的病人術後返酸,胸骨後燒灼樣疼痛,嘔吐甚至嘔血。這是因為吻合口太大,胃內容物很容易返流到食管所致。有這種症狀的病人應找醫生進行纖維胃鏡檢查和食管測壓以及ph測定,以確定有無返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潰瘍。保守治療對於返流性食管炎有效,嚴重的病例可以考慮手術處理。有些病人術後吞咽不暢,因發生的時間不同,其原因也不一樣。術後兩周出現的進食梗阻,常常提示手術技術有誤,例如誤縫食管前後壁致食管腔狹窄。術後兩個月左右出現進食梗阻,多因吻合口較小,加上術後瘢痕收縮,從而導致吻合口狹窄。手術誤縫需重新手術解除,瘢痕所致狹窄,輕者可行擴張療法,嚴重者需手術切除狹窄的部分重新吻合。術後經過了相當時期出現的梗阻症狀,特別是手術殘端有腫瘤未切凈時,應懷疑腫瘤復發。這需要通過上消化道造影檢查和纖維內窺鏡檢查病理活檢來證實。腫瘤復發後,身體條件能耐受手術者,可考慮再次手術,無條件手術者可行放療或化療,或行空腸造瘺以維持病人的營養。食管癌手術後出現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即便無明顯不適症狀,術後早期也應定期隨診,一般1~3個月為宜。經數次隨診,確實無明顯異常,可適當延長隨診時間。隨診除了體格檢查以外,醫生可根據情況做其它檢查,如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腹部b超、上消化道造影,必要時做纖維胃鏡檢查。發現異常時,需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