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味苦、辛、酸,性微寒,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用於治療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病症。
1.適應證:主要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臟器下垂等症。
2.現代研究:枳殼可以升高血壓、抑尿、抗休克,枳實有增強小腸平滑肌緊張程度和位相性收縮功能;對子宮有興奮或抑制雙重作用。
3.配伍:《全幼心鑒》記載,治療初生便閉,甘草、枳殼(煨)各一錢。水半盞,煎服。《南陽活人書》記載:治療胸滿不痛,桔梗、枳殼等分。水二鍾,煎一鍾,溫服。《簡便方》記載:治療消風順氣,老人大腸秘澀。防風、枳殼(麩炒)一兩,甘草半兩,為末,每食前白湯服二錢。
4.用法用量:用量3~9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炒熱熨。
5.使用禁忌:孕婦慎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枳殼功效與作用是什麼[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