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或燈節,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台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絕,一時間,人山人海,使整個洛陽城沸沸騰騰,有個小吃店鋪的老闆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糰子,然後一煮,既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為古時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稱夜晚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元宵節起源於哪個朝代[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