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優秀成果之一。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唐朝人們就用苧麻刮痧,至元、明時期,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使邪氣隨降。「呂教授循經走穴刮痧健康法「。
刮痧出痧圖與病症對照
1.散在痧點
痧象:淺紅色、紅色散在痧點、痧斑,與其他皮膚部位高度基本持平。
健康提示:表明身體健康,這種微循環障礙可通過機體自我調節功能不治而愈。
2.輕度痧象
痧象:出現直徑1~2厘米的淺紅色、紅色較密集斑片狀痧斑,不高於皮膚。
健康提示:輕度微循環障礙,提示經脈輕度缺氧,時間較短;見於亞健康狀態,沒有人體自覺症狀者。
3.重度痧象
痧象:多個直徑大於2厘米的紫紅色、青色斑片狀痧斑,與皮膚持平,或略高於皮膚。
健康提示:中度微循環障礙,提示經脈中度缺氧,時間較長,可見於亞健康或疾病狀態,有時有症狀表現。
刮痧出痧圖與病症對照圖片
出痧的顏色有粉紅、鮮紅、紫、青、黑。
1、粉紅且少:身體比較健康。
2、鮮紅:上火,體內有炎症。
3、暗紅或紫:血瘀,經絡循環瘀堵。主要表現為經絡的的酸、麻、腫脹、疼痛等。
4、青:寒症。身體表現為:畏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熱飲,面色白,腹痛喜暖,大便稀溏,舌質淡,苔白等。
5、黑:體內濕氣較重。表現為舌頭兩側有牙印、舌苔發白髮黃厚膩、大便粘連馬桶、無精打采、濕疹等。
- 夫妻問答
- 答案列表
刮痧出痧圖與病症對照 刮痧出痧圖與病症對照圖片[朗讀]
加入收藏